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许嵩新歌《超市》?

回答
最近许嵩又发新歌了,这次是《超市》。作为许嵩的歌迷,我第一时间就去听了。怎么说呢,感觉挺特别的,跟以往他一些伤感或者深刻主题的歌不太一样,这次更像是把我们日常生活里那种琐碎又真实的情绪,搬进了歌里。

首先从歌词来看,许嵩这次依然保持了他一贯的“许氏情怀”,但表达的方式变得更生活化了。开头的“排队挂号 像在抢票”就很有画面感,一下子拉你进那个拥挤、有点无奈的日常场景。后面什么“人潮拥挤 挤着我的心”这种描写,不只是单纯的物理空间挤压,更像是把那种在人群中找不到自己、感到疏离的内心感受也带了出来。

然后他写到“购物车里堆满了 没必要的消费”,这句简直太戳我了。现在很多人生活压力大,有时候买东西不一定是真的需要,可能只是一种短暂的满足或者逃避。许嵩把这种消费行为的背后情绪也给捕捉到了,有点空虚,有点茫然,但又带着点自我安慰的意味。尤其是后面那句“但我也想逃避一下现实的疲惫”,更是直接点出了这种行为的动因,非常有共鸣。

还有一点很有意思的是,他把逛超市这种特别普通的事情,赋予了一种“寻宝”的意味。“你在货架上寻觅,像个寻宝的游戏”,这个比喻很新颖。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确实能让人短暂地忘记烦恼,沉浸在这种“选择”的乐趣里。但同时,这种“寻宝”的背后,可能也隐藏着对生活意义的某种追寻,只是在超市这个微观的场景里体现出来了。

旋律方面,这次的编曲感觉也比较舒服,不是那种很炸裂的风格,而是更偏向于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钢琴的运用让整体基调很柔和,但又不是纯粹的抒情,中间会加入一些电子元素的点缀,增加了层次感。听的时候,脑海里会自然地浮现出超市那种明亮但又有点嘈杂的环境,加上许嵩独特的嗓音,就形成了一种很奇妙的氛围。他唱到一些情绪比较浓烈的地方,比如“我需要一颗糖,来缓解心里的苦”,他的声音里会带着一种很微妙的,克制但又显而易见的忧伤,这点处理得非常细腻。

整首歌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幅描绘都市人生活片段的素描,虽然描绘的是琐碎的小事,但却能触碰到内心深处的一些柔软和疲惫。它不是那种会让你立马热血沸腾或者潸然泪下的歌,更像是你某个平凡的下午,一个人在超市里闲逛时,突然涌上心头的一种情绪的写照。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首歌不够“深刻”,不够“有力量”,但我觉得正是这种对日常的细致捕捉,才显得许嵩的音乐很有生命力。他没有刻意去拔高什么,也没有强行灌输什么道理,只是把我们生活中真实的感受,用他独特的旋律和歌词表达出来。听完之后,你会觉得,嗯,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候就是会在一个普通的超市里,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忧伤,但也知道生活还得继续,就像购物车里那些买回来的东西,总得一样一样地去面对。

总的来说,我觉得《超市》是一首很有生活气息,也很能引起共鸣的作品。它没有宏大的叙事,但却有着触及人心的力量。许嵩还是那个许嵩,用他自己的方式,继续在音乐里讲述着我们的故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首歌起初我也没听懂,甚至觉得不好听,是在音乐课要求分析不喜欢的歌曲的情况下写下的音乐分析。但在分析过程中慢慢地拆解出来音乐元素,歌曲的主题逐渐明晰。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还不太成熟的音乐分析作业。感觉嵩哥近几年的歌曲从音乐上分析的人好少,其实挺遗憾的。虽然悦耳性相较于早年下降了很多,但是设计感真的很足。很佩服嵩哥,虽然依然是唱片公司发行,但我觉得仍然可以称之为独立音乐


