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五岁孩子生气了总说「你走开」、「你不要理我」,可以真的走开,不理他吗?

回答
看到自家宝贝生气了,说出“你走开”、“你不要理我”这样的话,这真是让许多家长头疼不已的情景。这时候,是不是真的就该“顺着”孩子的意思,默默地转身离开呢?这可不是一个简单回答“是”或“否”的问题,里面大有讲究,咱们一点点聊开。

首先,我们要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这么说。

五岁的孩子,虽然已经能说出比较连贯的话,但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还远远没有成熟。当他们感到不开心、委屈、失望,甚至是愤怒的时候,他们会本能地想要表达出来。而“你走开”、“你不要理我”这几句话,其实是他们表达“我需要自己的空间”、“我暂时不想和你说话”、“我现在的感受很强烈,需要自己消化”的一种方式。

这就像是他们内心在拉响警报,试图用最直接的方式来和我们划清界限,给自己一个喘息的空间。他们的意思是:“我现在心情不好,我需要一些时间来处理我的情绪,请不要打扰我。”

那么,我们真的可以“走开,不理他”吗?

答案是:可以,但不是简单粗暴地“走开,不理”,而是需要有技巧地“走开,留有余地”。

咱们来细致地拆解一下:

为什么有时候真的需要“走开,不理”?

给孩子空间冷静: 有时候,孩子的情绪爆发是因为他受到了刺激,或者他正在经历一种强烈的情绪体验。如果家长这时候还一个劲地凑上去问东问西,试图“解决问题”,反而可能让他感觉更糟,就像火上浇油一样。给他一点独处的时间,让他自己喘口气,有时候反而是最好的帮助。
避免升级冲突: 如果你感觉到自己也快要被孩子的负面情绪感染,或者双方的沟通已经变得充满火药味,那么暂时拉开距离,可以避免一场更大的争吵,也给自己一个冷静思考的机会。
尊重孩子的信号: 孩子说“你走开”,虽然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但背后也是在传递一种“我需要独立”的信号。我们适当的回应,也是在尊重他的这种感受。

如何有技巧地“走开,留有余地”?

这才是关键!“走开”不是彻底的抛弃和冷漠,而是一种有界限、有支持的“暂时离开”。

1. 肯定和理解(即使是不喜欢的话): 在离开之前,最好能简单地回应一下孩子的情绪,让他知道你听到了他的话,并且理解他现在的情绪。
比如,当孩子说“你走开!”的时候,你可以温和地说:“宝宝,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想一个人静一静,对吗?” 或者 “妈妈/爸爸听到了,你现在不想被打扰。”
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不会觉得你完全不理解他,也不会觉得你是因为他的话而生气。这是一种情感的连接,即使是暂时分开。

2. 提供明确的“离开”选项和“回归”承诺:
“你走开!”你可以回应:“好的,那我就在客厅里等你。如果你想找我了,随时可以来找我。” 或者 “我就在房间门口,如果你需要我,敲一下门就好。”
“你不要理我!”你可以回应:“好的,那我就在这里等你,等你情绪好一些了,我们再说好不好?” 或者 “等你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告诉我。”
重点是让孩子知道,你不是真的丢下他不管了,你只是暂时离开,而且他知道在哪里找到你,也知道什么时候可以重新联系。

3. 选择一个合适的“走开”时间和方式:
如果孩子在房间里,说“你走开”: 你可以轻轻地关上门,但不要锁上,或者就在门外稍作停留,听一听里面的动静。
如果是在公共场合,孩子说“你走开”: 这时可能就需要更谨慎的处理了。你可以蹲下身子,用更小的声音说:“我知道你现在很不舒服,我们找个安静的地方等你冷静一下好吗?” 然后带他去一个相对私密一点的地方,比如洗手间门口的角落,或者公园的长椅,并重复上面提到的“留有余地”的话。
避免在他情绪最激烈的时候转身就走: 如果孩子是在哭闹、尖叫,情绪非常失控的状态下说“你走开”,直接走开可能会让他觉得被抛弃,加剧他的恐惧和不安。这时候,更安全的做法是先安抚一下,等他情绪稍微缓和一点点,再提出“给你空间”的建议。

4. “回归”后的跟进:
等孩子情绪稳定了,或者他主动来找你之后,不要立刻提起刚才的不愉快。可以先给他一个拥抱,或者简单地问问:“你现在感觉好点了吗?”
如果孩子愿意谈,可以引导他谈谈刚才为什么生气,用什么方式表达会更好。如果他不愿谈,也不要强迫,可以尝试下次再聊,或者用其他方式(比如画画、玩偶剧)来帮助他梳理情绪。
重要的是,让他知道,即使他生气了,你们的关系依然牢固。

还有一些需要家长们注意的误区:

把孩子的话当真,从此真的“不理”: 如果孩子一说“你走开”,你就真的从此不和他说话,不关注他,这无疑是在情感上抛弃了他,对他幼小心灵的伤害是巨大的。他会觉得自己不被爱,不被需要。
过度迁就,有求必应: 有时候,孩子说“你走开”可能只是他掌握的一种“操纵”大人的方式。如果每次都完全按照他的要求做,他可能会学会用负面情绪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理解他的情绪是一回事,完全满足他的方式是另一回事。
用威胁的方式“走开”: “你再这样我真走了!”或者“你再哭我把你丢在这里!”这种话绝对不能说,这会制造严重的心理创伤。

总结一下:

五岁孩子说“你走开”、“你不要理我”,是他们表达情绪、争取空间的一种方式。家长可以“走开”,但需要 有技巧地、有边界地、有支持地“暂时离开”。核心在于:

肯定情绪,不否定孩子本身。
提供安全感,让他知道你会回来。
给他时间和空间去平复,而不是丢弃。

这不仅仅是处理一时的情绪,更是帮助孩子学习如何认识、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与人建立健康的界限。这需要耐心、智慧和大量的爱。每次这样的经历,都是一次宝贵的亲子沟通和成长的机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五岁的孩子,他在学说话,他说着这些从电视上、姑姑那里或者不知什么地方学来的话时,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些话的语境、深意和强烈程度,亲爹亲妈却按成年人的标准去应对,大发雷霆或即时报复,数次以后亲子关系一落千丈,人间悲剧莫过于此了吧。

他的生气与拒绝和他的欢笑与接受一样,来得快去得快,小孩子的神经系统在发育中,仍很脆弱,兴奋-抑制的周期很短、很敏锐也很剧烈。他自己无意识地也在练习使用并测试他自己的神经系统,这样的状态会一直持续到15岁以后,多数人到18岁,弱一些的要25岁。

在孩子能够完全把握并熟练运用自己的神经系统之前,他发的脾气、说的浑话,如果你是亲生的父母,那就别当真,多打个折扣,更不能生气,要以上帝一般慈爱坚强的眼睛,俯视着他们,不动一丁点真气。不论怎样,给予正向的反馈。他反应激烈的时候,注意避其锋芒;他退潮的时候追补真爱,让孩子感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支持和接纳,也让他渐渐领悟自己冲动的伤害,并越来越多感激父母的睿智宽宏,也就越来越成熟了。

