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这么天真,我还是答一下吧。 一线刑警来告诉你为什么要破门进去抓而不等他出来抓。我们警察抓人,哪怕是在他家里动手,都是要在每个窗口外安排人手蹲点怕他跳窗,然后再破门而入的。而他一旦出门就有无数个方向逃跑。我们要安排多少人手围堵他的逃跑路线?
如果他是和老婆孩子一起出来的呢?
到时候情况更加复杂,抓捕更加困难。
如果门外是楼道呢?
狭小的空间他一旦反抗更不利于抓捕。
所以,一旦确定目标,就是要乘其不备,越是他没有防备和家人在一起越是要乘此机会下手。
等他出来?等到什么时候?如果他晚上吃完饭和家人喝茶看电视其乐融融不出来了呢?那我们侦查员在门外等一个晚上?
如果我们在他家门口蹲点布控的情况被他亲戚或者同案犯看到了呢?
如果布控的时候有人来拜访他家呢?
耽误得越久,对抓捕就越不利。
明白了么?
至于说家人小孩感受什么的,对不起我们完全不考虑。
好吧我们就是你口中执法非常不人性化的警察。
这是嫌疑人自己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这也是要告诫他以及那些想要走上犯罪之路的人:你不仅仅代表你自己,你可能还是你父母的儿子,还是你老婆的丈夫,还是你孩子的父亲。
你确定要踏出这一步?
——————————————————
我真的醉了
我该怎么说呢。。。
我们不会过多考虑嫌疑人家属的情绪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会对家属误伤误杀啊。。你们这什么逻辑。。。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会考虑具体情况,一般把嫌疑人控制住后也是第一时间安慰家属的
比如说“没事的,我们就是带他回去调查下,我们是XXX公安局的,你可以去XXX找到我们”
但是吧,在抓住嫌疑人之前,一切以抓捕为第一要务,其他的不考虑。
算了,估计怎么说你们也不会满意的吧
——————————————
大晚上的值班,
我来正面回答你一次吧。
第一,我们没有假设所有嫌疑人都是罪大恶极的杀人犯,而是不管抓什么样的嫌疑人,安全有效快捷的抓捕都是第一要务,这些我们都是有操作流程的,也是平时会训练的。
我的同事,在巡逻盘查的时候被盘查对象捅了两刀,差点没抢救过来,你以为对方是什么“罪大恶极”的杀人犯?结果抓回来一调查,那人就是偷工地电缆的小偷而已。
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在网吧抓一个偷手机的小偷,他也是在明知我是警察的情况下掏出跳刀和我对抗的,他又是什么罪大恶极的杀人犯?
在超市偷两个盒饭吃的小偷,是什么大罪?结果转头就把阻止他的女人割喉了,这个事你怎么看?
每天面对这些残酷的事实,你以为还存在什么可以轻轻松松抓获的“没犯什么大错”的嫌疑人么?我可以告诉你,大到抢劫杀人,小到小偷小摸,甚至在处理精神病人的时候,没有哪种人是绝对安全的,都是我们需要用百分之百的安全意识去应对的。
在这种时候,你要我们去关注照顾嫌疑人身边家属的情绪,我们做不到。
第二,再强调一次,我们抓捕嫌疑人的时候,不会特意照顾家属的情绪,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会误伤误杀嫌疑人的家属,当着他家属的面抓捕,这是正常的执法行为,并没有侵犯嫌疑人家属的什么人身权利,甚至都不会多碰她们一下,“陪葬”二字更是无从说起,你不要随便给我们泼脏水。
第三,“作为邻居,我真的不认为有被震慑的必要”,作为邻居,你不知道的事情多了去了,昨天发的一男子杀害父母又杀害弟媳妇、弟弟和侄子和案子,哪个邻居不说他平时对侄子,对弟媳妇好?谁想得到他就是因为喜欢弟媳妇所以要弟媳妇和侄子一起和他陪葬呢?
第四,一直到现在我依然尊重你表达的权利,既没有拉黑也没有举报你,但是请你也尊重在我答案下评论的其他知友们,我每条评论都会看,请不要人身攻击。
就酱。
(ー`´ー)
- 喂,请问是陈先生吗?
- 我是,请讲
- 陈先生啊,我是公安局啊,我们怀疑您与上次重大恶性抢劫案件有关,依法准备对您实施抓捕。但是为了照顾您家人的情感,特别是不希望吓到您小孩,所以想挑一个他们不在家的时间对您进行抓捕。您看这周您哪天合适?
