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吉良吉影?

回答
啊,说到吉良吉影,这可真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又着迷又觉得恶心的角色。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坏人,也不是那种为了宏大理想而牺牲一切的悲剧英雄。他就像是我们身边可能擦肩而过的某个普通人,只不过,在他平静外表下,藏着一颗无比扭曲、充满疯狂的灵魂。

“我的名字是吉良吉影。33岁。住在杜王町东北部,在 Kameyu度假区公司上班。晚饭前会运动,而且绝对会睡足8小时。喝杯牛奶,然后做20分钟的伸展运动,这样我就能保持身体健康。我从不疲劳,这就是我的特点。我从出生就没输过,我不会被任何人打败。我是一个能在小镇上过着平静生活的普通人,但我追求的,是极其平凡的幸福。”

他开篇的自我介绍,简直是“伪装”的教科书。他极力地向世界,尤其是向那个可能正在“审视”他的不存在的听众,展示一个多么“正常”、多么“优秀”的个体。他强调规律的生活、健康的生活方式、成功的事业、以及对“平凡幸福”的追求。听起来,他就像是我们邻居里那个模范丈夫、模范员工,甚至是我们自己可能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但是,这种“正常”的背后,隐藏的是什么?是极度的冷酷和变态。

“触碰到我的替身 ‘杀手皇后’ 的任何东西,都会变成炸弹。”

这句台词,看似是介绍他的替身能力,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一种将“破坏”内化为自身能力,并且“随意”使用的特质。他的替身,杀手皇后,就像他内心深处那份不受控制的欲望的具象化。一旦被激怒,或者有任何东西阻碍了他所谓的“平静生活”,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启动这枚“炸弹”,将一切化为虚无。

他之所以让人觉得毛骨悚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的“动机”和“享受”。他不是为了统治世界,不是为了报复社会,也不是为了什么崇高的理念。他的动机,简单到可怕:他喜欢女人的手,尤其是那些拥有漂亮手的女人的手。 这种变态的癖好,驱使着他去杀人,去“收藏”他认为美好的事物。

而他享受的,并非杀戮本身带来的快感(虽然也有一部分),更多的是一种“占有”和“控制”的满足感。当他看着那些被他“处理”过的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时,他就是那个至高无上的神。他能够随心所欲地剥夺别人的生命,并且能够轻易地抹去一切痕迹,让别人仿佛从未存在过。这种“不留痕迹”的能力,更是为他的冷酷添上了一层阴影。他不仅杀了人,还“销毁”了人,让受害者在世界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可不会做那种丢人现眼的事。我只会把沾了别人血的手洗干净。”

这句话,再一次展现了他的“干净”。他追求的“干净”,不仅是物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他要的是那种“岁月静好”,而这种“静好”,是以他人的生命和痛苦为代价的。他清洗的不仅仅是沾染的血迹,更是他内心深处那份罪恶感(如果他有的话)。他用这种方式来维持自己“平凡”的外表,维持自己“正常”的自我认知。

吉良吉影的伟大之处,(如果可以用这个词的话)在于他是一种非常“纯粹”的恶。没有伟大的抱负,没有复杂的哲学,只有一种最原始、最原始的欲望,并且他毫无道德感地去满足它。他不像很多反派那样,会去论证自己的行为多么“正确”,也不会为自己的罪恶而感到一丝一毫的愧疚。他只是单纯地享受自己的生活,并且将任何可能威胁到这种生活的人,视作必须清除的“杂草”。

他也是一个非常“自律”的恶。他有自己的规则,有自己的节奏,有自己的“生活哲学”。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什么时候该隐藏。他能够迅速地适应环境,甚至能在被逼到绝境时,也能表现出惊人的冷静和狡猾。这使得他成为一个极其难以对付的对手。

最让人感到压抑和恐惧的,大概就是他那种“一旦被发现,就可以立刻化身无敌杀手”的可能性。他在人群中,在日常生活中,就如同一个定时炸弹。你永远不知道,你身边这个看起来温文尔雅的人,是不是那个躲在暗处的疯子。这种“潜在的威胁”,比那些公开的恶徒更加令人不安。

