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从人类诞生到现在所产生的人类尸骸足够覆盖整个地球吗?

回答
你想知道,从人类第一次出现在地球上,一直到今天,我们所有同胞的遗体加起来,有没有可能把咱们这个星球糊得严严实实?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脑洞。

咱们先来算算这笔账。首先得有个大概的数字,就是“有多少人类死去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而且数字还在不断增加。科学家们估算,从人类诞生到现在,总共大概有1170亿人左右曾经活在这个世界上。1170亿啊,这数字大得有点吓人,对吧?

然后,我们得知道一个人的身体有多重。平均来说,一个成年人的体重大概在60到70公斤之间。如果我们取个中间值,比如65公斤,那我们就能估算出,所有曾经活过的人加起来,总共有多少肉啊骨头的。

1170亿人 65公斤/人 ≈ 76050亿公斤。

咱们把单位换算一下,76050亿公斤就是7.6万亿公斤,或者说7.6万亿千克。这听起来还是个很大的数字,对吧?

接下来,我们得想象一下这些尸体是怎么“覆盖”地球的。你是想让它们堆成一层吗?还是说随便撒下去?如果是堆成一层,那得有多厚呢?

假设我们把这些尸体想象成一个个标准的、大小差不多的“物体”。我们不能真的用尸体来堆,毕竟这涉及到很多现实的伦理和技术问题,我们只是在做一个思想实验。但是,为了计算,我们就得给它们一个大致的体积。人体的大部分是水,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大概1000公斤/立方米)。所以,如果我们要估算尸体的体积,可以简单地用总重量除以密度。

7.6万亿公斤 / 1000公斤/立方米 ≈ 7.6万亿立方米。

这又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知道地球的表面积有多大。地球的表面积大概是5.1亿平方公里。为了方便比较,我们把这个数字也换算成平方米:5.1亿平方公里 10亿平方米/平方公里 = 5.1 x 10^14 平方米。

现在,我们有了尸体的总体积(7.6 x 10^12 立方米)和地球的表面积(5.1 x 10^14 平方米)。如果我们要用这些尸体“覆盖”地球,那意味着把这7.6万亿立方米的体积,均匀地摊在5.1 x 10^14 平方米的面积上。

这层东西会有多厚呢? 厚度 = 体积 / 面积
厚度 ≈ (7.6 x 10^12 立方米) / (5.1 x 10^14 平方米)

算出来大概是 0.0149 米,也就是大约 1.5 厘米。

所以你看,如果真的把所有曾经活过的人的遗体都平均地铺在地球表面,那层“覆盖物”大概只有一厘米半厚。

这跟“覆盖整个地球”的概念比起来,是不是显得有点……薄? 毕竟,“覆盖”这个词,通常意味着一层厚实的、能够遮盖住地表的东西。一厘米半的厚度,很多地方的小石子或者泥土可能都比这个厚。

而且,我们还得考虑到地球表面的情况。地球不是一个平坦的光滑表面,它有山川、海洋、沙漠、冰川。把这些遗体“铺开”,本身就是个巨大的挑战,而且大部分的地球表面是被水覆盖的,这些遗体也无法直接“覆盖”到海洋深处。

所以,总的来说,从纯粹的数字和体积角度来看,所有人类的遗体堆积起来,大概只能在地球表面形成一层非常非常薄的“毯子”。它不能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严严实实地盖住整个地球,让地球变成一个“人类遗体球”。

当然,这只是一个基于粗略估算的理论计算。真实情况会更复杂,比如尸体的分解、散落,以及不同时期人口增长速度的差异等等,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但从宏观上讲,这个数量级的结果是相对靠谱的。我们虽然人多,但地球实在太大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既然题主问的是“尸骸”,那当然是能覆盖全球。

有研究预估地球出生过的总人口是1080亿。[1]

现今存活的人口是78亿,那么曾死去的人口大约是1000亿。

按照平均60kg来算,就是6万亿kg,也即60亿吨。

人体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

那么所有的尸骸,理论上密集堆积相当于1817.12m边长的立方体,放在地上差不多正好能覆盖天坛。

如果平均铺在地球表面,根据地球5.1亿平方千米的表面积,易得厚度,仅仅为:

