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理解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法?

回答
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法,与其说是一套僵硬的经营管理手册,不如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哲学实践。它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基于稻盛先生在京瓷、第二电电(KDDI)等企业推行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宝贵经验提炼而成。理解阿米巴经营法,我们要从它的核心理念、具体运作方式以及它为何能带来如此显著成效这几个方面来深入剖析。

一、 阿米巴经营法的核心理念:人人都是经营者,利润最大化

在稻盛和夫看来,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追求利润。而利润从何而来?正是来自于构成企业的每一个最小单位——阿米巴。

“利润最大化”是基石: 任何企业,无论规模大小,无论从事何种行业,最终都需要依靠盈利来生存和发展。阿米巴经营法的一切设计,都围绕着如何让每一个最小的经营单位都能为公司贡献利润,并不断追求利润的增长。这是一种非常朴素但又极其强大的目标导向。

“人人都是经营者”是灵魂: 这是阿米巴经营法最独特的、也是最具有颠覆性的地方。它将企业内部的每一个最小单元(阿米巴)视为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这意味着,每一个阿米巴的负责人,不仅要负责日常的生产、销售或服务,更要像一个独立的老板一样,思考如何开源节流,如何提高效率,如何为公司带来利润。这种赋权和责任下放,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员工的经营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透明公开”是原则: 阿米巴经营法要求将每一个阿米巴的业绩,包括收入、成本、利润等,都公开化、透明化。这就像是把每个阿米巴的“账本”都摆在大家面前,让所有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表现以及与其他阿米巴的差距。这种透明度,不仅能促进良性竞争,也能让员工看到自己的努力是如何转化为具体成果的。

二、 阿米巴经营法的具体运作方式:将企业切分成独立核算单位

理解了核心理念,我们再来看它是如何落地的。

1. 划分阿米巴:
什么是阿米巴? 阿米巴就是将企业根据其业务流程或部门,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可以独立核算的小型经营单位。它不一定是以现有的部门划分,而是以“能够独立核算利润”为出发点。一个阿米巴可以是一个部门,也可以是部门中的一个小组,甚至可以是一个产品线。
如何划分? 划分的关键在于“独立性”和“可核算性”。需要思考:这个单元能否独立产生收入?能否独立核算成本?能否独立对结果负责?例如,一个制造型企业,生产部门可以是一个阿米巴,销售部门可以是一个阿米巴,研发部门也可以是一个阿米巴。甚至,同一个生产部门,如果能区分出不同的产品线,它们也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阿米巴。
“最小化”原则: 稻盛先生强调“越小越好”。阿米巴划分得越小,越能让负责人感受到切身的经营责任,也越容易理解和控制自己的经营成果。

2. 建立“独立核算”机制:
“时间单位”作为交易媒介: 这是阿米巴经营法中最具匠心的地方。当一个阿米巴为另一个阿米巴提供产品或服务时,它们之间不是用货币结算,而是用“时间”来计价。例如,A阿米巴为B阿米巴生产了一个零件,那么B阿米巴就要支付给A阿米巴一定数量的“工时费”。
为何用时间?
强调价值创造: 用时间来衡量,更能体现员工的劳动价值,而非仅仅是原材料成本。
简化核算: 避免了复杂的内部转移定价问题,让核算更清晰、更直接。
促进效率: 当一个阿米巴需要支付“工时费”时,它会更注重从提供服务的阿米巴那里获得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从而推动整个链条的优化。反之,提供服务的阿米巴也会为了获得更多的“工时费”而努力提升效率和质量。
“单位工时费用”的确定: 每个阿米巴的“单位工时费用”是根据其内部的实际成本(人工、设备折旧、费用等)除以其完成的总工时来确定的。这个费用是动态调整的,反映了阿米巴的成本控制和效率水平。

3. 制定“日/周/月”报表:
数据的及时性: 阿米巴经营法强调数据的及时更新。要求每一个阿米巴都必须在每天、每周、每月提交自己的经营报表,清晰地列出当期的收入、花费、利润以及相对于目标和过去的表现。
报表内容: 报表中通常包含:收入(从其他阿米巴获得的“工时费”)、各项直接费用、间接分摊费用、以及最终的利润。
“收支减除”(PL)表的简洁化: 报表力求简洁明了,让所有员工都能一目了然地理解。

