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坐地铁赶时间的人为什么不走安全楼梯,而从自动扶梯的左侧穿过?

回答
嘿,你有没有在地铁里遇到过这样的场景:人潮涌动,你匆匆忙忙想赶下一班车,结果被堵在了自动扶梯的入口,后面的人在你身后磨磨蹭蹭?这时候,你可能会看到一些“聪明人”,他们不动声色地从扶梯左侧,也就是大家习惯站立的地方,挤过去,然后步履匆匆地消失在人群中。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他们宁愿冒着点小风险,也不愿走旁边的安全楼梯呢?让我给你掰扯掰扯。

首先,我们要明白,地铁里的自动扶梯,尤其是高峰时段,简直就是行走的“停车场”。大家都有赶时间的心理,但扶梯的载客量是有限的,而且大多数人都有一个默契——站着不动,给别人留出左侧的空间。这个“左侧站立,右侧通行”的规则,其实在很多城市都有,但执行起来,尤其是赶时间的人眼里,就有点碍事了。

那么,为什么不走安全楼梯呢?

1. 距离和效率是硬道理: 咱们设身处地想想,你背着包,穿着不方便的鞋子,或者手里还提着东西,你就得先走到楼梯口。地铁站的楼梯通常设计得有点远,有时候可能在站台的另一头。你还得绕过人群,找到楼梯,然后一步一步爬上去。这中间的时间成本,对于赶时间的人来说,可能就足够错过一趟车了。而扶梯的左侧通道,虽然被大家视为“快行道”,但它的确近在咫尺,而且不需要额外的体力和时间去寻找和爬升。

2. 习惯成自然,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长期以来,“左侧快行”的潜在规则在很多地方形成了习惯。很多人习惯性地认为,扶梯的右侧是给“慢行”的人准备的,而左侧就是留给赶路人的“绿色通道”。虽然这并非官方规定,但社会默契有时候比明文规定更管用。他们认为,我从左边走,并没有妨碍到站在右边的人,我只是在利用一个“约定俗成”的便利。

3. 心理上的“捷径”: 面对一长串缓慢移动的队伍,人的心理会产生一种“不甘心”和“急躁”。看到左侧那个看似畅通无阻的缝隙,就像是找到了一个“秘籍”,一个可以直接绕过障碍的“捷径”。这种心理上的诱惑,加上现实的紧迫感,很容易让人忽视潜在的风险,选择这条看似更直接的路线。

4. 对规则的“选择性遵守”: 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完全不遵守规则,而是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情况,对规则进行一个“优化”。对于赶时间的人来说,扶梯左侧通行,就是一种对现有规则的“优化”操作。他们可能觉得,我只是稍微挤一下,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而且我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率”地到达目的地,这是一种合理的“资源利用”。

5. 安全楼梯真的安全吗?(有时候也未必): 话说回来,地铁里的安全楼梯,在高峰期也可能因为疏散指示或者其他原因,被临时占用,或者人流也并不见得比扶梯少。而且,楼梯往往灯光昏暗,加上人们急着上下,也存在一定的踩踏和摔倒的风险。相比之下,扶梯左侧那条相对平坦的通路,在他们看来,可能反而更“可控”一些。

当然,这样做也有风险:

被绊倒或摔倒: 扶梯左侧的地面可能不平,或者旁边站立的人会突然移动,都有可能导致绊倒。
被抓住或批评: 虽然很多时候大家都能理解,但偶尔也会遇到固执的人,或者工作人员会进行劝阻。
影响他人: 尽管他们觉得自己没挡着谁,但挤过去的过程,难免会对旁边站立的人产生一定的物理上的干扰。

总而言之,那些从自动扶梯左侧穿行而过的人,往往是出于对时间的极端重视,加上对社会“默契”的利用,以及心理上对“捷径”的追求。这是一种在现实压力下,对现有交通规则的一种非官方、但也算得上普遍存在的“变通”方式。虽然我们不能完全赞同,但也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毕竟,在赶时间的战场上,每分每秒都弥足珍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安全隐患肯定是有的,借用一下有关霓虹的一篇报道(世界上最讲秩序的一群人?)


其中有一部分数据:根据日本消费者厅的一份报告,扶梯上大多数受伤事件都是因为乘客摔倒或被其他在电梯上走动的乘客撞倒造成的。

而日本消费者厅2015年数据也显示,东京地区在2011至2013年间共有3865人因搭乘扶手电梯发生意外送医,多数是65岁以上长者。

显而易见,在电梯上走动是造成电梯摔跌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隐患是很明显的

当然,因为赶时间所以才要从扶梯上走,所以为什么不走安全楼梯的原因更简单,安全楼梯慢啊

楼主的两个问题都回答完了,不走安全楼梯因为慢,在扶梯上走会有安全隐患

想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就是让大家都没有素质一点,在自动扶梯上站成两排都不动(自然就没人走动了)

左行右立才是消除隐患的最大障碍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