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深圳奶茶店一杯橄榄汁卖 1000 元,店铺回应「进价就要 800 多」,奶茶店「网红」产品定价合理吗?

回答
深圳一家奶茶店推出了一款名为“橄榄汁”的产品,定价高达 1000 元一杯。如此惊人的价格自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而店家给出的回应更是耐人寻味——“进价就要 800 多”。这让不少消费者和业内人士大跌眼镜,纷纷质疑这款“网红”产品的定价是否合理。

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

一、成本真的“辣么”高吗?1000 元一杯的橄榄汁,原材料成本究竟几何?

首先,我们得看看这 1000 元的“橄榄汁”究竟是用什么样的橄榄榨出来的。市面上常见的橄榄,无论是鲜食的还是用于榨汁的,其价格都远未达到让一杯饮料进价就超过 800 元的程度。即使是市面上那些打着“高端”、“进口”旗号的特级初榨橄榄油,其单价也远远达不到这个级别。

难道店家使用的是那种极其稀有的、来自某个神秘地域的、经过特殊培育或采摘方式的橄榄?或者,这“橄榄汁”并非纯粹的橄榄榨取物,而是加入了某种极为昂贵的、甚至是未公开的“神秘配方”?

假设店家真的使用了某种高品质的橄榄,并且为了保证口味和新鲜度,采用了极其特殊的处理工艺,例如:

极其稀有的橄榄品种: 世界上确实存在一些小众且产量极低的橄榄品种,如果这种橄榄的产量一年只有几十公斤,并且风味独特,那么理论上其价格会非常高昂。但是,即便如此,要榨出一杯 300500ml 的饮品,其橄榄用量也需要估算。如果一杯需要 1 公斤以上的橄榄,那么成本确实会很高。
独家冷榨或低温萃取技术: 某些超高端饮品可能会采用非常规的提取方式,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橄榄的营养成分和风味。例如,在极低的温度下、耗费更长时间进行萃取,这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设备、能源、人力)。
特殊处理与陈化: 就像陈年葡萄酒一样,有些橄榄汁也可能经过特殊的陈化过程,以发展出更复杂的风味。这个过程会占用储存空间、设备,并可能存在损耗。
高品质的添加物: 如果这杯“橄榄汁”里还额外添加了其他珍贵成分,比如某种稀有的香料、花朵提取物,甚至是某种可食用的金箔,那么成本自然会水涨船高。

即便如此,800 多元的进价仍然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如果这是纯粹的橄榄,那么要么是店家在原材料采购上出了“大价钱”,要么是其“进价”包含了我们无法想象的其他隐性成本,又或者,这 800 多元并非纯粹的原材料成本。

二、1000 元的定价,除了成本,还能卖给谁?“网红”效应与品牌溢价的边界在哪?

一个定价 1000 元一杯的饮品,其目标客群显然不是普罗大众。我们可以大胆推测,这个定价策略背后,可能包含了以下考量:

“网红”标签与话题制造: 1000 元一杯的橄榄汁,本身就是一个极具话题性的“爆点”。这样的定价策略,能够迅速吸引媒体的报道和社交网络的传播,从而为店铺带来巨大的流量和曝光度。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制造话题本身就是一种营销成本,但一旦成功,其回报可能远超传统的广告投入。
稀缺性与身份象征: 这种高价产品,往往是为了满足一部分消费者对“独特”、“稀有”体验的追求,甚至将其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他们可能并不在意这杯饮品的实际成本,更看重的是“我喝过”、“我能消费得起”所带来的满足感。这有点类似于奢侈品,价格本身就是其价值的一部分。
满足特定消费场景: 也许这款“橄榄汁”是针对某些高端商务会谈、私人聚会、或是追求极致体验的个人消费场景而设计的。在这些场景下,价格反而不那么敏感,更重要的是产品的独特性和带来的体验。
品牌形象的塑造: 通过推出这样一款“天价”产品,店铺可能试图将自己定位为高端、前沿、敢于创新的品牌,以此来提升整体的品牌形象和溢价能力。

然而,将“网红”效应和品牌溢价推向如此极致,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消费者的接受度: 即使是追求新奇体验的消费者,也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去为高价买单。如果仅仅是“因为贵所以红”,这种“网红”效应很可能昙花一现,一旦消费者发现其“性价比”极低,或者体验并不匹配价格,口碑就会迅速崩塌。
“割韭菜”的质疑: 这种过高的定价极易引发“割韭菜”的质疑,即利用消费者的好奇心和冲动心理,以极不合理的价格销售产品。一旦被贴上这个标签,店铺的信誉将遭受重创。
法律和道德边界: 虽然商家有权自主定价,但如果定价明显虚高,且存在误导消费者(例如夸大宣传产品价值)的行为,可能会触及相关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

三、店家回应背后的深层信息:是“明码实价”还是“策略性模糊”?

