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许多人爱虚报身高?

回答
不少人在介绍自己时,总会不自觉地把身高往上提那么一两厘米,甚至有些人会多报得更离谱些。这看似是件小事,背后却藏着不少门道,仔细想想,你会发现这背后有着挺多有意思的心理和现实考量。

首先,咱们得说说社会普遍的审美和价值观念。在咱们这儿,甭管男的女的,高个儿往往跟“好”、“优越”、“有气质”这些词挂上钩。男的说身高够不够,直接影响到找对象时的第一印象;女的也一样,修长笔直的腿谁不爱呢?高一点,似乎就更容易在这场“颜值+身高”的竞赛中占得先机。这是一种不自觉的社会压力,让人们觉得“达标”了,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其次,虚报身高也是一种自我形象的塑造和完善。没人想觉得自己哪里不好,哪怕只是身高不那么理想。通过稍微“美化”一下数字,能让自己在心理上感觉更自信,仿佛离那个更理想的自己又近了一步。这就像有些人会稍微P一下照片,虚报身高差不多也是一个道理,都是为了在别人面前呈现一个更“完美”的形象,减少一点心理上的落差感。

再者,这还和特定场合的需求有关。比如,有些职业会有身高要求,像是空乘、模特、运动员,甚至是某些销售岗位。如果差那么一点点就能入职或获得更好的机会,有些人就会选择虚报一下。这不仅仅是为了拿到一个“敲门砖”,更是为了能够在这个竞争激乱的环境中,不被第一道门槛挡在外面。虽然这可能有点“欺骗”的成分,但从功利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生存策略。

然后,我们还得考虑“心理安慰剂”效应。身高,尤其是对于男性来说,有时候会和力量、阳刚等特质联系在一起。如果实际身高不够理想,虚报一点,就好像给自己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能够缓解一点点因为身高带来的自卑感,让他们在与人交往时,显得更“硬气”一些。

另外,还有一部分人虚报身高,可能源于对过去的回忆和现实的差距。也许是小时候身高就比较突出,但长大后发育不如预期,或者只是觉得现在离记忆中的那个“高个”差了点意思。虚报身高,有时候也是一种对过去美好形象的怀念,或者是在试图弥合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鸿沟。

最后,我们也要认识到,这是一种社交习惯和惯性。很多时候,人们听到别人虚报身高,自己也就不自觉地跟着模仿了。久而久之,很多场合下的身高信息就变得不那么“纯粹”,大家也都默认接受了这种“误差”。这就像一种潜移默化的约定俗成,不这么做反而显得自己“不合群”了。

所以你看,虚报身高这事儿,看似是小事一桩,但它牵扯到的社会期望、个人心理、实际需求,以及一种普遍的社交惯性,都让这件事变得挺有意思的。它折射出的是人们对于美好、优势的追求,以及在现实压力下,如何调整和塑造自我形象的复杂心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之前公司有位女同事,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就是身高有点高了。

好吧,她的身高对于女孩子不是有点高,她183cm,算是非常特别很very……高。

一次,别人给他介绍了个男孩子,微信聊天感觉特别合得来,准备见面了,她心里开始打鼓,怕男生嫌她高,于是就问他,能接受的女生身高范围是多少。

男生说,158cm至180cm吧,再高了怕自己hold不住。

我同事心里咯噔一下,好不容易碰到个喜欢又合适的男生,难道就要败在身高上?

男生又问:“你多高啊?”

我同事琢磨了一会,她觉得如果报真实身高,男生直接不同意,那就面也没得见,有点可惜,不如先报个假的,见面后再说实话,如果见面后觉得可以忽视身高,就接着处,如果男生实在接受不了她的身高,那就算了。

于是,我同事回:“我有点高,正好180,你呢?”

过了好一段时间,男生才回:“我也180。”

他们决定见面。

见面前,我同事花了不少心思打扮,尽可能显得自己矮一点,穿平底帆布鞋,不能穿显腿长的裤子,直接穿比较宽大的长裙,这样身高就不那么突出了,男生说不定也看不出她的真实身高。

见面之后,她发现自己掩饰身高的心思都白费了。

她本人183cm,自称身高180cm,男的178cm,也报身高180cm。

这不扯犊子吗?