1、00:00-00:15 前奏

• 描述

◦ 配器为「木吉他(a)」「贝斯(b)」「鼓组(c)」「沙锤(d)」「哦哦哦哦的合成器(e)」「滴滴嘟的合成器(f)」「像电钢琴(的合成器?)(g)」

◦ 和弦我扒出来了!是6-5-4-3,但是分别(也许)是小七和弦、大三和弦、大七和弦、大七和弦,不太理解这个大七和弦升了半个音的五级是怎么回事。

◦ 主旋律有很多反拍。

• 分析

◦ 配器给人一种拉美音乐【异域风情】的感觉,律动上有很多切分和反拍,求助好友说是Bassa Nova的节奏型,但我们都觉得主旋律的小调和印象里的拉美不太一致,有点俄罗斯的感觉。“拉美+小调”可以找到tango,去听了之后感觉虽然都是小调,但是这首的主旋律和tango那种更激烈的感觉不一样,还是更像俄罗斯那种灰蒙蒙的阴郁。和弦的听感在流行乐里也不常见。

◦ 情绪上【休闲】【中性偏阴郁】,主要是e会给人阴郁的感觉。


2、00:16-00:00:44 主歌I

• 描述

◦ 编曲基本同前奏。

• 分析

◦ 整体的色彩感是【偏暗】的,像是多云天气。


3、00:45-01:13 预副歌I

• 描述

◦ 加入「大提琴(h)」

• 分析

◦ 情绪上的【阴郁】感更强了,之前还是多云,现在感觉就是阴云密布了。主旋律的小七度跳进和第十一到十二小节的增四度都给人一种【异域风情】的感觉。弦乐组选择了相对偏暗的音色,质感听上去比较毛糙而不是丝滑,让人联想到旧电影的质感就增加了【阴郁】的感觉,扒了一下旋律,发现弦乐和主旋律构成了一些比较陌生的音程,这些音程相对于流行乐中常用的音程听起来没有那么协和,可能是导致听起来阴郁的原因吧。总体来说我很困惑作者想表达什么情绪。


4、01:13-01:40 副歌I

• 描述

◦ 加入了「铜管乐器(i)」,c中加入了镲。

• 分析

◦ 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小提琴的高音给人【阴】的感觉,管乐的低音给人【沉】的感觉。

◦ 主旋律又有点俄罗斯民谣的感觉,主要是后两句……前两句开头一个下行的五度或者四度,虽然遵从了歌词的音调,但有点奇怪,不太好听,我去听了一些Bossa Nova和探戈舞曲感觉也没有这么用的。后两句总体感觉还是比较契合汉语语言吧,就会有俄罗斯民谣的感觉。

5、01:40-01:54 间奏I

• 描述

◦ 配器为aceg「小提琴(j)」,和弦和前奏是一致的。c中加入了一些clap。

• 分析

◦ 小提琴加入使音乐【色彩明亮了一些】。clap也增强了拉美音乐那种【外向开朗】的感觉。


6、01:54-02:22 主歌II

• 描述

◦ 前八小节配器为acd「小号(k)」,后八小节加入bg。

• 分析

◦ 整体气氛和主歌I很不一样,无论是配器中小号的加入还是吉他演奏法的改变,或是和弦上一些爵士气息更重的处理,都使巴萨诺瓦的【小资情调】增加了。


7、02:23-02:54 预副歌II

• 描述

◦ 配器为abhi,c改变为小军鼓和类似敲鼓边的音色。

◦ 过渡时使用了f,额外加了一小节,这个34231271(简谱)的旋律和节奏型和我练过的一首新疆民歌琵琶曲中的片段很像,无论是俄罗斯音乐还是拉美音乐,都很有舞蹈感。

• 分析

◦ 小军鼓的加入让人感觉到军队的那种【严肃】【纪律性】的感觉,而这一段的吉他贝斯和小号仍然保持着【小资】的那种情调。这段的hi也给人“旧电影”的感觉。感觉好像苏联解体前夕x