店家“进价就要 800 多”的回应,固然给出了一个“成本支撑”的理由,但这个理由是否经得起推敲,就很难说了。

“进价”的构成: 店家所说的“进价”,是否仅仅是原材料采购成本?还是包含了仓储、运输、损耗、特殊处理的人工费、设备折旧,甚至是为了获得这种稀有橄榄而支付的“关系费”或“渠道费”?我们不得而知。
成本转嫁的逻辑: 如果真的是 800 多的进价,那么 1000 元的售价,意味着只有 200 元的利润空间。对于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店铺来说,这样的利润率可能并不理想,除非他们的目标是将这种产品作为“引流款”,通过高话题度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
“话术”的运用: “进价就要 800 多”更像是一种“话术”,旨在让消费者觉得这个价格并非店家随意定的,而是有其“高贵”的原因。这是一种将成本转嫁为品牌价值的尝试,也试图规避“暴利”的嫌疑。

结论:

目前来看,这家奶茶店的“橄榄汁”,其定价是否合理,很难有一个绝对的答案。

从纯粹的理性消费角度看, 1000 元一杯的橄榄汁,如果其核心价值仅仅是“橄榄汁”本身,那么其定价是极端不合理的,甚至可以说是荒谬的。
但如果从“体验经济”、“网红营销”和“品牌塑造”的角度来看, 这种定价又可以被视为一种“策略”。它制造了话题,吸引了关注,并试图通过稀缺性和高价来构建一种独特的品牌形象。

然而,任何营销策略的最终检验都离不开消费者的口碑和市场反馈。如果这种“天价橄榄汁”能够持续吸引消费者,并且消费者在体验后觉得物有所值(即使这个“值”包含了心理满足和社交炫耀),那么它就可以被视为一种成功的“网红”产品。反之,如果只是短暂的噱头,最终只会沦为一场笑话,并可能损害店铺的长期声誉。

总而言之,这家奶茶店的 1000 元橄榄汁,更像是在一场关于“价值”、“价格”和“欲望”的实验。至于这场实验的结果如何,时间会给出最好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已经成功地让人们记住了这家店,无论是以何种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这奶茶店挺聪明的,搞出一杯1000元的饮料,上了两次热搜,足够吸睛,也有争议点,热度和流量有了。在互联网时代,这俩非常重要,深圳和周边肯定会有人去瞅瞅,即为客源。

再加上奶茶店解释了,原材料是橄榄汁,进价800多元一斤,制作需要3个小时,杯子是450毫升的镇店之宝金色杯子,大家也会觉得明码标价,爱买不买,也无可指摘。

只要去店里的人,有那么一些目标客户,那就赚了。没有的话,也能够用1000衬托出其它奶茶的实惠,促进购买,毕竟来都来了。

user avatar

昨天我就说了,咱这的老板们啊,尤其是一些土老板,他可能会做买卖,但不会做生意。

买卖跟生意中间,他可是隔着一条护城河呢,这护城河叫个品牌。

做品牌就得讲故事。

他这可到好,外边一质问,就光说橄榄进价啦,用时很长啦这些成本向的东西,这玩意都是能核算出来的好吗?

核算出来了,你还是土老板作坊里头加工出来的暴利饮料,跑不脱。

就不会学着把故事讲唯美一点么?

你就说咱这橄榄种,他可不是一般橄榄种,他是坐落在北欧的国际珍惜植物育种协会首席科学家珍妮玛莎女士,倾尽30年心血培育出来的铂金橄榄种子。

这种橄榄富含维生素和天然免疫物质,能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预防癌症发作,预防HPV预防HIV永远不进ICU。

再说咱这橄榄,他也不是一般橄榄,咱这铂金种子必须得在加勒比海沿岸30公里开外的孤岛上,享受到昼夜不息,软硬合适的海风,和温度恒定的洋流,他才能出芽。

换个地方那都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为枳,味儿就岔了。

然后咱这培育过程,可不是简单的浇水施肥就完事了。咱都是请的爱丁堡园丁世家的传人,专程去加勒比海,在橄榄田旁边搭的茅草屋日夜守护。

人家园丁世家可是从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五世开始,就专门给皇家照看花园苗圃的一帮人,号称是这个星球上唯一能跟植物对话的植物人家族。

他们蒙上眼仅通过手指抚摸枝叶,就能判断出这是什么植株,哪一年种下的,现在缺乏什么养分,这玩意儿属于非遗的手艺,是能拿价格衡量的吗?

