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世界上信息熵最大的语言是汉语吗?

回答
关于“世界上信息熵最大的语言是汉语吗?”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也常常被提及的讨论点。但如果直接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说汉语就是信息熵最大的语言,那可能过于武断了。这其中涉及到一些复杂的概念和衡量标准,需要我们一点一点来剥开。

首先,我们得明白“信息熵”是个啥意思。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语言的“不确定性”或者“意外程度”。如果一个语言的每个词出现的可能性都差不多,而且词语之间的组合也很多样,不容易预测,那么它的信息熵就比较高。反之,如果某个词出现的概率特别高,或者句子结构很固定,那么它的信息熵可能就偏低。

衡量语言的信息熵,主要有两个维度可以考虑:

1. 单个字符(或字)的信息熵: 这主要看一个语言里,每个字出现的概率分布是怎样的。如果所有字出现的频率都很平均,那信息熵就高。但现实情况是,任何语言的字(或词)都不是平均分布的,总有一些常用字,一些少见的字。汉语汉字数量庞大,理论上每个字都承载着一定的信息量,如果假设每个字出现的概率是均等的,那信息熵会很高。但实际上,汉语中常用字占有非常高的使用频率,而大量生僻字出现的概率则非常低。这种不均匀的分布会拉低整体的字级信息熵。

2. 序列信息熵(或词语的信息熵): 这就更复杂了,它不仅考虑单个字,还考虑字与字连在一起形成的词语,以及词语组成的句子。语言的表达往往不是孤立的字,而是通过词语和句子结构来传递意义的。词语的构成、词语之间的搭配、语法的规则等等,都会影响到信息的传递效率。

为什么大家会觉得汉语的信息熵可能很高呢?

汉字的象形和表意特性: 很多人认为,汉语的汉字本身就像一个小小的“图形信息包”,一个字可能就能传递比一个字母更多的意义和信息量。这就像一张小小的图画,比一个简单的线条能传达更多内容。这种“浓缩性”被认为是信息熵高的一个来源。
丰富的同音字和多义字: 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同音字(比如“shi”可以对应“是”、“十”、“石”等)和多义字(比如“走”可以指步行,也可以指离开,甚至可以指运转等)。在口语交流中,我们依赖上下文来区分这些字词的含义,这本身就增加了语言的“不确定性”和需要处理的信息量。想象一下,如果听到的声音很容易有多种解释,那么接收者就需要花费更多的认知资源去解码。
词汇和语法的灵活性: 相较于一些语法结构非常僵化的语言,汉语在词语顺序、句子结构上拥有一定的灵活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表达的多样性。

但是,为什么不能轻易断定汉语就是信息熵最大的语言呢?

测量方法的复杂性: 科学地测量语言的信息熵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不同的研究者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数据集、不同的统计模型和不同的衡量单位(字、词、音节等),结果自然也会有所差异。而且,语言是动态变化的,信息熵的数值也会随着时间和使用习惯而改变。
信息熵和“信息密度”的混淆: 有时候人们会把“信息密度”和“信息熵”混淆。汉语一个字包含的信息量确实可能比一个拉丁字母多,这可以说是一种较高的“信息密度”。但信息熵衡量的是“不确定性”,即在你不知道下一个字/词是什么的时候,你对它的猜测有多困难。一个高度信息密集的语言,如果其词语和句子结构非常规则、可预测性强,那么它的信息熵反而可能不会是最高的。
其他语言的特点: 比如一些没有明显语法标记的语言,可能需要通过更长的句子结构来 disambiguate(消除歧义),这也会增加其序列信息熵。或者一些语言有非常复杂的音位系统,每一个细微的语音差别都能区分词义,也可能带来较高的信息熵。

一些学术研究和观点:

历史上,有一些研究尝试过衡量不同语言的信息熵。比如,一些研究表明,英语和汉语在字级别的信息熵上可能差异不大,但一旦考虑到词语和上下文,情况就变得更加复杂。一些研究甚至指出,像一些欧洲语言,因为有更明确的语法词缀(如形容词词尾变化、动词时态变化等)来传递信息,在某些统计模型下,其信息熵反而可能高于某些方面看起来“信息密度”更高的语言。

简单来说,你可以这样理解:

汉语的“信息密度”可能比较高,因为一个字往往能承载比一个字母更多的意义。同时,汉语的同音字、多义字和一定的表达灵活性,也可能在某些方面增加信息的“不确定性”。但要说它就是“信息熵最大”的语言,这需要非常严谨和科学的测量方法,而且“信息熵”本身有很多不同的衡量角度。

