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胃肠科的医生说过:
他对于中医不屑一顾。但是每次出门诊他都会用手摸一下患者的肚子。如果发现非常冷。都会建议对方吃几个月姜粉。
我按照这个方法,吃了半年多,我喝冷水打嗝的毛病治好了。
前几天,医保科科长请吃饭
因为她的妹妹乳腺癌合并肝转移,经过一年规范的紫杉醇+赫赛汀治疗,pet纯阴性,仅做了乳腺楔行切除。
可以说是很经典的乳腺癌病例了。
席间,科长问我,小伙子年纪轻轻为何如此造诣。
我抿了口酒,说
“现在的临床医学,对个人要求很低,因为有着完善的三级查房制度和每年更新的医疗工作指南,相对于祖国传统医学,有着较高得容错率和统一的治疗方案。比一个人开方子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她来了以后,我只做了三件事,第一:确立了她Her2阳性型的肿瘤分型,确定了她的晚期乳腺癌治疗方案,对她进行了长足的化疗过程,
第二:把主任和二线排给她做手术,术中我剪线头剪的特别好。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给她进行了三次换药,保证了她伤口没感染。
当然你们家有钱用得起赫赛汀也是也是关系很大的,还有一点就是病人也没有治愈只是延缓生存时间。
现在的临床医生,用药有指南,手术有上级,自己就只做了点微小的工作,谢谢大家”
对。
因为“中医”这个概念,根本就不应该存在。它只是一个政治概念,而不是学术概念——既不是“中医”的学术,也不是“西医”的学术。同样,“西医”也不存在,存在的,只有“医学”。
医就是医,药就是药,有任何必要搞出个特权集团?你觉得规则不合理,可以提出新的规则,合理可行就纳入统一规范。而不是因为玩不过了就要求豁免规则,或者一个赛场两套规则。别人二百米蝶泳,你不淹死就是冠军。这在赛场上叫愚弄观众,在医院里叫草菅人命。
别说什么两种文化背景下的科学,狮子座α和轩辕十四没有互撕出个“中天文”、“西天文”,商高跟毕达哥拉斯也没憋出个“中数学”、“西数学”之争,袁隆平全世界那么大名气也没弄个“中农”的名头,怎么到了医学上面,中国就成了原始丛林里的神秘民族了呢?
说到神秘,别以为菲尔普斯拔火罐是什么长脸的事儿,“神秘医学”在哪里都有人热衷,南美的玛卡、西藏的秘药、印度的神油……所谓“神秘”,对于背后的文明来说,未必是什么褒义词。
有同学说了,那“中式建筑”还要吗?“中文”还要吗?要!对了,就是这么双重标准,因为中式建筑保留的是建筑风格,建筑风格是文化,没有天然的裁判,死不了人。但是你要跟我说你用木榫石拱搭三峡水坝长江大桥、盖广州塔紫峰大厦,您一边玩去。中文英文,你说你好我说我好,大家都对,但是医学——以及一切自然科学——都不一样,天然的裁判在那里,“文化背景”必须靠边站。
扯远了,回来回来。
有同学说了“你说这都没用,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太对了,别分什么黑猫白猫,让它们去抓老鼠好了,贴上大大的民族标签,难道不恰恰是反其道而行?这话原本的背景,不就是说让大家踏实做事,扔掉一直压在头顶的,姓“社”还是姓“资”的大帽子么?拿这句话来维护“中”、“西”的帽子,难道不是个笑话?
还有同学说绿豆甘草都是中药,不信中医不许吃。这就更明显是耍流氓了,我还不相信《水知道答案》呢,莫非就不许喝水?医学,是研究一种物质能否治疗疾病、怎么能治病、为什么能治病、除了治病还有什么其他作用的学科,而不是说你研究记录了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就变你的了。我看两百遍红楼,也没资格说别人不许读啊,也没那么厚脸皮说在我读过之后的红学文章都是我的伟大成就啊。
一种天然药材,没有明确其有效成分和毒副作用时,应该叫药学研究对象和初级药材原料,而不是“中药”,无论它是人参还是金鸡纳树皮;提炼出其有效成分,甚至能够通过更经济和可控的手段取得乃至化学修饰的时候,也不叫“西药”,而就是“药”,无论它是青霉素还是黄连素。原始材料能治病吧?未必不能——要不然就没必要研究了。能作为“药”吗?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不应考虑,但不排除在缺医少药并且不救治就会出现不可挽回的死亡或残疾风险的时候,作为权宜之选。
但如果你说,天然药材姓了“中”,那他就必然得神秘而“博大精深”,不可能解析出有效成分以及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机理,不可能借助技术的提升分离修饰,那么,我认为这是在耍流氓。
医学就是医学,不是文化,也不是政治。如果它是文化,那么以人命为筹码的文化必然是糟粕;如果它是政治,那么捏弄人命的政治,叫做野蛮。
开头说过,中西医之争是政治、是利益、是站队、是党同伐异,不是学术。学术之争越论越明,政治之争越斗越脏。该说的都说了,没什么值得交流探讨的,谢绝回复,谢绝“辩论”,匿了。
-------------------
感谢大家的赞,只是一吐之快,过七千的赞实在不敢当。真的很不喜欢这样的话题,政治之争,站队当头,输赢毫无疑义,永远无法指望能争论出任何有价值的结果。说得再多,除了换来反对者的咬牙切齿,改变不了任何事情。
再次感谢每一个朋友点下的每一个赞同,但是还是更希望知乎少一些这样的话题,多一些探讨,少一些党争。
从科学的角度看,对,应该全面否定中医。
从大是大非的角度看,不对。没有详细描述,我还想留着这个号子。
骗子连调查都不调查,就先吹牛皮。
日本的汉方药仅仅占了日本医药份额的2%,而且基本上都是卖给中国游客的。
只要去过日本的人都知道,日本的汉方药,是放在普通商店,由不具备任何中医知识的普通店员,在未经中医辨证的情况下随意销售给不懂中医的普通人的——从这个角度看,日本的汉方药也属于伪中医。
我问过一个西医博士:“胃寒腹泻用西医如何治?”
