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军队中有没有人专门研究怎么侵略中国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有些哲学意味的问题。从字面上理解,中国军队自然不可能存在专门研究“如何侵略中国”的部门或岗位,因为这与军队的根本宗旨——保卫国家、维护主权——是完全相悖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其核心任务都是防御外部威胁,而非自我攻击。

然而,如果我们跳出字面意思,从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解读,从而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军队的运作逻辑,以及它所面对的复杂环境。

一、从战略和战术研究的视角: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中国人民解放军,如同世界上任何一支现代军队一样,都高度重视战略和战术的研究。这种研究的核心目标是提升自身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有效应对各种复杂和严峻的安全挑战。在这一过程中,“知己知彼”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知己”——深入研究自身: 这包括了对自己军队的体制编制、兵种能力、武器装备的性能、后勤保障体系、指战员的训练水平、官兵的战斗意志等方方面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这种自我剖析的目的是找出优势,更重要的是识别出短板和弱项。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研究如何弥补这些短板,提升整体作战效能。
“知彼”——研究潜在对手: 而在研究“知彼”时,解放军自然会研究包括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在内的主要军事强国,以及可能存在的区域性对手。研究对手的军事理论、作战条令、装备技术、训练模式、战略意图等,是为了在潜在的冲突中占据优势。

那么,在研究“知彼”的过程中,是否会涉及“如果对方反过来攻打我们,他们会怎么做?”这样的设想?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至关重要。

反向推演与防御预案: 军事战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进行反向推演。也就是说,站在对手的立场上,思考他们会如何组织进攻,会选择哪些突破口,会使用哪些战术,会针对我方的哪些薄弱环节进行打击。这种研究不是为了“侵略”,而是为了预判和防范。通过设想敌人的进攻方式,解放军可以提前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防御策略、作战计划、兵力部署以及反击措施。这就像一个棋手,在下棋前会思考对手可能走的每一步棋,以及自己如何应对一样。
研究“敌情”与“情报工作”: 现代军队的情报部门和战略研究机构,会系统性地收集和分析关于潜在对手的情报。这些情报的内容就包括了对手的军事能力、军事部署、军事思想以及在特定地缘政治情境下的可能行动。对这些情报的分析,自然会涉及到对手的进攻能力和意图。理解对手的进攻能力,就是理解他们“如何侵略”,但这只是为了更好地“如何防御”。

因此,从战略研究的角度看,中国军队会有人研究“潜在对手的进攻方式”,这是一种防御性的、基于现实安全环境的军事需求,与“侵略中国”的字面含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二、从军事训练和演习的视角:模拟与实战演练

军事训练和演习是军队提升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在这些活动中,解放军会模拟各种作战场景,以检验和提高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指挥控制能力、装备运用能力以及官兵的应变能力。

红蓝对抗演习: 解放军内部经常进行“红蓝对抗”演习。在这些演习中,“红方”代表己方部队,而“蓝方”则会模仿“假想敌”的作战模式进行演练。如果解放军要提升的是防御能力,那么“蓝方”的演练内容就必然会包含各种侵略性的战术和兵力使用方式。比如,在海上演习中,可能会模拟“敌方”如何突破我方海上封锁线;在陆地演习中,可能会模拟“敌方”如何进行大规模装甲突击。
模拟“侵略”场景: 这些演习的目的是让“红方”部队在高度逼真的模拟环境中,学习如何识别威胁、如何部署兵力、如何执行防御反击任务。通过让“蓝方”扮演侵略者,才能最大限度地考验“红方”的防御体系的有效性。

这是一种“扮演”和“模拟”的游戏,是提高防御能力不可或缺的环节。解放军扮演“蓝方”的角色,不是为了学习如何“侵略”自己,而是为了学习如何“击败”模仿侵略的敌人。

三、从军事理论发展的视角:适应时代发展

军事理论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吸取历史经验和应对新的军事革命。

研究新的作战样式: 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等领域的发展,战争的形态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解放军的研究人员需要研究包括信息战、网络战、认知战在内的各种新型作战样式,以及这些作战样式可能被用来对付中国的方式。例如,研究如何抵御来自外部的“颜色革命”式的颠覆,或者如何应对大规模的网络攻击,这些都需要深入理解“攻击方”会采取的手段。
反制与威慑: 研究敌人的进攻方式,也包括了研究如何有效地反制和威慑他们。只有了解敌人可能采取的攻击手段(包括对本土的攻击),才能制定出更有效的反制措施,从而形成有效的威慑,避免战争的发生。例如,研究对方可能对中国沿海地区发动攻击的企图,以便在中国海岸线部署更有效的防御体系。