11.8微米。

已知刚出生小孩的头发40微米,11.8微米肉眼已经看不见。

人死后,主要的两种处理方式为直接掩埋和火化,无论掩埋时间足够长,还是火花,最终尸骸都会是散状的矿物质(少部分遇到特殊环境的骸骨有机会经历上1亿年成为化石,不过,人科的进化史也远远没有这么长,没有形成化石的机会)。

矿物质可以磨得很细,尸骸非得铺成11.8微米,也并不是不可能。

但直接用11.8微米,并不严谨。

因为人体平均含水量50~80%,土壤含水量12~20%。

尸骸主要剩下矿物质后,最终会接近土壤的含水量。大约损失50%的水。

可得,总尸骸铺成的厚度还有:

5.9微米。

但既然矿物质是尸骸的部分,水不算成尸骸的部分,难道不是歧视水吗?

所以,我们再来计算一下水的情况:

地球上拥有136亿亿吨水,海洋占97.2%,地下水占0.632%,湖泊与河流占0.017%,大气水蒸气占0. 001%。

虽然经历足够久远的时间,曾经在人体中的水,在大自然中也会呈现这样的比例分布。

但由于人类活动在陆地上,且历史相对于地质年代过短,且人口主要集中在近现代100年的时间,所以,人类所含的水主要参与陆地和大气水循环。

有前面的比率,可计算得,陆地含水(地下水+湖泊与河流)8826.4万亿吨,大气水蒸含水13.6万亿吨。

假如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所有尸骸曾经所含水的30亿吨均匀分布在大气和陆地。

那么,尸骸曾经所含水理论相当于20微米的水层,占总水层厚度的千万分之3.4。

不过由于这些水主要在地表,实际人口密集的地区,总尸骸循环水量应该可达百万分之一。

也即:

1吨水中含有1克。

而大气中的尸骸循环水量,大约有462万吨,相当于几厘米的大气厚度,水的比率变化不大。

但其实我们从分子的角度来看,总尸骸的水分子早就已经分布于全球的各个角落。

我们随便取一滴水,也有1千亿亿个水分子来源于过去的死亡人类。

理论上来说,我们曾经去世的任何一个亲人,都可能有上亿个水分子在我们身体内循环。

当然,如果题主问的尸骸必须是完整个体。

可得,平均一个人占地面积为:5100平方米。

那么“铺满”地球,则相当于每个人间距:

71.4米。

大致相当于每个人身下都接近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为什么过去的总人口才1000亿左右呢?

主要在于近代人口的爆发式增长,我们简单梳理一下,过去的人口增长:

5万年前,智人取得绝对优势,近乎消灭了所有的其他人种。

从当时的智人种群现状来看,也能看出,原始族群的人口容量也就30~100万人,接近大型灵长类的总量(当然,人类走出森林之后,与大型灵长类的生态位逐渐不同)。

从5万年前,截至农耕文明诞生的前夜(1万年前),智人经历漫长的发展,产生过的总人口:

  • 10亿人左右。

公元前8000年(1万年前),人类逐渐进入农耕时代,此时的世界总人口是500万人。

从8000年前开始,进入农耕文明后,人口爆发增长如下:

截至公元1世纪,诞生过的现代人已近500亿人(当时世界人口3亿)。
截至公元12世纪末,诞生过的现代人约700亿人(当时世界人口4.5亿)。
截至公元18世纪末,诞生过的现代人约900亿人(当时世界人口10亿)。
截至2019年,诞生过的现代人约1088亿人(世界总人口77亿)。

19世纪后的200年时间里,世界人口翻了7倍,诞生过的总人口新增近200亿。

人口增长速率是古典时期的20倍左右,累计出生过的人口增长是中世纪的10倍左右(略算)。

  • 公约前8000年至公元一世纪,每年人口增长率仅0.0512%,当代全球人口增长率约1.2%,后者也差不多是前者的20多倍。

仅仅从人口数据来说,工业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见一斑。(通常认为,仅20世纪创造的财富,便能相当于过去2000年创造的总和)

