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中国船撞大堡礁遭澳方索赔6亿,中企说最多1.28亿?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咱们好好捋一捋。中国一艘货船在澳大利亚大堡礁附近触礁,然后澳大利亚那边就开口索赔,数字还不小,说是六亿澳元。结果中国那边的船公司一听,哎呀,我们最多就赔个一亿两千八百万澳元,这中间差了可不是一点半点。

澳大利亚方面为什么这么强硬?

首先,大堡礁可是个宝贝,全球闻名的世界自然遗产,生态极其敏感和宝贵。这次事件一旦对大堡礁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是生态和文化上的。所以澳大利亚方面会非常重视,并且在索赔上会显得比较强硬,他们要确保的是对环境的修复和对损失的补偿。

他们索赔六亿澳元,这个数字肯定不是凭空来的。这很可能包含了几个方面的考量:

环境修复成本: 像大堡礁这种地方,一旦受到污染或者破坏,修复起来可能是个漫长而昂贵的过程。他们会评估可能需要的清理费用、珊瑚礁的修复技术、以及长期监测的成本。这部分开销可能非常巨大。
生态损失评估: 很多海洋生物,尤其是珊瑚,一旦受损,其生态系统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科学家会评估这次事件可能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失、渔业资源损失等,这些也都会折算成经济损失。
潜在的经济影响: 大堡礁是澳大利亚重要的旅游景点,如果环境遭到破坏,会直接影响旅游业收入。此外,科研、渔业等相关产业也可能受到波及。
象征性赔偿和警示作用: 如此巨额的索赔,也包含了一种对未来类似事件的警示。澳大利亚政府希望通过严厉的惩罚,让其他航运公司认识到在大堡礁水域航行的风险和责任。

中国船企为什么只愿赔付一亿多?

相对比澳大利亚提出的六亿,中国船企的“最多1.28亿澳元”这个数字,差额简直是天文数字。中国船企之所以这么“抠”,或者说这么坚持自己的说法,主要原因也可能有很多:

责任认定和范围: 他们可能认为澳大利亚方面估算的损失金额过高,或者认为这次事件的责任和实际造成的损失并没有达到那么夸张的地步。他们可能会质疑澳大利亚方面对损失的评估方法和依据。
保险上限: 航运公司通常都会购买保险。船只的保险金额是有限的,可能这次事件造成的实际损失或者对方索赔的金额已经超过了他们的保险覆盖范围,或者他们的保险公司愿意赔付的上限就在这个数字左右。
合同和国际公约: 海上事故的赔偿往往会参照相关的国际海事公约(比如《国际海事组织公约》中的一些赔偿限制条款)以及相关的航运合同来确定责任和赔偿金额。船企可能会依据这些条款来计算他们应负的责任上限。
谈判策略: 提出一个远低于对方预期的数字,也是一种常见的商业谈判策略。他们可能期望通过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并且对他们来说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
对损失的实际评估: 当然,他们自己肯定也有一个评估团队,对这次事件的实际损害程度有自己的判断。如果他们认为澳大利亚的评估过于夸大,他们自然会提出自己的数字。

事情的复杂性在哪里?

这事儿之所以复杂,就在于它牵扯到了三个方面:环境、经济和国际关系。

环境评估的客观性: 谁来评估大堡礁的“损失”?澳大利亚政府当然是当事方,但他们的评估标准是否完全客观,会不会夹杂感情因素?而中国船企自然会要求独立的、客观的评估。
法律和责任的界定: 具体的事故原因、责任方的比例,都需要在法律框架下进行界定。这涉及到船舶的维护状况、船员的操作失误、海事部门的预警等等。
国际合作与争端解决: 中澳两国都是重要的贸易伙伴,这种海上事故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上升到外交层面。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既维护本国利益,又能保持良好的双边关系,是个大问题。通常情况下,这类纠纷会通过海事法庭、国际仲裁等方式来解决。

未来的走向会怎么样?