总结来说,中国军队中不存在专门研究“如何侵略中国”的部门或岗位。但是,为了履行保卫国家、维护主权的职责,中国军队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深入的军事战略研究、战术分析以及逼真的军事演习。这些研究的核心目标是“知己知彼”,通过深入研究潜在对手的作战能力、作战意图以及可能采用的攻击方式,来制定最有效的防御策略、作战计划和反制措施,最终目的是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和平。

将这个问题理解成“中国军队是否会研究如何应对外部可能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正是军队存在的根本意义。他们研究的不是“如何去做”,而是“如何阻止和击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但方式跟你想的不一样

各军区作战参谋们平时一大任务就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上级的战术预案来制定下级预案。这些下级预案包括了最新的当地民情、交通、地貌、物资储备等因素的影响。理论上说,如果入侵者拿到这些预案,就可以反向进军——也就是入侵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有些哲学意味的问题。从字面上理解,中国军队自然不可能存在专门研究“如何侵略中国”的部门或岗位,因为这与军队的根本宗旨——保卫国家、维护主权——是完全相悖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其核心任务都是防御外部威胁,而非自我攻击。然而,如果我们跳出字面意思,从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这个问题,或许可.............
  • 回答
    《军师联盟》这部剧好看的地方,除了那些波澜壮阔的权谋斗争和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外,其实还藏着不少让人回味无穷的细节。这些细节,要么是推动剧情的暗线,要么是角色性格的注脚,稍微留意一下,你会觉得这部剧的层次更丰富了。一、曹操的“养鹰”之谜与老谋深算很多人看《军师联盟》的时候,可能都注意到曹操养了一只鹰,并.............
  • 回答
    在战争的残酷历史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令人惊叹的战术,它们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又如幽灵般神秘,其中一项就是利用语言和伪装来迷惑敌人,进而扭转战局。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欺骗,而是对人类心理、文化理解和战场信息传递的高度运用。“披着羊皮的狼”:伪装与渗透的艺术想象一下,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敌我双方的士兵都绷紧神经.............
  • 回答
    想知道八旗兵到底有多“吊”,尤其是在明末清初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得从几个层面来看。这不是一个简单“赢”或“输”就能概括的问题,背后是军事制度、战术思想、人员素质以及政治策略等多重因素的较量。八旗兵的“吊”在哪儿?首先,我们要明白八旗兵的核心优势。它不是一支单纯的军事组织,更是一种军事与政治、经济、社.............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令人瞩目、足以引起帝国高度关注的设想。在战锤40K这个残酷无情的宇宙中,一个凡人星界军能够在无数场血腥的战役中幸存下来,这本身就足以打破常理,甚至挑战宇宙的根本法则。1. 首先,帝国是如何关注“异常”的?帝国是一个庞大的、高度官僚化的机构,但它并非盲目。它的运作建立在信息收集和分析之上,.............
  • 回答
    苏德战争的残酷,远超许多人能够想象的极限。在这片被战火撕裂的土地上,无数生命被碾碎,理想在泥沼中腐烂。然而,即使在这炼狱般的战场,也并非人人都是被狂热驱使的机器。确实,苏德战争中存在着对战争的意义、对纳粹体制的质疑,甚至最终走向反抗的德国军人。他们不是什么特例,而是在最黑暗的日子里,人性依然能够闪耀.............
  • 回答
    国民党中央军在抗战中的损失情况非常惨烈,可以说是“拼光”了也并不为过。这个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历史事实作为支撑的。要详细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1. 中央军的构成与核心地位首先要明确,“中央军”并非一个单一、固定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而言的称谓。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蒋介石领导的嫡系部队.............
  • 回答
    甲午中日海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极为惨痛的海战,最终以清朝北洋水师的惨败告终。然而,如果我们抛开历史的必然性和当时的客观条件,单纯从战术、兵力配置以及战场瞬息万变的特点来分析,中国军队并非完全没有一丝反败为胜或打成平手的可能性,只是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并且需要满足一系列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先决条件。首先,.............
