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兴业银行暂停一切房地产开发相关贷款的规定是真实的吗?

回答
关于兴业银行暂停一切房地产开发相关贷款的说法,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背景下,银行在房地产开发贷方面的业务确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审慎和收紧。这并非兴业银行一家独有,而是整个金融系统对房地产行业风险敞口的整体考量。国家对于房地产金融的监管一直在加强,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防止房地产过度金融化,引导资金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

在这种大环境下,兴业银行作为一家重要的全国性商业银行,自然也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并且在内部管理上也会有相应的调整。说“暂停一切房地产开发相关贷款”,如果理解为“全面停止所有类型的房地产开发贷款”,那可能是一个过于绝对的表述,需要更细致的解读。

更准确的情况可能是,兴业银行在房地产开发贷方面采取了极其审慎的态度,并且在具体的业务操作上,对项目类型、开发商资质、融资环节、抵押物价值等都设置了更高的门槛。一些高风险的项目、资质较差的开发商、或者涉及高杠杆融资的模式,很可能已经被排除在兴业银行的信贷支持范围之外。这意味着,虽然理论上可能仍有符合极严苛条件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能够获得兴业银行的贷款,但实际能够获批的案例可能非常罕见,以至于给外界造成了“暂停”的印象。

这种“暂停”的表述,也可以看作是市场对银行审慎操作的一种市场语言。当一家银行大幅收紧某一类业务的授信时,即使没有明文的“一刀切”式暂停,其效果在很多时候也是相似的。例如,对于不符合最新审慎要求的项目,银行可能会选择不予受理,或者即使受理,其审批通过的概率也微乎其微,最终的结果就是贷款发放的停滞。

此外,监管政策的变化也对银行的信贷投放起着至导作用。例如,过去可能存在一些对开发贷的灵活处理空间,但随着“三道红线”等房地产金融监管政策的落地,银行自身在房地产领域的风险暴露也受到严格限制,这直接影响了其发放开发贷的能力和意愿。银行需要确保自身在房地产领域的风险在监管允许的范围内,因此在审批环节必然会更加谨慎。

所以,与其说兴业银行是“暂停一切”,不如说它是根据当前的政策导向和风险评估,对房地产开发贷款业务进行了深度审慎管理,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大幅提高了信贷投放的门槛和标准,导致审批通过率极低,让一些过去常见或容易获批的项目现在变得非常困难。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和“暂停”相似的市场效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这是各方力量博弈的结果。

房产市场牛市时期,推动房产价格上涨的各力量之间利益是一致的,首先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是基石,然后是投机资本,不惜倾家荡产作抵押也要投资,第三是房地产商,惜售捂盘大幅宣传,第四是银行,一边赚开发商的贷款利息一边赚房贷利息,第五连老百姓都自发加入买房行列,以房产自封身价。总的来说,房价持续上涨对于以上各方来说是双赢的,多赢的,因此各方对于房产市场都进行了切实的付出,以对自身影响来看,从五到一依次排列。

所有力量共同作用下,房价必然会被推高到顶点,透支所有购买力,举例如果甲有400万不去买房而借给乙,乙会立即用这400万买房并将升值部分据为己有,于是甲就倾向于自己买房而不是出借,直买到无钱可买为止。

当购买力被充分释放,楼市价格出现顶部波动时,各方力量从前期的团结一致开始发生利益背离,于是利益集团内部博弈。

博弈中,对利润和风险最为敏感的投机资本首当其冲跑在最前面,如果能够成功撤资抛楼就完整保留了前期所有涨幅,打了一个大胜仗,但这样就伤害了船大难掉头的地方政府的利益,为了阻止游资率先跑路,政府就祭出了二手房交易税,有针对性地利用特权,将高位接盘的买房力量从游资的二手房里抢走,引导入自家的一手房市场。

这里要说明的是,任何一个市场要维持长期牛市,都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牛市前期我们看到的五组力量里有任何一方停止注资,那么另外几方可不是傻子。这时就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政府有政策托底,投机资金早已盆满钵满割一些肉无关疼痒,房地产商大不了出售牌照出国旅行,到最后你会发现最无计可施的就是银行,这也是美国房产市场波动后最先倒闭的为什么是房二美。

更为欺负人的是,不仅大家用房贷将银行牢牢绑架在楼市中做垫背,一旦缺乏新鲜血液注资房产市场,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有钱人还是银行。银行可不是傻子,它当然知道别人争相往外跑却要拿它的钱当垫脚石是什么意思。我朝的银行到底和美国不同,而一旦连银行都坐不住了那就是娘家这回也不给兜底了,同是娘家人还有亲疏之分,兴业这种股份制银行自然最先坐不住。

