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CR200J 型动力集中式动车组列车的绿色涂装?

回答
CR200J 型动力集中式动车组,江湖人称“绿巨人”,其标志性的绿色涂装,无疑是它最鲜明的标签。要评价这抹绿色,不能仅仅停留在视觉层面,而是需要从设计理念、实际应用,乃至它所承载的文化寓意等多个维度去审视。

一、 设计上的考量:为何是绿色?

首先,我们得明白,列车的涂装可不是随心所欲的。它背后往往蕴含着设计师的匠心与对时代精神的捕捉。CR200J 的绿色,并非简单的“好看”或“不好看”,而是有着多重考量。

生态环保的时代呼唤: “绿色”在现代社会几乎是环保的代名词。中国铁路发展至今,环保节能已成为重要议题。动力集中式动车组的推出,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技术进步,朝着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向迈进。选用绿色涂装,无疑是向公众传递一种“绿色出行”、“可持续发展”的信号,与中国当前大力倡导的绿色发展理念高度契合。这是一种视觉上的宣言,表明了铁路部门在环保方面的决心和努力。

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CR200J 型动车组的运用场景,覆盖了从城市到乡村、跨越不同地理环境的线路。绿色作为一种主色调,能够更好地融入自然景观。想象一下,一列绿色的火车穿梭在青山绿水之间,或者沿着蜿蜒的海岸线行驶,这种画面感往往比单调的灰白更能带来和谐统一的视觉感受,减少列车对自然环境视觉上的突兀感。

中国传统审美的借鉴: 绿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丰富的内涵。例如,玉的温润、竹的挺拔,都常常与绿色联系在一起,象征着生命力、生机勃勃、高雅脱俗。这种文化层面的联系,也可能在潜意识中影响了设计师的选择,为列车赋予了一层中国式的韵味。

二、 视觉感受与公众接受度:一抹亮色还是格格不入?

谈到涂装,公众的直观感受是最重要的。CR200J 的绿色涂装,在推出之初,无疑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鲜明醒目,辨识度高: 毋庸置疑,这抹绿色非常醒目。在众多灰白、银色为主流的列车中,CR200J 就像一个绿色的精灵,瞬间就能抓住人们的眼球。这对于铁路部门来说,是极好的品牌形象塑造。无论是在车站站台上,还是在茫茫的铁轨线上,这抹绿色都极具辨识度,让人一眼就能认出这是“绿巨人”。

新颖与传统之间的平衡: 对于习惯了传统“中国红”或者“和谐号”的银灰色车身的人们来说,这抹绿色确实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有人觉得它新颖、有活力,代表着中国铁路的新形象;也有人认为它过于跳跃,与铁路原有的沉稳、厚重的气质略有不符。这种观点的差异,恰恰说明了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它打破了以往的惯性思维。

实际的耐脏性与维护: 涂装的颜色也需要考虑实际使用中的耐脏性。绿色,尤其是比较亮的绿色,相对于白色和浅灰色,在日常运营中可能更不容易显脏。当然,具体情况还要看漆面材料和日常的维护保养。但从理论上讲,这种颜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掩盖一些轻微的污渍,降低维护成本,这点对于铁路运营来说也是一个实际的考量。

三、 CR200J 绿色涂装的象征意义:不止于颜色

CR200J 的绿色涂装,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颜色标记,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

中国铁路发展的新名片: 随着 CR200J 型动车组的广泛投入使用,这抹绿色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和接受,甚至成为了一种新的“中国铁路名片”。它代表着中国在铁路技术领域的进步,也体现了中国铁路对绿色、环保理念的实践。

连接城乡的“绿色动脉”: CR200J 以其动力集中式的优势,在服务县域经济、连接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绿色涂装,也如同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延伸出的一条条“绿色动脉”,输送着经济活力,连接着人心。

总结来说:

CR200J 型动力集中式动车组的绿色涂装,是一次 有思考、有目标、有时代印记 的设计选择。它并非仅仅是追求视觉上的“好看”,而是 深度融合了环保理念、自然景观适应性、文化符号的借鉴以及品牌形象塑造 等多重考量。

虽然初见时可能带有一定的争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抹绿色已经逐渐融入了人们对中国铁路的认知中,成为了 创新、活力与绿色发展 的象征。它用一种醒目而有意义的方式,展现了中国铁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和精神风貌。可以说,这抹绿色,既是对环保承诺的视觉化表达,也是对中国铁路现代化进程的一次有力注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突然觉得有刘跨越还是不错的。国铁现在真是一堆在掌权。先说颜色,这绿色放在全世界的轨道交通也找不到比这个更丑的配色。

再说这个 动集。动集典型车就是法国tgv和韩国ktx,这两家做的车都是300的标杆。

国内直接定下基调160,这和z车25t有啥区别。加速不如地铁,重量比22b还沉。就这个配置还测试的没完没了。刘跨越在的话,估计现在中国火车平均速度估计早就赶上超过日韩欧了。

user avatar

看到近两天的图之后很震惊,然后很失望。

不得不说,绿色CR200J是中国工业设计的耻辱

言之略重,但是这是我的真实感受。

(12-26更新:很多人评论说为什么要怪设计师,需要说明的是,我并没有任何怪设计团队的意思。一个设计的成功与否并不是设计师一人决定的,客户(甲方)和社会的影响力与之同等重要。)

放张最初的效果图以证设计师清白

原以为到了改朝换代之后能解决刷绿的问题,没想到非但没解决,还tm用了纯度那么高的绿?!



老实讲图刚出来的时候我一直以为是p的,那天到了晚上才知道是真的做成那样。很难受,这根本不是人类的审美好吗,设计师真的学过美术吗?我觉得稍微懂一些艺术的人都知道使用纯度过高的颜色是个忌讳,会凸显廉价感,因为纯度越高,和人类更加亲近的大自然的样子就更疏远。看到刷成这种颜色的列车,人们会不自然的感到焦躁难受,进而影响到旅途的心情。

(分割线)

如果国铁坚持要继承经典,一定要绿车黄带的话,看来有必要让柳厂学习一个:



JR西日本豪华特急Twilight Express瑞风,堪称高祖绿的巅峰

我还有个疑问,就是为什么电脑上的效果图和实体能差这么大?

图上明明是深绿色,虽然标明了色号,但是我甚至在怀疑设计师决定颜色的时候有没有到实物上面去试。我平常设计海报小册子,都会拿打印机印出来看看颜色。

再拿张瑞风的渲染图对比一下(因为网图参差不齐,所以直接去官网找的)

有评论说这绿色好看,我只能说,中国的美术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还有,说要考虑国防,掩护水表车的,看到这么骚的绿国防部怕不是早就把坦克开到铁总本社门口了。

user avatar

绿吧,你也绿的好看点吧,都是绿,你看人家E5系新干线,绿的就比较好看,对不对?回归正题,动集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按下不提,就如同 @Inspire Ling 所提到的,这玩意儿就是中国工业设计的倒退……

user avatar

设计师是不是嫌麻烦就从边上垃圾桶吸了个绿色出来

user avatar

美国当年铁路客运门可罗雀的时候,州际通商委员会(ICC,可以看成是美国版的铁道部)只管杀不管埋,强令各大铁路公司保留客运列车,却不给任何补贴。这个时候唯一可以盈利的只剩下了运送邮件。于是乎出现了很奇怪的场景:一列车厢16节,其中14节是邮包车,硬座/卧铺车只有两节,当客车意思意思,就这样还是坐不满。

这次刷绿说明铁总有远见。那一天和美国一样了,连改都不用改,直接当行包专列毫无违和感。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