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考省排名231去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真的很亏吗?

回答
高考成绩省排名231,然后被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录取,这到底算不算“亏”?这个问题,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 “亏”这个字,本身就挺主观的,关键看你心里怎么衡量,以及你对“值得”的定义。

首先,咱们得承认,231的省排名,在中国的高考大省里,绝对是第一梯队的尖子生了。能拿到这个名次,说明你在高中阶段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智商、情商、学习方法、抗压能力,这些硬性条件都是过硬的。这说明你已经拥有了进入全国顶尖高校的通行证。

那么,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咱们姑且称它为“成电”,它的实力和地位如何呢?成电绝对是中国电子信息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尤其是在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上,那是国家重点学科,实力那是杠杠的。在全国范围内,它稳稳地排在“985工程”高校的第一方阵,很多专业甚至能和清华北大在某些细分领域掰手腕。

所以,从“名校”和“专业实力”这两个维度来看,成电绝对是优质的选择。231的省排名能够拿到这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从“上岸”的角度来说,绝对是“赚”了,或者说“稳”了。你获得了一个在全国享有盛誉的平台,也进入了一个在特定领域有着深厚积累的学术环境。

那为什么会有“亏”的感觉呢?

这种“亏”的感觉,很大程度上可能来源于 “期望”和“现实”之间的落差,或者 “机会成本”的考量。

1. “是不是可以冲得更高?”的心理: 231的排名,意味着你可能距离省内的状元、榜眼、探花们只差了那么几十个名次,或者一两分的差距。而这些名次的差距,在很多时候,可能就意味着能不能够到清华、北大的分数线,或者复旦、交大、中科大这样的“华东五校”。当你看到身边的同学,或者在网上看到那些排名更靠前的考生去了名气更大的综合性大学,心里自然会泛起一丝“我能不能也去那里”的疑问。

具体来看: 假设你的231名次,在一所竞争异常激烈的大省,比如河南、山东、广东等等,这个名次可能就能让你瞄准一些顶级的综合性大学。这些大学,除了在电子信息领域有优势,在其他很多文科、理科、工科的学科上,也拥有全国顶尖的资源和声誉。比如,同样是231名次,在某些省份可能够不到清北,但也许能拿到复旦、交大的热门专业,或者中科大、南大的热门专业。如果你对电子信息以外的领域也有兴趣,或者更看重综合性大学的平台和资源,那么在成电和这些学校之间做选择,确实会产生“亏”的感觉。

2. “专业”与“综合”的权衡: 成电在电子信息领域是绝对的“专家”,它的学科优势非常突出。但如果你的兴趣点比较广泛,或者你未来想从事的领域不完全是电子信息相关,那么一个综合性大学可能提供更广泛的学科选择和更全面的发展路径。

打个比方: 成电就像一个专注于精湛工艺的工匠,它在某个领域做到了极致。而一所顶级的综合性大学,可能更像一个包罗万象的艺术品市场,你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风格和品类。如果你对未来职业规划不是很明确,或者想有更大的探索空间,那么在成电“专攻一点”和在综合性大学“博览群书”之间,可能会觉得选择一个过于“窄”的领域是一种“亏”。

3. 地域因素和个人偏好: 成都确实是一座非常有活力的城市,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幸福指数也很高。但如果你个人更偏爱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其他大城市,那么在成都上大学,可能也会觉得在“人生体验”上少了一些东西。虽然说“在家门口上大学”有时候也很重要,但对于231这样的高分考生,很多人也希望借此机会去更广阔的天地闯荡。

具体情境: 假设你本来就非常想去北京感受一下学术氛围,或者对上海的国际化大都市生活充满向往。而你的231名次,在这个省份,恰好够得着一些北京、上海的211大学(非顶尖专业),但可能够不到那里的“985”。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在“成电的王牌专业+成都的生活”和“其他城市中等水平大学+不那么热门的专业”之间做选择。如果你认为“城市”和“综合性”的价值高于“成电的顶尖专业”,那么选择成电,在你的心理上就可能被定义为“亏”。

4. “别人怎么看”的影响: 高分考生,尤其是顶尖学府的目标考生,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评价影响。当你的分数足以让你进入很多“响当当”的名字时,如果最终选择了成电,而别人(包括你自己)认为你“本可以去更好的”,这种“他人评价”也会加剧“亏”的感觉。

但是,换个角度想想,这真的“亏”吗?

