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评价“宽货币,紧信用,松财政”这样的组合?

回答
“宽货币,紧信用,松财政”是一种在特定经济环境下可能出现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它的出现和有效性需要结合具体的经济背景来分析。这种组合本身就包含了内在的矛盾和张力,其评价也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下面我将从各个组成部分出发,详细分析其含义、可能产生的效果、潜在的风险以及在不同经济情境下的适用性。

一、 各组成部分的含义与内在逻辑

1. 宽货币(Loose Monetary Policy)

含义: 指央行通过各种工具降低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或降低借贷成本,以刺激经济活动。
常见工具:
降低利率(尤其是政策利率): 这是最直接的方式,银行间借贷成本下降,进而传导至实体经济,鼓励企业和个人贷款投资和消费。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银行可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放贷,增加市场上的信贷供给。
公开市场操作(购买国债等): 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证券,将资金注入市场,增加流动性。
量化宽松(QE): 在利率接近零时,央行大规模购买长期资产,以进一步压低长期利率并增加市场流动性。
前瞻性指引: 央行承诺在一定时期内维持低利率或继续宽松政策,以影响市场预期。
政策目标: 通常是为了应对经济衰退、通缩压力、失业率上升等问题,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和增加流动性来刺激总需求。

2. 紧信用(Tight Credit)

含义: 指金融机构(银行、信托、券商等)在信贷发放和融资活动方面变得更加审慎、保守,导致实体经济部门(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高风险行业)获得信贷的难度增加,融资成本可能上升或融资规模受限。
可能的原因和表现:
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 面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资产价格波动或自身资产质量恶化,金融机构会更加害怕风险,提高对借款方的审核标准,甚至减少对某些行业的贷款。
监管趋严: 监管部门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要求,如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等,迫使金融机构收紧信贷。
影子银行收缩: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受到限制,导致提供给实体经济的资金减少。
企业自身偿债能力下降或预期恶化: 企业可能因为经营困难、债务负担过重或对未来预期悲观,导致银行不愿意提供新的贷款。
信用评级收紧: 信用评级机构对企业或项目的风险评估更加严格,导致融资难度加大。
政策目标(或结果): 可能是为了控制金融风险、防范资产泡沫、调整金融结构、化解过剩产能中的不良资产等。

3. 松财政(Loose Fiscal Policy)

含义: 指政府通过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活动,扩大财政赤字,通常是为了支持总需求。
常见工具:
增加政府支出: 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提高政府部门运行费用等。
减税降费: 降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或者减少非税收费,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企业利润,鼓励消费和投资。
转移支付: 向居民提供补贴,增加其消费能力。
政策目标: 通常是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刺激需求增长、稳定就业、改善民生等。

二、 “宽货币,紧信用,松财政”组合的内在张力与潜在影响

这种组合之所以复杂,在于其各组成部分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和相互作用,导致其效果难以预测,并可能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1. 矛盾与张力:

宽货币与紧信用的矛盾:
理论逻辑上的不匹配: 央行宽松货币的意图是降低借贷成本,增加信贷可获得性,从而刺激投资和消费。但如果信贷市场“紧”,意味着银行不愿意放贷,即使央行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这些流动性也难以有效传导到实体经济中。
流动性陷阱的风险: 如果银行手中持有充裕但惜贷,或者企业和个人因前景不明朗而不敢借贷,那么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可能大打折扣,资金可能淤积在金融系统内部(如金融机构间互相拆借或购买无风险资产),而非流入实体经济。
资产价格泡沫的风险: 当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因信用收紧而难以满足时,大量流动性可能被迫涌入金融资产市场(如股市、债市、房地产),推高资产价格,形成资产泡沫,而实体经济的实际投资和消费却未能得到有效提振。

宽货币与松财政的协调性:
财政赤字货币化风险: 松财政意味着政府需要发行更多的债券来弥补赤字。如果央行同时采取宽货币政策,并大量购买国债(尤其是在二级市场),就可能导致财政赤字货币化,即央行直接为政府融资。这可能引发通胀担忧,损害央行独立性,并长期扭曲市场利率形成机制。
通胀压力: 如果财政支出大量转化为需求,而信贷扩张受阻导致供给端难以快速响应,或者货币宽松导致实体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过大,都可能引发通胀。但在这个组合中,“紧信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货币的乘数效应,对冲了一部分通胀压力。

