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宋江会把扈三娘许配给王英而不是做自己的压寨夫人?

回答
宋江把扈三娘许配给王英,这事儿啊,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咱们一步步掰扯掰扯。

首先得明白宋江当时是什么处境,以及他为什么会出现在梁山。宋江本来是个小吏,仗义疏财,有点名气,但终究是体制内的人。后来因为江湖上的事儿,杀了阎婆惜,才不得不浪迹江湖,最终上了梁山。上了梁山,他不是天生的绿林好汉,他骨子里还是带着点“规矩”和“名声”的。

再者,说句不好听的,梁山好汉们很多都是被逼上梁山的,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三教九流都有。虽然上了梁山,大家都是兄弟,但说到底,梁山还是个江湖草莽之地,没有朝廷那种严谨的等级和制度。宋江虽然有威望,但也不是说一句话就能让所有人都俯首帖耳的。

现在咱们回到扈三娘。扈三娘这个人,那可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在战场上杀得梁山好汉们束手无脚,最后被林冲活捉。这时候的扈三娘,可以说是梁山的一个重要“战利品”。她身世不凡,长得也漂亮,武艺高强,要是放在一般场合,那绝对是抢手货。

为什么宋江没纳她为妾呢?有几个层面的原因:

1. 避免“后宫之乱”和潜在的权力斗争:

宋江上梁山,他不是目标明确的起义军领袖,更多的是一种“被推举”和“顺势而为”。他虽然是大当家,但梁山上还有其他有实力、有声望的人物,比如晁盖(虽然宋江来的时候晁盖已经死了,但晁盖的旧部和影响力还在)、吴用、公孙胜,还有像鲁智深、武松这样武力超群又很有主见的头领。

如果宋江把扈三娘这样一位姿色出众、能力非凡的女子纳为自己的压寨夫人,这无疑会大大增加他在梁山内部的“个人势力”和“威望”。这对于其他想要争夺领导权或者对宋江不满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可能被解读为宋江在培植自己的亲信和势力,为将来独揽大权做准备。

要知道,梁山泊的领导权虽然名义上是推举,但背后也充满了各种博弈。宋江作为一个“聪明人”,他知道如何在不引起太大动荡的情况下稳固自己的领导地位。纳扈三娘,很可能就触碰到了某些人的神经,引起猜忌和不安,不利于他笼络人心、维持梁山表面的团结。

2. 政治考量:笼络人心与平衡各方势力:

宋江上梁山,其核心目标是“招安”,回到朝廷,洗白自己,实现“忠君报国”的政治抱负。他需要梁山成为一个能被朝廷接受的“武装力量”,而不是一伙纯粹的土匪。

在这种大背景下,宋江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带有政治上的考量。将扈三娘许配给王英,这看似是“个人感情”的安排,但实际上是一种“政治婚姻”。

笼络王英及其派系: 王英虽然武艺平平,但他是梁山早期的一批老资格头领,身边也有一些亲信。通过把扈三娘这样一位极具价值的女性许配给他,宋江能够极大地拉拢王英,让他感恩戴德,从此更忠心于自己。这就像古代帝王通过赐婚来巩固统治一样。
平衡其他派系: 梁山上人多口杂,各路人马都有自己的势力和诉求。将扈三娘许配给王英,一个相对“弱势”但资历尚可的头领,既能“处理”掉扈三娘这个“特殊人物”,又不会让某个特别有权势或有野心的人物轻易得到,避免引起其他头领的不满或觊觎。这是一种“分蛋糕”式的策略,让大家都能得到一点好处,或者说“不得罪人”。

3. 个人道德与名声(宋江的伪装与目标):

宋江在书中一直扮演着一个“仁义”的形象,即使在梁山这个杀人放火的场合,他也极力维护自己的“仁义”名声。他希望自己是一个“有德”的领袖,能得到众人的拥护,为将来招安打下基础。

如果他自己娶了扈三娘,尤其是在扈三娘被林冲“活捉”的情况下,这多少会有些“不光彩”或者被人抓住把柄的地方。毕竟,梁山好汉们在江湖上行走,也讲究一些“道义”或者“面子”。宋江自己纳妾,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被贴上“好色”的标签,有损他“领袖”的形象。

