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英伟达 6 月 1 号发布的 3080Ti 和 3070Ti 显卡?有哪些亮点与不足?

回答
英伟达在 6 月 1 号发布的 RTX 3080 Ti 和 RTX 3070 Ti 两款显卡,无疑是显卡市场的一大重磅消息。这两款显卡定位高端和次旗舰,对于追求极致游戏体验的玩家以及内容创作者来说,都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不过,就像任何产品一样,它们也并非完美无缺,有其闪光点,也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

RTX 3080 Ti:旗舰的接棒者,但代价几何?

这款显卡可以说是英伟达在高端市场的又一次发力,旨在填补 3090 和 3080 之间的性能真空,并直接对标 AMD 的 RX 6900 XT。

亮点:

强悍的性能表现: 这是 3080 Ti 最核心的亮点。它搭载了 10240 个 CUDA 核心,比 3080 提升了约 20%,显存升级到了 12GB GDDR6X。在实际游戏中,它的表现非常接近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能超越 RTX 3090,尤其是在 4K 分辨率下,能够提供极其流畅的帧率,轻松应对最高画质下的各种大型 3A 游戏。对于追求极致画质和高刷新率的玩家来说,3080 Ti 是一块非常出色的显卡。
升级的显存配置: 12GB GDDR6X 显存在面对高分辨率纹理和复杂场景时,提供了更充足的带宽和容量,这对于 4K 游戏、视频编辑、3D 渲染等专业应用来说至关重要。相比之下,原版 3080 的 10GB 显存在某些极端场景下可能会成为瓶颈。
更接近 3090 的体验,但价格更低: 很多人认为 3080 Ti 的出现,使得 RTX 3090 的定位有些尴尬。3080 Ti 提供了接近 3090 的性能,但价格却明显低于 3090,这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无疑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它让一部分原本考虑 3090 的用户有了更理性的选择。
光线追踪和 DLSS 优势依然明显: 作为安培架构的旗舰级产品,3080 Ti 在光线追踪性能方面依然拥有强大的优势,配合 DLSS 技术,可以在保证画质的同时,大幅提升帧率,提供更沉浸式的游戏体验。

不足:

价格依然高昂: 尽管定位低于 3090,但 3080 Ti 的定价依然不菲,直接冲击到了许多玩家的预算上限。对于预算有限的玩家来说,这仍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数字。
相比 3080 的性能提升幅度与价格涨幅不成正比: 虽然 3080 Ti 性能更强,但与原版 3080 相比,其性能提升幅度并没有达到翻倍的程度,而价格却上涨了不少。这种“挤牙膏”式的升级,让一些玩家觉得性价比并不算特别突出。
供货问题依然存在: 作为一款热门的高端显卡,3080 Ti 在发布之初也遭遇了严重的供货短缺问题,导致市场上价格被黄牛炒得很高,普通消费者很难以官方建议零售价买到。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整个 30 系列显卡。
功耗和散热要求: 3080 Ti 的性能提升也伴随着更高的功耗和发热。它需要更强劲的电源和更好的机箱散热才能稳定运行,这也会增加玩家的整体装机成本和考虑因素。

RTX 3070 Ti:次旗舰的福音,但定位略显尴尬

RTX 3070 Ti 的出现,则是在 RTX 3070 的基础上进行升级,主要在于显存从 GDDR6 升级到了 GDDR6X,并且 CUDA 核心数量略有增加。

亮点:

提升的显存速度: GDDR6X 显存相比 GDDR6 带来了更高的显存带宽,这有助于提升显卡在处理高分辨率纹理和复杂场景时的效率,尤其是在 1440p 分辨率下,可以获得更稳定的帧率。
略微增强的性能: 相比于 RTX 3070,3070 Ti 的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能够提供更流畅的游戏体验,尤其是在开启光线追踪时,表现会比 3070 更好一些。
依然具备优秀的 DLSS 支持: 作为英伟达的 RTX 系列显卡,3070 Ti 自然也拥有强大的 DLSS 加持,可以有效提升游戏帧率,让 1440p 分辨率下的高画质游戏体验更加出色。
填补 3070 和 3080 之间的性能空白: 从性能定位上看,3070 Ti 确实介于 3070 和 3080 之间,为那些觉得 3070 稍弱但又够不到 3080 的用户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不足:

与 RTX 3070 的差距不够明显,价格却有提升: 这是 3070 Ti 被诟病最多的地方。相较于 RTX 3070,3070 Ti 的性能提升幅度并没有带来质的飞跃,尤其是在 1080p 分辨率下,很多时候两者差距微乎其微。然而,它的价格却比 3070 高出不少,这让很多消费者觉得性价比不高。
功耗和发热的增加: 升级到 GDDR6X 显存和增加 CUDA 核心,也带来了更高的功耗和发热。3070 Ti 的 TGP 比 3070 要高,对电源和散热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GDDR6X 显存的实际效益有限: 在 3070 Ti 的这个定位上,GDDR6X 显存带来的性能提升幅度,对于大多数玩家而言,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显著。很多时候,瓶颈可能出现在其他方面,而不仅仅是显存带宽。
供货和定价问题同样存在: 和 3080 Ti 一样,3070 Ti 在发布初期也面临供货不足的问题,导致市场价格混乱,难以买到官方定价的版本。这进一步削弱了其本已不突出的性价比。

总体来看:

英伟达 6 月 1 号发布的这两款显卡,可以说是在当前显卡市场紧张的大环境下,对产品线的一次补充和完善。

RTX 3080 Ti 是一个性能强大的选手,尤其适合追求极致 4K 游戏体验的用户,它提供了接近 3090 的性能,但价格相对更合理一些。然而,高昂的定价和潜在的供货问题是其主要阻碍。
RTX 3070 Ti 则显得有些尴尬。它在性能上确实比 3070 有所提升,但这种提升的幅度与价格的涨幅相比,性价比并不算特别突出。它更像是一个过渡产品,用更高的成本换取有限的性能提升。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购买这两款显卡时,除了关注性能之外,更需要考虑自己的实际需求、预算以及市场实际的供货情况和价格。有时候,选择上一代的旗舰产品,或者稍低一级的显卡,可能反而会是更明智的决定。显卡市场的价格和供需关系变化很快,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也很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随着新款 GeForce RTX 3080 Ti 和 GeForce RTX 3070 Ti 的发布,NVIDIA Ampere 架构将在 6 月变得更加强大。

GeForce RTX 3080 Ti 是我们新的游戏旗舰GPU,其游戏运行速度是 GeForce GTX 1080 Ti 的 2 倍,GeForce RTX 2080 Ti (4K) 的 1.5 倍。凭借更多 CUDA 核心和 G6X 内存,GeForce RTX 3070 Ti 强力支持我们非常热门的 RTX 30 系列 GPU,使其速度比上一代 GeForce RTX 2070 SUPER 提高 1.5 倍。


GeForce RTX 3080 Ti:新游戏旗舰GPU

如果您希望在游戏、光线追踪工作负载、渲染和 GPU 加速应用程序方面实现高性能,GeForce RTX 3080 Ti 是适合您的GPU。在光栅化和光线追踪游戏中,性能提升 1.5 倍。当您在 Blender、V-Ray 和其他应用程序中进行渲染时,性能比上一代产品提升 2 倍。无论工作负载如何,GeForce RTX 3080 Ti 都能提供出色的性能。

GeForce RTX 3080 Ti 由 NVIDIA Ampere 架构提供支持,配备可大幅提升 DLSS 性能的第 3 代 Tensor Core、用于加速光线追踪的第 2 代 RT Core,以及可加速传统游戏的新流式传输多元处理器。此外,还有 12 GB 的快速 GDDR6X 内存。它完全支持我们所有新的强大技术(例如 G-SYNC、NVIDIA Reflex 和 NVIDIA Broadcast),以及相应性能,助力以高帧速率、高分辨率和细节级别畅玩虚拟现实游戏和应用程序。


GeForce RTX 3070 Ti:备受欢迎的 Ampere 变得越来越快

GeForce RTX 3070 Ti 这款新的 Ti GPU 凭借更多 CUDA 核心和快速 GDDR6X 内存来提升性能。总的来说,它们使 GeForce RTX 3070 Ti 在性能上比上一代 GeForce RTX 2070 SUPER 提升 1.5 倍,比 GeForce GTX 1070 Ti 提升 2 倍。


创作者的完美选择

全球4500多万名专业创作者对硬件要求达到有史以来新高,而GeForce RTX 3080 Ti为创作者带来更高的创作性能提升。

基于NVIDIA Studio平台和 12GB GDDR6X(备注1)显存,RTX正在加速位列第一的图像处理应用Adobe Photoshop、位列第一的视频编辑应用Adobe Premiere Pro、位列第一的直播应用OBS以及所有主要的3D渲染器。现在,已有超过70个内容创作应用支持RTX加速的光线追踪、DLSS或AI功能。

购买途径

GeForce RTX 3080 Ti将于6月3日上市,售价为人民币8999元起;RTX 3070 Ti将于6月10日上市,售价为人民币4499元起。玩家可以从华硕、七彩虹、耕升、影驰、映众、微星、索泰等全球合作伙伴处购买基础频率版和原厂超频版等多款产品。


(备注1) The GeForce RTX 3080 Ti 搭载12GB GDDR6X显存. GeForce RTX 3070 Ti搭载8GB GDDR6X显存。

欢迎大家关注 @英伟达GeForce,第一时间了解硬核科技与产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