所以,下次再听到“汉语是信息熵最大的语言”这种说法时,你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基于汉语某些特性(如高信息密度、词汇的灵活性)的推测,但并不是一个已经被广泛接受且没有争议的科学定论。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但结论相对复杂的语言学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严谨一点的回答是,汉语是世界上信息熵最大的主流语言。

1948年,香农的《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一文震撼了学术界,从此开创了一个信息度量时代。既然事件发生的信息可以度量,语言也是一种信息传递手段,那么语言中的信息究竟是多少?世界上有最优的语言吗?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先来谈谈信息熵跟信息量之间的关系。

信息量是事件可能性不确定度的度量, 第 个可能性中信息量是 比如明天下雨有下雨不下雨两个可能性,下雨的概率是 ,那么下雨的信息量就是 .

信息熵指的是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性中包含信息的期望平均值,

这里的“事件”可以指代任何随机发生的事情,比如提笔写下随机一个字。如果对上述定义不是很理解的话,可以参考下边这个回答~

那么,如果想要计算一个事件的信息熵,需要什么要素呢?从信息熵公式,很明显可以看出是 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性,以及对应的概率。


我们为什么要计算语言的信息熵呢?

抛开兴趣不谈,其实从科学研究角度,语言的信息熵研究也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如果可以准确的计算出语言的信息熵,那么就得到该语言的信息压缩的下界,即文本压缩算法到达这个界限再也无法压缩。这种算法就是该语言的最优压缩算法,不需要继续优化辣。


现在可以回到原来的问题,语言的信息熵究竟是多少?


这个问题的计算方式其实很直观,只需要代入信息熵的公式就可以了。但是困扰信息论和语言学者将近一个世纪的问题是,我们无法准确地知道一个语言中特定文字的出现概率,甚至有时难以统计某种语言中究竟有多少种字符


信息论科学家只能通过各种手段来估计各个语言的信息熵,比如Shannon认为英语的信息熵在0.6到1.3bits/字之间[1],Cover和King则认为英语的信息熵是1.25bits/字[2]。差异来自于样本和实验方法的不同。英语等表音文字只有24个字母, 但是对于汉语,统计难度就大大增加了。幸运的是,当年信息论发展不久,各行各业的科学家都投入了极大兴趣来探索各种语言,即使中文有很大的特殊性,信息论前辈们也排除万难,用统计采样的方式计算了汉语的信息熵[3](数据集不完备),




很明显,中文不论从以文字,部首还是音节作为统计基础,其信息熵都远远超过英语。

看到这里各位观众可能觉得已经满足了,但是这样计算出的实验结果并不能与其它语言直接对比。因为上述实验基于不同的数据集,不能确定实验样本是否蕴含着等量的信息,同样不能排除翻译人员的个人原因导致的信息误差。


2002年,哈佛大学的Frederi等人重新做了对比实验。他们认为,从过往的自然语言研究来看,自然语言都有着很多共同的统计特性和相似的模式。他们假设,对不同种类的语言,类似PPM这种基于马尔科夫的压缩算法会忽视语言特性,把文本压缩至逼近信息压缩下界[4]。

换句话说,如果采用的压缩算法不是针对某种语言特殊优化,不同的语言可以通过比较算法的压缩效率来近似比较信息熵。因此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采用PPM算法压缩了各种不同版本的圣经:





如上图中,研究者们对比了英语,西班牙语,法语,中文,汉语,阿拉伯语,日文,俄语这些不同版本圣经的压缩前文件大小,压缩前文件大小与英文文件的比例,压缩后文件大小,压缩后文件大小与英文文件的比例等属性。理想条件下,如果翻译,压缩等过程没有信息损失,压缩后其他语言文件大小与英文文件的比例应该等于1。


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到,中文的压缩效率低于其他文字,但是这个压缩效率是不是由于文本和压缩算法的原因引起的呢?他们又完成了如下两个实验,




第二个实验中采取了不同的压缩算法(BZIP2),结果相似,说明并不是压缩算法导致的压缩效率低下。




第三个实验中采用了不同文本(欧盟法规),除英语外的所有译文都被扩充了,而中文是其中被扩充最多的。对此研究者的解释是,圣经的文本是非常普遍的词汇,而欧盟法规中包含着很多特殊词汇,从其他语言翻译需要很长的文字扩展。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法律文本总是期望采用一些特殊词汇来翻译,这些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不高,因此显得信息很多。如果将法律文本翻译成普遍的词汇,需要做一些语言扩展。但是依然可以看出,中文是“压缩”效率最低的语言。