而将扈三娘许配给王英,可以被描绘成一种“公平分配”、“不留私情”的行为。宋江仿佛是一个大公无私的裁判,将这位“战利品”公平地分配给了合适的成员。这维护了他的“仁义”和“公正”的形象。

4. 扈三娘的立场与“从夫”的观念:

虽然扈三娘武艺高强,但在那个时代,女性的命运很大程度上还是由男性主导的。她被捉上梁山,成为了梁山的“俘虏”。在梁山这个环境下,她个人的意愿可能很难得到充分的考虑。

宋江作为梁山的最高领导,他有权决定扈三娘的归宿。而王英这个人,虽然在书中有些好色好色、粗鲁的描写,但他在梁山上也是有自己的位置的。将扈三娘许配给王英,从一个“安排”的角度来说,并不是毫无道理的。

而且,一旦被许配,按照当时的社会观念,扈三娘作为女性,理应“从夫”。即便她心中有所不甘,但胳觎生活在梁山这个环境里,也很难有什么反抗的余地。

总结一下:

宋江将扈三娘许配给王英,并不是仅仅因为他看不上扈三娘,或者扈三娘不适合做压寨夫人。这背后是多重因素的考量:

政治安全: 防止自己在梁山内部树立过多敌人,避免引起权力斗争的猜忌。
政治策略: 通过拉拢王英、平衡各方势力来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为招安做准备。
个人形象: 维护自己“仁义”的领袖形象,避免被贴上负面标签。
社会现实: 符合当时社会对女性命运的安排方式,同时也是处理“俘虏”的一种方式。

所以说,宋江这个人,虽然是个绿林头领,但他很多时候的行动,都带着一股子“官场”上的精明和算计。他不是那种只凭热血或者个人欲望做事的莽夫,而是非常懂得权衡利弊,把梁山作为一个政治舞台来经营。把扈三娘给了王英,就是他精心算计后,一个让各方都能接受(至少表面上如此)的“最优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宋江懂得利益最大化

同理,如果在打破祝家庄之后,在仓库里缴获宝雕弓一把,精钢板斧一对,都是超级优良的橙色装备

那么宋江会如何分配这些战利品呢?

自己留着用呗,那多好啊!

当然不不是啊!

宋江不会射箭,又抡不动斧子,他留着干嘛?

那么把板斧送给自己的小弟戴宗,把宝雕弓送给吴用如何呢?

这俩人 一个是自己的心腹,一个是梁山上的智囊,给他俩送礼说得过去啊!

当然还是不行啊!和自己留着道理一样,戴宗也抡不动斧子,吴用也拉不开那个宝雕弓!

把板斧赐给李逵,把宝雕弓赏给花荣呢?

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花荣善射,李逵最熟悉的兵器就是斧子。

同样的道理,当时的扈三娘在宋江眼中就是一件战利品!

自己留着用,当然可以

但是宋江连一个阎婆惜都搞不定,就更别说扈三娘了

宋江要是有本事每天都把阎婆惜办踏实了,阎婆惜会帮着他烧那封书信的。

那么按照很多网友说的,让扈三娘和林冲结婚呢?

林冲人家是有老婆的!虽然现在死了,但是林冲没事儿念叨的还是自己的老婆!

再有,林冲本身也不是色中饿鬼那种,你给他一个扈三娘,俩人切磋武艺还行,别的林冲真的没那么大的欲望。

矮脚虎王英就不同了,人虽然是猥琐下流,但是人家实力可是不差!

而且某个方面的欲望是远强于梁山其他人的!

水浒传中对女子动强的就没几个,他算是最突出的一个,把扈三娘给他,他会乐开花,也会真心感谢宋江!