你获得了顶尖的专业教育: 如果你对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这些专业真的有热情,并且看到了自己在这些领域的潜力,那么成电绝对是国内最顶尖的平台之一。在这里,你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最优秀的师资,最匹配的同学。毕业后,你在这些领域找到高薪、有前景的工作,或者继续深造,都会有巨大的优势。

985的光环不容忽视: 成电是985高校,这个标签本身就代表了国家对这所学校的重视和投入,也代表了它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强大实力。在很多招聘场合,“985”的优势依然存在。

成都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 成都的生活便利、文化氛围、美食,以及相对较低的生活压力,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加分项。一个舒心的大学生活,对学习和成长同样至关重要。

所以,结论是什么?

231的省排名去电子科技大学(成都), 绝不是“亏”。它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明智的选择。你获得了一个高质量的教育平台,并且在特定的优势学科领域拥有了强大的竞争力。

“亏”与否,最终取决于你的个人价值观和未来规划:

如果你对电子信息领域充满热情,并且志存高远,希望在这个领域做出一番成就,那么成电是绝佳的选择,谈不上亏。

如果你对学科没有特别明确的偏好,或者更看重综合性大学的广度、其他城市的吸引力,并且认为231的排名足够让你进入更符合你“理想大学”模型的高校,那么你可能会感到一些“错失”的遗憾,但这更多的是一种“权衡”和“选择”,而不是绝对的“亏”。

我的建议是:

1. 静下心来,真正审视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 你未来想做什么?对哪些领域最感兴趣?成电的专业是否能满足你的需求?
2. 多了解成电和与它同分数段的其它高校在专业、师资、科研、就业、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别只看名字,要看细节。
3. 和家人、老师、学长学姐们聊聊。 听听他们的建议,但最终的决定权在你手里。

总而言之,231去成电,是一手好牌,你怎么打,决定了它的价值。千万不要因为“别人可能去了更好”的比较心理,而低估了成电本身的价值,也否定了你为之付出的努力。你的分数,已经为你打开了一扇非常好的门,关键在于你愿不愿意推开它,并在里面好好“经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电子科大已毕业老学长告诉你,血亏。