紧信用与松财政的互斥性:
财政刺激效果受阻: 松财政的目的是刺激总需求,其中投资是重要一环。然而,如果企业因为“紧信用”而难以获得贷款来配合政府的投资项目或扩大生产,那么财政刺激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例如,政府想通过基建投资来拉动经济,但地方政府或国有企业却因为融资困难而无法顺利开展项目。
风险传递与累积: 紧信用可能意味着金融部门在规避风险,但如果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如直接注资、担保)来支持特定项目或企业,可能会将风险从金融部门转移到政府部门,导致政府部门的风险暴露增加。

2. 潜在的经济影响:

对实体经济:
投资和消费受限: 尽管货币宽松降低了名义利率,但“紧信用”使得实际融资困难,特别是对于那些风险较高但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以及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项目。这会导致投资活动受阻,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结构性失衡加剧: 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能更倾向于支持那些能获得银行贷款或政府支持的“大企业”或“国企”,而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可能更难受益,从而加剧了经济的结构性失衡。
通胀与通缩的交织: 宽松货币和财政支出可能带来一定的通胀压力,但紧信用的抑制效应,以及如果经济本身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可能导致部分领域通缩依然存在,形成一种滞胀或“低通胀下的需求不足”的局面。

对金融市场:
资产价格上涨风险: 大量流动性找不到合适的实体投资渠道,容易涌向金融市场,推高资产价格,形成泡沫。
风险转移与错配: 金融机构为了降低风险而收紧信贷,但政府财政扩张可能通过购买资产或提供隐性担保等方式接手部分风险,导致风险从私人部门向公共部门转移。
金融系统内的流动性淤积: 央行提供的流动性难以有效流入实体经济,而可能在金融机构间空转,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高收益资产的稀缺: 在低利率环境下,“紧信用”意味着风险资产的发行门槛提高,但同时对风险收益的补偿要求也可能提高,市场可能面临高风险、高回报资产的稀缺局面。

对政府和公共部门:
财政赤字扩大: 松财政必然导致财政赤字增加,如果经济增长乏力,财政收入难以跟上,政府债务水平可能快速攀升。
潜在的债务风险: 持续的财政赤字扩张和债务积累,尤其是在“紧信用”背景下,可能导致政府融资成本上升,或在极端情况下,引发主权债务风险。
央行独立性受损: 如果央行被迫为政府融资(隐性或显性),其独立性和货币政策的公信力可能受到损害。

三、 这种组合出现的可能情境与评价

这种“宽货币,紧信用,松财政”的组合,虽然看似矛盾,但在某些特定的经济背景下可能会出现:

宏观调控中的“组合拳”: 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同时存在金融风险或资产泡沫的隐患时,政府可能会采取一种“分而治之”的策略。例如,央行通过宽松货币降低无风险利率,为经济提供流动性;监管部门为了挤出泡沫、降低金融风险而收紧信用,对特定领域(如房地产、高杠杆企业)进行限制;财政部门则通过扩张性支出,直接拉动投资和消费,弥补私人部门因信用收紧而导致的投资不足。
经济转型期的特征: 在经济结构调整、去杠杆、化解过剩产能的转型期,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可能会收紧信贷,而政府为了托底经济、保障民生和支持新经济发展,可能会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央行则维持适度的货币宽松以避免金融系统性风险。
应对特定冲击: 例如,在经历金融危机后,一方面需要注入流动性以稳定市场,另一方面需要收紧对高风险金融活动的监管,同时财政需要扩张以刺激经济复苏。

评价:

这种组合的评价是复杂且负面的,尽管它可能是在特定情境下的一种尝试性政策。其主要问题在于:

1. 传导机制不畅,政策效率低下: 宽货币未能有效传导至实体经济,因为“紧信用”形成了一个严重的阻碍。这使得货币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就像给一辆车子踩油门(宽货币),但刹车(紧信用)被死死踩住一样,车子难以动起来。
2. 容易催生资产泡沫: 当实体经济融资困难但流动性充裕时,资金往往会流向金融市场,推高资产价格,造成资产泡沫,这与金融去杠杆和防风险的目标相悖。
3. 加剧结构性失衡: 政策效果可能倾向于国有部门或大企业,而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则可能因信用收紧而进一步边缘化,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公平竞争。
4. 财政风险的累积: 松财政与紧信用的矛盾,可能导致风险从金融部门转移到财政部门,增加了政府债务压力和潜在的财政风险。
5. 政策信号的混淆: 央行释放宽松信号,但金融机构的紧缩行为,以及政府的扩张性支出,可能向市场传递混乱的信号,影响市场预期和信心。

总而言之, “宽货币,紧信用,松财政”组合是一种高风险、低效率的政策搭配。它试图通过不同政策工具来解决经济中不同的问题,但这些工具之间的相互作用却可能相互掣肘,产生负面效应。更理想的政策组合通常是能够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效应,例如“宽货币”配合“松信用”(在可控风险下)以刺激投资,再辅以“稳财政”或“有针对性的财政刺激”。

在实践中,任何一个国家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都会权衡各种利弊。如果一个国家选择了这样的组合,通常是因为其面临的挑战极其复杂,或者政策制定者对其中某些环节的风险控制有着特别的侧重。然而,这种组合的长期可持续性和整体经济健康发展前景,通常会受到严峻的考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以直接看最后的总结。

先说“宽货币”。信用货币体系下的货币供给是商业银行的信用。除了极少数在外流通的现金外,构成货币供给主体部分的“存款”由商业银行在法定准备金的约束下派生。所以“宽货币”,要么宽基础货币,要么宽银行信用:

(以下是基本的货币银行知识)

假如货币当局想要给社会产生100基础货币,它应该怎么做呢?最简单的做法,印100纸币,然后拿直升机撒出去,谁捡到就是谁的:

央行记账:借:?100 贷:货币发行 100

很显然在复式记账下配不平,央行必须记一个类似损失的科目,但是实际上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又没有损失的科目,所以理性的央行会去购买资产(比如黄金、外汇甚至麦当劳抵用券):

借:黄金储备 100 贷:货币发行 100

黄金的储量有限,小麦和麦当劳抵用券之类的资产对于央行又没有什么价值。为了无限的扩张基础货币,现代央行的购买的资产一般是政府债券,以政府棚户区改造现金拆迁补偿为例:

央行:借:对政府债权 100贷:存款准备金 100

政府:借: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 100贷:债务收入(简写,没有具体考证科目名)100

某银行: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100 贷:存款 100

所以该拆迁补偿,给社会增加了100的基础货币,实现了“宽货币”的第一步;(其实也是“松财政”,因为政府的预算赤字增加了)

现在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为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100 存款 100

再说“紧信用”。继续假设存款准备金率为20%,即最大货币乘数5,理论上该银行还可以派生400的存款,资产负债表变为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100 存款 500

贷款 400

这是货币银行学经典的货币派生过程。但是这样的前提是得有符合银行标准的非银行的借款人愿意从银行贷款。这是就是紧信用的问题:经典的银行信用货币派生过程需要三个条件:

1、借款人愿意借。理性的借款人显然只会在资本的预期边际效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否则越借越赔)。如果某行业严重产能过剩,预期资本的边际效率极低,显然企业能接受的利率也是极低的。这解释了为什么预期普遍悲观时信用会收缩,如果企业都用存款去偿还贷款,货币供给会减少。

2、银行愿意贷。你亲戚找你借钱买房,恐怕你在“扩张信用”之前要思考一番,银行也是一样。银行把贷款放出去它得能保证收回来。一家小微企业没有抵押品,即使愿意以36%的利率借款,可能也没有正规机构愿意贷出去;而一家央企以4.5%的利率借款,可能就有不少机构趋之若鹜了。如果银行风险偏好下降,它可能会主动收缩信用,货币供给下降,多余的基础货币会变成超额储备。