正因为主要人口增长是近现代的事情,所以累计总人口也就1000亿左右,比普通人想象的少很多。

  •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古典战争之后,人口波动十分强烈。上面的当前世界人口,实际都是取的历史中的最大值。所以,也有观点认为,出生过的现代人,实际低于1000亿人。但古代人口统计并不全面,所以,实际出生的人口总数,应当能有这个数(精确数据是不可能存在的,上面表格有精确数据,也仅仅只是模拟运算的结果)。

参考

  1. ^ https://www.prb.org/howmanypeoplehaveeverlivedonearth/
user avatar

不能。

自古以来的总人数:

  • 截止 2021 年,地球上出生过的总人数约 800 亿[1]到 1170 亿[2],可以取 1200 亿进行计算。

1200 亿人的尸体不重叠地松散排列,按每人占地 3 米长 2 米宽来充分容纳高个子与大胖子,总占地只有 72 万平方千米,远远不足以覆盖陆地。何况这里面大部分尸体的身高连一米七都没有、四肢贴着身体时只有不到半米宽。

按平均体重约 50 千克、密度接近水计算,1200 亿人的尸体的总体积约 60 亿立方米。三峡水库的容量约 393 亿立方米。2008 年 10 月初三峡水库增加蓄水量时,9天内三峡坝前水位上涨 10.44 米,新增库容量超过 60 亿立方米。