4. 召开“阿米巴经营会议”:
例行分析: 每个阿米巴的负责人需要定期(通常是每月)召开内部会议,分析本月的经营数据,找出问题所在,并制定改进措施。
全员参与: 鼓励阿米巴内的所有成员都参与到经营分析中来,培养大家的经营意识。
目标与反思: 会议上,不仅要回顾过去的业绩,更要设定未来的目标,并对达成或未达成目标的原因进行深入反思。

5. 强化“哲学”的传达:
不止于数字: 稻盛先生反复强调,阿米巴经营法绝不仅仅是一套会计制度或管理工具,它更是一种“经营哲学”。这种哲学强调“利他”,强调“为社会做贡献”,强调“诚实谦虚”。
共同价值观: 阿米巴经营法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有员工能否认同并践行公司的经营哲学。这种哲学,需要通过持续的教育和沟通来渗透到每一个员工的心中。

三、 阿米巴经营法为何能带来如此显著的成效?

1. 激发全体员工的经营意识:
当每一位员工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属的阿米巴的收入、成本和利润,并且自己的日常工作会直接影响到这些数据时,他们就不再仅仅是一个执行者,而会转变为一个思考者、一个问题解决者。他们会主动思考如何提高效率、如何降低浪费、如何为阿米巴创造更多价值。

2. 精准的业绩评估与激励:
阿米巴经营法为每一位负责人和每一个阿米巴提供了清晰的业绩衡量标准。这为激励机制的设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那些经营业绩优异的阿米巴和负责人,能够获得相应的认可和奖励,形成正向循环。

3. 优化资源配置与流程:
通过“时间单位”的交易,阿米巴之间会形成一种自然的、基于价值的互动。哪个阿米巴提供的服务更高效、成本更低,自然会获得更多的“工时费”收入。这会促使企业内部的流程不断优化,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4. 培养经营人才:
每一个阿米巴的负责人,都是在实践中学习如何经营。这种“边做边学”的模式,能够快速培养出一批具备实际经营能力的管理人才,为企业的持续发展输送“血液”。

5. 提升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
当构成企业的每一个最小单元都在积极追求利润,并且整体的资源配置和流程效率不断提升时,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自然会得到极大的增强。

理解阿米巴经营法,需要跳出“管理是少数人的事”的思维定势。 它的精髓在于将企业的经营主体,从少数高层管理者,扩散到构成企业骨干的每一个最小经营单位,让“人人都是经营者”的理念落地生根。这是一种基于“利他”和“共同繁荣”的经营哲学,通过精细化的核算和透明化的管理,最终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记住,阿米巴经营法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它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应用。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并践行其背后所蕴含的稻盛先生的经营哲学——以诚实谦虚之心,发挥个人能力,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同时实现企业自身的繁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稻盛和夫

日本实业家。京瓷、KDDI的创办人,这两家公司都进入了世界500强,一个人创造了两个世界五百强,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奇迹。

他退休时把个人股份全部捐献给了员工,自己皈依佛门,在京都临济宗妙心寺派圆福寺出家修行(临济宗是禅宗南宗五个主要流派之一),被赐法号“大和”。领悟人生真谛后,再入世行善积德。

2009年日航破产,稻盛和夫接手重建的第二年,日航便实现了扭亏为盈,2011年日航实现财年的合并经营利润达到2049亿日元,创历史新高,并在2012年9月19日重新上市。他没有拿日航一分钱工资。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住三万两千名日航员工的饭碗。

大家关注一下稻盛和夫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说:“人死后,灵魂脱离肉体继续存在,灵魂是永恒的。灵魂离开肉体后,如果造物主问,你在世上干了什么?如果我回答搞了两个世界五百强企业,这是说不过去的,因为物质世界的任何东西对于我的意识体(灵魂)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既然肉身创造两个世界五百强与“我”无关,那么,“我”的人生意义到底在哪里呢?他的结论是:“提高心性!让心灵更纯洁,人生的过程就是提高心性的过程。”(再强调一下,所谓的命运指的是人的肉身,它是物质世界的一份子,必须服从物质世界的安排,这个安排是注定不可改变的。而“我”,也就是心灵(灵魂)临时住在这个肉身(皮囊)里的目的就是为了自身的纯洁和觉醒。)

稻盛和夫已经感悟到佛学的精髓,那就是纯洁自己的灵魂,为下一世的修行打好基础。就我所了解的世界范围的企业家,还没有一个人达到稻盛和夫对人生真相的认知境界。季羡林先生评价他:“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我能深切地体会到季羡林老先生说这句话时的感慨。