- 这样啊?要不周四下午?
- 呃,抱歉不行啊周四下午我们约好了毒贩嫌疑人王先生进行抓捕,要不您看周五早上可以吗?
- 嗯,那就周五早上吧
- 好!谢谢您的配合,那就周五早上请在家等着,保持手机畅通,以及准备好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谢邀。
已经有多名同事给出了正确的解释,从个人观点出发,做一点儿补充。
警察在抓捕现场,首先关注的第一重点是人身安全。人身安全包括现场其他人员安全,警察自身安全及嫌疑人人身安全三部分,其他情况都要遵从这个首要原则。
第二,警察抓捕是职务工作,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必须优先考虑尽量高效的完成任务,抓获嫌疑人抑制了嫌疑人可能的后续违法犯罪行为,避免其他侵害后果出现,并且节约了执法成本,避免多花冤枉钱。
第三,在能够保证前两项原则的基础上,应当考虑尽量降低对其他人员的影响,这里面就包括了嫌疑人的妻子,孩子,甚至旁观者。但是前提是,嫌疑人的妻子孩子的自身安全能够得到保障,有些嫌疑人人性泯灭,劫持自己妻子孩子路人作为人质的情况时有发生。
很多同事没有讲到的一点,就是当嫌疑人家属在场时对其进行抓捕,同时是在保护其家属的人身安全,犯罪份子和普通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所以警察必须想到他可能劫持人质,造成更大损失,而不能想象他会主动举手投降,警察必须从最坏的可能性出发去考虑,稍有考虑不周,就可能付出惨痛代价。
我在嫌疑人的婚宴上抓过人,不仅抓了他一个,是抓了整整两桌,那是一起涉黑案件。他的婚宴,为警方提供了最佳抓捕时机。
我在嫌疑人父亲的病床前抓过人,不过他没有激烈反抗,我们也没有过度强制,出了病房门,才戴的手铐。
我也当着孩子的面,抓过一个父亲,当时我的同事挡住了母子俩的视线,把他们带到了另外一间屋里,虽然孩子可能看到了手铐,但是没有办法,我不能去捂他的眼睛。
我去年抓获的一个嫌疑人,孩子刚出生十四天,他妻子根本不了解他的犯罪事实,可以说也是受害者,但是不得不拖着未康复的身体四处奔走,给他办理各种手续。
中国是人情社会,大家经常把情理法挂在嘴边,但是请记住,警察眼里,法不容情。
作为一名办理走私犯罪案件的海关缉私警察说两句。
我们一般抓捕犯罪嫌疑人时主要考虑的是行动的风险,如果犯罪嫌疑人没有很强的抵抗意图,一般会尽量避开ta家的老人和未成年子女。比如我让嫌疑人带路回家进行搜查时,会让家中老人带孩子下楼散散步避开执法行动。
但你问有没有必要?
没有。
与其批评题主圣母心,不如说题主拎不清执法对象和服务对象的区别。
“无论怎么样,再如何罪大恶极,我感觉都有必要对孩子有所回避吧,毕竟是他的父亲。"
请千万弄清楚,”罪大恶极“的后果应当由罪犯本人承担,让执法人员承担这个后果其实是在要求社会其他所有公民承担毫无缘由的抓捕风险。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和理性没有关系。抓捕行动作为侦查业务中稳定性预见性最差的环节,一丝风险都不应该冒。不仅仅对嫌疑人家中的孩子“不必要”特殊照顾,就算我自己的父母孩子路过【等我有了女朋友结了婚生了娃-_-# 】,我也要把圆满完成任务放在第一位,尽管我更不希望我的孩子看见我对一个陌生人动用警械甚至使用武器。这既是对工作的严谨态度,也是对社会全体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职责。如果没有这份觉悟,我就不是个合格的人民警察。具体办理案件中对家属情绪上的照顾,那真的不能算警察工作标准要求,当然我们在实际执法中其实还是很注意的,只要不威胁到任务的顺利完成一般都很保护孩子们的心理情绪。
最后点个题吧。
暴力执法机关的抓捕行动不是向嫌疑人提供公共服务,而是在保护其他守法公民的强制执法行为。
暴力执法机关的抓捕行动不是向嫌疑人提供公共服务,而是在保护其他守法公民的强制执法行为。
暴力执法机关的抓捕行动不是向嫌疑人提供公共服务,而是在保护其他守法公民的强制执法行为。
重要的话说了三遍,感觉爽爽的。
20150526.11时13分补充:
首次在知乎破百赞,真的谢谢大家理解。忍不住多说几句,算是一个矫情书生入警后的一点点反刍。