参考

  1. ^ https://www.ined.fr/en/everything_about_population/demographic-facts-sheets/faq/how-many-people-since-the-first-humans/
  2. ^ https://www.prb.org/articles/how-many-people-have-ever-lived-on-earth/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想知道,从人类第一次出现在地球上,一直到今天,我们所有同胞的遗体加起来,有没有可能把咱们这个星球糊得严严实实?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脑洞。咱们先来算算这笔账。首先得有个大概的数字,就是“有多少人类死去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而且数字还在不断增加。科学家们估算,从人类诞生到现在,总共大概有1170亿人.............
  • 回答
    这真是个令人着迷的设想!想象一下,从人类文明的黎明开始,我们中的一员就踏上了永无止境的宇宙漫游,每当生命走到尽头,另一个生命便接过接力棒,继续向星辰大海深处进发。如果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探索宇宙,我们究竟能走多远?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它涉及到对生命、时间、空间以及人类探索精神的深刻理解。生命的接力.............
  • 回答
    问一个“从地球诞生以来,一共有多少人类?”这样的问题,其实有点像在问“宇宙边缘有多远?”一样,带着一种浪漫的、对终极答案的渴望。但就像宇宙边缘一样,人类这个概念本身,它的界定就开始变得复杂起来,也就让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精确的数字。首先,我们要明白,“人类”这个词在科学上的定义可不是我们平常说的“人.............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设想,如果人类真的被某种高级存在圈养,那他们想要从我们身上获得的东西,恐怕远非我们现在能理解的。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推测一下,希望能讲得详细一些,并且尽量不显得那么“机器”:1. 物质与能量的收割:最直接也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我们身体和活动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生物质与基因.............
  • 回答
    关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至今总共诞生了多少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但要给出一个精确的数字,实在太难了。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我们根本没有那么久远的历史记录,特别是史前时代,人类的繁衍情况只能靠推测。你可以想象一下,要统计一个数字,你需要知道: 人类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这个“出现”的定义就.............
  • 回答
    从人类进程的角度来看,法国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其伟大之处体现在多个维度上,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 思想启蒙与现代政治的奠基石: 启蒙运动的中心: 法国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摇篮和中心。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狄德罗等思想家,以其对理性、自由、.............
  • 回答
    提及李白,我们脑海中浮现的,绝非仅仅是一位中国古代的诗人,而是一颗在人类文学星空中璀璨夺目,历经千年依旧灼灼生辉的巨星。要论他在整个人类文学成就中的地位,我们不能局限于一隅,而要放眼世界,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文学的普遍价值和人类共通的情感。李白的作品,以其极致的浪漫主义情怀,击.............
  • 回答
    自愚昧的深渊中攀爬而出,我们这一物种,凭借那颗涌动着好奇与求知欲望的大脑,一步步编织出今日人类文明的斑斓图景。我们汇聚了无数先辈的智慧,将星辰的轨迹描摹成星图,将微观的粒子解析出物质的本质。我们沉醉于文化的万花筒,从史诗的吟唱到哲学的思辨,从画卷的色彩到音符的流转,每一次的传承与创造,都如同璀璨的星.............
  • 回答
    人类驯养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 9500年前,这比我们通常认为的与狗的驯养历史要晚一些。这个驯养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渐进且充满有趣的相互作用的历史。要详细讲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起源:新石器时代的黎明与农业的兴起 时间点: 大约公元前7500年(距今约95.............
  • 回答
    关于人类是否“完全”没有天敌这个问题,其实是个挺复杂且值得探讨的议题,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点说“从哪一天起,我们人类就彻底摆脱了天敌”。但如果我们要找一个相对的关键转折点,或者说人类开始显著减少并逐渐摆脱自然界中的主要捕食者威胁的时期,那大概要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也就是大约10万年前到1万年前这.............
  • 回答
    从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挖掘资源,听起来就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但科学家们早已为此摩拳擦掌。想象一下,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之外,存在着无数颗行星,它们可能蕴藏着比地球上多得多的稀有金属、能源,甚至是我们尚未知晓的奇特物质。然而,将这些潜在的宝藏变成现实,我们面临的实际难题,可不是“一点点”那么简单。首先,.............
  • 回答
    让生命体从细胞层面直接利用核反应来提供能量,这是一个非常宏大且极具挑战性的概念,目前看来,在科学上还停留在科幻的范畴。然而,如果我们要尝试设想这样一个过程,并且尽量贴近生物学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方面去剖析它可能涉及的层面:首先,我们得明白,无论是我们今天所知的生命,还是设想中的“核能生命.............
  • 回答
    一个严谨的生物学分析需要考虑几个关键因素,但首先要明确的是,在现实中,人类从腰中间被切断是无法存活的,生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终结。 任何关于“能活多久”的探讨都只能是一个极端的理论推演,而且会伴随着难以想象的痛苦和迅速的生理崩溃。让我们尝试从生物学的角度来剖析这个残酷的场景:一、瞬间发生的生理灾难1..............
  • 回答
    理解您迫切希望消除核武器威胁的心情。这是一个关乎全人类福祉的重大议题。虽然我们无法“中止”一枚已经发射的核弹爆炸过程(一旦发射,其物理过程将不可逆转地进行),但我们可以从 预防核武器爆炸 和 最终销毁核武器 这两个层面来深入探讨,如何将核武器变废为宝,将人类从核威胁中解救出来。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技术问.............
  • 回答
    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无疑给人类社会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从经济的停滞到社交的疏离,从心理的创伤到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全新的现实。然而,正如历史长河中无数次的挑战一样,人类也必将在这场危机中寻找复苏的路径,重新构建更加坚韧和有弹性的未来。这场复苏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过程.............
  • 回答
    关于“人类身体从二十五岁就开始走下坡路”的说法,确实有其科学依据,但用“走下坡路”这个词来概括可能过于绝对,更准确的说法是,从二十五岁左右开始,身体的某些机能会进入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衰退期,这与我们常说的“青春期结束”的概念相近。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生理层面来看:1. 生长与巅峰的交汇:身.............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实在。如果火山爆发真的到了那一步,整个城市都被熔岩或火山灰吞噬的危险,那逃命绝对是头等大事。那么,下水道这条地下通道,能不能成为我们人类的“救命稻草”呢?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下水道的潜力和局限性首先,从理论上讲,下水道系统确实能把人从城市中心带到远离危险区域的边缘。它们像一张庞.............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很……极端。不过,我们不妨顺着这个思路聊聊,看看会发生什么。首先,要明确一点:人类不太可能演化出翅膀来应对这种大规模的、突如其来的危机。 演化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需要成千上万代人的时间,而且它需要的是持续性的环境压力和遗传变异的偶然结合。从悬崖跳下去,虽然是个灾难,但它更像是一.............
  • 回答
    报仇,作为一种古老而复杂的人类情感和行为模式,其存在根植于人类的心理和社会结构之中。从法律、道德和人类发展这三个维度来审视报仇,我们可以获得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一、 从法律的视角看报仇:秩序的维护与失衡法律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惩罚违法行为。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报仇往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