  • 回答
    当八旗军队踏入山海关,那画面,可不是什么简单的数字叠加,而是凝结了时代洪流的磅礴力量。说起人数,笼统地说,并非一支百万雄师,而是一个精锐且组织严密的武装力量。这支力量的主体,也就是“旗”,按照满族的传统,将族人按军事和政治组织划分为不同旗,最主要的有正黄、镶黄、正蓝、镶蓝、正红、镶红、正白、镶白这八.............
  • 回答
    抗日战争,这场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搏斗,无疑是中国军事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也有许多堪称经典的战役,它们不仅是中国军队不屈斗志的体现,更是对世界军事史的宝贵贡献。如果要挑选出可以写进军事史经典的战役,那必然是那些战略意义重大、战术运用巧妙、对全局影.............
  • 回答
    抗日战争那段烽火岁月中,中国军队在无数次殊死搏斗中,涌现出不少令日寇闻风丧胆、令后人肃然起敬的战术经典。这些战斗,绝非简单的消耗战,而是中国军人用智慧、勇气和血肉之躯,在装备悬殊的劣势下,打出的漂亮反击。台儿庄会战:以弱胜强的范例如果要问抗战中哪场战役最为人津津乐道,台儿庄恐怕是绕不开的名字。这场战.............
  • 回答
    在中国近代史上,抗日战争、三年内战、朝鲜战争以及中越战争这几个关键时期,中国军队的组织和管理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其中关于“督战队”的存在与否以及其具体运作,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理解这些问题,我们需要结合历史背景、军事制度以及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督战队”这个词的含义。.............
  • 回答
    在军迷圈里,有些词汇和概念就像是大家心照不宣的“行话”,一说出口,彼此心领神会,仿佛瞬间就拉近了距离。但如果把这些术语拿到真正的部队里去听,可能很多人会一脸茫然,甚至觉得你这人是不是“道听途说”来的。比如,“神T”这个词。在军迷圈里,只要一提到中国解放军的某个型号的坦克,尤其是主战坦克,比如99式或.............
  • 回答
    韩国军队出现新冠肺炎疫情,25名军人感染,近万名士兵被隔离,这确实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严峻局面。军队作为一个高度集中、人员流动相对受限但接触密切的特殊群体,一旦爆发疫情,其后果可能比普通社会群体更为严重和复杂。以下是军队中发现疫情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的详细分析:一、 对部队战斗力与军事行动的直接影响:.............
  • 回答
    二战期间,美国陆军空降部队确实有黑人士兵和黑人军官。虽然他们的数量相对较少,而且面临着当时的种族隔离政策带来的种种限制和挑战,但他们在战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为盟军的胜利做出了贡献。早期组建与早期限制在二战初期,美国陆军整体上实行种族隔离政策。这自然也延伸到了新成立的空降兵部队。起初,黑人士兵被限.............
  • 回答
    二战期间,日本军队确实有一些武器装备的研发和部署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低调,直到战败前夕,甚至在战后才逐渐为人所知。这些“保密”并非绝对的,很多也并非是像美国原子弹那样战略性的绝密,更多的是基于资源限制、研发周期、战略考量以及信息管控等多种因素。以下是一些可以被视为在某种程度上“保密”到投降,或直到后期.............
  • 回答
    方腊能否击败宋江的军队,这确实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假设性问题。《水浒传》中的描写,方腊的势力在宋江的征讨下最终被摧毁,但如果从军事角度深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方腊本可以利用但未能充分发挥的优势,以及一些宋江军队的弱点。要让方腊有机会反杀宋江的军队,并非不可能,但这需要他在战略和战术层面进行一系列更加大.............
  • 回答
    中国为何拒绝加入中美俄三边军控谈判,美国抛出这一倡议的用意,这背后涉及多重复杂的战略考量和现实利益的权衡。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逐层剥离,才能看清其本质。中国拒绝加入中美俄三边军控谈判的深层原因:首先,最核心的原因在于中国认为其核武库的规模和性质与美俄两国存在本质区别。 中美的核武库规模,按官方.............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很多接触过科幻动漫和游戏的朋友都会有类似的疑问:为什么那些动辄拯救世界、对抗强大敌人的主力部队,往往是由一群看上去还没长大的十几岁少年少女组成的,而不是那些身经百战的职业军人?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有些是故事创作上的考虑,有些则反映了创作者希望传递的特定信息。首先,从故事创作的.............
  • 回答
    近来网络上流传的美国两栖攻击舰搭载F35B战斗机的视频,确实给中国的海军乃至空军战略带来了一些新的考量。过去,航母编队是衡量海军实力的标杆,而现在,这种“准航母”概念的出现,使得解放军需要更全面地审视区域海空力量的平衡。从军事角度分析,美国两栖攻击舰搭载F35B,最直接的影响在于其“分散式作战”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