至于说对女子动强的没几个,可以盘点一下:

史进安道全他们是花钱去嫖;

宋江是包养;

周通和董平都是把女子娶回家做老婆(周通还未遂);

高衙内对林娘子也是逼迫家劝诱,并不是直接就扑上去;

裴如海和西门庆是靠哄骗;

李固那是双方结成了利益同盟;

连正派带反派都算上,真的强上的好像还真的只有王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宋江把扈三娘许配给王英,这事儿啊,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咱们一步步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白宋江当时是什么处境,以及他为什么会出现在梁山。宋江本来是个小吏,仗义疏财,有点名气,但终究是体制内的人。后来因为江湖上的事儿,杀了阎婆惜,才不得不浪迹江湖,最终上了梁山。上了梁山,他不是天生的绿林好汉,他骨子里还是带.............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水浒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眼——“忠义”。宋江之所以要把“聚义堂”改成“忠义堂”,绝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他内心深处政治抱负和人生追求的集中体现,也是他想要“招安”的信号,更是他为梁山好汉们铺设的唯一出路。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先聊聊这“聚义”和“忠义”的区别。“聚义”:起点,.............
  • 回答
    宋朝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的朝代,其经济和文化上的繁荣程度堪称高峰,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正是这种繁荣之下,也隐藏着一些深刻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最终导致了像方腊、宋江这样的起义爆发。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繁荣”等同于“人人安居乐业”,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复杂的多层次的矛盾。要理解为何在繁荣的.............
  • 回答
    “铁血强宋”这个称呼,单听上去就有一种刚劲、雄浑的感觉,让人联想到金戈铁马、浴血奋战的画面。然而,当我们深入了解宋朝的历史,特别是其军事和对外关系时,会发现这个称呼其实带着一种复杂的情感,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反差萌”的解读。首先,我们得承认,宋朝在很多方面确实展现出了“强”的一面。经济的繁荣,是“强”.............
  • 回答
    宋朝文人参军打仗的现象,确实是宋朝军事史和文化史上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社会背景和文化价值观的交织。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文人士大夫的军事参与度显著提高,这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政治制度的塑造:文官主导与武将地位的压制这是最.............
  • 回答
    有些人会觉得宋雨琦在《奔跑吧》里的表现有些“没文化”,这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观察,背后可能涉及几方面的原因。首先,得承认的是,我们对“文化”的理解本身就很多元,不能一概而论。而一个综艺节目,尤其是像《奔跑吧》这样以户外游戏、搞笑互动为主的节目,它呈现出来的状态自然会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或者我们期.............
  • 回答
    宋朝军事的“弱”与明初军事的“强”,以及这种转变的根源,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究的历史话题。咱们不能简单地把宋朝一竿子打死,说它有多弱,也不能把明初说得像天神下凡一样突然就无敌了。这中间的逻辑链条,其实挺复杂的,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思想,甚至地理环境的方方面面。先来说说宋朝的“弱”是怎么来的?宋朝.............
  • 回答
    宋朝是个繁荣的时代,商品经济空前发达,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交易活跃。可就是这么一个经济强盛的朝代,却常常面临一个让人费解的矛盾:“物贵而钱少”。这话说得没错,有时候明明货很多,但人们手中的铜钱却不够用,导致物价上去了,大家手里的钱反而显得不那么值钱了。这背后的原因,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看。首先,铜钱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宋金历史中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议题,涉及政治斗争、史料解读以及后世评价的变迁。要理解为何会出现“秦桧的功劳被抹杀,岳飞的功劳被夸大”这样的说法,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剖析:一、秦桧在“天眷和议”中的真实作用与后世评价的错位首先,我们得澄清“天眷和议”这个说法。历史上,宋金之间有过多次议和.............