稻盛和夫对生死和财富是看法是:“决定的通常是两个因素,一个是命运,一个是因果。”“成功和失败都是一种磨难。有人成功了,觉得自己了不得,态度变得令人讨厌,表示其人格堕落了;有人成功了,领悟到只凭自己无法有此成就,因而更加努力,也就进一步纯净自己的心灵”。“成功和失败一样,都是一种磨难。”。真是一语惊人。

他痛惜战后的日本以选择聪明才辩型的人做领导为潮流,忽略了道德规范和伦理标准,导致政界、商界丑闻频发。他建议领导者的选拔标准是德要高于才,也就是居人上者,人格第一,勇气第二,能力第三。

前面说过,稻盛和夫的纯净灵魂、爱、善、利他、自律,这样的人生哲学和经营思想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他的管理理念是高超的,但并不神秘,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结合。而我们的企业却在舍本求末,跟别人学自家的东西。不过这也没办法,谁让我们不继承呢?

我们现在的企业管理水平相当于日本八十年代的水平。日本的管理己进入文化、人格的哲学宗教时代,我们则是在财务报表、管人等技术时代徘徊。更有甚者,很多所谓的管理专家教授还在到处忽悠贪婪的人们,谈什么“狼性”管理理论。如果非要说“狼性”与管理有关,最多也是类似于二百多年前泰勒和麦戈雷格的“X理论”,这个理论将人定义为“金钱人”,看看我们落后到何等程度!狼是血腥、残忍和贪婪的象征,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属于动物世界,而作为“人”的法则是爱、利他、慈悲。我们真的喜欢象狼一样凶残的家人同事朋友吗?

《狼图腾》这本书在中国受到追捧暴露了中国人的动物本性,我们来看看《狼图腾》都说了些什么:“没有捕捉到猎物,就是你没有野心。”(杀戮,竞争);“我们不会花费时间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我们的眼睛永远盯着猎物。”(只认识钱);“我们残忍,但不苛求,我们贪婪,但不忘宽容。”(狗屁不通);多么愚蠢的语言啊!如此没有人性的东西在中国大行其道可见当今国人的贪婪和愚昧。有良知的人评价道:“除了中国作家,没有任何一种动物能做到这一点。”真是一针见血!

稻盛和夫的信仰是坚定而纯净的,他是真正活明白了的人。1997年6月,医生告诉他已经患上了胃癌。他淡淡地回应:“喔,是癌症吗?”他听完医生的宣告,没事人似的,继续搭乘新干线火车到本州岛西侧的冈山县区对一批中小企业家作演讲,然后又跟一些学员喝了点酒交流意见,直到深夜才回家,和平常一样上床休息睡觉。

他作为一个世界顶尖的企业家在人生的顶峰剃度出家,做了和尚,被赐法号“大和”。他苦苦修行,坐禅、化缘,终于因缘成熟,在一次化缘的路上顿悟了,他成了一个开悟之人。

稻盛和夫的顿悟因缘是这样的,那是深秋的一天,天气已经有了冬天般的寒冷。稻盛和夫身着青布袈裟,头戴竹斗笠,光脚穿着草鞋,走进村落,一家一家地站在门前诵经、请求布施一些钱和米。从草鞋里露出来的脚指头被沥青划破渗出了血,他强忍疼痛,化缘了几个小时。黄昏时,稻盛和夫拖着筋疲力尽的踏上回程。马路对面一个正在扫地的老婆婆径直向他走了过来,伸手从里边的衣袋里,摸出一枚一百日元的硬币,递到了稻盛和夫的手里,说道:“你是修行的出家人吧,你的肚子一定很饿吧,这个你拿去,买点面包什么的填填肚子。”

当一只苍老的手,把一枚硬币塞进手里的瞬间,稻盛和夫就像全身被电击一样,激动得全身颤抖,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也就是在那一瞬间,他突然开悟了。可谓“一刹那间妄念俱灭”“顿见真如本性”。稻盛和夫后来描述当时的感受说:“那种感觉无法用语言表达,这就是幸福的至高境界。那种泪流满面的幸福,不是用大脑能感觉到的,而是全身的细胞都能感觉到,这可能就是内心开悟的人能够感受到的幸福吧。”这里,稻盛和夫揭示了开悟的本质:非大脑,非语言对待,非意识思量。只是一瞬间的恍然大悟,直达真相,无法用语言表达。