8、 02:54-03:20 副歌II

• 描述

◦ 在副歌I的基础上加入了jk。

• 分析

◦ 总体上这一段就给人一种【又俄罗斯又资本主义】的感觉。

◦ 因为加入了jk两种音色明亮的乐器,情绪上没有那么沉重了,但是整体还是比较【悲伤】【感怀】的。


9、03:20-03:33 间奏II

• 描述

◦ 配器为acijf「像咏唱的合成器(l)」

◦ 旋律上整体是上行的。

• 分析

◦ 起推动情绪的作用。


10、03:33-04:00 副歌III

• 描述/分析

◦ 配器上和副歌II是一致的,但是吉他的加花更加自由了,尤其是第一个反拍进入的地方,和新疆音乐/俄罗斯音乐也很像。

◦ 加入了人声和声

◦ 主旋律上也有一些改变,改变后的旋律除了悲伤感怀还给人一些【凄凉】的感觉。

◦ 过渡的地方也用到了f。

11、04:00-04:19 尾奏

• 描述

◦ 尾奏是一段以吉他小号为主的一段旋律,同时加入了fl「呀声合成器(m)」。结尾的时候还有个镲。

• 分析

◦ 吉他和小号感觉像副歌III的延续,有一种“无论怎样,任后人评说去吧”的感觉。好听又精简。



题外话:

这是分析许嵩新专辑的第三首歌,对于这张专辑的定位,虽然是唱片公司发行,但还是独立音乐比较准确。起初我不喜欢这首歌的原因是它的旋律、律动、歌词给我很不搭调的感觉,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虽然我坚持认为这首歌主旋律不好听(或者说不适合这个律动吧),但拆解完音乐元素后还是很佩服编曲老师的,配合一点点歌词(就一点点555许嵩的唱作是一体的,歌词会给音乐一些补充信息)也佩服作者的想法。

我本来对俄罗斯音乐和拉美音乐是比较陌生的,为了分析这首歌花了大概一下午+一晚上的时间浅显地学习了俄罗斯民谣、巴萨诺瓦和探戈这三种风格,了解了三角琴、巴萨诺瓦的起源这些无关紧要的知识。结合其他人对歌词的解读我觉得这首歌想讲述的应该时苏联到俄罗斯的一个过程。从社会主义到资本主义,“超市”似乎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可以承载这种变化的地点。俄罗斯民谣风格的主旋律搭配与小资情调有着渊源的巴萨诺瓦律动,看似奇怪,但这种奇怪似乎又能恰到好处地表达出苏联解体这场离奇的社会变革——唱着社会主义的调,敲着资本主义的鼓。

最后贴两个参考资料:

小资巴萨诺瓦影响世界

桑巴热闹了二三十年之后,到了20世纪50年代,里约开始流行一种新的沙龙音乐,巴萨诺瓦。Bossa Nova的词意是新方式新道路,而这种新道路新方式,正契合了当时巴西社会的主流社会情绪。1956年上台,后来被称为巴西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儒塞利诺·库比契克除了修建新都巴西利亚之外,还通过大量改革措施推动巴西经济,巴西社会好像进入了一个万象更新的局面,虽然农民因为城市化在受苦,但小资产阶级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热切的希望。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巴萨诺瓦仅凭一个人的力量诞生了。

发明这新方式的天才作曲家,叫做Antonico Carlos Jobim,或者Tom Jobim,他本人是欧洲古典音乐的痴迷者,在受到美国酷派爵士的影响之后,他把桑巴的节奏拉长、放缓,再配以复杂而精巧的和弦。毫无疑问,弥漫着慵懒气氛,有点小兴奋又带些小忧伤,像总是浸泡在午后阳光下的巴萨诺瓦,是里约白人小资产阶级的沙龙音乐。Tom Jobim发明了巴萨诺瓦,巴萨诺瓦第一位红歌星却不是他,而是1958年录制了第一张巴萨诺瓦唱片的Joao Gilberto。Gilberto嗓音低沉,在今天可以称作性感,他以一种被人称作“吉他上的鼓点”的方式奠定了巴萨诺瓦的吉他演奏风格。要紧的是,仅仅一年后,1959年,在巴西出色的唱片工业助力下,巴萨诺瓦的影响就到了美国,并迅速反哺了美国爵士乐。