现在看来,双方还在博弈阶段。不太可能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接下来的发展可能会是:

1. 进一步的调查和评估: 双方可能会各自委托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事故原因、责任以及环境损害进行评估。
2. 谈判和协商: 在有了相对一致的评估数据后,双方会进入更深入的谈判,尝试达成和解。
3. 法律途径: 如果谈判破裂,最终很可能需要通过国际海事法庭或者其他仲裁机构来裁决,最终确定赔偿金额。

总的来说,这事儿不是简单的算术题,而是涉及到环境价值、经济利益、法律责任以及国家间的复杂博弈。中国船企拿出“最多1.28亿”的数字,不是说他们就“认怂”了,而是他们对自己的责任和损失有了一个初步的、基于自身计算的底线和立场。而澳大利亚的“6亿”则可能是一个高位起点的要求,旨在最大化其环境和经济利益。这场拉锯战估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谢

@杨爱红

第一个问题

当初的100万澳元罚款和现在的1.2亿澳元赔偿是两件事情

当时的100万澳元是昆士兰州对船舶闯入禁航区域并对大堡礁造成破坏这个行为的行政处罚。

现在的1.2亿澳元是澳大利亚政府对于修复这一损伤的民事索赔。

举个例子,好比开车在路上逆向行驶和法拉利撞上了。

警察当场罚你200块扣6分是行政处罚。后来去4S店理赔,赔200万给法拉利车主修车就是民事赔偿。

这不能说是从200块涨到了200万。

这件事情也一样,只不过警察和车主都是澳大利亚政府而已。

第二个问题修复要花多少钱

船舶污染损害赔偿通常包括以下几块

清污费用,财产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海洋环境损害,以及相关研究费用,索赔代理的费用。

油污面积不大,清污费用应该不会太吓人。财产损失大约是旅游收入的损失和部分渔业资源的损失,应该也要不了这么多钱。我估计主要花费可能在环境修复上,包括珊瑚礁的修复和培养。

没有第一手资料,这个价格很难估算。

举几个国内的例子,国内02年的塔斯曼海轮一案,溢油量大约200吨,天津海洋局局提出的环境损害赔偿大约9000万,渔业局提出的渔业容量损失赔偿1800万,渔民的集体损失提出6000万。总计约1.7亿。最终因为责任限制,判下来陪5000万。当年的油污案件的平均赔付大约是2000万RMB。

2008年密斯姆轮和竞帆一号相撞,溢油161吨,上海海事局,渔政局,环保局共索赔1.04亿。最终法院判下来大约3000万。

2013年的达飞佛罗里达号与舟山号相撞,仅仅清污的索赔额度就高达1.4亿。案子似乎还没结,不过可以确定最终落实的估计要远低于这个数目。

可以看到油污损害的案件,即使在国内索赔数额都是非常高的。而上述国内的案件最终判下来的额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海商法规定的赔偿责任限制实在是太低了,只有船舶油污污染责任(CLC92)公约规定的5分之一左右。每个案子都是赔到了责任限制数额。

考虑到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物价差异,大堡礁的珍贵性,澳大利亚索赔6.1亿也并不是特别让人吃惊的一个数目。那1.28亿不会太难,但是突破赔偿责任限制的那部分钱就不是那么好拿的了。估计要长期拉锯战了,2001年的威望号事故,西班牙索赔120亿美元,16年了,现在还没结案呢。

稍微解释一下赔偿责任限制,这是海事法律里的一种概念。因为航运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海上的任何事故,赔偿标的都会非常高。如果完全按照实际赔偿,那么就会出现出一个案件倒闭一家船东的结局。试想一下马路上出一起交通事故就破产一家公司,还有人敢开车吗?