稻盛和夫最不缺少的东西就是金钱。区区一百日元实在微不足道,然而那个看上去生活并不富裕的老婆婆,却毫不迟疑、也不见丝毫傲慢地对他人流露出的悲悯之心,却让一辈子在钱海里打交道的“圣人”彻悟人生。在这个世界上,金钱对于人生的意义,并不能以多少来衡量,关键是其中含有多少爱意与善念。

开悟后不久,稻盛和夫就离开寺院,他感受到了自己新的使命,即悟后起修,入世普度众生。他积多年的修行和企业管理经验创造了“阿米巴式经营法”。一经面世,日本国内外企业积极效仿膜拜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对于阿米巴,迷茫中的中国企业更是趋之若鹜,这些年很多中国的著名企业都实践了阿米巴,可惜的是收效甚微,其结果往往是无疾而终。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阿米巴无法在中国落地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了解稻盛和夫的灵魂境界,学习阿米巴经营模式的管理者要注意,阿米巴是稻盛和夫哲学和宗教思想的产物,离开了这一点,阿米巴经营模式就是无根之花,只有凋谢一条路。

今天的中国人没有信仰,没有敬畏,所以稻盛和夫的佛家唯心世界观在中国人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我们来看看国人与稻盛和夫在心灵境界上的天壤之别:

一、稻盛和夫说:“拼命工作可以磨练灵魂”。

注意,努力工作是为了磨练灵魂,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我们的企业上上下下有几个人接受这个观点?知道什么是“灵魂”吗?相信灵魂永恒而且可以转世吗?

二、稻盛和夫说:“拼命努力,殚精竭虑,苦思冥想,会感动上帝,上帝就会可怜你,给予你新的智慧、新的灵感、新的启示。我想,上帝的赐予乃是一种报应,是我拼命努力的结果。”

这是说因果,佛家的“命运”学说,大家相信命运吗?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吗?为什么努力了上帝就会可怜你,帮助你?为什么智慧、灵感、启示是上帝给的,而不是你想得到就得到的?“上帝”是什么?中国人信上帝吗?

三、稻盛和夫说:“禅宗的和尚和修行者们,他们在刻苦修行的过程中磨练自己的灵魂。将心思集中到一点,抑制杂念狂想,通过这样的修行,造就纯粹而优秀的人格。”

这是禅宗的修行原理,有多少人懂禅宗?大家相信佛教吗?根据这个原理,稻盛和夫得出了下面的结论:“和这个修行过程一样,竭尽全力、拼命工作就能磨练人的灵魂。”

四、稻盛和夫说:“磨练灵魂,就会产生利他之心。会萌生出好心善意,萌生出关怀他人的慈悲之心。”

努力工作,磨练灵魂的目的何在呢?是为了拥有“利他”之心。至此,才是稻盛和夫的本意。

大家想一想,今天的国人有多少人相信“灵魂”、“上帝”、“灵魂转世”、“因果报应”、“命运”、“禅宗”、“修行”?如果不信,怎么会去“磨练灵魂”?不磨练灵魂又怎么能有“利他之心”?这一切都搞不清楚而去“付出不逊于任何人的努力”,这样的努力除了自私和贪婪还有什么?

阿米巴经营管理模式是很人性化的,对人的素质和精神境界要求非常高。它通过赋权经营,权责对等、将经营权下放到基层,让员工像老板一样思考、决策和行动,每位员工都对利润负责。这样,每个员工就是一个“小老板”,他们在自主经营过程当中不断成长,自然而然就成为了独当一面的企业经营人才。

我们要学阿米巴,拦路虎就是全员的“哲学宗教共识”。今天中国的老板们是个什么境界大家清楚,大老板没有信仰,怎么能指望下面的“小老板”有更高的境界?大家的灵魂还在钱眼里打转转,奋斗、竞争、追求成功,这还谈什么“利他”?搞“内部市场化”,部门之间除了内斗还能真正配合吗?面对成本核算、内部定价、经营会计、分权与集权、预算、利益分配等等问题时,矛盾就会层出不穷。在中国,从根本上就没有这样的人文土壤,怎么落地?

为什么阿米巴能在日本成功呢?因为日本企业实行的是终身雇佣制和轮岗培训制,企业有完善的福利保障,很少辞退员工,让员工的职业生涯有保证,而且持续培训,关心员工的成长,让员工有家的感觉,非常人性化。企业这样,员工就对企业有极高的忠诚度和责任心,愿意奉献自己的一生给企业。这就是阿米巴经营模式的生存土壤,我们有吗?

