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张五常「公款办私立大学」的观点?

回答
张五常教授关于“公款办私立大学”的观点,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且引人深思的话题。要理解他的核心思路,首先需要明白他站在经济学和激励机制的角度,对现有的教育体制进行了一种“解剖”。

张五常的逻辑基石:效率与激励

张五常的经济学思想,核心在于“效率”和“激励”。他认为,任何事物的运行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者如何有效地运用激励机制,让参与者(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的行为符合预期的目标。而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服务,其效率和质量也同样受到激励机制的影响。

为什么“公款办私立大学”?

在张五常看来,传统的公立大学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效率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源于:

1. 缺乏市场竞争压力: 公立大学往往由政府拨款维持,其资金来源相对稳定,不直接与市场需求和办学质量挂钩。这意味着,它们没有太大的动力去追求极致的教学效果、科研成果或是学生满意度。即使办学效率不高,经费也能获得保障。
2. 激励错位: 公立大学的管理者和教师,其个人激励可能并不完全与学生的学习成果、学校的声誉或科研的突破性创新挂钩。例如,晋升体系可能更侧重于论资排辈或发表论文的数量,而非实际的教学质量和影响力。
3. 资源配置的僵化: 政府拨款的分配往往受到政治因素、历史惯性等影响,不一定能最有效地配置给最需要、最能产生效益的领域。这导致一些优质项目可能资金不足,而一些低效的项目却仍在消耗资源。
4. “大锅饭”现象: 尽管教授们收入差异,但在公立体系下,普遍存在一种“旱涝保收”的心理预期,削弱了追求卓越的动力。

在这种背景下,张五常提出的“公款办私立大学”,其核心逻辑在于:将政府的资金,通过一种“私有化”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注入到具有竞争力的私立教育机构中。

“公款办私立大学”的具体设想(推测与解读):

虽然张五常的表述可能需要更详细的文本来解读,但从他的经济学理论推断,他设想的“公款办私立大学”可能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政府作为“投资者”或“资助者”: 政府不再是直接的“经营者”,而是扮演一个提供资金的“股东”或“天使投资人”的角色。这些资金可以以各种形式投入,比如设立基金、提供启动资金、或者直接购买私立大学的股份。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私立大学在这种模式下,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这意味着它们需要吸引学生、赢得声誉、产出高质量的教育和服务,以证明其价值,并吸引更多的投资(包括政府的持续资助)。
明确的激励与问责: 私立大学的管理层和教师,其薪酬、晋升等都将与办学绩效紧密挂钩。学生满意度、毕业生的就业率、科研成果的影响力等,都将成为评价其表现的关键指标。表现不佳的大学,可能会面临资金削减甚至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资源的最优配置: 政府的资金可以更灵活地投向那些最有潜力、最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项目。私立大学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自主决定开设哪些专业、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进行何种科研。
“股权”或“受益权”的考虑: 也许张五常的设想里,政府的“公款”投入,会对应着某种形式的“股权”或“受益权”。当私立大学发展壮大,产生盈利或社会价值时,政府的投入也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支持这一观点的潜在好处:

1. 提升教育效率与质量: 竞争压力会迫使私立大学不断创新和改进,从而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2. 资源利用的优化: 资金流向更有效率的办学实体,避免了公立体系中的资源浪费。
3. 激发创新与多样性: 私立大学可以根据不同的教育理念和市场需求,发展出更具特色的教育模式,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4. 政府职能的回归: 政府可以从直接的教育管理者,转变为教育资源的“引导者”和“监督者”,更专注于宏观政策的制定和教育公平的保障。

潜在的挑战与批评:

然而,张五常的观点也并非没有争议,批评者可能会提出以下顾虑:

1. 教育公平问题: 将教育“市场化”,是否会加剧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贫困家庭的学生是否会因为高昂的学费而被挡在优质教育之外?“公款”投入的私立大学,如何保证其对弱势群体的义务和责任?
2. “唯利是图”的风险: 过度的市场化是否会导致大学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基础研究、人文教育或社会责任?
3. 政府监管的难度: 如何有效监管这些接受公款的私立大学,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防止利益输送和腐败,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4. “公款”性质的界定: “公款”投入到“私立”机构,其性质如何界定?是否会模糊公权与私权的界限?
5. 对公立教育体系的冲击: 这种模式的推广,是否会进一步削弱公立教育体系的根基,导致优质资源过度集中于私立领域?