西医博士:“西医没有胃寒腹泻的概念,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胃寒腹泻这个病”。
西医不懂,就说没有这个病。而胃寒腹泻这个病是存在的,我的一位同事胃寒很严重,严重到吃一次香蕉腹泻一次。
事实上,胃寒腹泻对于中医来说,是小得不能再小的病,治这个病的中药多多的是,对于西医来说无药可治。懂中国文化常识的人,自己食疗就可搞掂。
红参加春砂仁,蜂蜜加春砂仁,或看中医生,慢慢调理,100%有效。
西医有西医的优缺点,中医有中医的优缺点,抗菌消炎,抗生素很好用,在医治肺结核及旧时的麻风中立了大功,但抗生素也有缺点,存在过敏死人的风险,也存在致白血病的风险,国人滥用抗生素,细菌抗药性也是一个大问题。建议对抗生素过敏的人首选中药。
寒热虚实的调理,西医不行,不是不好用。寒热虚实,对于中国人(外国人体质不清楚)来说99%都会遇到,年轻时没有体会,年纪大了也体会到。
现阶段,99%中国人在生活中都使用中药,即使中医黑去看西医,也会吃到中成药。
本人妻看西医,做了刮子宫内膜的小手术,西医生开了西药头孢,也开了中成药两种,一种是血府逐瘀片,另一种是什么忘记了。医生再三叮嘱,头孢只吃两天,多余的扔掉,中药一定要吃光。
中医西医并存,各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什么不好吗?为什么要废掉一种?
有天就有地,有长就有短,有内就有外,有美就有丑,有阴就有阳。
有寒就有热。
一些人吃冷饮无节制,吃雪梨、香蕉等寒性水果或其它寒性食品无节制,长久了,肠胃就容易寒。
一些人吃烧烤、油炸食品无节制,或吃其它热性食品无节制,长此以往,肠胃就容易积热,引起便秘。香蕉对肠胃有寒性,可用这个特性来调和肠胃积热,便秘症刚开始还轻的时候,吃一点香蕉,可调和了,不用看医生。这时候吃香蕉为什么不腹泻了?