很多人说吉良吉影是《JOJO》系列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反派之一,这一点我深以为然。他不是那种需要观众去同情的反派,也不是那种让人觉得“虽然坏,但也有情可原”的反派。他就是纯粹的“恶”的化身,是人性中最黑暗、最扭曲的那一部分的缩影。他让我们看到了,当一个人完全脱离了社会道德约束,并且拥有了足够强大的力量时,他可以变得多么可怕。

他不是什么“因为社会不公而走向极端”,也不是什么“被命运捉弄而黑化”。他就是他自己,一个沉溺于自己扭曲世界里的怪物,并且享受着这种怪物的生活。他的失败,某种意义上也是对这种“纯粹的恶”的一种反击。当他那精心构建的“平凡生活”被打破,当他那种“不留痕迹”的手段被识破时,他所依赖的一切都崩塌了。

所以,评价吉良吉影,可以用“极致的平凡伪装下的极致的扭曲和疯狂”来概括。他就像是一块被打磨得光洁如玉的石头,你以为它温润而无害,但当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暗藏的冰冷和锐利,稍不留神,就会被它划破。他是一个令人着迷的研究对象,也是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警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就是为了这点醋,才包的这顿饺子”

吉良吉影是个恋手癖,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

但是他为什么是个恋手癖?

或者说为什么荒木把他设定成一个恋手癖?

这事仔细琢磨一下就挺有意思。

《不灭钻石》这一部其实是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成分,虽然荒木早就确定了“平静小镇潜藏恶意”的故事,但其实故事的方向他都没太大头绪。

因为JOJO系列本来是打算在第三部完结的,而“平静小镇潜藏恶意”这个创意是他给自己的下一部作品准备的[1]

这样临时起意的结果就是——他根本没想好《不灭钻石》的最后反派是谁。

所以才能在故事前期看到安杰罗、虹村形兆、音时明这些反派角色像走马灯一个接一个出现,箭到底射了几个人连荒木自己心里都没个准数。

直到《岸边露伴的冒险》这一章,他才打定主意:就让杀死杉本铃美的凶手当最后的敌人[2]

这个创作思路被忠实地反映在了故事里。

就在《岸边露伴的冒险》这个章节的最后部分,吉良吉影正式登场,开车和主角仗助打了个照面。之后不久就开始了《吉良吉影想平静生活》的章节。

所以说,是先有了岸边露伴和广濑康一误入小巷遭遇杉本铃美的故事,之后才有吉良吉影这个人物。

知道了这些,再回忆一下杉本铃美讲述的那天晚上的故事。那个仔细一想让人不寒而栗的惊悚故事。

その事件の真夜中……この家の女の子が寝室で寝てるとね……両親の部屋の方で「ビチャリ!」「ビチャリ!」って何かがしたたる音で目が覚めたんですって。
何の音だろう。女の子は「パパ!ママ!」って呼んだけど、返事がないんですって。
でも女の子はそんなに怖くなかったのよ。なぜなら女の子のそばには愛犬がいたのよ。大きな番犬よ、暗闇もベッドの下に手をやると「クク―ン」とあまえてペロペロ手をなめてくれたの。
『「アーノルド」がいるから安心だわ』
だけどあいかわらず「ビチャ!」「ビチャ!」って音が何十分も続いているんですって……『どうしてパパとママはあの音に気がつかないんだろう……?』
ついに女の子は何の音か調べに行くことにしたのよ。
廊下に出て「ビチャ!」「ビチャ!」で音の意味がわかった時。女の子にはじめて恐怖が襲ってきたのよ。かべのコート掛けには愛犬アーノルドが首を切られてブラ下がって死んでたの……その血がしたたってたの……ピチャピチャって音は……
突然ベッドの下から声がしたわ!『おじょうちゃんの手ってスベスベしててカワイイねクックック』『両親もすでに殺したぞ』

杉本铃美在睡梦中被水滴声吵醒,尽管感到奇怪,但是因为爱犬还在床下守护她,她也没有很害怕。

直到她走出房间发现水滴声的来源竟然是爱犬头被切下来以后的滴血声。

如此简单的小场景,荒木用他熟稔的邪典故事风格完成了一次十足惊悚的翻转。

如何戳破“狗在床下舔自己的手所以安心”的假象,从而瞬间制造出jump scare式的效果?