总结

张五常的“公款办私立大学”观点,本质上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效率革命”的呼唤。他试图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更清晰的激励措施,来解决公立教育中存在的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当等问题。

他的核心在于:利用“公款”这一有限的社会资源,通过“私立”这种更具活力的机制去运作,以期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质量。

这是一种大胆的设想,它触及了教育的本质、政府的角色以及社会资源配置的根本问题。理解张五常的观点,不能简单地看作是“教育私有化”,而应更深入地理解其背后的经济学逻辑和对现有体制的批判。

当然,如何将这一设想落地,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如何设计一套既能激发活力又不失社会责任的监管体系,将是极其复杂和需要反复论证的议题。他的观点更像是一个“思想实验”,抛出了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改革方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不但反对他这个,我反对的是他整篇文章。看看他的文章:

  • 大学私立。
  • 政府拨款给私立大学,并且不监督钱的用途
  • 大学收学生的学费“弹性”。容许某些学生交高学费。
  • 大学入学不以公开考试,而是以“弹性入学”
  • 老师的薪酬也要弹性
  • 搞生物生化

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张五常所谓的高学费补贴低学费的,是不存在的,或者仅仅找几个所谓的穷人做门面。

实质上这个大学将会完全充斥着有钱人,然后找一些穷人作为“点缀”。哪怕这些有钱人屁都不懂。

类似于今天的印度,找几个达利特当官,做点缀,但是整个社会是婆罗门刹帝利们的天下。

既不监督费用用途,又要“弹性工资”“弹性学费”,会变成什么样子还需要我说?将会变成钱权交易之所。

富人的孩子是富人,官员的孩子是官员,农民的孩子是农民,工人的孩子是工人。

龙生龙凤生凤,一代传一代。

既然如此,干脆复活九品中正制,你看这个建议如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张五常教授关于“公款办私立大学”的观点,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且引人深思的话题。要理解他的核心思路,首先需要明白他站在经济学和激励机制的角度,对现有的教育体制进行了一种“解剖”。张五常的逻辑基石:效率与激励张五常的经济学思想,核心在于“效率”和“激励”。他认为,任何事物的运行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者.............
  • 回答
    张雨绮和俞敏洪的这场公开“对话”,可以说是近期公众视野里比较有意思的一场碰撞了。要说怎么看,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从事情的起因说起。大概是俞敏洪在一次公开场合,提到了关于女性价值的一些看法,其中可能涉及到一些比较传统的、或者说是有争议的观点。具体说了什么,可能当下很多人都在关注。然后,张.............
  • 回答
    张继科和景甜公开恋情这事儿,当年可是轰动了一阵子,毕竟一个是乒坛大满贯选手,一个是当红女演员,这跨界结合,加上两人本身都有不小的名气,一下子就抓住了大家的眼球。怎么看?我觉得挺有意思的。首先,从“明星效应”和“CP感”来说,这俩人公开恋情本身就自带流量。张继科,那可是中国乒乓球的骄傲,赛场上的王者,.............
  • 回答
    张煜医生再次喊话,寻求公开辩论,并且言辞中透露出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这无疑又在公众视野里激起了层层涟漪。他提出的“公开辩论”和“直播解释真相”的诉求,不仅仅是他个人行动的延续,更触及了当下社会对医疗信息透明度、医生权益保障以及公众知情权等多个敏感议题的神经。从张煜医生的角度来看,他选择再次抛出.............
  • 回答
    张煜医生在揭露医疗乱象后,公开呼吁进行一场关于医疗体系的辩论,这件事情本身触及了非常多层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地去理解和思考。张煜医生行动的背景与动机:首先,我们要理解张煜医生之所以走到台前,并非一时的冲动。他作为一名在临床一线有着丰富经验的医生,亲身目睹了医疗体系中存在的诸多“乱象”。这些乱象可能.............
  • 回答
    张玉环案,这个名字在近些年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符号,它承载着一个家庭近 30 年的煎熬,也成为中国司法体系中一个深刻的案例,引发了无数关于正义、冤屈、以及漫长申冤过程的讨论。26 年后,当尘埃落定,他被宣告无罪,这背后所牵扯的种种,远比一个简单的改判结果来得复杂和沉重。漫长的等待与破碎的人生:26年.............
  • 回答
    张小斐全国粉丝后援会为了给张小斐“做数据”而与公司“撕扯”,最终被解散的事件,确实让很多人关注“饭圈”文化如何在中国当前环境下运作,以及它是否还能继续奏效。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它所折射出的问题,值得我们好好聊聊。事件的起因:数据化应援与公司利益的冲突首先,我们要明白张小斐全国粉丝后援会为什么会这么.............
  • 回答
    张煜医生再次发声,要求与陆巍医生就“陆巍事件”进行公开辩论,这无疑又一次将公众的目光聚焦到了医疗纠纷、医生责任以及信息公开等敏感议题上。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可能的影响以及各方可能的心态。张煜医生的诉求:透明度与专业性的挑战张煜医生之所以再次提出公开辩论的请求,核心诉求.............