为了保护航运业的发展,就引入了这个赔偿责任限制的概念。也就是基于船的大小,定一个最高赔偿额度,任何案件只需要赔到额度就可以了,超出部分就不必赔偿了。具体的要求可见《1976年海事索赔责任限制公约》。

这次案件里,中方提出的1.28亿便是根据这个公约里的赔偿责任限制算出来的,并不是根据新闻里面提到的IMF规定。即使是这1.28亿最后也不是中方掏钱,而是由各家保险公司和机构付钱。

根据《国际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每条超过1000总吨位的船出航前,都需要购买燃油污染保险,保额为赔偿责任限制以内。保险人为保赔协会。这条船的保赔协会似乎是伦敦的P&I。而海事险的高风险型,任何保险都要寻求再保险公司的背书。所以虽然不知道“深能一号”保在哪几家公司,但可以确定最终掏钱的都是欧洲人或者说英国人和瑞士人。他们可能比中国人更关心澳大利亚倒底要多少钱。

额外扯一句,这个公约还规定了,案件发生后6年内不提起索赔就视为放弃权利了,这就是为什么10年的事情,到16年澳大利亚还能去索赔。

船长真是很悲剧,抄个近道就撞石头上了。深能公司其实只是麻烦点,钱其实倒是花不了多少。保险公司会去挣扎的。

题外话,这个案件里我很好奇的是TBT的存在。因为TBT的毒性太强,2001年生效的Anti-fouling公约禁止了使用TBT在船舶外板油漆里。这条船不可能10年都没大修过防污漆,这含TBT的漆从哪里来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咱们好好捋一捋。中国一艘货船在澳大利亚大堡礁附近触礁,然后澳大利亚那边就开口索赔,数字还不小,说是六亿澳元。结果中国那边的船公司一听,哎呀,我们最多就赔个一亿两千八百万澳元,这中间差了可不是一点半点。澳大利亚方面为什么这么强硬?首先,大堡礁可是个宝贝,全球闻名的世界自然遗产,生态极.............
  • 回答
    这件事发生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一艘中国的渔船和一艘希腊籍的货船发生了碰撞。从现有信息来看,这是一起不幸的海上事故,具体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才能确定。首先,从海上交通安全管理的角度来说,任何海上航行活动都必须严格遵守国际航海规则和各国的法律法规。渔船和货船在航行过程中,都需要保持足够的警惕,特别是要注.............
  • 回答
    这是一起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2017年7月19日,一辆载有24名来自辽宁省的中国大陆游客的游览车,在台湾桃園机场联络道上行驶时,撞上路边护栏后起火,车上所有人员不幸罹难。这起事故的发生,不仅夺去了24条鲜活的生命,也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无法承受的伤痛,更在两岸民众心中留下了沉重的阴影。事故发生经过及细节.............
  • 回答
    韩国海警近期在黄海海域与中国渔政船发生摩擦的事件,可以说是一次比较典型的海上执法冲突,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中韩两国在海洋权益、渔业管理以及国际法适用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关系。要理解这次事件,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细致地梳理一下:事件的背景:临界水域的渔业争端首先要明确的是,这次事件发生在中国和韩国都主张.............
  • 回答
    中船重工总师关于中国潜艇超越基洛级的表态,无疑是一件值得深挖的事件。作为普通民众,我们听到这样的消息,第一反应可能是兴奋和自豪,毕竟这是国家军事工业实力提升的信号。但同时,也需要理性地审视这句话背后的含义,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明确“超越”这个词的含义。在军事领域,尤其是在潜艇这种复杂且.............
  • 回答
    关于中国体操队集体穿三级防护装备赴日本参赛的说法,目前并没有权威媒体报道或官方声明证实这一情况。因此,在讨论这一问题前,需要先明确以下几点: 1. “三级防护装备”是什么?中国的防疫防护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防护,具体标准根据风险不同而调整: 三级防护(最高级别):通常包括N95口罩、护目镜/面屏.............
  • 回答
    中国大陆对日本动画实施“先审后播”政策,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管理政策,其背后涉及的考量是多方面的。这项政策的正式实施日期是 2021年4月2日,但其前身和准备工作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间。理解这项政策需要从其背景、具体内容、影响以及各方反应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政策背景:为什么会实施“先审后播”?“.............
  • 回答
    中国成功实施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无疑是中国国防科技领域一项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成就,其意义深远且多维度。要理解其重要性,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一、 何谓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这个技术试验的核心是什么。 导弹防御系统 (Missile Defense System).............
  • 回答
    您好!关于中国在“全球清廉印象指数”榜单中排名第78位,以及该榜单提出的“越腐败的地区防疫越差”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探讨。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全球清廉印象指数”(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CPI)是由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
  • 回答