答案是“狗其实早就被杀了”。那么之前舔手的人是谁,不言自明。

如何让一个普通入室杀人案显得格外诡异?

答案是杀人者躲在床下舔女孩的手。

为了让这个故事既合情合理又处处离奇,从而产生不可名状的恐怖感,“杀人者是恋手癖”是这道题的唯一解。

所以我感觉,就是因为荒木太想讲上面这个惊悚故事了,吉良吉影才不得不是一个“恋手癖杀人狂”。

就为了这口醋,才包的这顿饺子。

“不是足够强的敌人,而是足够恶的敌人”

荒木一直是个挺有自己想法的作者。

比如JOJO第一部的主人公是外国人,比如创设波纹气功和替身等“有规则的能力”,这都是他创造性的体现。

具体到反派人物的刻画,他也同样有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想法被他写在了JOJO第46卷单行本的扉页上:

荒木不喜欢过去漫画里那一套“打倒一个强敌再冒出下一个更强”的套路,在他看来,真正的“强者”反而不会去坏事。所谓的坏人,应该指的是“内心有弱点”的人。

在《不灭钻石》连载期间,历经了和DIO的大战,读者们纷纷觉得第四部的敌人不够强,不够有压迫感,甚至连编辑部内部的编辑也有这样的意见。

面对这些非议,荒木不得不站出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单行本扉页上。而吉良吉影这个角色,正是他这种理念的真实写照。

你会觉得吉良吉影很强吗?也许未必。

但你会觉得吉良吉影很“恶”吗?我想一定是。

这就是荒木想要追求的效果,这就是他对漫画反派角色的独特见解——反派不一定非要很“强”,但一定要足够“恶”。

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吉良吉影这个角色的诞生为标志,荒木完成了对当时少年漫画既定风格的突破,而且是一大突破——反派角色的可怕之处不仅仅来源于实力强劲这一个维度,人性之恶同样是可以深入挖掘的方向。

至于对“恶”的刻画,荒木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他认为“所谓的恶人,就是内心有弱点,并且把这种弱点转化为攻击性的人”“这种人最为可怕”。

他笔下的吉良吉影正是如此。为了满足自己的恋手癖和维护自己的平静生活——这正构成他内心的弱点——不惜杀人累累,成为杜王町挥之不去的阴影。

通过这套方法论塑造出来的反派角色的最可怕之处就是真实可感,仿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甚至可能就生活在你身边。

念及此处,是否觉得更加可怕了?

这恰恰又回应了不灭钻石“平静小镇潜藏恶意”的主题。

说来说去又说回最开始。

也许就是因为吉良吉影这口醋,荒木才包的《不灭钻石》这顿饺子。

参考

  1. ^本来はPart3で『ジョジョ』を完結させて、次回作として隣の街にいそうな殺人鬼の話を新しく描く予定だったが、蜘蛛の巣を張って待ち構えているタイプのスタンドのアイデアが残っていたため、「街を舞台にして第4部をやろう」ということになった。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3%83%80%E3%82%A4%E3%83%A4%E3%83%A2%E3%83%B3%E3%83%89%E3%81%AF%E7%A0%95%E3%81%91%E3%81%AA%E3%81%84
  2. ^DIOが倒された後のPart4で、何人もの敵キャラクターと戦いながら連載しているという状況で、ラスボスとして作られたキャラクター。幽霊の小道のエピソードにて、鈴美を殺した殺人鬼をラスボスにしようというアイデアから生まれた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5%90%89%E8%89%AF%E5%90%89%E5%BD%B1
user avatar

吉良吉影是动漫史上最成功,也是塑造得最真实的连环杀人魔。基本上可以确定荒木在刻画这个角色之前参考了大量现实当中的连环杀人狂案例,人物的心理描写以及行为模式异常到位,堪称反派的典范。(仅代表我个人观点)