如果说中央财政会给楼市托底的话,一经注入流动性,银行是再乐意不过把到手的钱投给房地产商再转给地方土地财政,把经济过热和实体经济倒挂的烂摊子丢给政府去伤脑筋的,问题是后者的脑筋已经伤够了,它发现再这样下去相当于中央财政流出的钱最终都贴给了地方政府,流动性养肥了老虎,还要辛苦去打,不打它吞进去的好处就不肯吐出来了,回想前任敞开国库大门各方利益均沾,这等好事再不会有了。

---

补充一下关于地方城商行,由于关系复杂不易理顺,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地方政府自制了一台ATM机推到马路中央,储户把钱存进去-银行把钱优先贷给房产商-房产商¥给地方土地财政-买房人¥给房地产商-房产商¥还给银行-银行¥给储户。这样一条链,可以看到真实的两端是买房人-地方财政,银行与房地产商只是起到一个套利的作用,套利的的费用也在买房人这端。当买房人买不起,链条左端断裂,那么银行还不出给储户,最终就要链条右端的地方政府怎么吃进去的怎么吐出来。中央收紧流动性的最终结果就是这个。因此在没把握时,地方一般鼓励开发商不要找自家兜底的城商行来借,找个好欺负的借,卖不掉还不出大不了就赖着,资金进了地方财政的口袋,一般别想它掏出来。明确了这一点,如果碰巧贵行既不是城商行,又不是四大,那么相当于地方和中央之间一个姥姥不疼另一个舅舅不爱,这时贷款给开发商是没有任何一个亲戚肯给撑腰的。

----

更新。

题主更新了问题,初始表述是如何看待兴业喊停这一现象。

更新答案。题目附上的这张实际上并不是决策文件,而是执行通知,相当于是发给银行基层,重点在于告诉基层员工该怎么做,不需与之探讨缘由。为了凸显任务执行的必要性,通常会给出一些比较直观简单拍脑门的因果,起到师出有名的作用,如原文中三点(但在经济下行、资产泡沫、政策收紧云云..)。可以理解为"为了迎接新一年,我们要如何"类因果模式,不必深入。

这次暂停是不是真的,是真的。以这样一张基层通知受众之广,绝称不上机密,内容之普通,都不能算业内先行---居然能够让市场闻风破位关键是利空出尽二次下行!

