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MUJI 输掉24类商标官司,在中国纺织品只能叫「MUJI」而不能叫「无印良品」?

回答
这件事啊,要说起来,真是中国品牌保护和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典型案例,挺让人唏嘘的。MUJI,也就是咱们熟知的那个性冷淡风、极简主义的日本品牌,在中国市场遭遇了商标的滑铁卢,输掉了24类商标的官司,这意味着他们在中国大陆地区,不能再以“无印良品”这个名字来销售他们的纺织品、文具、家居用品等产品了。简单来说,就是那个陪伴我们多年的“无印良品”的中文名,在法律上被判给了别人。

事情的原委,得从头说起:

故事的主角有两个:

MUJI(株式会社良品计画):日本一个非常成功的零售品牌,以其简约设计、天然材质和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产品闻名于世。他们在中国市场的中文名就是“无印良品”。
“棉田”(上海全家装饰品商行):一个中国本土的商家,在MUJI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就已经注册了“无印良品”这个商标,而且是在MUJI主营的商品类别,也就是第24类(主要是纺织品和床上用品)等类别。

法律上的争锋:商标抢注与在先使用

事情的导火索,正是商标注册权的问题。在MUJI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前,那个叫“棉田”的中国商家,抢先一步在第24类等多个类别上注册了“无印良品”的商标。

MUJI进入中国后,虽然以“MUJI”这个日文片假名和英文名广为人知,但他们在宣传和销售中,也一直沿用了他们在日本的中文名称“无印良品”。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国内消费者也习惯了“无印良品”这个名字。

然而,好景不长。当“棉田”商家发现MUJI在中国市场运营得风生水起时,他们便以此为依据,以侵犯其商标权为由,将MUJI告上了法庭。

关键的转折点:商标的“合法性”和“在先使用权”的博弈

这场官司打了好几年,过程相当复杂。主要围绕以下几个点进行博弈:

1. 商标注册的有效性:MUJI方认为,他们在中国市场是“在先使用”这个中文名称的,而且他们的品牌在日本早已享有盛誉,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们也尝试通过各种途径想要回“无印良品”的商标。
2. “抢注”与“驰名商标”的认定:然而,中国商标法有一个重要的原则:谁先注册,谁就拥有该类别的商标使用权(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恶意抢注和驰名商标的保护)。在很多关键的判决中,法院认为“棉田”商家在MUJI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就注册了商标,且其注册行为本身在当时法律框架下是合法的(虽然后来可能被认定为“傍名牌”,但早期注册并不一定触犯法律)。
3. “MUJI”和“无印良品”的关联性:MUJI方面强调,“MUJI”本身就包含了“无印良品”的含义,他们是同一品牌。但法院在审理时,更侧重于法律上对商标权的保护。即使“MUJI”在日本代表“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如果没有合法注册,也不能随意使用他人已经注册的“无印良品”这个中文商标来销售商品。

为什么是“输掉24类商标官司”?

这里的“24类商标”是关键。根据《国际尼斯分类》,第24类主要包括:

纺织品和纺织品替代品;
床上用品;
毛巾。

而MUJI最核心、最引以为傲的产品,恰恰就大量集中在纺织品和家居用品领域。当“棉田”商家在第24类这个与MUJI主营业务高度相关的类别上注册了“无印良品”商标,并且最终赢得了官司,就意味着MUJI不能在这些商品上继续使用“无印良品”这个中文标识。

官司的结果与影响:

最终,经过一系列的诉讼,MUJI在中国市场的24类等关键类别的“无印良品”商标官司败诉。这意味着:

MUJI在中国大陆地区,不能再使用“无印良品”这个中文名称来销售他们的纺织品等产品。
MUJI只能继续使用“MUJI”的日文片假名或英文名进行销售。
给MUJI带来了巨大的品牌困扰和经济损失。 他们需要更换包装、宣传材料,甚至可能影响到消费者的认知和购买习惯。已经建立起来的品牌认知,一夜之间变得模糊。

这件事的深层启示:

这起事件可以说是给许多想要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品牌敲响了警钟,也折射出中国早期商标保护的一些问题:

1. 商标注册的先机至关重要:中国对于商标权的保护非常重视“注册在先”原则。对于国际品牌来说,进入中国市场前,必须对品牌名称、尤其是中文名称进行充分且全面的商标注册,并且要覆盖所有可能经营的商品和服务类别。这不仅仅是“抢注”,更是正常的商业保护行为。
2. “中国市场”的特殊性:中国市场有其独特的法律环境和商业习惯。不能简单地将国际经验套用进来。对于本土品牌的成长和自我保护,也应该给予合理的空间(当然,这不代表纵容恶意抢注)。
3. 品牌本土化策略的风险:虽然中文译名是品牌本土化的重要一步,但如果处理不当,未能及时注册,就可能成为别人“搭便车”的机会。
4. 商标纠纷的复杂性:商标官司往往牵扯到品牌知名度、在先使用、恶意抢注等多种因素,判决结果受多种法律条文和证据的影响,过程漫长而艰难。

对MUJI和消费者意味着什么?