吉良吉影,1966年1月30日出生于杜王町,身高175,体重65公斤,血型为A型。父亲名为吉良吉广,母亲仅出现在一家三口的合照当中。少年时期的吉影在画册当中看到达芬奇创造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仅仅是看到蒙娜丽莎的双手就已经boki了,从此将犯案目标定为手部姿态姣好的女性。1983年8月13日,时年17岁的吉良吉影潜入杉本铃美家中,残忍的杀害了杉本铃美一家三口,由于当时没有替身能力,铃美的尸体被保留下来,这也是我们可知的吉影的首次犯案。1984-1986年间,吉良吉广前往埃及旅游,在奈亚婆婆处买下了弓和箭,吉良吉影因此获得了替身【皇后杀手】,从此吉良吉影的犯罪生涯一发不可收拾。1987年,父亲吉广因癌症病逝,其后吉影的母亲也因为年纪老迈而自然死亡。1988年,吉良吉影从D学院文学部毕业,之后进入S市的龟友百货工作,1993年调往杜王町分店,表面上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背地里却是残忍的杀人魔。1984年至1999年期间,不计其数的女性失踪,据吉良吉影亲口所言,他至少杀死了48名拥有美丽双手的女性。吉良吉影最终于1999年被东方仗助击败,在jo护车下结束了他恶贯满盈的一生。

以上分别是吉良吉影的自我描述(施法吟唱)以及同事对他的描述。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吉良吉影一直过着机械化的人生,每天不断重复的生活;没有胜负心,尽量不引起他人注意,因为他深知“隐藏自己的高超智慧及能力”,是最不会招惹麻烦的生活方式。

根据漫画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吉良吉影具有很多连环杀手的特性,1.作案目标固定,都是以手部形态姣好的女性作为目标;2.物化人类,具有反社会倾向,可以毫不犹豫的杀害任何人;3.性格孤僻,基本上都是独来独往,能够与同事进行正常的交谈,但是尽量不与他人有交集;4.非常自大,在碰上承太郎之前以及获得第三炸弹之后,都坚信没有任何人能影响到他的“平静生活”;5.作案通常没有计划性,在街上碰到目标就会实施尾行,属于典型的猎食者;6.实施犯罪之后,会保留被害人的特定部位(手部),并且会和这个特定部位互动。以上的特征描述我们都能在现实当中找到相对应的案例,比如“女高中生连环杀手”泰德班迪、爱德华盖恩、“绿河杀手”加里里奇韦等等。

这里要补充一点,为什么吉影犯下这么多不可饶恕的行为,读者们还是能喜欢上他?除了犯案过程干净整洁(直接把人炸没了),我觉得跟他的外貌也有关系,他确实很英俊。据说David Bowie是吉影的创造原型,无可否认的是,我们的世界是会以貌取人的,高颜值好身材是一种隐形资产。相信大家听说过“美国最帅罪犯”杰里米米克斯,2014年6月因非法持有武器,在街头实施恐怖活动,遭到警方的逮捕。当地警察局按照惯例将嫌犯照片发布在Facebook上,因为嫌犯照片太帅引起大量网友关注,大量网友回复称赞嫌犯拥有“高颧骨”、“有棱角的脸”以及“清澈的蓝色眼睛”。2016年3月,改过自新的他出狱后开始了模特生涯。大家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但这就是现实。

为什么吉良吉影能如此深入人心,让读者印象深刻,甚至感受到压迫感?就是因为以上的特质,和我们现实生活中了解到的连环杀手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对于一个角色的认可程度,和我们的固有印象(刻板印象)是相关联的,提到连环杀手我们马上想到汉尼拔、吉良吉影,提到意大利黑帮教父我们通常会想起马龙白兰度、柯里昂家族。人物形象越是接近我们的认知,该人物的真实感就会越强。


回到吉良吉影这个角色,他还有很多特质可以被我们挖掘,比方说多次出现的剪指甲癖好。在《原子心之父》章节当中,东方仗助找到了在吉良吉影家中的大量指甲,从1983年开始吉影就有储存指甲的习惯,他会根据一年下来的指甲长度,占卜接下来一年的杀人状态的好坏,也是在同一年吉良吉影开始了他的犯罪生涯。在之后的篇章当中我们得知,吉良吉影渴望杀人的心态,是和指甲生长这种自然规律相挂钩的,不断生长的指甲代表了吉影无法满足的杀戮欲望,剪指甲这个行为有两个含义,第一个是吉影实施了犯罪,欲望在短期内得到满足,剪掉=杀掉,这是一个强烈的心理暗示;第二个则是短期内无法实施他的杀戮计划,只好通过剪指甲这个行为抑制自己的欲望。