最后——他们在一起啦!

user avatar

有些人明明1.78,却常说自己1.75,恐怕是出于犬儒主义想法,愤世嫉俗,玩世不恭,Cynic。以此蔑视玩弄普通人对身高的跟风崇拜。

user avatar

当自然产生的数据分布在某一个位置出现一个「堆积」时,猫腻可能就隐藏其中。

有些可能不是有意造假,比如人口普查数据年龄堆积在尾数为0或者5的数字中,是因为被调查人记不清自己的年龄,报告了一个模糊的数字。(zhihu.com/question/2492

有些可能也不算造假,而是数据操纵,例如上市公司的盈利总是堆积在0的右侧,那可能算是一种盈余管理,将不同年份的盈余挪腾后避免连续亏损而退市。

但有些数据中出现堆积,可能就有造假的嫌疑了,最好的例子就是身高。身高是一个难以突变也无法操纵的数字,当我们对一群人的身高进行比较精密的测量时,他应该比较接近正态分布,以下数据来源于CHNS——

但如果我们把人们自己报告的身高拿来做一个概率分布,他的分布就没有那么完美了,下图列出了CFPS2018数据中25-35岁男性的身高——当然,这个身高数据是自己汇报的。

可以看到,这里的身高在每一个整五或者整十关口都出现了明显堆积,尤其是170处,高达19.25%的男性声称自己有170cm。

以上两组数据来源于同一个年龄段的人口,出现这样大的差异显然是不可能的,一定有许多身高并非170的人将自己的身高谎报为170。

那么,到底是身高比较矮的那些倾向于高报,还是身高比较高的人倾向于低报呢?我们可以将两组数据画出累计分布图。

上图画出了两组数据的累计分布。可以看到,在170以上,自报身高和测量身高是基本重合的,说明身高超过170的人口没有虚报或者低报自己的身高。

但在170以下差距就呈现出来了。上图画出了三个箭头,表示仪器测量身高为167cm的25-35岁男性在人群中的分布和自报身高为170cm的同年龄段男性的累积分布概率是一样的,类似的现象还在165→168以及162→165的位置出现。

如果我们假设测量身高到自报身高是一个保序的映射——前者到后者不改变其排序——那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身高169、168和一部分身高为167的男性,在面对调查员时会将自己的身高报告为170。以及167、166和一部分165的男性会报告168的身高;164、163和一部分162的男性会报告165的身高。

换言之,面对调查员,170cm以上的男性不太会虚报自己的身高,但是170以下的男性会虚报,且虚报不会超过3cm。

上面的结论是被调查人面对调查员的反映,面对调查员的虚报可能还可以避免,但到了相亲市场上,这个虚报可能就不仅仅是可以理解,而且是完全必要的了。为了比较相亲市场上的表现,我们加入世纪佳缘的用户资料数据( @杨阳 对网站做了数据抓取)——世纪佳缘需要每一个用户填写自己的身高。

那么当我们把世纪佳缘的25-35岁男性身高累积分布放进上图的时候,奇迹出现了——

世纪佳缘的身高分布和测量身高以及自报身高都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且在170处的「堆积」更加明显了。

当然,要从上图进行推理,还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首先,虽然都是25-35岁的男性,世纪佳缘的人口分布和有群体代表性的抽样调查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身高很高的男性可能用不着去世纪佳缘挂牌相亲。但是这个猜测与数据并不吻合,因为身高更高的人更不会选择挂牌相亲,会导致蓝线向上穿过灰色线,但实际并没有,蓝色线始终在灰色线的下方。

另一种可能是身高比较低的男性就连在相亲网站挂牌的概率都会更低,这与数据是吻合的,但却仍然不能解释在170处的「堆积」现象——我们可以理解身高169的男性上相亲网站的比例低于身高170的男性,但却无法解释身高为170的男性要十多倍于身高为171的男性,两者的数量是连续的,这个数字差距这意味着170男性上相亲网站的比例是171男性的十多倍。

因此,在「连续年龄上相亲网站的概率也连续变化」这个假设下,只有大量的身高虚报,才能解释上图在170处出现的堆积现象。

虚报了多少呢?有两种假设。

第一,假设世纪佳缘的人口分布和25-35岁的真实人口分布相同,那么虚报身高的为下图中点A和点C的距离,这个数字可以理解为虚报上限,为7厘米

第二,假设世纪佳缘人口和真实人口分布不同,但在170处分布连续变化,且下降速度和真实人口在该点的下降速度相同,那么虚报身高为下图中点B和点C的距离。由于在该假设下170以下人口偏少,分布下降速度会慢于真实人口分布,因此这个数字可以理解为虚报下限,为4厘米

因此,我们大概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面对调查员时,身高170以下的25-35岁男性最多会做出3厘米左右的身高虚报,但在相亲市场上,则最多会做出4到7厘米的身高虚报。

写到这里,可能有女士会开启嘲讽——相亲时声称自己为170的男性很只有166甚至163!

