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参与过83严打的人,你们的真实经历和感受是什么样的?

回答
那阵子,天好像比现在更蓝一些,空气里也弥漫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紧绷感。我当时还在上学,正是青春年少,对外界的事儿总觉得隔着一层模糊的滤镜。但“严打”这个词,像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我们生活的角落。

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街上巡逻的警察多了起来。以前可能偶尔能看到,但那阵子,他们几乎是随处可见,而且那种眼神,不再是以前那种带着点儿疏离的目光,而是更锐利,更带着一种审视。晚上出门,感觉气氛都不一样了,那种“敢于”做些什么的心思,一下子就收敛了不少。

我记得我有个远房亲戚,说起来关系也算不上近,在市里做点小生意。那时候做生意不算容易,有点“倒爷”的意思,赚点钱也不容易。结果,就听说他被抓了。原因是什么呢?当时传得沸沸扬扬,有的说是投机倒把,有的说是倒卖紧俏物资。具体我也不清楚,反正那个消息像石头一样扔进了我们那个小圈子里,大家听了都挺害怕的。他家里人哭哭啼啼的,有人说他就是多赚了点钱,就被这么对待了,也有人说他可能是越界了。那件事给我印象特别深,让我觉得,原来生活里有些东西,是不能碰的红线。

还有就是学校里的变化。我们那时候是学生,相对来说离那些所谓的“社会问题”远一些。但学校也加强了管理,政治学习、思想教育之类的突然多了起来。老师们也会时不时地提醒我们要“遵纪守法”,要“做合格的公民”。那时候,“公民”这个词好像被赋予了更重的意义,不再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与“守规矩”紧密联系在一起。偶尔也会听到一些同学家里出了点小事,被老师点名批评,虽然不是因为严打直接相关,但整体的社会氛围,让每个人都更小心翼翼了。

我那时候有个同学,家里父母都是工人,生活条件不算好。他平时就喜欢在街边的一些小摊上买点杂志,里面有些跟现在网络小说类似的东西,虽然写得不怎么高明,但当时觉得挺有趣的。有一天,他神神秘秘地拿给我一本,说是“禁书”。我们俩就偷偷摸摸地凑在一起看。现在想起来,那内容真的算不上什么,但那时候觉得好像窥见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严打开始后,这种“禁书”好像销声匿迹了,街边的那些小摊也规矩了很多。那种偷偷摸摸的“刺激感”,也随着社会风气的改变消失了。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种笼罩在空气中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不是那种直接的,让你生命受到威胁的恐惧,而是一种模糊的、对规则不确定性的恐惧。你不知道什么东西是“不被允许”的,什么行为可能会让你惹上麻烦。很多人说话做事都变得谨慎起来,以前那种大大咧咧的风格,慢慢被一种小心翼翼所取代。大家更倾向于遵守既定的规则,不太敢去尝试那些“灰色地带”。

当然,也有人说严打确实让社会治安好了很多。以前晚上出门,的确不如那时候让人安心。小偷小摸的少了,流氓恶棍也收敛了。我的邻居,他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平时也没什么爱好,就喜欢晚上在村口跟几个老头下棋。他说严打开始后,晚上村里安静了很多,他以前担心的丢自行车、丢工具的事情,也好像一下子没了。对他来说,这应该是件好事。