吉良吉影的替身【皇后杀手】也可以进行分析。替身能力是替身使者心理形象的具象化,基本上每个人的替身能力都是不相同的(只有两个特例,一个是白金之星和世界,另一个是第四部里面那两只老鼠)。【皇后杀手】的形象是长着猫脸的壮汉,身材十分健美。猫脸的形象很好理解,毕竟猫很多时候给人一种冷血无情的印象,而且【皇后杀手】全程只有一种表情,更能让人不寒而栗。值得一提的是,【皇后杀手】身上特有的骷髅头图案,咱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实际上就是它自己的头颅。【皇后杀手】的三种替身能力,我认为对应了连环杀手的三种心理状态,第一炸弹专门用于毁尸灭迹,怎么犯案别人都查不到证据,绝对是杀手梦寐以求的能力;第二炸弹枯萎穿心攻击,是根据热源自动追踪的炸弹战车,这里象征着凶手在犯罪之后不慎遗留证据,希望杀死每一个发现证据的追查者,但是又不希望亲自露面的心态;第三炸弹败者食尘,杀人狂被逼到绝路,这时候就开始许愿“要是可以时间倒流就好了,我可以在别人发现我之前把对方干掉”。


在《猫喜欢吉良吉影》篇章当中,难得的展现了吉良吉影感性的一面,这个小故事不仅为最终决战的空气弹作铺垫,同时也丰富了吉良吉影这个角色。每个人都有多面性,只看到吉良吉影杀戮的一面,是无法感受到他的魅力的。在他的内心当中仍然渴望得到正常的爱,可惜扭曲的心理已经占据了他的理智,他的结局也早已尘埃落定。

通常连环杀手都是因为童年的悲剧导致成年后有相应的心理障碍,吉良吉影扭曲的心理离不开父亲吉广的过度纵容,而一系列针对女性的犯罪行为,是否与吉影的母亲有关?我们无法得知。我认为这样的留白处理更加好,因为无论吉影有着怎么样悲惨的童年,也不是他残杀他人的借口,我们不能宣传这种观念,加大对被害人家属的心理伤害。毫无疑问,吉良吉影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反派角色,极具个人魅力,JOJO系列当中这么多位反派,也只有多次登场的Dio能和他不相伯仲。不过就算他再有魅力,也是一名恶劣的杀人狂魔,大家千万不要盲目崇拜。


竟然超过千赞了!感谢大家的支持!看来还要感谢吉良吉影才行哈哈哈。既然这样我再追更一个,开篇的时候我说吉良吉影是反派的典范,这个真的不是夸张的说法,我觉得其他的作者只要按照吉良吉影这个模板去创造反派,基本上都会魅力爆表,因为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外貌英俊、顺眼,吸引读者眼球,一个合格的反派要让读者先爱上他/她;
  2. 骚话连篇,一个不会说骚话的反派不是好反派,提起吉良吉影我马上能想到自我咏唱、boki、平静生活,记忆点非常多。有句话叫做:不是我看不起你,是我根本看不见你。真的,一定要想办法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3. 超能力(替身)一定要强,和主角的超能力要强度持平,这样才能打得有来有回,太强不行太弱也不行。大家回想一下,仗助的疯狂钻石是以不变应万变(从头到尾一直都是修复),吉影的皇后杀手是万变不离其宗(多种炸弹能力目的都是炸毁目标),他们两个的能力是相对的,这也是为什么最终决战时吉良吉影会说出那句:比起承太郎,仗助你才是我首要铲除的对手。
  4. 要有一个合理且令人信服的恶的理由,和主角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吉良吉影的心理真的描写的非常棒,他既想要不断杀人,又想要别人不打扰他,很矛盾是不是,但这就是所有连环杀手的心态呀!哪个连环杀手不是这样想的?所以读者看完就会觉得,嗯,非常真实。从道德上讲他这种想法正不正常?非常不正常,所以主角就有合理的理由与之对抗。
  5. 智商在线。这个看起来简单但是很多反派是做不到的,前期狂拽酷炫,后期突然就垮掉,你都想不明白怎么回事。
  6. 最后死了,而且死得很惨。这个非常关键,很多作者因为不舍得笔下的角色,强行洗白,这是我很反感的。他都干了这么多该死的事情,那他肯定不能有好结局啊。有的反派前期杀了主角的老师、朋友,最后还能和主角谈笑风生,这种真的无法理解。