3、监管愿不愿意银行贷。可以设想在没有监管的世界里,所有银行都会去做房贷,信用卡、同业和开发贷,因为这些又没风险又赚钱。但是监管要控制,要做窗口指导。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紧信用(特指银行信用)可能是借款人不愿借被迫紧信用(央行不能接受,这会影响GDP)、银行不愿贷被迫紧信用(央行同样不能接受,银行收缩第一个倒霉的就是小微)、监管指导银行紧信用(收缩某些行业的贷款)

信用除了银行信用,还有其他的主体,比如银行理财,货币市场基金,ABS。不过一方面这些总量不大,另一方面监管也非常讨厌这些,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紧信用”想必第一个挨刀的就是他们。

最后谈谈“松财政”。什么是松财政?预算收入小于预算支出,也就是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怎么办,借债;借债还不起怎么办?嘿嘿嘿,看看债都在谁手里,银行。银行不怕政府不还吗?没事央行买过去就得了。政府还用还央行的钱?续作就得了。至于城投债。。。银行即使亏损了还有央行和财政部补充资本金嘛,还有资产管理公司呢……

总而言之,什么是“宽货币,紧信用,松财政”?央行印钱,政府借债,财政赤字,花钱基建,指导银行定向扩张信用,摁住非银融资渠道,发挥以财政为主的资源配置功能。至于其他金融中介,就僵在那吧。