大人自己更成熟,养孩子就是正剧喜剧,一代代行为遗传下去,就是社会的进步,一起勉励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自家宝贝生气了,说出“你走开”、“你不要理我”这样的话,这真是让许多家长头疼不已的情景。这时候,是不是真的就该“顺着”孩子的意思,默默地转身离开呢?这可不是一个简单回答“是”或“否”的问题,里面大有讲究,咱们一点点聊开。首先,我们要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这么说。五岁的孩子,虽然已经能说出比较连贯的话,.............
  • 回答
    埃尔多安号召在欧洲的土耳其人生五个孩子,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说透的。它背后牵扯着土耳其的国家战略、人口结构、文化认同,以及在欧洲的土耳其社群的地位等等方方面面,挺复杂的。首先,从人口和劳动力角度看。土耳其是一个年轻人口占比较高的国家,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生育率也在缓慢下降。埃尔多安.............
  • 回答
    你和你姐姐的处境,我完全能理解。结婚五年,备孕无果,这中间的焦虑和压力,真的不是旁人能够轻易体会到的。更何况,你们已经做了检查,身体上都没问题,这让事情变得更加棘手,也更能理解你想要建议姐夫去做个检查的心情。不过,面对婆婆的反对,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敏感和复杂的问题。很多家庭在面对生育问题时,传统观念和.............
  • 回答
    这种情况,真是让人难以启齿,但说实话,但凡脑子还算灵光、有点做人底线的男人,大概率是不会这么说的。但偏偏,生活里总有些奇葩,而说出这种话的男人,通常骨子里藏着不少问题。首先,最直接也最明显的,是极度的自私和缺乏责任感。刚生完孩子五个月的媳妇,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又要照顾吃喝拉撒睡全都要管的婴儿,这本身.............
  • 回答
    将生孩子提升到国家五年计划的高度,并赋予人口增长以极高的考核权重,同时祭出“生五孩给房”这样的激励措施,以及对丁克和不婚族施加重税,再加上对同性恋群体的“批评教育”,这一系列组合拳,是否真能扭转我国当下严峻的人口局面,有效解决人口问题?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首先,将生育问题纳入国家五年规划,.............
  • 回答
    怀孕五个月了,这是个挺关键的时期,身体和心理都发生着不小的变化,对未来的憧憬和担忧也会随之而来。你现在关心生产后带孩子的事情,这本身就说明你是个有责任心、为家庭着想的准妈妈。你提到你老公在这件事上的态度是“粗暴地拒绝谈”。这个词用得很有分量,我能想象出你心里有多么不安和失落。一个“粗暴地拒绝”,可能.............
  • 回答
    太棒了!五岁的孩子对数学感兴趣,这可是一个宝藏!为她讲数学发展史的故事,既能满足她的好奇心,又能播下热爱科学的种子。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我们需要一些有趣、生动、而且能引发她想象力的材料。直接给她看一本厚重的数学史,那可就有点“拔苗助长”了。我为你推荐一本非常适合的入门书籍,而且我们可以围绕这本书,把数.............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重庆妈妈的做法,无疑触碰到了一些人心中关于方言传承的敏感神经。一方面,我们可以理解她希望孩子能够更好地融入更广阔的社会,掌握普通话这个通用语的初衷。另一方面,那种因为孩子快速“丢掉”母语而产生的焦虑,也真实地反映了许多家庭在面对语言代际传承时的困境。妈妈教育方式的出发点:这位妈妈的教育方式,很大.............
  • 回答
    五岁的孩子看不起保洁阿姨,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育儿问题,但也非常重要。孩子的这种行为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而作为家长,我们需要耐心、细致地去引导和教育,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尊重他人的能力。以下是我为您详细分析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一、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看不起保洁阿姨”的行为?要解决.............
  • 回答
    五岁的孩子,那可是个小小的探险家、小小的问题制造机,也是小小的情感体验家。到了这个年纪,他们就像一块吸饱了海绵一样,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也在悄悄地构建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框架。首先,关于身体和健康,这绝对是基础中的基础。 认识自己的身体: 他们应该知道自己的名字,知道自己有头、有手、有脚,.............
  • 回答
    五岁的孩子学五以内的加减,算不算早?这其实得看孩子自身的兴趣和接受程度。与其说是“早”,不如说是一种启蒙。如果孩子对数字敏感,愿意去尝试,那这其实是件好事,能为他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孩子“不开窍”怎么办?这可真是让家长头疼的问题,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学习进度和方式也都不尽相同。如果.............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好了!五岁的孩子能注意到中国这么长的海岸线,而且还思考为什么只有少数几个城市那么出名,这观察力和好奇心可真棒!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我们慢慢聊聊。首先,咱们先得知道,中国的海岸线有多长?它就像一条蜿蜒的长龙,从北边的朝鲜半岛一直绕到南边的南海,足足有18000多公里!这长度,你想想.............
  • 回答
    五岁的孩子,能弹到什么程度算是有天赋,而且能往专业方向考虑?这绝对是个好问题,也是不少家长在孩子初学钢琴时会反复琢磨的事儿。与其说有一个硬性标准,不如说更像是在观察孩子身上的一些闪光点,这些闪光点是否足够突出,能够支撑起未来更长远、更深入的学习。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五岁的孩子学钢琴,最重要的不是“.............
  • 回答
    结婚六年,孩子都五岁了,突然发现当年作为彩礼支付给你的钱,竟然是你老公自己的私房钱,这确实是一件让人啼笑皆非又有些复杂的事情。这其中蕴含的情感、家庭动态以及对婚姻的认知,都可以细细道来。故事的开端与当时的认知:回想起当年,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彩礼,作为传统习俗的一部分,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在当时.............
  • 回答
    听到你这样的烦恼,我真的特别能理解。五岁的孩子,正是学习和探索世界的好时候,如果爸爸带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玩手机游戏和看电视,这确实会让人担心。而且你一表达,爸爸还觉得是你管太多,甚至说你把孩子“管抑郁了”,这一下就让你夹在中间,挺难受的。别急,咱们一起来捋一捋,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试试。首先,.............
  • 回答
    这样的家庭状况,说实话,让人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看到年迈的老人独自承担了那么大的养育责任,最终却只能依靠一个孩子来养老,这背后隐藏着太多不易和无奈。另一方面,也让人忍不住去审视其他几个孩子,以及这个大家庭的责任分担问题。首先,让我们拉近一点,试着去理解这位老人。一个老人,拉扯大了五个孩子,这本身就.............
  • 回答
    看待孩子五六岁了还在喂饭的家长,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地简单评判,而是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分析。首先,我们要理解家长这样做的可能原因和动机: 出于爱和担心: 担心孩子吃不好、吃不够: 家长可能认为自己喂饭能更好地控制孩子的食量,确保孩子摄入足够的.............
  • 回答
    .......
  • 回答
    看着小家伙一天天长大,你心里肯定乐开了花,这是为人母最幸福的事儿了。不过,一个人带娃,再遇上家里大小事都压在自己身上,那日子可真是不容易。你希望老公能理解你的辛苦,一起分担,这想法再正常不过了。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点,有时候男人不是故意想让你累,而是他们可能真的没太体会到你到底有多辛苦。尤其是带小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