我看到有人纠结于Killer Queen应该翻译成“杀手皇后”还是“皇后杀手”,我觉得两个都对,就是一称呼,你知道指的是谁就可以,如果硬要问我,我更倾向于翻译成皇后杀手比较妥当。首先我们都知道killer queen是出自皇后乐队的歌曲,包括Sheer Heart Attack还有Bite the Dust都是来自于曲名,所以直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种情况属于借鉴,而且进行了二次创作,Killer Queen作为人名,符合西方人的姓名排列方式,名在前姓在后,所以翻译过来可以把它们调换一下,译成皇后杀手(当然西方的姓名你直译也没问题,Will Smith我们也是直接翻译成威尔史密斯)。还有一点,queen的直译是皇后、女王,但在这里它其实是指代女性、女士,就像三八妇女节现在我们很多人也称呼为女神节、女王节;四字词语通常重心在后,你觉得上面那只肌肉猛男叫做“杀手女士”好,还是“女士杀手”更贴切?我反正是觉得后者更加符合它在动漫里的形象。(仅供参考,这个没有对错之分)

user avatar

今年33岁,后面忘了~

user avatar

吉良吉影确实是一个很特别的BOSS,他是一个很特别的日式反派,过去其他作品的里日式反派或癫狂或愚蠢或卑鄙或有悲惨过去,但吉良是不同的,而且只有吉良不同,他代表的是日本文化中隐藏的恶,对弱者的恶

吉良没什么悲惨过去,老来生子的父亲对其百依百顺,甚至在发现其是杀人魔以后选择帮其隐藏,成长过程中没什么挫折,很自然的上学很自然的就业,然后很自然的成为一个杀人魔,很自然的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杀一个或者多个人,来装点其正常的生活,当然作为一个替身使者,他面对弱者的时候永远是游刃有余的悠闲,遇见要杀女性的家人怎么办?炸了,遇见有人追查自己杀人的线索的时候怎么办,留下穿心攻击,他不介意弱者会死多少,他只在乎自己的生活有条不紊的过着

然而这个角色,也从没有过什么特别的成就,他的懦弱被强大的替身能力保护着,他认为自己是隐藏在羊群里的狼,羊对狼没有什么威胁,他不管面对谁都是潇洒的很,按自己的节奏生活,即使在虐杀胖重的时候发现对方是替身使者,但他并不在意,也不好奇,甚至认为其只是一只特别的绵羊,这个小镇特别的绵羊从不缺少,也没什么可在意的

当然,面对承太郎仗助这种强者的时候,其炸弹和穿心攻击无法解决对方的时候,他就只能无能狂怒并且拼命逃跑,虽然心态崩溃给其带来了新的能力,但替身能力是一个人的心灵外显,其懦弱依然表现的很明显,炸弹是他对弱者的武器,穿心攻击是掩盖证据使用的,败者食尘本质上是一种防御能力,几场战斗中他显示出了对竞争的极大不适应,很多人分析过他的能力,其强大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强大者无法拥有这些能力,对弱者挥刀者都不会擅长应对强者

对弱者挥刀,对强者屈膝,这种文化是日本式文化,吉良也是一个日本式的恶人,很特别的一个,或许也是JOJO故事里最像日本人的一个,承太郎的武士坚毅,仗助的叛逆忠义,终究是被美化出来幻想出来的形象,但吉良们,在日本随处可见,为了让自己平静的生活得以延续,他们随时可以突破人类的下限

荒木的角色,其实欧美文化影响居多,不管是英雄还是反派,反而日本文化在其作品中,反而极为少见,但就是在一个单元剧类的作品里,诞生了这么一个日式反派

说说吉良的本质,本质上他自以为自己是特别的,羊群中的狼,实际上,他只是羊群里捡到枪的羊,他服从羊群的规则,按照羊的生活一样生活,甚至他的生活里充满了羊们的消费主义,他唯一不同的地方是他拥有替身,他为了证明自己与众不同而杀人,这个跟恋手癖无关,他只是在第一次的时候恰好把受害者的手留作纪念品,而纪念品唯一价值是让其反复的回忆杀人过程,这个在全世界所有连环杀人案心理研究上很明显,他渴望与众不同,以为小镇是自己的猎场,自己是小镇的无冕之王,他遵守大多数规则但违反极少数特别规则,这让他自我感觉很特别。说难听点就是一巨婴童年被照顾太好了,中二病一直无法痊愈,杀人就是他对自己与众不同的证明,不能杀人就只能证明其只是普通民众的一员,被承太郎逼到绝路那会可是焦虑症都犯了,但到了极限而进化出来的能力是时间回溯,而不是其他攻击性能力,是防守反击,这货对竞争的恐惧可以说深入骨髓