从上述三个对比实验结果,可以得到结论,中文是压缩效率最低的语言,或者可以认为是最接近信息熵界限的语言。


虽然这个实验设计的也并不完美,但是从多个实验结果来看和近似估计来看,

中文是英语,西班牙语,法语,中文,汉语,阿拉伯语,日文,俄语这些主流语言中信息熵最大的语言。

如果存在完美的语言,那么应当达到信息压缩下界,但是即使我们知道了信息压缩的下界,怎么达到它又是另外一个非常大的课题。

在找到办法准确计算语言的信息压缩下界之前,类似是否存在/是否可以设计完美语言的这种问题我们都无法回答。




[1] Shannon C E. Prediction and entropy of printed English[J].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1951, 30(1): 50-64.

[2] Cover T, King R. A convergent gambling estimate of the entropy of English[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1978, 24(4): 413-421.

[3] Wong K, Poon R. A Comment on the Entrop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J]. IEEE Transactions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1976, 24(6): 583-585.

[4] Fromkin V, Rodman R, Hyams N.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M]. Cengage Learning, 2018.

[5] Behr Jr F H, Fossum V, Mitzenmacher M D, et al. Estimating and comparing entropy across written natural languages using PPM compression[J]. 2002.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世界上信息熵最大的语言是汉语吗?”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也常常被提及的讨论点。但如果直接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说汉语就是信息熵最大的语言,那可能过于武断了。这其中涉及到一些复杂的概念和衡量标准,需要我们一点一点来剥开。首先,我们得明白“信息熵”是个啥意思。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语言的“不确定性.............
  • 回答
    住建部称“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这句话背后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值得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关注和解读。同时,作为一个AI,我没有个人住房,所以无法分享我的“住房条件”。但我可以基于我对海量数据的分析,为您详细解读住建部这句话所传递的信息,并分析其背后可能存在的亮点和值得关注之处。住建部称“我国已.............
  • 回答
    关于“世界上最快的信息传输速度极限是多少字节/秒”,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一个简单、固定不变的数字答案。原因在于,信息传输的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而且技术在不断进步,我们看到的“极限”也在不断被刷新。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得先拆解一下信息传输的“速度”到底是怎么衡量的,以及哪些因素在影响它。首先,我们.............
  • 回答
    英特尔“世界最大芯片工厂”的宏大蓝图终于落地,这消息足以让整个科技界为之振奋。尤其是首台先进光刻机的即将入驻,更是给这个庞大计划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标志着英特尔在芯片制造领域向着新高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宏伟目标与巨额投资:重新定义制造业版图英特尔这次可不是小打小闹。他们计划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设两个全.............
  • 回答
    关于俄罗斯记者声称乌克兰军队炸毁了世界最大飞机“安225”运输机的消息,这确实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并且包含了许多值得关注的细节。以下是围绕这一事件的一些关键信息和值得深入探讨的方面:核心事实与背景: 飞机型号: 安225“梦幻”(Mriya, Мрія在乌克兰语中意为“梦想”)是苏联时期设计、乌.............
  • 回答
    在《魔兽世界》这个庞大的艾泽拉斯世界里,“最靠谱”的信仰是什么,这就像问“谁才是最强的英雄”一样,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问的是谁,以及你站在什么立场。不过,咱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聊聊,看看哪些信仰在艾泽拉斯的史诗洪流中,展现出了它们令人信服的“靠谱”之处。首先,要说“靠谱”,咱们得先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触及到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关于生命意义、精神寄托的追寻。如果非要让我从世界上万千宗教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信仰,经过一番思索,我会选择佛教。之所以选择佛教,并非源于某种神秘的启示,也不是因为其信徒人数众多,而是因为它所阐述的关于世界运作的法则、对于人生苦难的理解以及解决之道,最能引.............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人类社会最根本、最持久的议题之一:在科学理性之光照耀的当今,为什么宗教信仰依然如此广泛而深远?这绝不是一个简单对立就能解释的现象,更像是一幅复杂的人类心智、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的交织画卷。首先,咱们得承认,科学的确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用可观测、可验证的方法,解开了宇宙运行的.............
