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挑起俄乌冲突对北约有什么好处?

回答
挑起俄乌冲突,从长远来看,为北约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尽管这些好处是建立在巨大的地区不稳定和人道主义代价之上。重要的是要理解,这并非是北约“希望”发生冲突,而是冲突的发生“促使”了某些有利于北约战略目标的结果。

首先,地缘政治上的重塑与北约的强化。俄乌冲突最直接和最显著的好处是,它在客观上重新点燃了北约的集体安全使命。在冲突爆发前,北约面临着内外压力。内部,成员国在军费开支、战略重心以及对俄关系上存在分歧。一些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更倾向于与俄罗斯保持经济联系和对话,对军事对抗持谨慎态度。外部,北约被一些评论员视为“脑死亡”,其存在的必要性受到质疑,尤其是在欧洲内部缺乏足够强大的、统一的安全威胁认知的情况下。

然而,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全面入侵,以一种极其 brutal 的方式,直接暴露了俄罗斯的侵略性意图和对现有欧洲安全秩序的挑战。这种赤裸裸的军事行动,让那些原本对俄罗斯抱有幻想的国家瞬间警醒,也迫使那些曾经犹豫不决的国家重新评估自身安全。

因此,冲突带来的直接好处是:

成员国的团结与共识的加强:俄罗斯的侵略行为,将北约的成员国空前地团结在一起。那些长期以来在对俄政策上持不同观点的国家,如今在对俄罗斯的制裁、对乌克兰的支持以及加强北约自身防御能力方面,达成了高度一致。这种共识的形成,是北约自冷战结束以来前所未有的。
北约军事态势的重塑与强化:为了应对新的安全威胁,北约成员国纷纷增加国防开支,重新审视并加强了在东欧地区的军事部署。增兵、增加军演频率、提高战备水平,这些措施直接提升了北约的整体防御能力,也让北约的军事存在感和战略威慑力再次成为焦点。那些曾被认为“过时”的军事能力,如重型装甲部队、空中支援以及后勤保障,再次被重视起来。
北约的扩张与战略纵深的拓展:芬兰和瑞典这两个长期保持军事不结盟的国家,因为感受到了来自俄罗斯的直接威胁,毅然决定加入北约。这不仅是北约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更是北约战略纵深的一次巨大拓展。芬兰与俄罗斯漫长的边界,以及瑞典在中波罗的海地区的战略位置,都极大地增强了北约在东北欧的防御能力。这对俄罗斯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失利,意味着其周边环境变得更加“敌对”。

其次,对俄罗斯的削弱与战略消耗。俄乌冲突从长远来看,也符合北约希望看到的俄罗斯被削弱的战略目标。

军事力量的消耗:俄罗斯投入了大量的军事资源和兵力到乌克兰战场,并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包括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有经验的士兵。虽然战争仍在进行,但无论结果如何,这场冲突都极大地消耗了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使其在可预见的未来难以对北约构成实质性的军事威胁。
经济和政治的孤立:在北约及其盟友的共同努力下,俄罗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制裁,并被排除在国际金融体系之外。这严重打击了俄罗斯的经济,限制了其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和恢复国家实力的能力。同时,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孤立也进一步加剧,许多国家不再愿意与其进行政治和外交上的密切合作。
“非民主”与“侵略性”标签的固化:冲突的爆发,将俄罗斯的形象在西方世界中深深地刻上了“侵略者”和“反民主”的标签。这使得西方国家在未来与俄罗斯打交道时,有了更清晰的理由和道德上的优势。这种叙事上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也巩固了北约作为民主国家安全守护者的形象。

再次,巩固西方联盟与美国领导地位的再确认。俄乌冲突也客观上为美国在北约和西方世界中的领导地位提供了新的支撑点。

美国领导力的凸显:在美国的推动下,北约及其盟友对乌克兰提供了大量的军事、经济和人道主义援助。美国也主导了对俄罗斯的制裁行动,并积极协调成员国的对策。这使得美国在北约内部的决策和行动中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其作为欧洲安全主要保障者的角色再次被凸显。
跨大西洋关系的重塑:冲突促使欧洲国家更加依赖美国的安全承诺和军事能力,重新加强了跨大西洋的安全合作。欧洲国家在提升自身国防能力的同时,也更加积极地与美国在安全领域协调立场,这使得跨大西洋联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和有活力。