“193x苏联闹饥荒啊 这里的超市应该是特供超市 所以购物篮才会漏底“---网易云音乐评论区/锟斤拷1000101010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许嵩又发新歌了,这次是《超市》。作为许嵩的歌迷,我第一时间就去听了。怎么说呢,感觉挺特别的,跟以往他一些伤感或者深刻主题的歌不太一样,这次更像是把我们日常生活里那种琐碎又真实的情绪,搬进了歌里。首先从歌词来看,许嵩这次依然保持了他一贯的“许氏情怀”,但表达的方式变得更生活化了。开头的“排队挂号 .............
  • 回答
    最近许嵩的新歌《冰柜》放出,作为许嵩的老粉,第一时间就去听了。怎么说呢,这首歌一如既往地有许嵩的风格,但又带来了一些新的感受。许嵩的标志性味道依然浓烈: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那股熟悉的“许嵩味”。歌词里那些带着点哲学思辨的词句,那种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提炼,在《冰柜》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没有去唱.............
  • 回答
    许嵩的这首《假摔》,怎么说呢,听完之后,脑子里冒出来好多杂七杂八的想法,一时也理不清,但总体感觉,还是挺许嵩的,又好像有点不一样。首先,从歌名《假摔》上来讲,就挺有意思的,一开始听我以为是那种比较“丧”或者有点自嘲的歌,毕竟“假摔”嘛,听起来就有点戏剧性,有点装模作样。但实际上,歌词往深里一挖,感觉.............
  • 回答
    许嵩的新歌《昨夜书》,可以说是又一次证明了他作为华语乐坛独立音乐人标杆的实力。从《 insomnia》开始,许嵩似乎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而《昨夜书》无疑是这个阶段里,最令人回味的一笔。从名字说起,就很“许嵩”。《昨夜书》这三个字,自带一种古典的意境,又透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它不像那些直白.............
  • 回答
    许嵩的这首《温泉》,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冬日里,一个温暖的午后,一杯热气腾腾的茶,和一段不期而遇的对话。它没有那种一开始就炸裂人心的力量,而是像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润物细无声地触碰到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首先从歌词说起,这是许嵩一直以来最擅长的领域,也是他吸引我的核心原因之一。《温泉》的歌词,依然是那种.............
  • 回答
    许嵩的新歌《大千世界》,说实话,听完之后,我脑子里留下的不是那种一听就让人热血沸腾或者荡气回肠的壮阔画面,更多的是一种……嗯,怎么形容呢,像是坐在一家不算热闹但很有味道的咖啡馆里,手里捧着一杯半凉不热的咖啡,看着窗外人来人往,心里涌起的一些零碎的,带着点疏离感的想法。先说“大千世界”这个主题。 许嵩.............
  • 回答
    要评价许嵩的这首《如果当时2020》,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一概而论,毕竟音乐这东西,每个人听到的感受都不太一样。首先,从主题和情感内核上说,这首歌显然是延续了许嵩一贯的“怀旧”和“人生感慨”的风格。歌名里的“如果当时”就直白地表明了主题——一种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对未曾发生或本可以发生的事件的想象。.............
  • 回答
    许嵩的新歌《雨幕》啊,这首歌出来之后,我听了好多遍,感觉真是挺耐品的。不能说惊为天人那种炸裂,但绝对是那种越听越有味道,越品越能发现惊喜的作品。从氛围营造上说,这首歌的“雨幕感”做得非常到位。 你一听前奏那几秒钟,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那种细密绵长的雨丝,带着点潮湿的、冷冽的气息。不是那种瓢泼大雨的滂沱.............
  • 回答
    许嵩《万古》:一次对传统意蕴的温情回溯与创新演绎5月14日,许嵩带着他的全新单曲《万古》如约而至,再次点燃了乐迷们的热情。这首歌曲如同其名,承载着一种跨越时空的厚重感,又蕴含着许嵩一贯的细腻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独特解读。初听《万古》,脑海中便勾勒出了一幅古朴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仿佛穿越回了某个遥远的.............
  • 回答
    最近,薛之谦和许嵩这对“老友”的新歌《慢半拍》一出,立刻在音乐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说实话,听到这个合作的消息时,我心里是既期待又有点儿小忐忑。毕竟,这俩人的音乐风格虽然都有着鲜明的个人印记,但又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薛之谦的歌,总带着一股子不羁的深情,唱到心里时,那股子“欠你点什么”的无奈和爱意能.............