这并非什么新鲜事物或者理论,就是凯恩斯主义的特色版,就是上世纪60年代的所谓“金融压制论”。原教旨的凯恩斯主义可以理解为宽货币宽信用松财政,但是毕竟我们的房价。。。充分发挥行政窗口指导功能,实现信用定向松紧,也可以说是我们的创新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宽货币,紧信用,松财政”是一种在特定经济环境下可能出现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它的出现和有效性需要结合具体的经济背景来分析。这种组合本身就包含了内在的矛盾和张力,其评价也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下面我将从各个组成部分出发,详细分析其含义、可能产生的效果、潜在的风险以及在不同经济情境下的适用性。 一.............
  • 回答
    辛巴直播带货燕窝事件的处罚,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可谓是近年直播电商领域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其影响深远。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处罚的本身。辛巴个人被罚款 90 万元,这笔钱对于他庞大的收入而言,可能只是九牛一毛,但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金额。这代表着监管部门对直播带货中虚假宣传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也直接打向了.............
  • 回答
    托马斯·谢林(Thomas Schelling)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学术贡献跨越了博弈论、行为经济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和制度分析等多个领域。他的研究不仅深化了对人类行为和集体决策的理解,还为现实世界中的冲突解决、制度设计和战略互动提供了理论框架。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他的学术贡献: .............
  • 回答
    谭其骧(19091981)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历史学家,他在1981年5月召开的“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学术座谈会”上的讲话《何为中国》是其学术思想的重要体现,对中国民族关系史、历史疆域、文化认同等问题的探讨具有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讲话内容、学术意义及历史背景: 一、讲话的核心论点谭.............
  • 回答
    抖音上最近大火的“穷比快乐屋”现象,从多个角度来看,都值得深入剖析。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搞笑段子或生活方式的展示,更折射出当下社会的一些普遍心态和价值观。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评价它:1. 定义与核心内容:“穷比快乐屋”顾名思义,是指那些经济条件不算宽裕,甚至可以说是“穷”但依然能找到快乐源泉的人或.............
  • 回答
    黑龙江省提出“全力冲刺房地产产业增长”的政策导向,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既要看到其可能的积极作用,也要理性分析其潜在的风险和挑战。以下将进行详细的阐述:一、 政策出台的背景与动因分析首先,理解黑龙江省为何要提出这样的政策至关重要。其背后可能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动因: 经济增长压力: 作为东北老工业.............
  • 回答
    评价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话题,需要审慎地分析其历史、社会背景以及他们在不同时代扮演的角色。 笼统地评价“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是不够准确的,因为这个群体本身就包含着丰富多样的观点、立场和行为方式。以下我将尝试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更全面地评价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一、 定义.............
  • 回答
    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是20世纪最杰出的中国历史学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在美国学界享有盛誉,也对全球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他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史景迁的学术贡献与特点: 开创性的叙事风格: 史景迁最显著的特点在于他打破了传统西方汉学中.............
  • 回答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常青藤的绵羊》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引起广泛的讨论和共鸣,主要在于它精准地捕捉并剖析了当下中国社会中一部分精英群体(以“常青藤”象征的顶尖名校学生为代表)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和心态,并赋予了它们一个极具概括性的标签——“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
  • 回答
    郭德纲在BTV台长王晓东去世时发布的微博,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条微博,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1. 事件背景: 谁去世了? 王晓东,北京市广播电视台(BTV)党委书记、台长。在广电系统,台长是一个重要的领导职务,其去世在行业内会引起重视。 郭德纲与BTV的关系: 郭德纲的德.............
  • 回答
    于晓华在财新发表的3月13日专栏文章,如果以“如何评价”为切入点,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文章的核心观点、论证逻辑、潜在影响、文章的风格和立意,以及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由于您并未提供文章的具体标题和内容,我将根据于晓华过往在财新发表的文章的风格和可能关注的领域,以及当前中国经济的焦点问题,来.............
  • 回答
    欧美人加入乌克兰组建的“抗俄志愿军”(通常指国际志愿军)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现象。要评价它,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动机、行动、影响以及伦理和法律层面的考量。一、 动机与背景自2022年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呼吁国际社会派遣志愿人员前往乌克兰保家卫国。这一呼吁得到了许多.............
  • 回答
    玻洛米尔是《魔戒》中最复杂、最具争议的角色之一,他身上集合了高贵、勇气、忠诚与脆弱,是人类在黑暗势力威胁下,最真实也最令人心疼的写照。评价玻洛米尔,需要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出身、他的个人品质以及他最终的选择等多个层面来深入分析。一、 作为贡多林王国的继承人与战士: 荣耀与责任的象征: 玻洛米.............
  • 回答
    郑强教授是一位在中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化学家和教育家。要评价他,我们需要从他的学术成就、教学风格、社会影响力以及一些争议点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学术成就与专业背景郑强教授在高分子材料领域拥有深厚的学术造诣。他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高分子合成、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
  • 回答
    评价一个程序员在35岁依然“撸代码”,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复杂的话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这里的“撸代码”是一个比较口语化的说法,通常带有年轻、一线开发者、体力投入较多的含义。然而,在35岁这个年龄,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其“持续产出高质量代码”的能力以及其在技术生涯中的定位和发展。首先,我们应该.............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薛之谦。他是一位在当下中国乐坛非常有影响力的歌手,同时也是一位颇具话题性的公众人物。评价他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看,既包括他的音乐成就,也包括他在个人经历、综艺表现以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表现。一、音乐成就:实力派唱作人的回归与独特风格 创作与演唱实力: 薛之谦最核心的价值在于他.............
  • 回答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以下简称《那兔》)是一部以拟人化兔子形象讲述中国近现代史的原创漫画和动画系列。要评价这部作品,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核心理念与创作初衷:《那兔》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其寓教于乐的叙事方式。它以一种非常轻松、幽默,甚至是略带戏谑的口吻,将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中国近现代史讲述.............
  • 回答
    龙应台在香港的这场演讲,以及台下唱响《我的祖国》的场景,无疑是一次极具复杂性和多重解读意义的事件。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演讲背景与龙应台的意图: 时间与地点的重要性: 这场演讲发生在香港,一个在政治、文化和社会认同上经历剧烈动荡的城市。演讲的具体时间点(虽然题目未明确指出,.............
  • 回答
    宋徽宗赵佶,这位北宋末代皇帝,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评价,往往如同他本人一样,呈现出一种复杂而矛盾的色彩。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书法家、收藏家,却又是一位昏聩无能、导致王朝覆灭的亡国之君。 要评价他,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方能领略其真实面貌。一、艺术巨匠:书画双绝,开创时代宋.............
  • 回答
    《白日梦想家》:一场触及灵魂的视觉与心灵之旅《白日梦想家》(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是一部由本·斯蒂勒自导自演的电影,改编自詹姆斯·瑟伯的同名短篇小说。这部电影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爆米花电影,它以一种缓慢而细腻的方式展开,将观众带入主人公沃尔特·米蒂的内心世界,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