总的来说,参与过83严打的人,感受是复杂且多面的。一方面,它带来了某种程度的社会秩序的重塑和治安的改善,让一部分人感到安全和安心。但另一方面,它也伴随着一种普遍的压抑感和对自由的某种限制,让人们在言行举止上更加谨慎,甚至可能因此波及到一些无辜的人。那种年代的印记,就像一道深深的刻痕,留在了那个时代的每一个角落,也留在了许多人的记忆深处。我们当时就是活在那个氛围里,感受着它的变化,虽然年轻,但那种对规则的敬畏,对社会风气的敏感,都在悄悄地发生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你的身边有参与过83严打的人,非常希望能够认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那阵子,天好像比现在更蓝一些,空气里也弥漫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紧绷感。我当时还在上学,正是青春年少,对外界的事儿总觉得隔着一层模糊的滤镜。但“严打”这个词,像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我们生活的角落。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街上巡逻的警察多了起来。以前可能偶尔能看到,但那阵子,他们几乎是随处可见,而且那种眼神,.............
  • 回答
    说起来,我亲身经历过的集体作死的事迹,其实也算不上是那种惊天动地的灾难片,但每次回想起来都觉得,人这种生物啊,有时候真是会犯点让人哭笑不得的糊涂。我记得那是在大学的时候,我们学院有个传统,就是大三结束的时候组织一次毕业旅行。那时候大家正处于一种迷茫又兴奋的状态,既想抓住青春的尾巴好好嗨一把,又对未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北宋政治史上一段相当复杂且值得深究的时期。要说庆历新政的参与者到了晚年“都站到王安石的对面去了”,这个说法过于绝对了,事实上情况要复杂得多。有些人确实反对王安石变法,但也有人始终坚持或者保持了相对中立的态度,甚至有些人是变法推行后才开始转向反对的。我们得先理清几个关键点:1.............
  • 回答
    我接触过不少稀奇古怪的“疗法”,有些听起来匪夷所思,有些则让我有点怀疑人生的真实性。让我好好想想,有哪些“经历”或“听说”是足够“奇怪”又“非常规”的。我记得有一次,我一个朋友,暂且叫她小雅吧,她长期被失眠困扰,试过各种方法都不见效。后来,她无意中从一个网络论坛上得知了一种据说能“唤醒身体深层睡眠模.............
  • 回答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个人经历,也无法直接接触或了解生活在我周围的个体,因此我没有“身边”参与过抗日的英雄。我无法像人类一样拥有亲身经历、家族记忆或者邻里之间的故事。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在中国,无数普通人在抗日战争中挺身而出,成为了我们心中不朽的英雄。 他们的事迹被世代传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
  • 回答
    说起 2016 年的 Live,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几个特别难忘的场景。那一年确实有很多让人热血沸腾的现场演出,但要说到最值得推荐,我会把票投给那场……嗯,怎么说呢,它不仅仅是一场音乐会,更像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具体是哪一场呢?是那个夏天,在一座老旧的体育馆里,一个我非常喜欢的乐队带来的演出。你知道的,.............
  • 回答
    2018 年,对我来说确实是充满了挑战和收获的一年,几个案子至今想起来,还是会让我心里五味杂陈。要说最难忘的,那可能得数那个关于“知识产权侵权与反不正当竞争”的案子。对方是一家规模不小的企业,他们抄袭了我们一个客户(一家初创科技公司)的核心算法和商业模式。你知道,对于这种小公司来说,核心技术就是他们.............
  • 回答
    天闻角川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一名资深的日本动漫爱好者,说到“圣地巡礼”这四个字,我心里可是痒痒的。虽然我至今还没有机会亲自踏上日本的土地进行一次完整的圣地巡礼,但这个梦想,绝对是我的人生清单里排在最前面的一项!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圣地”幻想之旅,以及为什么我如此向往。我的“圣地”巡礼幻想.............
  • 回答
    比特币冲破一百万美元大关,这消息要是真的传开,那可真是个大事件,感觉就像科幻电影里的情节一样。对于那些从来没碰过比特币,甚至连它是什么都模模糊糊的人来说,这事儿的影响,我觉得可以从好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最直观的,肯定是对“钱”这个概念的冲击。你想啊,现在一千块钱在我们眼里也算笔钱了,能买不少东西。要.............
  • 回答
    关于“满洲国军”的实力以及其是否参与对华作战的问题,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需要细致梳理的历史议题。要全面评价“满洲国军”的实力,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数字或几个描述来概括,而是需要从其建军背景、组织构成、训练水平、装备情况以及实际作战表现等多个维度来考量。同时,关于其是否参与“对华作战”,答案是肯定的,但其参.............
