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
制作组新leak说海德里希赢得内战以后会在一年到两年时间完成核计划……
所以……勃艮第体制完全就是那种一波流的东西了,勃艮第那种小地方还好说,日耳曼尼亚这种体量的国家根本不能长久持续下去……
原回答
其实tno的意识形态介绍日志里面把勃艮第体制和《1984》里面的英社相互比较我觉得是不恰当的,我就通过两者的比较来说明一下勃艮第体制的可行性有多低……
首先在《1984》里面,利维坦的触手并不是伸向每一个人的,低层的人民群众可以做小生意,可以谈论对政局的不满,老大哥无微不至的关怀是指定到特定人群的,这种监控方式在现实中是可以实现或者已经实现的,比如说铺天盖地的摄像头,社交软件的监控等等等,找到可疑人物在定点打击就可以了,但是勃艮第体制这种……我觉得需要的维稳经费是难以估计的,因为每个人都不许有异议的监控几乎很难实现。
其次在《1984》里面有胜利杜松子酒啊,还有官方量产的小黄书,许许多多的人还自以为拿到官方的禁止品而沾沾自喜,这个在现实中可以轻而易举的实现,但是勃艮第体制……不存在的,对人性的压制没有丝毫的放松,根本不可能实现。
第三《1984》对人的思维是引导式的,比如说仇恨教育,比如说著名的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战争即和平这种双重思想,前一秒还在欧亚是敌人后一秒欧亚是盟友,篡改历史,伪造指标等等等等,这些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影子,这一方面体现了英社制度的优越性,一方面体现了英社对人民群众是恐惧的,但是勃艮第对人民群众毫无敬畏之心,对人的思维就是简单粗暴的压迫,毫无技术含量也毫无可行性。
最后我有必要说明一点,在《1984》的末尾,对所谓新话的诠释,文章用的语态是过去式的,这侧面反应了英社的体制已成历史,英社迟早要被人民群众推翻的,如果说《1984》体现了对专制,独裁的愤恨,但是也是保留了对人民群众力量的信心的,这我在勃艮第体制的描述中看不到这一点。
当然可行。
勃艮第认为只有纯种雅利安人才配做人。非雅利安人如果在自己的国家过的很好,那就是我们要征服或者毁灭的对象。如果在殖民地吃土,那就是天然的奴隶。
衡水模式认为只有优秀的做题家才配做人。不擅长做题的人如果在大城市那就是待拱的白菜,如果在农村那就是不值一提的垃圾。
勃艮第相信Arbeit macht frei,每个人每天除了保证最低限的睡眠,其余时间都要工作。
衡水模式也相信Arbeit macht frei,每个人每天除了保证最低限的睡眠,其余时间都要做题。
勃艮第反对任何形式的艺术、娱乐、休闲和文化活动,将其称为堕落。
衡水模式也反对任何形式的艺术、娱乐、休闲和文化活动,将其称为堕落。
勃艮第对每个国民实施不分昼夜的监控并以此为荣。
衡水模式对每个学生实施不分昼夜的监控并以此为荣。
勃艮第禁止自由恋爱。
衡水模式也禁止自由恋爱。
勃艮第相信只要纯化血统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衡水模式相信只要做题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在旁人眼里的勃艮第很神秘,很少有人进去,更少有人出来。
在旁人眼里衡水模式的学校也很神秘,很少有人进去,更少有人出来。
勃艮第人认为他们的体制是全世界唯一正确的治国方式。
衡guard也认为他们的体制是全世界唯一正确的教学方式。
勃艮第崇尚野兽派建筑。
衡水模式也崇尚野兽派建筑。
本来陆陆续续补充了不少,后来想想还是删了。反正懂的自然懂,不懂的你讲多少道理他们都听不进去,甚至还会恶意曲解。
只想提醒一下大家,碰上衡guard最好见一个拉黑一个,为了你的安全。
另外虽然没啥兴趣跟人撕下去,不过有些事情还是得说一下。这个问题下挂我的两位大神,一位说我是勃艮第,另一位说我软绵绵。我也不知道我到底要怎么做才能不挨骂,是该软还是该硬。所以能不能请你们内部先统一一下意见呢?
勃艮第体制的设计很有问题。
勃艮第体制在tno里面的介绍非常的模糊。“斯巴达式的生活方式”?什么叫做斯巴达式的生活方式?很难给出精准定义。我能想象的无非就是全体公民军事化,可是这又要求国家进行扩张,否则军事化毫无意义。勃艮第国在tno世界线里姑且算做德国的附庸,而且就这么小,怎么扩张?另外,扩张主义的本质就是以战养战,用战利品讨好本国普通公民,缓和矛盾,而勃艮第体制似乎完全没有这个目的。其他不合理之处就不细说了,党卫军专制带来的集体腐化,生产过剩的问题(核弹是偷的不是造的),如何在核弹废土建设农业乌托邦,这个体制的逻辑存在混乱。
我猜想tno作者只是把他们脑海中一切和极权压迫剥削疯狂有关的负面想象杂糅在一起,然后扔给一个在历史上名声很差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勃艮第体制是西方受社民思想影响的年轻人所恐惧的一切意识形态的粗糙融合产品。
其实,要把勃艮第体制合理化很容易,tno之中已经暗藏了密码。既然希姆莱已经沉浸于神秘主义幻想,为何不直接说他成了克苏鲁的信徒?整个勃艮第国已经成了克苏鲁的国度,全体国民都被洗脑,成为了奴隶,他们唯一要做的是用核弹把所有人类都杀死,从而腾出空间,迎接克苏鲁的再次降临。反正p社游戏都是魔幻现实主义,搞出点莫名其妙的背景一点也不违和。那个勃艮第摇篮曲就很有克苏鲁风格。我对tno最感兴趣的一段时间里面甚至都想象了tno背景的沙盒rpg游戏,主角最后打的大boss就是以肉身做容器,承载克苏鲁力量的变异希姆莱。想想就带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