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答案已经说的很精辟了,不过还是有一些朋友邀请,那我就多解释一下吧。
美国这两年经济状况和民意都不能支持大规模对外用兵了。但是ISIS和乌克兰这种,实在是在美国脸上来回的抽(虽说这很大程度上都是美国自找的)。这就让美国政府夹在中间很郁闷:出兵出钱去管这事情,民众不乐意;不去管,民众也不乐意,国际上的小伙伴更不乐意。于是美国政府当然想要别的国家来顶缸。
说你呢,那边那个“闷声大发财”的,你都赚了这么多了,该出点血了。
其实说了也没什么用,不过有枣没枣打三杆子吧。
这大概就是奥巴马这样说的原因。
——————————————————————————————————————
但是一直以来,宣扬美国应该在全球范围内收缩的人也不少。美国前总统候选人软泡(Ron Paul)就提出,如果自己当选,将撤回美国所有驻外部队。
当然,这想法是极端了一点。
的确有一些偏自由主义的学者、官员提出,应该把中国更进一步拉进现行国际秩序里面来。一则让中国难以反对这个秩序,二则减轻美国的经济负担。
这大概是弗里德曼这样问的原因。
——————————————————————————————————————
但是,很显然,美国维持这个国际秩序并不简简单单是一项利他的服务。这更重要的是一种离岸平衡和遏制战略的需要。
我们不妨想象,如果今天中国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直接且迫在眉睫的威胁,美国甚至不需要全面动员,只要动用欧洲的第六舰队、中东的第五舰队和亚洲的第七舰队,对中国通往其他国家的航路全部封锁,即可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严重打击。
维持全世界各地水道的畅通,一方面当然有利于美国主宰的全球化经济体系,另一方面也就是保持了随时“选择性关闭”的能力。
把这种职能分一块来给中国承担,固然美国不必再为保持水道畅通而花钱,但反过来说,美国就丧失了选择性关闭这些水道的能力,而中国就拥有了这种能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现在如果敢说“以后马六甲这一块我就不管了,你来管”,中国绝对会接手。但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美国以后就难以在马六甲这一块掐中国的脖子了,而中国可以在马六甲这一块掐美国、日本、韩国的脖子。美国放弃的并不仅仅是经济负担,而且是威慑能力,更是授予了中国以很强的威慑能力。这将严重影响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局势。
同样美国如果不介意中国介入中东,打击ISIS,那如果中国军队在中东修了一堆军事基地就不走了呢?如果中国把叙利亚、伊朗和伊拉克都拉到了自己这边了呢?这对石油美元体系将会造成多大的冲击?美国能不能承受由此带来的隐患?
很显然,美国不可能接受。美国只是处在一个经济周期中的低谷而已,收缩只是暂时的,无力也只是暂时的。美国一旦经济恢复,必然会重新扩张开来。在那个时候,ISIS这种将是美国出兵的良好借口。既然美国并不是处在一个长期的下滑之中,既然力量的恢复是可以预期的,又何必让中国出来参一脚呢?
当然,中国就自身考量也未必会出兵。就伊拉克损失的那些投资数额,根本不够中国出兵所产生的巨额军费。这个问题中国只有小赔和大赔两种结局。没道理舍弃小赔去追求大赔。这时候,搭便车显然是理智的选择。
当然,如
@陆云樵所言,如果有一天美国从全球秩序中获得的收益已经无法再支付其成本了(随着美国经济由实体制造业进一步向IT和服务业转变,这是完全有可能的),美国也许真的就不想再维持了。而中国的军力也达到了这样一个水准:即美国的遏制战略已经不再是四两拨千斤,即便是离岸平衡、海上封锁,都会与强势的中国舰队拼死搏杀。那么对于美国来说,维持这些水道的畅通、区域的平衡,就已经收不抵支了。那么,从一些区域退出,由中国控制,甚至双方签订“新赫尔辛基协定”,也是顺理成章的。
但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美国依然强大,国际秩序对美国的助益依然很大,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战略依然是可行的。这时候中国如果不搭便车了,打算自己买一辆来开,美国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当然它未必会非常直接地否定,但一定会用种种理由来阻碍。
——————————————————————————————————————
所以对于奥巴马的这种说法,总体评价很简单:嘴上说不要,身体还是很诚实的嘛。
感谢大家以前支持,这2月享受假期没有认真答题。不多说,上干货
第一点:
在政治预测领域,正确率只有25%。所以本答题只是提供一个思考方向。
我看过这个interview,关于只有2分钟,奥巴马其实本人在interview对于“China as a free rider”进行过解释。
奥巴马的原话:, 'they take a ride of 30 years, and has been no problem.' He said he sometimes joked, 'We can be like China a little bit? Nobody expect them to do anything. 'Obama said, which is why people are always looking at the United States, rather than China's cause.
翻译:中国在世界上搭了30年便车。我们能像中国一样吗?因为没有人期待他们他们承担任何责任!这就是如果有任何有争议事情发生,大家都觉得是美国的错,而不是中国。
还有:“Because before encountered resistance, China will step by step approach as much as possible.”
翻译:在遭遇“抵抗”之前,中国是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
那么“as a free rider”还有什么意思呢?
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柯曼奥尔逊于1965年发表的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一书中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
搭便车问题是一种发生在公共财产上的问题。指一些人需要某种公共财产,但事先宣称自己并无需要,在别人付出代价去取得后,他们就可不劳而获的享受成果。是常指宏观经济学中的公共品的消费问题。
在我另外一个回答里面,
中国崛起过程中,遇到不利的外部环境,该如何克服来发展?我就谈到过现在美国对于中国的态度
第二:信息是否被过度解读了?