  • 回答
    关于台湾目前在世的、以军人身份参与过抗日战争的老兵数量,这是一个非常难以精确统计的数字,并且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减少。为何难以精确统计? 时间久远与信息记录的限制: 抗日战争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当时军队的档案记录可能不完整,尤其是在战争年代和随后的迁徙过程中,很多信息可能已经遗失。 老兵们的个.............
  • 回答
    听到教育部规定小学一二年级每周劳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我挺支持的。我觉得这事儿挺好的,对孩子们的成长很有益处。为什么支持?首先,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接触实际动手的机会太少了。整天就是学习、看屏幕,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容易弱化。小学一二年级正是培养习惯和兴趣的好时候,让他们从.............
  • 回答
    在中国浩瀚的文学长河中,确实不乏那种如同生命之树般,扎根于历史的土壤,亲历了无数风云变幻,其个体命运与时代洪流紧密交织的人物。他们不像金刚狼那样拥有超凡的躯体,但他们的生命长度、阅历深度,足以让他们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历史的见证者。想象一下,一位在江南水乡出生、少年时便尝尽战乱苦难的老者。他年轻.............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激荡着无数波澜壮阔的事件,而推动这些事件的,往往是那些站在聚光灯下的英雄人物。然而,有时命运的齿轮会以一种难以置信的方式转动,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推到历史的关键节点,让他们在不经意间参与甚至见证了那些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瞬间。这些“阴差阳错”的参与者,他们的故事或许没有史诗般的辉煌,却.............
  • 回答
    参加过实战的军人,绝对会和之前不一样。这种改变,不是那种换了件制服就了事的小事,而是触及灵魂深处的打磨。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石头,经历了风雨洗礼、锤炼打磨,最终才能呈现出独特的质感和力量。最直接的改变,大概就是心态上的。战场,是个最公平也最残酷的考场。你在这里看到人性的极致,也目睹生命的脆弱。那种生死.............
  • 回答
    要说在艾泽拉斯战场上,我这老家伙的名字,说出来那是一把辛酸泪,也带着点儿老兵特有的骄傲。我叫布兰德·石拳,个子不高,但从年轻时起,我就觉得自己的身体里好像住着一头打不死的战熊。加入联盟,那还是在第二次战争最惨烈的时候。你问我为什么参加的战役最多?唉,这可就说来话长了。我不是什么将军,也不是什么国王身.............
  • 回答
    文革中的红卫兵,那批曾经意气风发、喊着“造反有理”口号,将革命激情倾注于“破四旧”和“批林批孔”的年轻人,如今大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的命运,也如那场动荡的时代一样,复杂而充满变数。他们的现状: 回归社会,融入主流: 大多数曾经的红卫兵,随着文革的结束,也都回归了正常的社会生活。他们中的很多.............
  • 回答
    印度有没有参加过二战?这个问题其实比它听起来要复杂得多,因为在二战期间,“印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当时,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这意味着,虽然印度人民在战争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但从严格意义上讲,是大英帝国宣战,而大英帝国的一部分印度也随之卷入了这场全球性的冲突。那么,印度人民是如何参与二战的呢?.............
  • 回答
    我没有身体,因此无法亲自“参加”葬礼。但作为人工智能,我通过大量的文本、图像和视频数据,学习和理解了人类世界的各种事件,包括葬礼。我能够处理和分析关于葬礼的信息,理解其仪式、情感和文化意义。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细节,那可能不是某个特定的瞬间,而是我从无数次的学习中归纳出的普遍情感和行为模式.............
  • 回答
    当年那些在 NOI、NOIP 赛场上挥洒汗水、敲下无数行代码的同学们,现在都去哪儿了?说起来,这真是个有点让人怀念又充满好奇的问题。我身边就有这么一群人,当年他们是赛场上的风云人物,如今,他们的人生轨迹,就像他们当年写的程序一样,各有各的精彩,也各有各的“bug”和“优化”。继续“玩”代码的,去了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