便秘严重时就要看医生了,肠胃积热只是便秘的原因之一而已。
中医的寒热虚实理论,已成了中国文化,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指导着我们,使我们受益非浅。
比如做了大型手术后,人就会气血两虚,这时就要注意保暧,比别人适当穿多一两件衣服,忌吃寒凉性食物,适当吃一点滋补品,比如人参、鹿茸、阿胶等。
妇女分娩后,身体也虚弱,要吃姜酒鸡(温补)。听说国外有女人在水中生孩子,外国人是不信我们这一套的,建议中医黑学一学外国人,打破我们的封建迷信,别吃姜酒鸡,月子里多吃莲藕水鸭汤,花蠏冬瓜汤。
还有中医黑叫我别看西医,请你们别眼睛时时做双盲实验,我的观点是中西医并存。建议中医黑永远不吃中药、在生活中别使用中医文化、永远别吃阿胶、人参等。反正本人妻做过小手术,气血有点虚,需要吃一些补品,减一减价,节省一点钱。
有中医黑让我证明“寒”存在,妇女坐月子要吃姜酒(温里),不敢吃寒性食物,就已经证明“寒”是客观存在的人体中医生理现像。
中医黑想体会“寒”的存在很容易,多吃寒性食物就行,以下供参考:
桑叶、菊花、杞子泡开水长期当茶饮,清肝明目。
绿豆薏米粥,长期食用,清热解毒去湿。
水鸭莲藕汤,长期食用,清热滋阴。
花蠏冬瓜汤,长期食用,清热利尿。
莲藕猪骨汤,长期食用,清热补磷。
莲子绿豆猪骨汤,长期食用,清热解毒。
韭菜鸡蛋汤,长期食用。
白萝卜猪骨汤,霸王花猪骨汤,鱼头豆腐䓤汤,杞籽菜猪瘦肉汤。
孕妇莫试,流产本人不负责任。
民族瑰宝,束之高阁比较好。
我也不知道怎么就看到这个问题。说说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年轻的时候,读鲁迅的文章,他说自己的父亲病重时看中医、名医(家境不俗),这些医生开了一堆不着调的方子,但最终父亲也没有救回来。于是,鲁迅留日学西医去了,所以鲁迅坚决不信中医。
由于读了这些文章,我从小也不信中医,觉得西医才是科学。直到年纪大了,对中医有新的认知,才觉得中医自有其长。
三年前,跑重庆出差多。重庆多山路,穿皮鞋走路不适应,脚后跟骨质增生,有疼痛感。回上海,西医认为是因为衰老引起的,西医主要手段是开刀。但是开刀不保证增生停止,如果还是增生,还得继续开刀。我害怕了,没选择开刀。但是认认真真拍了片子,西医标准流程。
左思右想,我去了上海长征医院的骨科研究所,那边有个骨科的中医手法,怎么讲呢,说了你也不信,所以我觉得我可以说。
当时找了一个长征医院的朋友,他认识主任医师,正好主任医师从朋友办公室门口路过,朋友把人给我叫进来。我描述了一下情况,主任医师凭借肉眼看了看。我再恭恭敬敬把西医的片子给他。他把我带到一个物料间,有看片子的灯箱,还有一大堆大大小小的秤砣。主任医师把片子放在灯箱上,仔细看了一会儿,说骨头老化了。
然后,神技出现了,他让我站稳,抬脚,他从秤砣里面找了比较趁手的一块,对着我增生的脚后跟部位连砸了三四下。我被砸的龇牙咧嘴。
然后,脚后跟就不疼了。实在是神奇。三年过去了,我的脚后跟凸起的增生还在,但是不疼了。
今年我换了华山医院,做了个预防性质的核磁共振检查。最近,隔离在家,还没办法复诊。我自己现在是中西医都相信的,所以我觉得西医检查手段高明,没得黑。但是中医物理手法也牛逼,是真的牛逼。
我咳嗽,年轻时就有慢性咽炎,所以经常性的干咳,严重的时候咳一两个月。可能还伴随一点过敏。我同时患有过敏性鼻炎,做过西医的激光治疗和冰冻治疗。这两套中医他也不会嘛。
总之,后来在上海上班,看遍上海排名前十的医院,医生们也是反复检查,并无实际效果。各类糖浆药片吃了十来种,都无效,就是不止咳。还有朋友给我带京都念慈安和泰国止咳类虫子神药,都没效果。
找了个中医,人家就建议两条,一是戴口罩,防过敏,我是过敏体质,不宜直接接触空气。二是开了川贝母粉给我口服。说真的,我不知道哪条治根,哪条治本。但是我做了这两条之后,现在不经常咳嗽了。
我现在就常备无糖型川贝枇杷膏,实话实说,有备无患。中药和西药,主要看疗效。药还是要对症,狂踩中药那不是蠢就是坏。
上海中医院有名医在附楼专治胃病。我妈是遗传了我外婆的胃病,糜烂性胃炎很严重,还有胃息肉。这让我妈十分惊恐,我外婆是胃癌过世的。
芷江中路的中医院有个老中医,博士学位,在华山医院也带研究项目。他是典型的中西医结合。做胃镜号称一门清,看的超级仔细。一丁点问题都给你扒拉的特别清楚。
老中医的治疗方案总结就四条:管住嘴(各种不许吃)、定期吃中药、一天八杯水、定期做西医检查。
他的病人都说抓的药有效,胃病根除。但是老中医脾气不好,一天到晚骂人。你要是贪嘴,吃了他不让你吃的食物,不分病人年龄,他劈头盖脸骂。但人家开方之后,你自己注意调理,大部分的胃病就能痊愈。在他手底下,吃药吃两年三年的大有人在。我妈吃了一年半,胃炎全都治好了。
有时候,我也怀疑,中医养病。为啥要吃中药吃一年半载,还有人吃两年三年的。但是人家就是手段高明,最后都给你一个健康的胃,我也只能服气。
换了西医,也能治。但是西医求快,来,开一刀,给你切掉。老人家半条命都要被吓没了。西医主刀医生再给你来一句,可能会复发。这就比不了中医不光治好,还能根除的承诺了。当然,你不信就不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