再然后,运输过程是启用了全球冷链第一巨头lineage的技术跟航线,飞行员都是现役的英国皇家战斗机飞行员,用的是全球最大的空客A380运输,整个飞机上就一个飞行员,加上20公斤的橄榄。

因为植物的果实也是会呼吸的,如果在运输途中沾染了太多人气烟火气,会影响口感;同时最大的客机保证了橄榄们自由呼吸的空间,果实在三万英尺以上的高空缓缓飘落到凡尘,如同从仙界来到人间的果实,所以整个欧罗巴管这个橄榄有个别名,叫个“诸神之果”。

从橄榄摘下来,到进您的嘴里,全程不超过12小时,不信您可以试试,每一口甜美中都能品出洋流在味蕾上奔涌的壮阔感,海风微咸直接沟通您的脑神经,跟您把它游历全世界见证的所有故事娓娓道来,若女神的耳语,又如情人的呢喃;当您把这口橄榄枝吞下,脑子里会有一团金黄色的光芒爆发,这就是从天而降的果实给您带来的精彩后调,知名品鉴师都叫这种感觉做

——“诸神之启”。

唯有缘人可得。

咱们橄榄的鲜榨过程是全部呈现在每一位尊贵客人面前的,您每点一杯橄榄汁,都有一位年轻曼妙的橄榄汁调配师专程为您服务。

她们的体重会严格控制在49公斤到60公斤之间,因为体重太大力气就大,在萃取过程中会把外皮中的一些成分同时压进汁水,影响口感。

体重太小则不能有足够的力道萃取到橄榄中的全部精华。

她们的身高大都在165到175之间,因为经过我们的繁复试验,发现这个身高的女性,小臂的长度和肩袖肌群的分布角度,是最能够完美诠释这款橄榄枝的全部韵味。

所以在欧洲上古的很多香艳史诗中,这款饮品也被倜傥贵族称作

——“少女之吻”。

最后,您看这个杯,他又长又宽,您看这个盖儿,他又大又圆。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整个纸杯给您放进去,我们请的是川西篆刻名师,做的整个杯子的选型和设计。

这个川西名师世家,每一件藏品都蕴含青城之秀雅灵动,以及峨眉之恢弘庄严,再糅合进川剧变脸的传统元素,可以说每个杯子都是艺术品。

该世家从湖广填四川之前就久居山中汲天地灵气悟雕刻与宇宙的大道,当年张献忠屠川,就是他家太爷的太爷出山,在张献忠面前刻了一碑《离人赋》,张献忠当场悟道,才止了兵凶。

咱们这个杯子,用的正是当年的古法工艺,再镀上一克24K软金,您在饮用品鉴时,也有些许黄金缓缓在您体内周游,可以说我们的每一位贵客,都是由内而外的通透瑰丽。

不少国内文化大家都称我们这款橄榄汁为

——“可以喝的峨眉金顶”。

另外,每一个杯子上都有唯一的编码,您买的同时,您的名字和编码就都由区块链技术实时加密上链进入名人堂,不可篡改不可易主。

也就是说,如果您的排名靠前,十年后元宇宙实现,您这一个杯子就能换一套别墅!

这叫NFT藏品艺术,你这不是一次品尝,您这是一次投资。

我问问您,1000块钱一杯,我多收了么?

“那不能够,我给你一万,赶紧给我整10杯,光看10个技师都回本了……”

这就叫品牌打造。

你要是觉得荒诞呢……

不妨想想爱马仕内些号称牛背皮马臀皮蜥蜴皮的包包,配上五金,成本是多少?

再想想法兰西内些号称精心育种手工酿造窖藏百年的葡萄酒,成本又是多少?

生意这玩意,跟生育一样:

甭管是人是货,你把他弄出来,容易;你让世人认可你弄出来的玩意儿,就得走脑子了嘿嘿嘿。

user avatar

中国有个问题,缺少尊重客户的高端服务业。这个尊重不是什么吃饭的时候背后一人站一个服务员,而是考虑到交易完成以后的事。

正经点的意思就是虽然可能都是智商税,但老外卖奢侈品的时候好歹记得顺便维护一下那些客户的形象,比如什么LV啊香奈儿啊拉菲啊,虽然完全不值,但是起码给人一种消费这个东西的人形象是“钱多”,而不是人傻。

卖这个橄榄汁我先不说你成本多少吧,就这种卖法尊重客户的形象了吗?