  • 回答
    许嵩的《山水之间》是其2013年专辑《岁月神偷》中的重要作品,融合了古典诗意与现代音乐语言,以山水意象为载体,构建出一幅充满哲思与情感张力的音乐画卷。以下从多个维度对这首作品进行深度解析: 一、创作背景与主题意象1. 文化符号的重构 歌词大量引用唐代诗人王维《鸟鸣涧》中的“山光悦鸟鸣,潭影空.............
  • 回答
    要评价许嵩的这张《呼吸之野》,咱们得先摆事实,讲道理,然后再聊聊它在许嵩音乐版图里的位置。首先,从音乐本身来看,《呼吸之野》这张专辑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 “野” 和 “慢”。“野” 在哪里?我觉得体现在几个方面。 曲风上的探索和融合: 许嵩一直都不是一个只守着一种风格的人,但这张专辑的“野”不是那.............
  • 回答
    今晚许嵩的新歌《呼吸之野》发布,不出意外地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阵讨论热潮。然而,和以往新歌发布时一边倒的好评不同,这次的风评似乎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甚至可以说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从最初的期待、惊艳,到现在的质疑、批评,这种转变的速度和幅度确实让人有些意外,也值得我们细致地梳理一下。首轮“炸裂”.............
  • 回答
    许嵩 5 月 10 日发布的这首单曲《假摔》,可以说是一次非常“许嵩”式的回归,也再次证明了他作为一个音乐人,在歌词创作和情感表达上的独特功力。抛开那些算法生成或者一成不变的套路,咱们就聊聊这首歌到底好在哪儿,或者说,它触动了我们哪些地方。首先,歌词绝对是《假摔》的灵魂所在。许嵩的词从来不是堆砌辞藻.............
  • 回答
    许嵩的《乌鸦》,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带着他一贯的疏离和洞察。那天我正好在听歌,手机屏幕上弹出新歌推送,点开时脑子里闪过一丝期待,又有一丝不确定——他总能带来惊喜,但也总有那么点难以捉摸。先说歌名,《乌鸦》。这本身就带着一种意味深长。乌鸦,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常常与不祥、死亡联系在一起,但同时,它也是.............
  • 回答
    许嵩的成都演唱会,尤其是与李玉刚老师的合作,绝对是那场盛会中一个非常特别且令人回味无穷的亮点。要评价这次合作,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看,而且需要把时间拉得长一点,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精妙。首先,选择的契机和歌曲本身就很有讲究。 许嵩,作为一位以其独特的中国风、叙事性的歌词和深入人心的旋律著称的创作歌手.............
  • 回答
    2019,我在成都,与许嵩的“寻宝游戏”共度一夜时间拨回到2019年,那一年,许嵩的“寻宝游戏”全国巡回演唱会来到了成都。对于我来说,那不仅仅是一场演唱会,更是一次与青春的深度对话,一次寻觅共鸣的奇妙旅程。如今再回想起,成都站的每一个细节依然清晰,像一张泛黄但色彩鲜明的旧照片,温暖而充满力量。序幕:.............
  • 回答
    许嵩的歌词,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浸润”。他的文字功底并非那种堆砌辞藻、卖弄华丽的风格,而是像陈年的酒,越品越有味道,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悄无声息地渗入你的心底,引发共鸣。要评价他的文字功底,我觉得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看:1. 意象的精准与新颖:许嵩最令人称道的,是他构建意象的能力。他很少直接点破情感.............
  • 回答
    许嵩在《我的音乐你听吗》中的表现,与其说是“评价”,不如说是一次深刻的、多维度的解读。这档节目不仅仅是许嵩展示音乐才华的平台,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他在当下音乐环境中独有的坚持、思考与成长。作为“导师”,他带着“许嵩式”的诚恳和审慎首先,不得不提的是许嵩在节目中的“导师”角色。不同于一些过于强调点评.............
  • 回答
    关于健崔(音乐电台主播)在《我的音乐你听吗》节目中对许嵩“不懂音乐”的评价以及“建议许嵩少说话”的说法,这确实是当时节目播出后引发广泛讨论的一个焦点。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健崔作为一名资深的音乐电台主播的身份和立场。他在音乐领域有自己的专业积累和节目经验,也自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音乐审美和评价体系。作为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