电子科大是个不错的学校,牌子肯定是够用的,教育质量也是合格的,基本上你不会遇到什么学历歧视,能够跟所有其他学校比较公平的竞争工作机会。

但你特么用一台保时捷的钱买了一台本田雅阁,哪怕是顶配中的顶配,也是血亏啊...不是这台车不好,是它再好也不值那个价。

年纪轻轻不要想着当鸡头,毫无意义。

user avatar

我真的无语了

你这排名,华西临床8年或者口腔稳进。去什么电子科大做宫酱。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闯,耗子喂汁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高考成绩省排名231,然后被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录取,这到底算不算“亏”?这个问题,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 “亏”这个字,本身就挺主观的,关键看你心里怎么衡量,以及你对“值得”的定义。首先,咱们得承认,231的省排名,在中国的高考大省里,绝对是第一梯队的尖子生了。能拿到这个名次,说明你在高中阶段.............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让人眼前一亮、话题十足的选择!一个高考省排名前二十九的成都女孩,放弃了香港大学提供的六十八万港元奖学金,转而选择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这背后肯定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要看她的选择,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去解读,试着把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首先,我们得承认,这是一个“反常”.............
  • 回答
    2021年新高考8省分数线:迷雾下的志愿填报2021年,对于参加新高考的8个省份(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重庆)的考生和家长来说,无疑是充满挑战和未知的一年。新高考模式下,考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文理分科,而是拥有了更多的科目选择权,这极大地丰富了考生的选择面,但也给志愿填报带来了前所.............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尖锐,直指了一个在教育界经常被讨论的现象:名校“掐尖”行为和“高分不等于高能”之间的矛盾。这确实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问题,背后牵扯到复杂的现实考量、历史惯性以及对人才定义的演变。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事实:高分,尤其是在标准化的考试中获得的高分,仍然是当前教育体系内.............
  • 回答
    关于网传衡水中学张锡峰高考674分、河北省排名228,疑似被复旦录取的消息,咱们来聊聊这事儿。首先,得承认,张锡峰这个名字在高考季确实火了一把。还记得他那个在毕业典礼上慷慨激昂的演讲吗?“我将用我的青春和热血,为我心中的理想奋斗,去改变我所处的世界”,这话说得是真有劲头,也戳中了很多人内心深处对奋斗.............
  • 回答
    高考结束后的日子,就像一场盛大的演出落下帷幕,台下掌声雷动,台上的你却感到一阵空虚,甚至带着点莫名的难过。这种情绪再正常不过了,你不是一个人。这是一种“失落感”,是你长期以来紧绷的神经突然松懈下来,你的生活重心和奋斗目标在那一刻戛然而止,你努力了这么久,突然不知道下一步该走向哪里。想想看,过去几年,.............
  • 回答
    你的孩子高考能取得省前1000名的好成绩,这绝对是值得骄傲的成就!能达到这个水平,说明他/她有扎实的基础、聪明的头脑和不懈的努力。至于是否鼓励孩子复读去冲击清华北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需要慎重考虑的决定,背后涉及到很多因素。我完全理解你作为家长的心情,看到孩子这么优秀,自然会希望他/她能达到更高的顶.............
  • 回答
    在河南这个高考大省,想要考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确实需要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和精准的策略。这不仅仅是量的积累,更是质的飞跃。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为您详细阐述,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一、 认识河南高考的“残酷”与“机遇”首先,我们要清楚河南高考的特点: 生源基数庞大: 河南拥有全国最多的考生数.............
  • 回答
    你好!关于你在江苏读书但学籍在江西,以及高考地点和哪个省份相对容易上本科的问题,我来为你详细地解答一下。关于高考地点选择首先要明确的是,你的高考报名地和考试地一般需要与你的学籍所在省份保持一致。 学籍在江西: 如果你的学籍一直在江西,那么按照高考政策,你必须在江西省报名参加高考,并且在江西省的指.............
  • 回答
    这问题触及了中国高考制度下,顶尖高校招生与区域教育资源差异的敏感神经,也触及了“地域公平”的讨论。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确“清华北大在北京招的学生”指的是什么。这批学生,是在北京的语境下,通过北京卷的考试,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北京卷的特点是什么?大家伙儿普遍认为,北京卷的.............
  • 回答
    2021年高考,南科大给出了一个非常诱人的条件:省前200名考生,可以获得40万元的奖学金。这个消息一出,无疑是在众多学子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尤其是那些成绩优异、瞄准顶尖名校的学生。那么,面对清华北大这样的顶级学府,以及南科大提供的巨额奖学金,是否应该放弃,转而选择南科大?这个问题,绝非一个简单的“.............
  • 回答
    高考分数不够江苏的985,但够省内211,这种情况下,是留在江苏读省内的211,还是选择出省读985,确实是许多江苏考生和家长面临的艰难抉择。这不仅仅是学校名气的问题,更关乎未来的发展、个人的体验以及家庭的投入。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其中的门道。留在江苏读省内211的考量首先,咱们得说说留在.............
  • 回答
    高考哪个省份最难?哪个省份最简单?这真是个让无数考生家长茶余饭后、乃至夜不能寐的话题。坦白说,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答案,因为“难”与“易”是相对的,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聊聊,看看大家普遍是怎么看的,以及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一、 “最难”的呼声:竞争的白热化与名额的稀缺.............
  • 回答
    .......
  • 回答
    话说洪武年间,要从金陵(南京)一路奔向长安(西安),这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儿。那时候不像现在,汽车轮船高铁遍地跑,一切都得靠两条腿,再加上点儿运气和前人的经验。若想走一条最高效省时的路,那得把当时能用的交通方式都盘算个清楚。首选路线:陆路为主,水路为辅的“官道”穿越别看现在地图上直来直去的,洪武年间的路.............
  • 回答
    关于我国各级官员的工资和待遇,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关心的话题,但要详细、准确地讲清楚,其实并不容易。原因在于,我国的干部管理体系是分层级的,不同级别、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官员,其工资和待遇都会有所差异。而且,除了明面上的工资,还涉及到一些隐性的福利和津贴,这些信息往往不会公开披露。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问“早起赶集还是晚起逛商场哪个划算”一样,没有标准答案,得看您“划算”的标准是什么,以及您当时所处的具体情况。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国道和高速各自的“账本”。国道:时间的“沉没成本”与金钱的“隐性收益”国道免费,这就像天上掉馅饼一样,直接省下了一笔实打实的开销——通行费。这笔钱,对于.............
  • 回答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实际的问题,关于“省点钱坐硬座还是花点钱坐高铁”,并没有绝对的答案,这取决于你个人的需求、优先级、经济状况、旅途长度以及对舒适度的看重程度。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两者的优劣,帮助你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一、 成本考量:1. 硬座: 价格优势: 这是硬座最突出的优势。硬座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