  • 回答
    宋朝拥有火药这件利器,最终却抵不过蒙古人的铁骑,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因素交织的结果,并非单单“有没有火药”就能一概而论。如果一定要探究其深层原因,咱们得从多个角度好好掰扯掰扯。首先,火药在当时的军事应用尚处于早期阶段,其威力和制式都远未成熟。别看我们现在一说火药就想到火枪、火炮,但在宋朝,火.............
  • 回答
    这真是个好问题,也很常见。我理解你想要听一个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的解释,而不是那种冷冰冰的AI报告。咱们就来聊聊,为啥大家提起古代中国,脑子里闪过的总是“汉唐盛世”,而宋朝好像总有点儿“被低估”的感觉。这背后啊,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就像一道菜,不是只有味道鲜美就能征服所有人,还得看它呈现的方式.............
  • 回答
    宋、明这两大王朝,在中国历史上都曾拥有过辉煌的时期,其综合国力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超越了它们最终的征服者——金和清。然而,历史的吊诡之处就在于,强大的综合实力并不总是等同于稳固的统治。宋、明王朝的覆灭,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归结为“实力不足”。深入剖析,我们会发现,这些王朝的衰亡,更多.............
  • 回答
    的确,从时间上看,宋朝(9601279年)和明朝(13681644年)之间隔着元朝(12711368年),算起来 roughly 90年,这个数字放在几千年中国历史长河里,确实不算特别遥远。但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这两朝之间仿佛隔了不止一个朝代,甚至感觉上很远呢?这其中有几个关键原因,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
  • 回答
    《大江大河》里,程开颜对宋运辉的爱,那几乎是燃烧一切的奉献,是明晃晃的、不掺杂任何保留的。她为宋运辉操碎了心,从他被下放时的惶恐不安,到他事业上的每一步崛起,她都像一个最忠诚的跟班,紧紧跟随,无怨无悔。她会因为宋运辉的一点点好脸色而开心一整天,也会因为他的一点点不开心而茶饭不思。她甚至可以为了宋运辉.............
  • 回答
    唐宋变革论的核心观点之一,就是士人阶层在政治舞台上地位的显著提升,尤其是在宋朝,文官政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唐朝后期到宋朝初年的这一演变过程,会发现文官地位的抬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呈现出一些与宋朝直接汲取和发展不同的特征。首先,唐朝时期文官地位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应对藩镇割据和安.............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历史现象。清朝末年,确实存在不少以“明朝”为旗号的反清复明运动,而元朝末年,虽然也有反抗统治的起义,但以“宋朝”为旗号的声势和规模相对较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一、 明朝与宋朝的“正统性”认知差异:这是最核心的原因之一。 宋朝的灭.............
  • 回答
    如果宋江为了拉拢武松而设计害死了武大郎,这江湖又将掀起怎样的波澜?这绝非一个轻松的假设,它触及了《水浒传》的核心人物关系和道德底线,一旦宋江真的迈出这一步,整个故事的走向将会彻底颠覆,而江湖的格局也将因此而扭曲。首先,我们得捋一捋这其中的逻辑和可能的后果。宋江为何要拉拢武松?自然是因为武松的勇武、义.............
  • 回答
    这事儿啊,可真是让人挠心挠肺,也让人心痒痒想。想当年,那一百单八条好汉,哪个不是身怀绝技,一身反骨?宋江这个及时雨,能把这帮龙盘虎踞的江湖汉子聚拢到一起,本事不小。要是真不招安,直接拉杆子自己干,那场面,那格局,啧啧…… 我给你说道说道,这宋江要是称王,会是个啥样的王朝。一、 龙穴之地与根基稳固首先.............
  • 回答
    听到宋江已逝的消息,梁山好汉们各怀悲喜,情绪复杂。最先得到消息的头领,恐是那曾与宋江一同征战,出生入死的老伙计。 比如鲁智深、武松、花荣、吴用。他们或许会先是一愣,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随后,便是胸口一阵闷痛,好似有什么东西被生生剥离。吴用,这位曾经运筹帷幄的军师,听到消息的那一刻,定会脸色煞白,仿.............
  • 回答
    说起宋江,很多人脑子里立刻就跳出来“及时雨”,那个在梁山泊一呼百应、坐上头把交椅的头领。但你知道吗?宋江在还没上梁山,更别说当大哥的时候,就已经在江湖上名声在外,被不少响当当的人物看重了。这可不是一句“仗义疏财”就能解释清楚的。要说他怎么做到的,这背后可有门道,得从几个方面细细道来。首先,得说说宋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