佛家和儒家的思想贯穿稻盛和夫的学问体系。我们来看看稻盛和夫著名的“六项精进”:

精进第一重:付出不逊于任何人的努力。(儒家的天行健,努力工作磨练灵魂。)

精进第二重:谦虚戒躁。(儒家的“谦受益”,佛家的去五毒之一的“慢”。)

精进第三重:每日反省。(儒家的修心修身,“每日三省吾身”,有过则改。)

精进第四重:对生活怀有感恩之心。(佛家的爱心和慈悲心,儒家的仁爱之心。)

精进第五重:积善行,思利他。(佛家的积德行善,利他,“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善有善报。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精进第六重:不为感性所困。(佛家的烦恼即菩提。正确对待所遭遇的一切并接受它。)

以上六条精进都是在谈儒家和佛家的修养、修心、纯净灵魂、爱、善、利他、自律,这就是真正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论,这个境界要求是非常高的。

有人认为稻盛和夫说只要努力工作就可以获得财富和成功,岂不知稻盛和夫说的是努力工作修炼灵魂,得到的回报是拥有“利他”之心。稻盛和夫在说心灵,中国人在说肉身;稻盛和夫在谈无私的爱,中国人在说自私的贪婪;稻盛和夫“借假修真”中国人“以假当真”;稻盛和夫放下,中国人我执,二者风马牛不相及。所以我说中国企业学习“阿米巴”就是在“开玩笑”,在“自私”的土地上怎么长出“利他”的花朵?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法,与其说是一套僵硬的经营管理手册,不如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哲学实践。它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基于稻盛先生在京瓷、第二电电(KDDI)等企业推行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宝贵经验提炼而成。理解阿米巴经营法,我们要从它的核心理念、具体运作方式以及它为何能带来如此显著成效这几个方面来深入剖析。一、 .............
  • 回答
    电影《一九四二》中的台词“只要活着到陕西,给我十年,我还是地主”蕴含着多重历史、社会和人性的隐喻,需从以下几个层面深入理解: 1. 历史背景与时代困境 饥荒与阶级压迫:1942年河南大饥荒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直接原因是日军侵华、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与官僚主义,以及自然条件的恶化。地主阶级在.............
  • 回答
    近年来,“厌男”“恐男”现象在部分网络空间中逐渐显现,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复杂的社会心理、性别关系和文化变迁。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社会结构与性别权力的深层矛盾1. 传统父权制残余与现代性别平等诉求的冲突 尽管现代社会普遍倡导性别平等,但许多地区的传统性别角色(如男性主导经济、女性承.............
  • 回答
    “过早拿到高薪是在害自己”这个观点乍一听可能有些反常识,毕竟很多人都将高薪视为成功的标志和终极目标。然而,深入分析,这个观点背后蕴含着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道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拔苗助长,根基不牢: 技能与经验的匹配度不足: 高薪通常是市场对一个人技能、经验、能力和价值的回报。如果一个人.............
  • 回答
    雷军的这句话“你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是极其精辟且富有洞察力的,它直击了很多个人和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容易犯的误区。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将其拆解开来,深入分析其中的含义和背后的逻辑。核心概念拆解: 战术上的勤奋 (Tactical Diligence): 指的是在执行具体、可操作的任.............
  • 回答
    “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这句话,初听起来可能有些反直觉,毕竟我们通常认为利润是衡量企业健康状况和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然而,从更深层次的经营和生存角度来看,这句话蕴含着至关重要的商业智慧。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为何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一、 定义与区别:利润 vs. 现金流在深入理解之前,我们先明确这.............
  • 回答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一次电信号的生成与传递之旅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是神经元和肌肉细胞等可兴奋细胞膜上发生的短暂的、快速的电信号,它是信息传递和细胞功能执行的基础。要深入理解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我们需要从细胞膜的结构和离子通道的功能入手,一步步解析这个电信号的生成过程。 一、 .............
  • 回答