我于2013年6月本科毕业,后于2014年8月调入缉私警察队伍,迄今为止办理的走私犯罪案件并不算多,大学时也是右派键盘侠一枚。从小家庭氛围和睦我妈带我更多,我妈性格温和甚至有些软弱,所以从学校同学到工作后的同事对我的评价都是“你正义感太强书生气太重,太斯文了”。
去年8月第一次参与刑事案件抓捕是一个走私大米案件,嫌疑人是个中年男人,一家四口两个儿子。我们一共8个缉私警察现场行动,去他家抓捕的时候他们在吃午饭,他老婆直接吓傻了,反复呢喃“不可能啊他怎么会犯罪你们肯定搞错了他不会干这种事的”,那时候我还是刚刚毕业一年的稚嫩小鲜肉,看着他跟我妈差不多年纪的老婆,和比我小三五岁的大儿子,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们缉私警察办理的走私犯罪案件在正义性的问题上比较简单,走私货物偷逃国家税款谋取私利嘛,抓捕你起诉你都没什么好委屈的。但当我现场目睹他和家人“其乐融融”吃着午饭的时候被我们带上手铐,内心还是会有震撼。我一直认为我手持正义把走私犯送进监狱是“替天行道”,至少也是维护国家利益捍卫人民财产啊,但那一刻感情上确实有所纠结,产生过题主这样的疑问——“就不能避开他的家人么”。
但真到了下一次我参与抓捕的时候,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我还是希望把执法风险降到最低:别让他跑了!进去以后不论男女老少都先控制住千万别放松意识!
换做任何一个和我当时一样的“圣母”,那一刻你内心的天平一边是嫌疑人家属的情绪,另一边是兄弟们半个月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摸排分析殚精竭虑以及嫌疑人一旦逃脱后更加嚣张的犯罪风险,这样的紧要关头我居然在想“算了他家人在边上要不我们再等等”——借用《潜伏》里余则成骂翠萍的一句话:“你是村里的游击队长,我问你,战斗就要打响了,你会去喂猪吗?”
能顺手照顾家属情绪也没有警察会给自己单位找麻烦,可一旦威胁到行动安全,当然还是不能丧失底线。比如题主说的面对这个强奸杀人犯,恐怕我是不敢冒一丝风险的。
其他答案和我自己答案的评论里经常出现“圣母心”和三体的内容,刚好我也是三体迷就拎出来单独聊两句。我以为圣母心不是因为脆弱才遭人非议,而是当程心要求维德下命放弃抵抗时,她可能没有真正明白天平两边究竟是什么,自己在捍卫什么,自己在守护什么,她和我妈一样从本心出发给这个世界以温柔。我从来不认为程心是个脆弱的姑娘,事实上我赞同罗辑对她说的“孩子,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错,唯独你没错。”当然也有可能程心想的很清楚她在维护人类的道德和尊严哪怕以地球人类的未来为代价,这也是一种价值选择。只是我还是更偏向章北海父亲的教诲:要多想。
这个问题真心问的很好,分寸之间的价值取向利益选择本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特别期待有哲学社会学专业的同学给出更深刻的答案,我的答案还是太浅薄了。惭愧。
我一个朋友说过一件事,有一个很狡猾的逃犯,他们抓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抓到,后来在大年夜他回家吃年夜饭的时候,在饭桌上把他抓走了很煞风景是不是?当时他们一家老老小小的反应大家可以脑补,连被惊动的邻居都指责他们不够人性化,可是谁又想到所有参与行动的警察都缺席了家里的年夜饭。 感谢所有点赞的朋友, 这是我在知乎上得到赞最多的一次回答,我要表达的是世界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事情,但是我们要在这些事情中做出选择,只能是先选择最重要的,我觉得像这种情况,排在第一位的是抓获犯罪嫌疑人,制止他接下来可能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其次是警察的人身安全,犯罪嫌疑人家属的感受与这两个相比没有那么重要。
嫌疑人犯罪的时候不考虑自己为人父母、子女的身份,凭什么要抓捕的警察因为嫌疑犯的家人而回避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