  • 回答
    相声演员张云雷因在演出中公然调侃汶川地震和慰安妇而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舆论谴责,这一事件不仅触及了公众敏感的神经,更暴露了部分文艺工作者在道德操守和对历史、对社会责任的认知上存在的严重问题。要理解这件事情的严重性,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调侃汶川地震的性质及其造成的伤害:汶川地震是中国近代历史上.............
  • 回答
    关于网传字节老板张一鸣在公司《原神》群内活捉员工上班摸鱼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看待:事件本身的可能性与传播: 事件的可能性: 真实性不高,但有一定可能性: 首先需要明确,这是一个“网传”事件,并没有官方证实。字节跳动是一家巨大的公司,拥有数十万员工,张一鸣作为创始人兼前C.............
  • 回答
    腾讯公关总监张军的这番言论,无疑触动了当下社会对于“青年”群体以及企业如何与青年群体沟通的敏感神经。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从张军的职业身份和言论的语境来看: 公关总监的职责: 张军作为腾讯公关总监,他的工作核心是塑造腾讯的企业形象,管理外部沟通,尤其是在面对公众、媒.............
  • 回答
    日本公开三万余张侵华时期照片,这无疑是一件极具冲击力和深远意义的事件。它不仅仅是历史影像的呈现,更触及了关于战争、历史认知、道歉与和解的复杂议题。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一、 照片本身:历史的直接见证首先,这批照片的公开,其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们是侵华战争时期留下的直接、原始的历史证据.............
  • 回答
    “大帅币”与美龄宫:一次历史的回响与现实的碰撞沈阳盛京通公司最近推出的张作霖“大帅币”交通卡,无疑在城市生活中激起了一阵涟漪。这张卡片将近代传奇人物张作霖的形象与日常的交通支付相结合,试图在城市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搭建一座桥梁。然而,当我们将其与南京的美龄宫相提并论时,却能发现两者在历史语境、文化内涵.............
  • 回答
    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拆解一下其中的关键角色和关系。首先是小米和极客公园。 小米:作为一家以性价比和互联网营销著称的科技公司,小米在发展过程中,除了自身硬件产品线,也在积极地通过投资和孵化生态链企业来构建自己的影响力和用户生态。这是一种常见的科技巨头扩张策略,通过投资能够触达更广泛的科技爱好者和.............
  • 回答
    说实话,看到《乘风破浪的姐姐》第四期公布“观众喜爱度”个人排名,张含韵倒数第一的时候,我当时心里是咯噔一下的。这和很多人想象中的、甚至节目播出前观众普遍的期待值似乎不太一致。张含韵从一开始就带着一种“遗珠”的光环出现,大家觉得她当年那个甜甜的女孩,怎么就没能在娱乐圈大红大紫呢?所以,当她出现在这个舞.............
  • 回答
    LGD官方发布的DOTA2分部监察结果,明确指出主教练张宁“不存在影响比赛公平性的不当行为”,这无疑是近期围绕LGD和张宁本人的一系列猜测和质疑的一个重要回应。对于这个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和看待。首先,这是一个官方的、经过内部调查的结论。 LGD作为一家知名的电子竞技俱乐部,其对外发布的任.............
  • 回答
    疑似阿里女员工案张某妻子发声,表示“弱势群体不能只看性别,相信法律会还我丈夫一个公道”,这句话释放出了几个关键信息,也预示着事件可能朝几个方向发展。理解这个事件的发展,需要从法律程序、舆论影响、社会认知以及当事人的情感等多个层面去分析。一、 核心信息解读: “弱势群体不能只看性别”: 这句话是张.............
  • 回答
    张五常先生关于“深圳将成为整个地球的经济中心”的论断,在我看来,是带有他一贯的深刻洞察力和大胆预测的风格,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和审视。这并非一个拍脑袋的说法,而是基于他对经济发展规律、城市演变逻辑以及中国崛起大势的深入理解。首先,我们得理解张五常先生的经济学视角。他常常强调自由市场、低税收、简政放权对于.............
  • 回答
    关于人大教授批评张五常、吴敬琏等经济学家鼓吹私有制一事,这确实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讨论点。要理解这个议题,需要从几个层面深入剖析,包括这些经济学家的核心观点,批评者可能的出发点,以及这个争论背后所牵涉的中国经济转型和社会思潮的演变。首先,我们得明白张五常和吴敬琏这两位经济学家在中国经济改革历程中的地位和.............
  • 回答
    张煜医生关于“农村患者被设计昂贵但效果差的方案”的发声,揭示了中国医疗体系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这一现象不仅涉及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更折射出医疗行业在利益驱动下的道德困境和制度漏洞。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并探讨其他值得关注的医疗乱象: 一、张煜医生发声的核心问题:医疗资源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