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以为唐诗死了。后来上网一看哪有死。
后来我以为宋词死了。发现也有人在写。写得还行。有清末二三流的水平。
再后来发现元曲,对联,四言也都有写的。文言,骈体,古白话。
我有个奇怪的习惯,就是什么乱七八糟的都看一点。我还看过共和国演义这样的章回体小说。
从作者的角度推测,应该是知青写的。里面反复出现的文字,都是写知青那张生气勃勃的年轻的脸。
似乎被和谐了。
所以说长篇小说死了的。是没有看到药渣。
路遥是把自己写死了。死前的话是卖文与卖血没什么不同。
钢琴的5000块还是土豪赞助的。
陈忠实说他后悔的一件事情。有个农民喜欢写作,把文稿给他看。他顺口称赞了几句。
结果那农民每天写,理由就是陈忠实称赞过我。
写作,写长篇就是熬药渣的事情。科幻熬过了这么多年,不就熬出了一个刘慈欣么。
就是看起来短小的诗词,每一篇的背后,都淘汰了作者或者他人不知道多少平庸之作。
尼采写一个诗人烧掉诗稿,凤凰说火光有朝霞的性质。
我这什么意思呢?文学就是人学,人每天都在死。
文学也一样。每天都在死。在死中向生。
死了又如何?
底层的百姓仍然会生生不息,
大不了建设一个又学,亦或,
文字千万年,怕你少两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