  • 回答
    乌克兰外长近期称“上世纪90年代放弃核武器是一个错误”,这一言论引发了广泛关注,涉及乌克兰历史、安全战略、国际关系等多重层面。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言论的背景、争议点及潜在影响: 一、历史背景:乌克兰去核化的决定1. 冷战后期的核遗产 乌克兰作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继.............
  • 回答
    法国外长向伊斯兰世界发送和解信息并称“法国是宽容的国度”,这一表态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国内社会以及历史文化等多重因素,理解这一信息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背景分析:为何选择此时传递和解信息?近期法国外长之所以选择向伊斯兰世界传递和解信息,以及强调“法国是宽容的国度”,并非空穴来风,而是.............
  • 回答
    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名单一出,国内高等教育界可谓是热闹非凡。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双双跻身全球前20,这个成绩确实是振奋人心,也标志着中国内地高校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不过,除了这两所顶尖学府的耀眼表现,这份排名报告里还有不少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细节。首先,咱们得说说整体的进步和趋势。这份排.............
  • 回答
    杰夫·贝索斯,这位亚马逊的创始人,在 7 月 20 日,也就是美国独立日前后,搭乘他自己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的“新谢泼德”(New Shepard)火箭,圆了他的太空梦。这次旅行虽然只有短短的 11 分钟,但其中的细节和象征意义,绝对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这是贝索斯本人首次进.............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充满了想象力。拥有动植物的信息素,能否统治世界?这事儿可不是简单地撒点“香水”那么回事,背后牵扯到太多复杂而精妙的环节,就跟一部精心策划的大片一样,需要考虑方方面面。咱们先得弄明白信息素这玩意儿到底是个啥。简单说,信息素就是一种由生物体释放出来的化学物质,专门用来影响同种或异种生.............
  • 回答
    2017 年《财富》世界 500 强排行榜,就像一个庞大的商业世界地图,为我们勾勒出了当年全球最顶尖企业的版图。这份榜单不仅仅是简单的销售额排名,它背后蕴含着许多值得深挖的信息,能帮助我们理解当时全球经济的脉络、产业的格局,以及企业发展的趋势。首先,我们来看看榜单的“领头羊”——那些占据最高席位的巨.............
  • 回答
    要让一条信息,无论是重要的法律规定,还是关乎全人类福祉的知识,真正触及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这是一项艰巨但并非不可能的任务。这需要一个多维度、多层次、持续且灵活的策略,整合了科技、社会、文化和人力等各种资源。首先,我们要明确“传递”的含义。它不仅仅是单向的“告知”,而是意味着信息被接收、被理.............
  • 回答
    2021年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出炉,这可是每年高等教育界的一件大事儿,关注度相当高。北京大学再次夺得桂冠,这无疑为中国高等教育争了一口气,也说明了北大在科研实力、学术声誉等方面依旧保持着强劲的竞争力。不过,光看第一名是谁当然不够,这次榜单里还有不少值得我们深入挖一挖的亮点。首先,中国内地高校整体表现.............
  • 回答
    美媒刊文《美国的世界地位正在崩塌》,这绝对不是一篇泛泛而谈的文章,它释放出的信息是多维度且触及美国核心的。要理解这篇文章,我们得拆解它可能涵盖的几个关键方面,并深入挖掘其背后逻辑。首先,经济方面的挑战是基石。文章很可能详细描绘了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债务高企以及通货膨胀的严峻现实。这不仅仅是枯燥的经济数.............
  • 回答
    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发布的2024年世界大学排名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双双位列亚洲第一,这是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背后折射出不少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信息。清华北大并列亚洲第一,反映了什么趋势?1. 中国高等教.............
  • 回答
    Minecraft 的世界观,说起来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它不是那种一开始就铺天盖地告诉你所有设定背景的游戏,而是藏在方方面面,需要你自己去一点点拼凑出来的。玩得越久,你就会越觉得这个世界好像有故事,但又说不清具体是什么故事。要说最直观的,那当然是我们这个由方块构成的世界了。从山川河流到地下洞穴,.............
  • 回答
    荣耀的MWC 2022亮相,尤其是在Magic系列新品上的传闻,确实是当下消费电子领域最值得关注的热点之一。作为一个在手机行业有着深厚积淀的品牌,荣耀选择在MWC这个全球瞩目的舞台上发布新品,其背后的信息和潜在的动作,值得我们仔细解读。首先,我们必须关注的是“Magic系列”本身。 Magic系列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