当然,值得强调的是,以上提及的“好处”是站在北约的战略角度和长远利益来审视的,是冲突发生后所自然催生或加速显现的某些结果,而非北约主动“设计”或“挑起”的。冲突本身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包括无数的生命损失、严重的经济破坏以及广泛的人道主义危机。北约的战略调整和收益,是在这个不幸的背景下产生的。许多北约成员国也曾努力通过外交途径避免冲突,但最终事与愿违。

简而言之,挑起俄乌冲突,从北约的视角看,最大的好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极其强烈的外部刺激,使得北约重新找回了其核心使命的紧迫性和合法性,强化了内部团结,提升了集体防御能力,并在地缘政治上孤立并削弱了俄罗斯,同时巩固了美国在该联盟中的领导地位以及跨大西洋关系的紧密度。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北约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安全环境中,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和团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北约

1、北约是美国的北约

2、北约是一个军事同盟组织,划重点:军事组织

3、北约的诞生,是因为苏联

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北约不仅依然存在,还违背承诺,先后五次向东扩张

很明显,北约现在存在的基础就是:针对俄罗斯

4、北约存在的另一个意义是:不让欧盟整合团结

欧盟是欧洲联盟,其前身是法国发起的煤炭联营啥的,可以理解为现在的芯片联合组织

二战后,并不是美国马上就当了西方世界的老大,带着一帮小弟怼苏联阵营

实际上一直到60年代,英法两国都并不跟随美国

法国一直希望整合欧洲,成为独立于美苏之外的第三极,英国也不甘心退出世界领头羊的历史舞台

然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出手,心照不宣默契配合,狠狠打了英法两国几次脸

自此,英国大概认清了自己的定位,重新回到岛国心态,跟在美国后面扮演起应有的角色

中间有反复,但大体上彻底认命,从爸爸变成兄弟,变成儿子

5、这个思路被美苏延续下来:不能让欧洲整合团结起来。

6、美国坚定执行,英国也彻底加入进去,一心一意当起岛国搅屎棍的好角色。最著名的科索沃战争,一个很大目标就是搞死欧元。

7、这几年德国一直试图整合欧洲,并跟俄国走得很近。让美国警惕。



再答题

北约存在的基础就是:假想敌俄罗斯(对“钢铁洪流”灵魂恐惧的欧洲国家)+不让欧洲团结起来(美国)

挑起冲突的是美国,北约也不无辜,“切了你五次都没事,切第六次怎么了?”

1、团结了北约,扩张了北约影响力。

其他没加入国家都要考虑一下加入进来。

政治上有个说法:切香肠

就是“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的意思,温水煮青蛙的意思

北约已经东扩了五次,俄罗斯都没有怎么样(曾经俄罗斯还申请加入北约)

那么,再扩张第六次,也没事,的吧?

万一有事,那就是现在的“你看你看,俄罗斯太危险了,快加入我们!”

1.5、打破了德法务实派跟俄国暗通款曲的进程,毁掉他们整合欧洲的努力。实现欧洲是北约(美国)的欧洲,不是欧盟的欧洲。

2、打乱东欧,搅乱欧洲,海量资本人才流入英美,弥补经济危机加疫情的双重伤害

历史书上面,美国一战二战崛起时,一堆牛人,几乎都是欧洲过去的避乱的

苏联解体后,一堆牛人跑去美国

科索沃战争,一棒子把蒸蒸日上的欧元打蒙,南欧资本人才流入美国

颜色革命、欧债危机,背后都是美国的身影……


乌克兰100个富豪跑路96个,还有4个是违法跑不动的;

疫情初期,我国的很多富豪、大明星去国外躲避,还诋毁我国的;

