问题

马自达的车究竟怎样,比如cx4,昂克赛拉。?

回答
说起马自达,那可真是个有意思的品牌。在国内,它不像大众、丰田那样“满大街跑”,但凡开过马自达的人,很多都会带着点“偏爱”。尤其是CX4和昂克赛拉(也就是大家熟称的“昂克赛拉”),更是马自达在中国市场上的“门面担当”。

咱就拿这两款车好好唠唠,从里到外,从驾驶到体验,都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

先说说昂克赛拉(Axela)

昂克赛拉,这名字本身就带着点“倔强”和“个性”。它一直以来都不是那种追求“大空间”、“高配置”的车型,而是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驾驶乐趣”和“设计美学”上。

魂动设计,一眼万年

马自达的“魂动”设计理念,在昂克赛拉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前脸那个夸张的盾型进气格栅,加上锐利的大灯,整个车头给人一种“蓄势待发”的感觉。侧面的线条流畅,特别是B柱之后的溜背造型,让它看起来不像是一台家用车,倒像是个运动健将。车尾的造型也很紧凑,排气管虽然不大,但配合整体的低矮姿态,很有运动感。

不过,咱也得说句实话,为了追求这种低矮运动的造型,昂克赛拉在后排空间和头部空间上确实会有些牺牲。如果你经常需要满载四五个成年人,或者家里有身高一米八以上的长辈,那坐后排可能会有点挤。后备箱的空间也相对规整,放几个旅行箱没问题,但要拉大件儿就得掂量掂量了。

“人马一体”的灵魂

这才是马自达最核心的卖点,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中毒”于马自达的原因。昂克赛拉的底盘调校非常扎实,指向精准,过弯的时候那种稳定感和信心,是很多同级别车难以比拟的。开起来你能明显感觉到它不像是一台前驱车,而是试图让你有一种开着后驱车的感觉。

转向手感也调得很棒,力度适中,回馈清晰,能让你清楚地感受到路面细微的变化。加上那台“创驰蓝天”发动机,虽然账面数据可能不是最炸裂的,但它追求的是平顺、线性、高效的动力输出。尤其是2.0L的版本,配合6AT变速箱,换挡逻辑聪明,动力输出随叫随到,那种“人马一体”的驾驶感受,就是让你觉得人与车之间没有隔阂,一切操作都恰到好处。

不过,如果你习惯了那种一踩油门就“往前蹿”的顿挫感,或者喜欢变速箱换挡时那种“弹射”的感觉,那昂克赛拉的6AT可能会让你觉得“有点佛系”。它更注重平顺,而不是瞬间的爆发。

内饰,简约而不简单

昂克赛拉的内饰设计同样是简洁、运动的风格。悬浮式的中控屏幕,实体按键的空调控制,还有那个手感极佳的三幅式方向盘,都让人觉得很有质感。用料方面,虽然不是全皮覆盖,但很多地方都用了软性材质,加上一些金属拉丝的装饰,整体营造出一种高级感。

当然,在这个“大屏时代”,昂克赛拉的中控屏幕尺寸不算大,而且大部分功能还是需要通过旋钮来操作。有些人会觉得不够“潮流”,但对于我这种追求实体按键操作的,反而觉得更安全、更直观。

配置,够用就好

昂克赛拉的配置,通常不会是那种“堆料”的类型。你可能不会看到满眼的花里胡哨的高科技配置,但像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盲点监测这些实用的主动安全配置,它基本上都有配备。被动安全方面,马自达一直做得不错,碰撞成绩也都很优秀。

再来看看CX4

CX4,你可以理解为是昂克赛拉的“跨界SUV版本”。它继承了昂克赛拉大部分的优点,同时又在实用性上有所提升。

更优雅的姿态

CX4的外观,可以说是把“轿跑SUV”的概念玩得非常出色。它不像传统的SUV那么高大,而是保持了较低的车身姿态,配合那种溜背的造型,看起来非常优雅、动感。侧面的线条非常修长,像是拉长的昂克赛拉,但又多了几分SUV的厚重感。

和昂克赛拉一样,CX4在设计上也牺牲了一部分后排空间。后排头部空间确实会受溜背造型影响,身高一米八以上的朋友坐进去,可能会觉得有点压抑。但相比昂克赛拉,它的离地间隙会高一些,通过性会比轿车好一点,开上非铺装路面或者遇到减速带,心理上也更踏实。

驾驶感受依然在线

CX4的底盘调校也继承了马自达的“优良传统”。虽然因为车身更高,它在极限操控上会比昂克赛拉稍弱一些,但在日常驾驶中,那种精准的指向、扎实的底盘、清晰的路感,依然能让你感受到“人马一体”的魅力。

动力总成方面,和昂克赛拉一样,也是以2.0L创驰蓝天发动机+6AT为主。动力输出平顺线性,满足日常需求绰绰有余。如果你追求更强的动力,也可以考虑2.5L的版本,但2.0L版本已经足够大部分人使用了。