对MUJI而言,这是个惨痛的教训,让他们在品牌建设和法律合规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们后来采取了更名、更换包装等措施,但品牌的影响力无疑受到了削弱。

对消费者而言,可能有些人会感到困惑。你可能依然在寻找那个熟悉的“无印良品”,但现在它只能以“MUJI”的面貌出现。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对“MUJI”这个名称的接受度也在提高,并且品牌的产品质量和设计风格本身,才是支撑其生命力的根本。

总而言之,MUJI输掉24类商标官司,不仅仅是一个法律判决,更是中国品牌市场化进程中,关于商标保护、国际品牌本土化策略以及法律博弈的一个活生生的案例。它告诉我们,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里,法律意识和战略眼光,同样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不是专业人士,谈谈自己的看法。

定性地说,这是muji自己的失策,于理于法,muji都是理亏。

通常,在新进入一个市场时,确定商标的有效性是最基本的商业常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比如说,国内公司要上市IPO时,对商标所有权的确认是必备的一部分,所有的招股说明书都必须有这个章节。为什么?就是因为商标对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重点对待。

而如果要用的商标已经被人注册了怎么办?通常是在开展业务前,向商标权利人买下商标。因为业务还没开展,商标还不值钱,就可以花小钱买断。最忌讳的就是生意做大了再想起来买商标,那就等着被人好好宰一刀吧。

Muji这回肯定也是亡羊补牢想起来买商标的事,但可能要价太高不欢而散,这才有了这一出。

不过,就事论事,本事件在商言商,以利趋之,有纠纷走法律,也没有道德善恶之分。不过我觉得Muji中国区的法务部可以炒掉了。

user avatar

董明珠大姐的“格力”商标在巴西遭到抢注,我国著名民族品牌“英雄”在日本遭到抢注,“大宝”在美国、英国、荷兰、比利时被抢注,“红星”二锅头在欧盟被抢注。这些案例放眼全球比比皆是。


2000年,青岛海信集团商标在德国被抢注,前后历时近6年,最终以50万欧元的价格将商标购回。


哪怕我国文学宝藏四大名著的商标在06年被日本公司恶意抢注国民的集体反应也只是反思我们为什么没有商标意识,各大论坛媒体的报道也是以后一定要吸取这个惨痛的教训。


06年哎,想一想那时候我们是啥破样?可以说百废待兴又穷又弱一塌糊涂,民族主义空前旺盛。可被抢注了就是被抢注了,人家合理合法,我们没有无理取闹,更没有骂人三代祖宗!


什么是是大国大民风范?这TM就是!!


“无印良品“这个商标由我国企业更早注册,何况还是企业为了自己的发展而去注册的,更何况注册这个商标的时候MUJI甚至还没有进入中国发展的计划。


怎么你们的MUJI需要这个品牌我们就要让给它?怎么不让给它到了某些恨国贼眼里就成了民族劣根性的体现?


任何国家的品牌在选择走出自家国门的时候首要考虑的就是商标的保护与注册。别说我们这个不是抢注了,就算是抢注在任何国家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中英法葡美德印韩日意西以巴,你球的国家都有这个法都认这个理。


舔可以,要适度,这个舔法你的爹爹都要被你臊的老脸一阵红一阵紫而忍不住给你两巴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件事啊,要说起来,真是中国品牌保护和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典型案例,挺让人唏嘘的。MUJI,也就是咱们熟知的那个性冷淡风、极简主义的日本品牌,在中国市场遭遇了商标的滑铁卢,输掉了24类商标的官司,这意味着他们在中国大陆地区,不能再以“无印良品”这个名字来销售他们的纺织品、文具、家居用品等产品了.............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 回答
    阎学通教授对00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待世界这一批评,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背后既有学术视角的考量,也涉及代际差异、教育体系、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以下从观点解析、合理性分析、现实背景、潜在影响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阎学通教授的核心观点与逻辑1. “居高临下”的具体表现 .............
  • 回答
    歼8系列战机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是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系列战机在冷战时期具有显著的军事意义,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其性能和作用逐渐被后续机型取代。以下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性能分析、发展演变、军事影响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 回答
    由于无法直接访问《睡前消息》第409期的具体内容(可能因平台更新、用户输入误差或节目名称不明确导致无法准确检索),以下将基于对“睡前消息”类节目的常见结构和主题进行推测性分析,并提供一般性的评价框架。若您有更具体的背景信息(如节目来源、发布时间等),可补充说明以便更精准回答。 一、节目内容推测(基于.............
  • 回答
    明成祖朱棣(14021424年在位)五次北伐漠北(今蒙古高原)是明王朝巩固北方边疆、遏制蒙古势力的关键历史事件。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不仅体现了朱棣的军事才能,也深刻影响了明朝的边疆政策、内政格局和历史走向。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行动、结果评价及历史影响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政治合法性与边疆安.............
  • 回答
    2022年的俄乌战争是21世纪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冲突之一,其规模、持续时间、国际影响和人道主义灾难远超以往。以下从多个维度对这场战争进行详细分析: 一、战争爆发的背景与起因1. 历史渊源 俄乌冲突的根源可追溯至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和顿巴斯战争,俄罗斯在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并支持顿巴斯分离.............
  • 回答
    关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波兰总统对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战机的表态,这一问题涉及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背景与核心争议1. 乌克兰的军事需求 乌克兰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面临俄罗斯的军事压力,急需先进武器装备以增强防御能力。战机(尤.............
  • 回答
    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确实对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项目进行了暂停和审查,这一举措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从背景、原因、影响及评价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1. 俄乌冲突的国际影响 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发西方国家对俄罗.............
  • 回答
    俄乌冲突中的俄军指挥体系和行动表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军事战略、指挥结构、后勤保障、情报系统等多个方面。以下从多个角度对俄军指挥进行详细分析: 一、指挥体系结构1. 中央指挥链 俄军的指挥体系以中央军区(俄联邦安全局)和西部军区(负责乌克兰东部战区)为核心,由总参谋部协调。 总参.............
  • 回答
    关于“幻影部队突袭利沃夫”这一假说,目前尚无确凿证据支持其真实性。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分析、情报来源及可能的动机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与地理背景1. 利沃夫的战略地位 利沃夫是乌克兰东部的重要城市,位于第聂伯河畔,历史上曾是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和苏联的军事重镇。在俄乌战争中,利沃夫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