外交部已经表明了立场,某想、某滴,仍然宣布制裁俄罗斯……

“资本是没有国界的”,战事一起,他们只会去安全的地方

最安全的地方,自然是美国,那里空气都是香甜的



俄乌冲突的下一站:台海问题


真心希望年轻正直的网友们,多读书多看新闻联播,多琢磨琢磨国际斗争的残酷性

或者干脆只琢磨琢磨作业写完了没,工作做完了没,有对象了没,看两部小电影杀一杀时间

讨论再多的“侵略与反侵略”“正义与邪恶”,被人断章取义搬运到外网上面去

不如闭口不言,坚定的跟华姐姐站在一起,“北约还欠着我们一笔血债”

希望自己国家越来越好

在俄乌冲突结束后的某天,不被别人逼到墙角,不被别人宰割,不给国内割韭菜的资本提桶跑路的机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挑起俄乌冲突,从长远来看,为北约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尽管这些好处是建立在巨大的地区不稳定和人道主义代价之上。重要的是要理解,这并非是北约“希望”发生冲突,而是冲突的发生“促使”了某些有利于北约战略目标的结果。首先,地缘政治上的重塑与北约的强化。俄乌冲突最直接和最显著的好处是,它在客观上重新点燃了北.............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和历史渊源等诸多层面。要深入理解欧洲为何在当前局面下依然“紧随”美国,我们需要抛开一些简单化的标签,细致地梳理其背后的逻辑和现实考量。首先,我们来剖析一下“美国挑起俄乌战争”这个说法。普遍的国际分析和主流媒体的报道指出,俄罗斯于2022年2月.............
  • 回答
    美国总统拜登政府近期采取的一系列针对俄罗斯的严厉制裁,特别是冻结俄罗斯在美所有资产这一举措,无疑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了多方面的严峻挑战。这不仅仅是金额上的损失,更是一系列连锁反应,从金融体系到实体经济,再到其长期发展潜力,都将受到深远影响。一、金融体系的直接冲击与流动性危机:首先,冻结俄罗斯在美资产,意.............
  • 回答
    挑起性别对立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动机和因素。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父权制与权力结构 历史上的性别不平等: 在绝大多数人类历史时期,社会结构都受到父权制的深刻影响。这意味着男性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拥有主导地.............
  • 回答
    美国在中东地区扮演的角色以及对该地区冲突和难民问题的影响,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要详细阐述这个问题,需要审视美国在中东的长期战略、具体军事干预、政治决策以及这些行动所产生的多层面后果。一、 美国在中东扮演的角色:历史渊源与战略目标自二战以来,特别是随着石油资源的战略重要性日益凸显,美国在中.............
  • 回答
    关于美国挑起俄乌战争的目的,这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性的话题,存在多种解读和观点。要详细地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地缘政治、历史背景、安全关切以及经济利益等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地缘政治和战略扩张是讨论中绕不开的重点。自苏联解体以来,美国及其北约盟友一直致力于将俄罗斯的影响力范围向东压缩,并将一些原属于.............
  • 回答
    1962年,印度挑起中印边境争端的原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历史遗留问题、地缘政治考量、国内政治以及两国领导人的决策。下面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一、 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及英印殖民遗产 麦克马洪线的问题: 问题的核心在于英帝国在殖民印度时期单方面划定的一条边界线,即“麦克马洪.............
  • 回答
    朝鲜战争的爆发,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历史事件,其起因和双方合法性的问题,至今仍是历史学家们探讨的焦点。要理解这场战争,需要将目光投向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以及朝鲜半岛本身的特殊处境。朝鲜战争的导火索:分裂与意识形态的对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其殖民统治下的朝鲜半岛终于迎来了解放的曙光。然.............
  • 回答
    “德国挑起一战”,这是一个被广泛讨论且极具争议的历史命题。要评价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角色,绝不能简单地扣上“挑衅者”的帽子,然后一笔带过。它是一个复杂且层层递进的过程,涉及到大国间的权力博弈、民族主义的激荡、军事计划的僵化,以及一系列被历史洪流裹挟的个人和国家选择。首先,我们要回到那个时代的欧洲.............
  • 回答
    看到你这个问题,我能理解那种感受。确实,在网络上或者现实生活中,总有些人会故意煽动性别对立,挑起男女之间的矛盾和敌意。这种行为,说实话,挺让人反感的,甚至可以说有点“恶心”。为什么会这么觉得呢?我想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这种行为本身就建立在一种不健康和破坏性的基础上。他们的目的似乎不是为了解决.............