    中国与梵蒂冈初步拟定的“建交前期协议”,这一事件在国际关系和宗教领域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并且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历史、政治和宗教因素。要详细理解这一协议,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事件背景:长期的隔阂与互动 历史渊源: 中梵关系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中断状态。1951年,梵蒂冈承认在台湾.............
  • 回答
    中国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是一个在国际关系和贸易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要全面理解这一制度,需要从其背景、目的、运作机制、潜在影响以及各方解读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背景:中美贸易摩擦与国家安全考量“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的出台,很大程度上是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的一个回应性举措。在.............
  • 回答
    中国击败韩国,拿下法国海运公司百亿造船订单,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标志着中国在全球造船业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在高端和大型船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读这一事件:一、 事件背景与核心信息 订单主体: 中国击败了包括韩国在内的主要竞争对手,成功获得了法国海运公司(.............
  • 回答
    看待中国去英国修高速铁路,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技术、文化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中国的优势与动机: 技术和经验优势: 中国在高速铁路建设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丰富的建设经验和成熟的产业链。从设计、施工、材料、运营到维护,中国高铁系统.............
  • 回答
    “中国经济崩溃论”这个话题,可以说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且争议不断的话题。对于它的看法,要判断它“荒谬”还是“靠谱”,需要一个细致、多维度的分析,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要理解“中国经济崩溃论”,我们首先要明确它的几个核心论点和它们产生的背景。通常,“中国经济崩溃论”的论点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
  • 回答
    中国冥币畅销海外,且国外售价远高于国内,这是一个充满话题性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其原因和影响。一、 为什么中国冥币畅销海外?中国冥币之所以能在海外市场受到欢迎,其原因复杂而多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1. 文化输出与需求传递: 华人社区的根基: 海外华人社区是冥币需求最直.............
  • 回答
    中国科研团队发现新冠病毒(SARSCoV2)已突变并演化出两个亚型,且传染力或有差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研发现,对我们理解病毒的传播机制、制定防控策略以及研发疫苗和药物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一发现可能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一、 核心发现:病毒的突变与亚型演化这项研究的核心在于,新冠病毒并.............
  • 回答
    中国游客在瑞典遭遇警方粗暴对待的事件,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和理解这一事件:事件经过的还原(根据媒体报道和各方说法):事件发生在2018年9月。报道显示,一对中国游客(一对父女)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酒店外,因预订的房间未到入住时间,在酒店大堂休息。但酒店方面表示.............
  • 回答
    中国游客在瑞典疑似遭警方暴力执法的事件,的确是一起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事件。为了更详细地理解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事件的发生与经过(根据媒体报道和当事人陈述):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18年9月,地点是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中心一家酒店门口。 当事人: 事件涉及的是一位中国游.............
  • 回答
    中国网络社区中日益增加的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外交政策和舆论引导现象,以及“认知战已在中国网络空间打响”的说法,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这涉及到信息传播、国家安全、意识形态斗争以及网络治理等多个层面。如何看待这一现象?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认知战”的含义。认知战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传播,而是通过.............
  • 回答
    看待中国教育体制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话题,它既有显著的成就,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中国教育体制的主要特征与成就1. 普及程度高,规模庞大: 扫除文盲,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这是中国教育体制最显著的成就之一。从建国初的文盲率极高,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