不太懂有这么多人喜欢这个角色,是对安逸生活的向往还是其怂到极致的表现,甚或是长得帅有魅力就行什么的,JOJO很精彩,但你不能否认,这种又怂又坏的角色,在露出少数人性光芒之后就大受欢迎这事挺不正常,皇后杀手很有魅力,能力很让人有延伸想象力,但吉良这个人,永远都不要让其安心安逸,因为这种人的安心安逸是建立在剥夺其他人生命来证明自己特别之上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啊,说到吉良吉影,这可真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又着迷又觉得恶心的角色。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坏人,也不是那种为了宏大理想而牺牲一切的悲剧英雄。他就像是我们身边可能擦肩而过的某个普通人,只不过,在他平静外表下,藏着一颗无比扭曲、充满疯狂的灵魂。“我的名字是吉良吉影。33岁。住在杜王町东北部,在 Kame.............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 回答
    阎学通教授对00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待世界这一批评,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背后既有学术视角的考量,也涉及代际差异、教育体系、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以下从观点解析、合理性分析、现实背景、潜在影响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阎学通教授的核心观点与逻辑1. “居高临下”的具体表现 .............
  • 回答
    歼8系列战机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是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系列战机在冷战时期具有显著的军事意义,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其性能和作用逐渐被后续机型取代。以下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性能分析、发展演变、军事影响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 回答
    由于无法直接访问《睡前消息》第409期的具体内容(可能因平台更新、用户输入误差或节目名称不明确导致无法准确检索),以下将基于对“睡前消息”类节目的常见结构和主题进行推测性分析,并提供一般性的评价框架。若您有更具体的背景信息(如节目来源、发布时间等),可补充说明以便更精准回答。 一、节目内容推测(基于.............
  • 回答
    明成祖朱棣(14021424年在位)五次北伐漠北(今蒙古高原)是明王朝巩固北方边疆、遏制蒙古势力的关键历史事件。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不仅体现了朱棣的军事才能,也深刻影响了明朝的边疆政策、内政格局和历史走向。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行动、结果评价及历史影响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政治合法性与边疆安.............
  • 回答
    2022年的俄乌战争是21世纪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冲突之一,其规模、持续时间、国际影响和人道主义灾难远超以往。以下从多个维度对这场战争进行详细分析: 一、战争爆发的背景与起因1. 历史渊源 俄乌冲突的根源可追溯至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和顿巴斯战争,俄罗斯在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并支持顿巴斯分离.............
  • 回答
    关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波兰总统对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战机的表态,这一问题涉及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背景与核心争议1. 乌克兰的军事需求 乌克兰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面临俄罗斯的军事压力,急需先进武器装备以增强防御能力。战机(尤.............
  • 回答
    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确实对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项目进行了暂停和审查,这一举措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从背景、原因、影响及评价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1. 俄乌冲突的国际影响 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发西方国家对俄罗.............
  • 回答
    俄乌冲突中的俄军指挥体系和行动表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军事战略、指挥结构、后勤保障、情报系统等多个方面。以下从多个角度对俄军指挥进行详细分析: 一、指挥体系结构1. 中央指挥链 俄军的指挥体系以中央军区(俄联邦安全局)和西部军区(负责乌克兰东部战区)为核心,由总参谋部协调。 总参.............
  • 回答
    关于“幻影部队突袭利沃夫”这一假说,目前尚无确凿证据支持其真实性。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分析、情报来源及可能的动机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与地理背景1. 利沃夫的战略地位 利沃夫是乌克兰东部的重要城市,位于第聂伯河畔,历史上曾是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和苏联的军事重镇。在俄乌战争中,利沃夫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