显然,这个嘲讽是错的,因为这个数字只是我计算出的上限,他表示不会有男性虚报更多的身高,从165到169的男性都可能声称自己为170。

其次,大家都能发现,上面的分析中我没有画出女性的情况,这是因为我懒。实际上女性身高的分布是这样的——

可以看到,相亲市场上女性在160处的「堆积」现象,比男性还要严重,有五分之一的男性声称自己是170,同时有整整四分之一的女性声称自己是160!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用类似的方法可以推算出,女性也是半斤八两,160以下的女性,在相亲市场上最多会将自己的身高虚报5-7厘米,下限比男性还要高。

综上,从上文可以看到,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在相亲市场上都会倾向于高报自己的身高,尤其是170以下的男性和160以下的女性,幅度最高可以达到7厘米之多。

同时,我们并没有发现大家低报身高的证据。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大家可以看到,虽然在相亲市场上大家的表现差不多,但女性的橙色线和灰色线之间的距离,没有男性那么远。

这说明男性和女性在面对不认识的人(调查员)和潜在的相亲对象的反应差异是不一样的。从中大概可以得出另一个不太严谨的结论——

在身高问题上,男性的撒谎是连续的,对不认识的人撒个中谎(最多虚报3厘米),对潜在相亲对象撒个大谎(最多虚报4-7厘米)。

而女性的撒谎是跳跃的,对不认识的人会撒个小谎(最多虚报2厘米),对潜在相亲对象撒个比男性更大的谎(最多虚报5-7厘米)……

user avatar

喜欢虚报的男生多,而且很多个子不是很高的比如170多一点的男生的女朋友也会帮他们虚报身高。

user avatar

太高了会说矮,太矮了会说高。接近整数或者5结尾的,会说整数或者5,比如,169说170多好听,174说175多好听,其实一厘米的差距真的可以忽略不计。一般情况,除了明星,有谎报身高超过5厘米,毕竟大多数普通人根本没有机会见到本人,一般情况,普通人虚报身高的范围都是在5厘米之内。

user avatar

毕竟170和169听起来不止差了十公分

user avatar

事情是这样的。

我爸裸高185,穿鞋187。

某一天他忽然露出了慈祥的笑容看着我,来了一句:“你将来找老公不能比我矮吧。”

犹记得我当时正在啃鸡腿,那一刻鲜美的鸡腿肉瞬间索然无味。

我只想说一句。

我不配。

——进入正题分割线——

我骨架大,后果就是不知道为啥第一次见我的人都觉得我高。

再加上我爸的基因,亲戚们一致认为我至少应该长到168。

然而他们忘了我妈158。

我真实裸高162,视情况而定,我一般会说自己163,有时候会说自己165。

当然,说165的时候没人怀疑我,搞得我每次测身高都怀疑机器给我少量了几厘米。

不过事实是,在身高这个问题上真的是毫厘必争,162和163之间的鸿沟不可逾越,就更别提159和160之间的光年距离了。

所以当一个159的妹子告诉你她160,或者一个169的汉子告诉你他170的时候,就算你看穿了也不要说破,伤人家一厘米的自尊有必要吗?

最后,我想对那些170以下的男娃说一句,相信我,只要你不是长得很丑,你捯饬捯饬自己。

你只要长得帅在女生眼里矮就是可爱,你不知道面对帅哥女生对某些硬性条件可以降低多少。

参照林志颖。

你长得矮没办法,但是又矮又丑又胖又穷又不会说话,女生嫌弃你不是很正常的吗?

还有,某些不到160的妹子们,请你们醒一醒,不要执着于找180的汉子,别给自己的人生添堵。

我妈常说跟我爸上街仿佛我爸牵了个小孩,上街永远要穿高跟鞋,不穿高跟鞋那感觉真的酸爽。

我有一次远远跟在后面看来着。

真的。

仿佛黄瓜牵土豆,违和地不要不要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