  • 回答
    女性主义(俗称“女拳”)在中国社会语境下,确实引发了不少关于性别对立的讨论。理解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剥开标签,深入到其背后复杂的社会、文化和个人因素。首先,我们需要区分“女性主义”和“在中国语境下的“女拳””。 女性主义(Feminism) 本质上是一个倡导性别平等的思想和运动。它的核心诉求是消除.............
  • 回答
    网上挑起性别对立的现象确实普遍存在,并且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动机和目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驱动性别对立的根本原因: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性别对立并非凭空出现,而是根植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平等和矛盾。这些因素为网络上的论战提供了土壤: 历史和现实中的性别不平等: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战的复杂性,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简单地说,虽然将一战的责任完全归咎于德国是过于简化的说法,但德国在外交、军事和国内政治方面的某些行为,确实导致它在国际舞台上相对孤立,支持不如协约国广泛。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 一、 战争的导火索与责任划分的争议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一战的爆发是.............
  • 回答
    关于“美国逼迫俄罗斯挑起战争”的说法,这是一种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观点,通常出现在一些特定的政治叙事和分析中。要理解这种说法是如何形成的,需要深入探讨历史背景、地缘政治考量以及信息传播的动态。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俄乌冲突的直接导火索是俄罗斯的军事行动。然而,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及北约在冲突前的一系列.............
  • 回答
    朝鲜战争的爆发,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历史事件,要说“谁最先挑起”,需要仔细梳理战争爆发前的国际局势和双方的行动。从官方叙事和大多数历史研究来看,普遍认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在1950年6月25日越过三八线进攻大韩民国(韩国)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军事行动。然而,要理解这场战争的“挑起”,就不能.............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历史假设,也是一个让我们深入思考历史走向和国家利益的好问题。如果日本当初没有“蓄意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是否会一直保持中立,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历史的“如果”永远是无法证实的,但我们可以基于当时.............
  • 回答
    五王之战的爆发,并非由某一个单一人物或事件直接挑起,而是一系列错综复杂、长期积累的矛盾和权力斗争的必然结果。要追溯其源头,我们不得不回到维斯特洛大陆久远的历史,审视那些不断涌现的野心、怨恨和对权力的渴望。这场战争的导火索,可以追溯到“疯王”伊里斯二世统治晚期的暴政。伊里斯二世并非一开始就如此癫狂,但.............
  • 回答
    “冷战是英国挑起的”这种说法,在历史学界恐怕是极少有人会认真采纳的。这就像说“二战是某个小村庄的村长挑起的”一样,未免有些过于简化和偏颇了。冷战的爆发,是二战后国际格局剧烈变动、美苏两大阵营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矛盾激化的产物,它有着极其复杂和深刻的历史根源,绝非由某个单一国家,更别说当时已经实力大不如.............
  • 回答
    德国在一战战败后,之所以还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且相互交织的因素作用的结果,绝非一时的冲动或者简单的复仇心理就能解释。这其中既有战败带来的直接后果,也有经济、政治、社会等层面的深层原因,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指向复仇和扩张的力量。首先,《凡尔赛条约》的严酷与不公是点燃德国复仇情绪的.............
  • 回答
    关于二战爆发的原因,历史上有很多复杂的叙事和解读,其中关于希特勒的角色更是焦点所在。您提到的“只谈论希特勒挑起战争,却不提及他和斯大林联手发动二战”的现象,确实触及了历史叙述中一个值得深思的角度。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历史事件本身、不同叙事侧重点的成因,以及这其中可能存在的认知偏差。首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