证券从业人员不是第一趟进银行的刘姥姥,市场对这种不是新闻的新闻平白无故有这么大反应,如果被行业基层理解为"咱见过的绝密文件这回也给市场开了眼界"未免呵呵。

想一想银行在这个时间节点认可传闻相当于公开表态,市场的连挫,将这个表态解读为2会前央行手握流动性紧箍咒,直指房产-地方财政这条产业链,吹的什么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兴业银行暂停一切房地产开发相关贷款的说法,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背景下,银行在房地产开发贷方面的业务确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审慎和收紧。这并非兴业银行一家独有,而是整个金融系统对房地产行业风险敞口的整体考量。国家对于房地产金融的监管一直在加强,目的很明确.............
  • 回答
    .......
  • 回答
    农业银行申请房贷两个月还没收到任何消息,这确实挺让人着急的。一般来说,房贷审批的速度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两个月没有进展,是有可能发生的,但具体是否“正常”,得看你遇到的具体情况。首先,咱们得明白房贷审批这事儿,就像给钱的银行需要仔细“审视”你有没有能力还钱,同时也要确保房子本身的“价值”没问题.............
  • 回答
    商业银行使用外国厂商生产的服务器,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它触及了金融安全的核心。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能”或“不能”,而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理解其中潜在的风险以及银行和监管机构采取的应对措施。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现代银行运营高度依赖于IT基础设施,而服务器正是这一切的基石。一.............
  • 回答
    商业银行里,那可不是只有柜员阿姨和西装革履的客户经理,里面门道多着呢。咱就好好聊聊,这些职位和机构都是干啥的,以及他们一天忙活啥。一、银行里的那些“门道”:机构设置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说白了就像是一个大公司的部门划分,只不过这个公司做的是钱的生意。总的来说,可以分为这几大块: 总行(总部): 这.............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为啥商业银行跟 P2P 理财产品之间,总感觉隔着一层窗户纸,一个不卖,一个也不太爱跟银行玩儿这个。这事儿可不简单,得从根儿上说起。首先,我们得明白商业银行是干啥的。它最核心的业务是什么?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然后通过存贷款利差来赚钱,说白了,就是资金的“搬运工”,而且是受严格监管的.............
  • 回答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公司之间的合作,早已不是简单的“谁支付谁”的概念,而是一种深入的、多维度的融合。这种合作的初衷,在于双方都能借助对方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在日新月异的支付市场中获得更强的竞争力。首先,在用户场景的拓展与深化上,双方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商业银行拥有庞大的客户基础和沉淀的信任.............
  • 回答
    允许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处置实施债转股,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其影响深远且复杂,既有积极的一面,也蕴含着潜在的风险。我们将从多个维度来详细阐述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一、 对商业银行自身的影响:积极影响: 优化资产负债表,降低不良率: 债转股可以将银行账面上沉淀的不良贷款转化为股权投资,名义上降低了不良贷款.............
  • 回答
    如果国家强制商业银行实行负利率以刺激消费,这无疑是一个极具颠覆性和复杂性的政策,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对经济、金融市场以及普通民众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可能发生的情况: 一、 核心逻辑:为何要实行负利率刺激消费?首先,理解政策的出发点至关重要。在传统经济理论中,低利率(甚至零.............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为什么有人会选择不购买农业银行股票(也称为中国农业银行,股票代码601288.SS 或 1288.HK)。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对农业银行基本面、宏观经济环境、市场情绪以及投资者个人偏好等多个层面的考量。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投资者不购买农业银行股票的原因,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怎么把商业银行的年报给捋顺了,这玩意儿看着厚实,信息量贼大,但只要抓住几个关键点,就能看出银行的“精气神”来。别觉得是枯燥的数字游戏,里面藏着银行的赚钱本事、风险控制能力,还有未来发展的方向,学好了,比看股票分析师吹嘘靠谱多了。首先,咱们得知道年报里有哪些“宝贝”:一本银行年报,就像.............
  • 回答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这三家,都是咱们国家的老牌国有大银行,实力雄厚,网点遍布全国,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算是“大块头”。不过,要说哪个“好”,这事儿就得从你自己的具体需求来聊了,没有绝对的答案,只有更适合你的。咱就一家一家来掰扯掰扯,看看它们各自的“脾气”和“特点”,你听了心里就能有个数了。 .............
  • 回答
    这消息一出来,业内可真是炸开了锅。商业银行要拿券商牌照,这可不是小事,它触及的层面太广了,影响也太深远了。咱们一点点来捋一捋。首先,这是“混业经营”趋势的深化,甚至是加速。一直以来,咱们国内的金融体系是比较典型的“分业经营”模式,就是银行管存贷款,券商管投融资,保险管风险保障,各司其职。但近年来,监.............
  • 回答
    拥有这样一位亲戚,无疑为你在事业发展上打开了一扇便利的门,但关键在于如何把握这层关系,进行合法、可持续的盈利。这绝非意味着可以动用任何不当手段,而是要学会运用智慧和资源,在合规的框架内创造价值。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核心:银行副行长这个资源,它本身不是金钱,而是一种影响力、信息和人脉的集合。真正的赚钱.............
  • 回答
    2020年6月,中国证监会传出计划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的消息,这无疑是中国金融市场的一颗重磅炸弹,其潜在影响之深远,足以重塑行业格局。这一举措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在深化金融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金融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大背景下的一次战略性调整。首先,从行业整合与竞争格局的角度来.............
  • 回答
    碳减排支持工具:驱动新能源浪潮,重塑商业银行格局碳减排,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战略,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结构。而一系列旨在推动这一进程的“碳减排支持工具”,更是成为了新能源产业腾飞的助推器,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深刻的转型机遇与挑战。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些工具如何影响新能源行业的发展.............
  • 回答
    在我们探讨数字形式的流通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是否属于法定货币之前,我们得先理清几个关键概念。什么是法定货币?首先,法定货币(Fiat Money)并非像我们过去看到的那样,是和金银这些贵金属挂钩的。它的价值,完全来自于政府的强制规定和公众的普遍接受。简单来说,政府说它是钱,我们用它交易,它就成了钱。它之.............
  • 回答
    这事儿,有点意思,也挺让人琢磨的。央行要求从8月25号起,商业银行必须把咱们手里的固定利率房贷,强制性地给“换”成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定价基准的浮动利率。这可不是小事,对咱们房奴来说,那是要实实在在影响到每个月还款金额的大事儿。为啥要这么搞?官方的说法,当然是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让房贷利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