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勃艮第黑皮诺“自古以来”就被不少人当作干红葡萄酒的终极答案,不只是当代而是历代如此。法国葡萄酒乃至世界葡萄酒的“国王”一直是勃艮第,一两千年来从没变过。波尔多扬名世界不过200来年,纳帕和超级托斯卡纳才不过几十年。
2.其次,物以稀为贵。现在流行的什么膜拜酒、车库酒,其实都是人家勃艮第千百年来玩剩下的。像波尔多名庄拉菲年产量20多万支,拉图十多万支,柏图斯年产量大约3-4万支,整个波尔多名庄里除了极个别酒款,都至少是大几万的产量。而经常喝勃艮第的朋友自然知道,勃艮第的许多名家名田,基本年产量只有几千瓶,少的更只有几百瓶。所以无论从升值潜力还是人的心理来说,都特别喜欢收藏勃艮第(前提是不差钱)。
3.勃艮第酿酒和打造品牌的理念与其他产区不同,我自己对勃艮第还算有些许研究,打个简单的比方: 如果说波尔多/纳帕做的是奢侈品,那么勃艮第的酒就是艺术品了。勃艮第的不少酿酒名家也的确是像艺术家一般在酿酒,根本不管市场的需求和口味,只忠于自己内心对顶级葡萄酒的追求。奢侈品贵如爱马仕,再贵再稀有它能比得过梵高、毕加索的画作么?
4.从口味上来说,勃艮第的酒无论是黑皮诺,还是霞多丽,香气、口感上大多都追求精致优雅,但是优雅不等于轻柔寡淡。我自己把勃艮第葡萄酒最大的特点概括为“汤清味浓”。
做酒如做汤,大多简单的汤风味单一、略显寡淡,好一些的能做到鲜甜可口,再好些的能做到别具风味,做到佛跳墙一般的鲜浓滋味对大多人来说已经是极限了,像赤霞珠、梅洛、西拉、丹魄都能做出极品浓汤。然而真正能做到汤清味浓才是至高境界,这就是勃艮第的境界。
5.说完勃艮第的好,我再来说点别的。许多老饕酒友往往掉进了勃艮第这个巨坑之后就难以自拔,其实大可不必。前几年酒友圈流行一句话“始于波尔多,终于勃艮第,兴于纳帕谷”,其实这句话很有道理,符合许多老酒客的喝酒经验。所有人几乎都是从低段波尔多入门,一路把各个国家的酒都试了一遍,最后钟情于勃艮第。
但勃艮第并不是真正的终点,“兴于纳帕谷”这句在我的理解并不是单指纳帕的红酒,而是代表了各种新兴的产区、品种和品牌,葡萄酒比起其他酒类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多样性,老喝同一种味道那得多么无趣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