奥巴马我个人觉得在此访问中间表露的是:真性情 而没有太多外交口吻。而且他眼神里面疲态显露,isis这个问题很明显困扰了奥巴马。
我在那个回答里面说过:以学者Friedburg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派觉得中国是个taoguangyanghui(这个拼音成了一个专业的外交词汇)韬光养晦的国家。所有在国际事务上的参与只是作秀,和美国贸易不但不会改变中国而已会让中国走得更远。
那么奥巴马说的这个话就证明:目前,美国核心幕僚都已经充斥了现实主义者,而且在日后中国在国家事务上会面临这群人直接挑战。这群人和Ikenberry不太一样,他们大多毕业于Georgetown,Tufts传统外交学校,与西部的相比,这些人思想传统也是精英化(不过,有些人真的很有才。)
在Obama回答之前,主持人问的是:中国在伊拉克投资原油的问题。因为isis已经影响了中国的利益,但是中国并没有出兵或者有效支持打击恐怖分子。我本人不太清楚中国外交原则,所以不敢主观猜测,但是库尔德民兵发誓保护这些中国油田,我相信这次套路和以前在非洲和东南亚一样,由“企业”出面,花钱雇佣当地人。
第三:奥巴马想说什么?
之前有朋友答道:美国之前制裁中国,因为大量投资原油在中东。那么就符合我说的,核心幕僚一开始并没有选择妥协合作而是想强调美国在中东的地位。
那么现在isis出现这个问题,客观来说,中国选择是保守但是有效的。
问题一:奥巴马外交政策一直在国内被批评,也就是说:国力达不到政策执行力。之前在伊拉克问题上,有一些太自信。
问题二:现在内部在换血,中国没有能力去过度军事介入。
问题三:西部形式不明朗
但是isis过度嚣张并且把安息都护府列入自己分裂版图,这就自己在作死。
那么奥巴马想说:中国人既然你们把钱赚了,就不要在躲在后面了。要承担起国际事务责任!
第四:猜测:背景
我之前说中国在前30年思路是极其正确的时候,导致很多低级黑。我相信这句话证明了:美国认可中国的思路
美国的确出现了国力 相对 下降。对,是相对。以中国目前内政经济前景去挑战世界霸主地位,还是会被smashed的。
那么第三个问题就是 雅尔塔体系 在中东出现了一个裂衡,这个裂衡是一个美国弥补不了的。就算是90年代的鼎盛美国也是弥补不了的。那么中国到底会怎么参与其中,是一个慢慢观察的过程。
但是,我觉得中国应该承担起责任来,毕竟isis影响力已经到达了安息。
第五:美国到了历史转折点吗?
个人觉得:对于ThinkTank 和学者来说,美国现在到达一个转折点。首先美国国内内部博弈就很明显,虽然作为一个rising power 中国面临麻烦不少,但是美国要解决问题更多,包括面对这个raising power。
在这里多讲一个日本问题 我说过 日本正常化美国是反对的。
是鼎盛时期美国反对。
那么美国上次建议日本正常化是什么时候呢?冷战。
美国在赌博,赌日本政治家。美国不确定正常化日本未来会不会惹事会不会和中国结盟,他用未来赌现在,增加东海压力。
那么我认为美国的确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东海。
那么所谓重返亚洲就是一句口号而已。
第六:私货时间到!
推荐我的教授Kenneth Pyle先生Japan rising,对于日本和东亚关系有一个很好的预测和研究,入门书籍。
中国外交韬光养晦方面的确做的比较不错,但是在东亚和西域,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完整策略。这与30年前的时代局限性有关。
台湾关系发展是一个突破口,可是钓鱼岛处理的不算好。
其实,我更希望美国还能强大30-50年,这30年可以让中国有足够时间进行各方面改革,经济软着陆,更加完整开明的Political system.
但是现在中国就是没有装备完整武器的超级士兵就要提前上战场了,那么,面临的是机会还是挑战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美国:你搭便车!
中国把扳手一扔:你们来修车吧。(08年金融危机)
日、欧:@_@!
美国:
美国:你搭便车!
中国:他们给的票。
伊拉克、阿富汗:^_^!!
美国:
美国:你搭便车!
中国:一起来开车?(人民币SDR)
英法日:吼啊!!
美国:
美国:你搭便车!
中国:哦。我买车了,一起来?(丫头行)
英法德:^0^吼啊!
美国:
美国:你搭便……??人呢?(TPP)
“搭便车”是经济学指不付成本只拿利益的行为,但在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里,拥有工业与贸易优势的中国,既是体系的受益者又是贡献者,更是颠覆者。如果美国真正够强大,对待体系下“搭便车”的中国就能以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力量压制颠覆、榨取贡献价值,但看现在奥巴马罔顾事实以“搭便车”道德绑架,只能说明目前的美国就剩下嘴(舆论)了。
PS:
真正搭美国便车的是哪些?比08年美国人更爱奥巴马甚至给了诺贝尔和平奖的那些欧洲高福利国家。这一点上特朗普比奥巴马看得清楚多了。。
没错,美国不仅给中国便车搭,而且还不遗余力的为中国创造市场需求,不信看新闻:
美军炸毁阿最大水电站为了缓解中国的产能过剩,美帝简直用心良苦啊!!
名词辨析时间:
1、需求(Demand),经济学术语,指的是人们愿意和能够购买的物品或劳动。
而需要(Need or Want),是指人们想要得到的物品和劳动。
蒂特马斯说过,市场回应需求,而不是需要。
2、GDP,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一国经济的流量,而不是存量。
基于以上两点,你才会听到公知精英常常以经济学的名义,嘲笑我们这些反对战争人为“圣母”。一边说我们非理性、不懂经济学,一边迫不及待的向我们“科普”“战争可以创造需求,可以促进GDP”。如果你也被“科普”过,请不要责怪经济学,是有人在玩文字游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