合着你挣完钱了就不在乎客户看起来像个傻子?

评论区有人说这种橄榄如何如何稀少,我想说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哪种奢侈品卖的贵的原因是真的因为稀少,最多只是人为制造稀缺。稀少和卖的贵根本就不应该有什么关系。

user avatar

一看就假。

1000元的饮料喝口就没了,这价格堪比吃顿米其林大餐,能买的有几个?

中国一半人口人均收入在1000,就算深圳遍地是黄金,人均2,3万月收入,这么一杯饮料也不会有很多人成天喝。


这东西一旦没有多少销量,这可是水果鲜蔬一类保质期很短的农产品,你买个进货800元的产品,当天没人喝的话,烂在店里?


那么店家只有两个解决办法,买的农产品早就过期了,或者大概率不新鲜,放在冰箱里冻着,有哪个冤大头点了,就把保存了一百年的陈年老橄榄拿出来,打成汁。

无论是口感或者质量都保证不了。

或者是,店家每一次只进极少量的货,简单说就是一两个产品,没人买,烂也就烂了,每个月固定搞点亏本生意。


那么问题来了,你认为实际上这些奸商在现实里会怎么做?

大概率是两个方法结合,买很少的量,但是即便过期了,也给冤大头喝。


所以这玩意无论是不是噱头,你买了也肯定上当。

这年头商家都是能赚1块绝不赚1毛,尤其是卖吃的店,贵的很少有人点的东西,往往没有便宜的卖的量大的东西质量有保证。


你以为你花了贵的钱是买了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但是很遗憾,抠抠搜搜的老板和老板娘才不会想到你花了更贵的钱,就会给你更好的东西,而是赶紧把他们家快坏还没坏的食材,趁你来清仓出去。


像麦当劳的员工他从不会考虑,从盆里铲的最后一勺薯条又凉又硬,也不会考虑你花大份薯条的钱,就应该给你足量的薯条,只会在人多排队的时候,匆匆铲那么一下小份薯条的量。


这就是人性。

user avatar

某些产品的定价其实并不是为了合理的,而是为了让普通人看起来觉得不合理。你觉得不合理?不合理那就对了。

然后就会有人觉得:天哪,这就是那个有sx愿意花四位数买果汁的店,睿智如我,快来看看这个店卖些什么东西?于是营销效果达成。

当你还在质疑这个定价是否合理的时候,人家已经默默的完成自己的营销方案,深藏功和名了。

user avatar

一千块一杯的奶茶,两杯奶茶快相当于天眼妹一个月的房租了,果然还是贫穷限制了天眼妹的想象力0-0…

点进去这家奶茶店,天眼妹发现其他的饮品,价格还是蛮正常的,不过到了招牌饮品的时候,画风逐渐发生了改变…


有一杯108的,有一杯300的,还有一杯500的…


诶?500?说好的千元橄榄汁呢?怎么商家还有两幅面孔??

奶茶店的名字叫做野萃山,天眼妹火速查了下,关联的公司是深圳市豪麟餐饮有限公司。这家公司2017年成立的,不过到现在都没有实缴注册资本。

这家公司的规模也不小,虽然所有的店都开在深圳,但是这店铺的数量,赶脚也有赶超蜜雪冰城之势…

天眼妹还去看了下公司的股东,没想到居然发现了一个“惊喜”~野萃山背后的大股东竟然是喜茶,喜茶的创始人聂云宸在这家公司的职务为董事长。

变更记录显示,就在11月11号,聂云宸刚刚入股。


emmm……突然怀疑,微博热搜不…不会是营销吧?

user avatar

深圳很多人想钱想疯了,不是假疯,是真疯。

我不太喜欢这个城市的原因就是这个城市充满了对金钱饥渴的气味。

user avatar

不管合不合理,流量赚到了。

据说采用的是有“橄榄之王”称号的金玉三捻橄榄,还有年份,进价好像是800多一斤,制作要等3个小时,想花这1000也得需要等3个小时呢,

在深圳这种地方“谁”在乎钱呢,反正面子赚足了……店家能卖出去就是好饮料!

发个朋友圈炫耀一下

又不是第一次有炒作:

定价888被炒到1500多的涪陵榨菜礼盒,

被炒到1288元的精神卫生院的月饼礼盒;

……
只要足够贵就是好,最牛的!
野萃山:喜茶是第一大股东

觉着不合理的我们肯定也不是人家的目标消费者,

毕竟6、7块的蜜雪冰城,还要考虑一下今天喝杯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