内饰,熟悉的味道

CX4的内饰设计和昂克赛拉非常相似,都是那种简洁、以驾驶者为中心的风格。材质和做工也保持了马自达一贯的水准。唯一的区别在于,CX4的中控屏幕会稍微大一些,但操作方式依然是旋钮控制。

配置,更适合家用

相比昂克赛拉,CX4在配置上可能会更侧重于家庭用户。一些诸如全景天窗、感应后备箱等配置,在CX4上出现的可能性更大。当然,主动安全配置也依然是它的亮点。

马自达整体给人的感觉

优点:
出色的设计: 无论是昂克赛拉还是CX4,外观内饰都非常有辨识度,能满足很多追求个性和美学的人。
卓越的操控: 这是马自达的核心竞争力,开起来的乐趣是很多同级别车型无法提供的。
优秀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匹配: “创驰蓝天”技术让动力输出平顺、高效,而且可靠性也相对不错。
高品质的驾驶感受: 底盘扎实,转向精准,能给你很强的信心。
安全性: 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配置都做得很好。

缺点:
空间表现: 尤其是后排空间和头部空间,是很多国内消费者比较在意的地方,马自达在这方面确实有所妥协。
隔音: 之前一些马自达车型在高速隔音方面会稍弱一些,虽然新款有所改善,但和一些日系品牌的主流车型相比,还是有提升空间。
动力选择: 动力系统选择相对保守,没有小排量涡轮增压引擎,对于喜欢“大排量”或者“涡轮爆发力”的人来说,可能吸引力不够。
品牌定位: 马自达在中国市场一直以来都比较“特立独行”,不追求“大而全”,这既是它的特色,也限制了它成为“大众化”的选择。

总结一下:

如果你是一个热爱驾驶,对操控和设计有较高要求,并且不那么看重后排空间和极致配置的消费者,那么昂克赛拉绝对值得考虑。它能给你带来很多“开着爽”的时刻。

如果你想要一台在昂克赛拉基础上,拥有更高一些的底盘,更优雅的轿跑SUV造型,同时在实用性上有所提升的车型,那么CX4会是更好的选择。

总的来说,马自达这两款车,都是非常有“性格”的车型。它们不会迎合所有人,但一旦你爱上它们,就会觉得它们浑身都是优点。就像一个人,有优点也有缺点,但正是这些特点,构成了它独特的魅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准备入手一辆马自达的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马自达,那可真是个有意思的品牌。在国内,它不像大众、丰田那样“满大街跑”,但凡开过马自达的人,很多都会带着点“偏爱”。尤其是CX4和昂克赛拉(也就是大家熟称的“昂克赛拉”),更是马自达在中国市场上的“门面担当”。咱就拿这两款车好好唠唠,从里到外,从驾驶到体验,都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先说说昂克赛拉.............
  • 回答
    马自达,这个名字在中国汽车市场里,总会伴随着一阵“懂车的人都懂”的赞许,以及一股“怎么就是不火”的惋惜。它就像一位才华横溢但性格内敛的艺术家,作品精美绝伦,却常常被大众忽略。这种“叫好不叫座”的现象,绝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内在和外在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一、 过于追求“驾驶乐趣”,疏忽了“实用.............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竟然把运动品牌和马自达的车联系起来了!不过,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你会有“马自达车动力弱”的印象,以及这个印象可能从何而来。首先,得澄清一个概念。马自达,虽然名字里带着个“马”,但人家本身并不是一个像耐克、阿迪达斯那样卖运动装备的品牌,而是一个汽车制造商。当然,汽.............
  • 回答
    马自达CX9的引进问题,以及它一旦国产对现有车型格局的影响,确实是不少车迷和潜在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门道。马自达会不会引进CX9?这个问题,从几个维度来看,答案是:有可能,但并非板上钉钉,而且引进的形式很可能不是“原汁原味”的国产。首先,得认识到CX9的定位。它是马自达在北.............
  • 回答
    哈哈,这话题问得太接地气了!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特别是第一次接触马自达的车主,冷车启动那一声“轰隆”确实让人印象深刻。冷车启动声音大,马自达是特例吗?简单来说,不是只有马自达冷车启动声音大。 很多品牌的汽车,在冷车启动时,发动机的声音都会比热车时要响一些,这其实是挺正常的现象。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
  • 回答
    知乎上关于“马自达造买菜车中的跑车,本田不是”的讨论,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里面涉及到很多关于汽车品牌定位、技术理念以及用户情感的解读。如果要详细讲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普遍的看法,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一、 技术哲学与驾驶乐趣的“魂动”首先,马自达从骨子里就透着一股“不走寻常路”的劲儿。他们.............
  • 回答
    马自达自家研发的6AT变速箱,确实以其平顺、响应迅速、兼顾燃油经济性等特点,在消费者和车评人那里赢得了不少好评。很多人好奇,这么一款优秀的产品,为什么鲜少见到其他车企采购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多方面的原因,并非简单的技术能力问题。1. 成本与规模效应的鸿沟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往往是成本。马自达作为一家年销.............
  • 回答
    美国车在同等马力下,确实存在排量“故意做得很大”的现象,这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多种历史、文化、法规及经济原因交织作用的结果。与其说是“故意”,不如说是长期发展路径和市场偏好塑造出的特征。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阐述:1. 历史积淀与消费者偏好:“大排量”成为身份和实力的象征 早期汽车工业的.............
  • 回答
    关于车的马力,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够用”标准,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个人需求、驾驶习惯以及你对车辆的期待。就像问“一顿饭吃多少米饭够饱?”一样,有些人食量小几口就饱了,有些人则需要一大碗。为了让你有个更清晰的认识,咱们不如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一、 马力到底是个啥?首先,我们得明白马力(.............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去过西藏的朋友们都会注意到的一个现象。说实话,在西藏,你看到的丰田陆地巡洋舰(LC)数量之多,确实会让你产生“西藏就是LC的天下”的错觉。当然,你说的路虎、悍马、奔驰、宝马那些越野能力强的车,也都有人在西藏开,只是数量上和LC比起来,就差了不止一个量级。这背后的原因.............
  • 回答
    郑州那场轰动全国的大洪水,确实给无数家庭带来了灭顶之灾,尤其是对于有车一族来说,看着心爱的座驾在滚滚洪水中被吞没,那种心痛可想而知。说到洪水过后,二手车市场会不会涌现出一大批泡水车?这事儿,问得相当切中要害。咱们得这么看:首先,郑州这场洪水的规模和破坏力那是毋庸置疑的。短时间内巨量的降水,导致城市多.............
  • 回答
    想要让车子跑得更快,你问到了点子上,这确实跟马力(horsepower)和扭矩(torque)都有关系,但怎么看、怎么用,还得拆开来好好聊聊。马力 vs. 扭矩:谁是速度的真正推手?打个比方,你可以把扭矩想象成你推门的力量,它决定了你有多大的“劲儿”能把门推开。在汽车上,扭矩就是发动机输出的旋转力,.............
  • 回答
    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中,“马”和“車”的走法确实存在一些有趣的相似之处,但要说它们“相通”则有些过于绝对了。更准确地说,它们各自的“马”和“車”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骑兵和战车的军事运用和想象,并且在游戏规则的设计上,出于平衡性和趣味性的考虑,也产生了某些巧合的相似。我们不妨从这两个棋种.............
  • 回答
    收到!马上要订婚结婚了,这可是人生大事,肯定要仔细斟酌。你这心里头犯嘀咕“人还能不如车”我特别能理解。咱们一点点来捋捋。首先,你提的彩礼加定金共16万,这数字本身从高低上说,没有一个绝对的“过分”或“不过分”的标准。它跟很多现实因素挂钩,最直接的就是你家那边的风俗习惯,还有你跟你未婚夫之间的感情基础.............
  • 回答
    威马EX5的定价策略,对于当前风起云涌的电动车市场,特别是那些刚刚崭露头角的新造车势力来说,无疑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激起了层层涟漪,其影响之深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一、对整个电动车市场的“价格锚定”效应首先,威马EX5的定价,尤其是其入门级车型的价格区间,直接对“15万20万元”这个重要的中端电动车.............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实际。很多人都在关注电动车的发展,尤其是那些曾经统治性能车领域的AMG、M、RS们。如果电动车的续航真的能和燃油车媲美,甚至超越,那么这些德系性能猛兽的未来确实值得我们好好探讨一番。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拆解一下“性能车”这三个字包含的意义,以及电动车和燃油车在这些方面各自的优.............
  • 回答
    这真是个棘手又让人揪心的情况,尤其是在人生大事将近的节骨眼上。先跟你说声辛苦了,面对这种事,心里肯定五味杂陈。咱们一点一点捋一捋,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关于车的问题:这事儿得从几个角度来看。 原定的约定: 首先,你们当初怎么商量的?车是作为陪嫁,还是男方家出资女方出名,或是其他形式?明确当初的约定.............
  • 回答
    好的,咱们就从一个汽车设计的视角,好好掰扯掰扯这几家新能源车企,聊聊它们的设计定位和未来能走多远。首先得明确一点,汽车设计可不是光看着漂亮,它是品牌DNA的体现,是用户体验的核心,更是企业技术实力和未来走向的直观表达。咱们就一家一家来看。1. 车和家 (理想) 设计定位: 理想从一开始就抓住了“.............
  • 回答
    在新能源汽车这场风起云涌的赛道上,蔚来和威马无疑是早期让人眼前一亮的先行者。蔚来凭借其高端品牌定位、卓越的用户体验和服务体系,以及创新的用户共创模式,成功在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了脚跟。而威马则以其相对亲民的价格和务实的产品策略,吸引了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成为市场上的另一股重要力量。然而,造车新.............
  • 回答
    “丰田研究世界,大众研究中国,马自达研究车”,这句话近些年在中国汽车圈里流传甚广,带着一股子调侃的意味,也道出了不少人对这三个品牌在中国市场表现以及品牌战略的观察。要说怎么看待这句话,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去拆解,才能看得更明白。首先,咱们得承认,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它背后确实藏着一些品牌战略的影子,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