    “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 这句歌词出自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的改编电视剧《西游记》中的经典曲目《女儿情》。这句歌词之所以如此令人回味无穷,是因为它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深刻的心理描写,以及一段动人的故事背景。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一、 故事背景与情感的铺垫 故事背景: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理解一下“混乱度”以及为什么“熵”能够有效地表示它。 什么是混乱度?“混乱度”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陌生,它通常意味着一种无序、杂乱、不可预测的状态。比如一个堆满了各种物品的房间,或者一场没有明确规则的争斗,都可以被认为是“混乱的”。在物理学和信息科学中,“混乱度”是一个更精确的.............
  • 回答
    这句看似简洁却又掷地有声的话,细细品味,道出了人作为一种生物,其生存的根本逻辑。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哲理,而是扎根于我们最原始的冲动与最复杂的社会属性之间的精妙平衡。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失去人性,失去很多”。“人性”是什么?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模板,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包含了人类之所以为人的那些特质。最核.............
  • 回答
    这事儿吧,其实挺有意思的,好多人可能觉得是男生不愿意,或者觉得是女生小题大做。但实际情况,我觉得没那么简单,里面门道可多了。咱们一点点捋捋。首先,得看这“大庭广众之下”是哪种场合。要是那种特别正式的场合,比如同学聚会,领导也在,那男生可能就有点顾虑。他会想,这一下系鞋带,是不是显得太亲密了?会不会让.............
  • 回答
    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并非简单的军事策略,而是一种深刻的人生智慧和哲学思想的体现,尤其是在面对困境、挑战和复杂局面时。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解读其含义和精髓: 核心含义拆解: 1. 结硬寨 (Jiē yìng zhài) “构建坚固的营垒,稳固根基”“结硬寨”的核心是“稳固、基础、防御、耐心”.............
  • 回答
    在知乎上,我们确实会看到一些用户在平台上高举“言论自由”的大旗,但同时又选择关闭自己的评论区,或者对评论进行严格的筛选和限制。这种现象乍一看似乎自相矛盾,但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背后的原因和逻辑。核心矛盾点:首先要明确,这里存在一个表面的矛盾: 提倡言论自由: 这意味着支持他人表.............
  • 回答
    这句话说得挺有意思的,它揭示了一个衡量一个人智慧高低的相当深刻的角度。我试着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说,希望能让你觉得有那么点意思。核心点:容纳“截然相反”的观点,而且“无碍于处世”。这可不是说让你见一个爱一个,或者左右摇摆不定,而是说,在看待问题时,你有没有能力跳出自己固有的那个“小圈圈”,去理解、甚至.............
  • 回答
    “宗教让一部分人团结起来,但把人类从根本上分裂了”这句话,触及了宗教在人类社会中作用的两面性。理解这句话,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宗教的团结效应和分裂效应是如何同时产生并作用的。第一部分:宗教如何让一部分人团结起来宗教的力量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共享的叙事、价值体系、仪式和身份认同。这些元素能够将一群人凝聚在一起.............
  • 回答
    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中的“太上畏道”并非直接出现在书中一个独立章节或明确定义。然而,通过孙思邈的思想体系、医学理论以及他所推崇的“道”的内涵,我们可以深刻理解他所表达的“太上畏道”的精神实质。要理解“太上畏道”,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何为“道”?——孙思邈心中的至高无上在孙思邈的语境.............
  • 回答
    “凡人皆有一死,凡人皆需侍奉”,这句浸透着悲壮与宿命感的话语,是《权力的游戏》世界观中最具代表性的核心理念之一。它不仅仅是剧中某个角色的口头禅,更是贯穿整个故事的灵魂,深刻地影响着人物的命运、情感和行动。要理解这句话,需要从两个层面来解读:它的字面意义和它背后所承载的更深层含义。字面意义:生命的必然.............
  • 回答
    「落后就要挨打」这句掷地有声的话,出自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之口,是对近代中国饱受屈辱历史的深刻总结,也是一句极具警示意义的格言。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深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含义:这句话的核心在于揭示了实力与安全之间的直接、残酷的因果关系。它并非仅仅指代军事上的落后,而是涵盖了一.............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单点紧化”这玩意儿。其实听着挺玄乎,但拆开了看,就能明白它到底在说啥。先说“紧化”“紧化”这个词,咱们在生活中也经常用。比如,你把一个松松垮垮的衣服系紧了,这就是“紧化”。或者,一件事情本来很模糊,你把它说得特别清楚,让细节都变得严实,这也是一种“紧化”。在信息处理或者科学领域,“.............
  • 回答
    中心极限定理与大数定律:从“差不多”到“趋近于平均”的深刻洞察在统计学和概率论的世界里,有两位重量级的人物,他们的理论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理解和应用随机现象的方式:一位是“大数定律”,另一位是“中心极限定理”。初听之下,它们似乎都在讲述“样本多了会怎样”,但细究起来,它们各自指向的是随机世界里截然不同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