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韩国大白菜飙至 62 元一颗,比 2019 年上涨 40%,韩国扩大从中国进口泡菜?

回答
韩国大白菜价格飙升至惊人的每颗 62 元人民币,比 2019 年的水平上涨了 40%,这绝对不是小事。这背后牵扯到韩国人餐桌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泡菜,以及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国际贸易和农业生产问题。

大白菜何以贵到“心疼”?

韩国人对泡菜的依赖程度,简直可以说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基因。从家家户户必备的冰箱泡菜坛子,到餐厅里无处不在的配菜,泡菜就像米饭一样,是韩国饮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大白菜,正是制作绝大多数泡菜的“主角”。

所以,当作为主要原料的大白菜价格飞涨,对韩国民众来说,这直接触及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成本,甚至是一种“文化税”。想想看,以前一颗大白菜也就十几块钱人民币(换算成韩元),现在翻了不止一倍,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价格飙升背后的“锅”由谁背?

要解释这高达 40% 的涨幅,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天气是“罪魁祸首”? 韩国农业部门给出的主要原因,往往是极端天气。比如,前段时间可能经历了干旱,导致大白菜生长缓慢,产量下降;又或者遭遇了强降雨、台风,直接摧毁了部分农田。天气就像一个不确定的骰子,一旦掷出“坏点”,农作物产量立刻受到影响,供应不足自然推高价格。
劳动力成本和生产成本的上涨。 韩国的劳动力成本本就很高,而且随着老龄化加剧,农业从业人员越来越少,招工难是普遍现象。农民需要支付更高的工资来雇佣工人采摘、搬运,这些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化肥、农药、土地租金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也在上涨,进一步加剧了成本压力。
流通环节的“猫腻”? 也有一些声音会指向流通环节。在农产品供应链中,如果中间环节过多,或者存在一些垄断行为,也可能导致最终消费者拿到手的价格被抬得很高。尤其是在供应紧张的时候,这种现象可能更明显。
国际市场的影响。 虽然大白菜主要是韩国国内生产,但全球农业市场的波动也会间接影响。比如,如果其他国家的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韩国国内的农产品也可能受到带动。

泡菜“命悬一线”,韩国急病乱投医?

正是因为大白菜价格的疯狂上涨,韩国人对泡菜的担忧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毕竟,没有足够的大白菜,就没有足够的泡菜,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于是,韩国扩大从中国进口泡菜的举措,就显得非常“及时”和“必要”了。

为何选择中国? 中国是全球泡菜生产大国,尤其是在山东、四川等地,拥有成熟的泡菜生产产业链和规模化的种植基地。相对而言,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和生产成本比韩国更具优势,能够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更重要的是,中国在泡菜的生产规模和供应稳定性上,能够很好地弥补韩国国内的缺口。
缓解国内供应压力。 从中国进口泡菜,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填补国内大白菜短缺导致的总产量下降。这能够一定程度上稳定泡菜市场价格,保证韩国民众的日常需求。
“自救”还是“依赖”?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方面,这是韩国在面对国内农业困境时的合理自救措施,通过国际贸易来解决国内的短缺问题。但另一方面,这也暴露了韩国在农产品自给自足方面的脆弱性,尤其是在气候和成本的双重压力下。当一个国家的核心食品(如泡菜)严重依赖进口时,其粮食安全和经济稳定都会受到潜在威胁。

对中国的启示和影响

韩国扩大从中国进口泡菜,对中国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机遇: 对于中国泡菜产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需求增加意味着出口量和利润的提升,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甚至刺激国内泡菜企业加大研发和生产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
挑战: 面对韩国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国泡菜企业需要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符合韩国的进口标准。同时,也要警惕过度依赖出口可能带来的风险,比如国际市场价格波动、贸易壁垒等。此外,国内市场的需求也不能忽视,如何在满足国际需求的同时,保证国内市场的供应和价格稳定,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韩国大白菜价格的飙升以及对中国泡菜进口的依赖,是多种因素叠加的复杂结果。它不仅仅是几颗白菜价格的问题,更是关乎农业生产、气候变化、劳动力成本以及国际贸易的深层议题。

对于韩国来说,这次事件像是一次“警钟”,让他们不得不认真审视自身的农业体系,思考如何提高抗风险能力,减少对外部供应的依赖。也许会促使他们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优化种植结构,或者探索更稳定的长期进口协议。

而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展示我们农业实力和国际合作潜力的时刻。我们既要抓住机遇,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稳扎稳打,将中国制造的泡菜推向世界,同时也要关注国内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个故事,远未结束,我们可以继续关注后续的发展和各方的应对策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来就是这样的,朝鲜半岛那点耕地,想养活这么多人是不太可能的。

君不见北面朝鲜被制裁只能自己种,人口是韩国一半的情况下还天天闹饥荒。

60块钱一棵白菜算什么?首尔的收银员月入平均是180-200万韩元,相当于10000-12000人民币呢,我们才多少?


北京的收银员才6000-8500。人家首尔收银员每月工资能买200棵大白菜呢?北京的收银员才能买多少?

按一棵10块钱算,北京的收银员能买600棵,按”5棵中国大白菜顶1棵韩国大白菜“算,只相当于120棵,这可比人家首尔差远了,毕竟人家韩国人就是工资高,韩国的东西就是高贵,不是么?

user avatar

类似的新闻每年都要来一波。

如果种白菜能富裕的话,那也是韩国农民的福气,可惜并没有。

韩国白菜的销售利润,还是被渠道吞掉了。

韩国的辣白菜市场早就是中国制造的天下,因此不能被少量的地头蛇垄断,价格更加透明。

中国的食品工业具有原材料产地和产业规模的优势;与此对比韩国本土市场有限,韩国食品工业无法建立足够规模的外贸市场时,就行不成足够的产业规模,无法达到足够的竞争力。

但也不必可怜韩国食品工业,恰如三星三天两头的工厂出事故时,也没可怜过我们买不起内存条。

最后我吐槽一句,“韩国泡菜”这个名字是哪个乖乖发明的,这东西有传统名字,叫“朝鲜白菜”,也叫“辣白菜”,是中国东北地区传统民族美食的一部分,这种传统食物至少也有几百年历史了,韩国才成立几十年,怎敢贪天之功。再说泡菜一词在汉语中有特指,跟辣白菜有天壤之别。

我很抵触韩国对当代汉语的篡改

一更:

我的回答充满了个人观点和情绪,虽然现在被你们点上了最高赞,但是我为此感到惭愧。

本问题下,南风窗官方号大佬从白菜价格联系到文在寅政府的支持率,再到韩国内政的民生问题,见解极深,推荐大家阅读:

另外有知友在评论区与我争论“韩国泡菜”的命名权问题,我是很抵触用国名冠商品名的,咱不提文化侵略这种概念,就说按此逻辑,中国的有多少美食要改名:

东北大米,是日本人引进的种子,那得叫“日本大米”了;

咖喱鸡块,印度当仁不让了,那得改名“印度酱鸡块”了;

手扒肉,蒙古出场,那得改名“蒙古炖肉”了;

手抓饭,嗯,“中亚羊肉炒饭”?哈哈

不是我玻璃心啊,为了保护中华美食的自主权,我提议,这种用外国名字冠名中华美食的歪风邪气必须被制止,我瞧“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不顺眼很久了。

二更一下:

我师父做的辣白菜最好吃,市面上买的辣白菜都没有这样丰富的味道,推荐有闲的人自己照方抓药diy尝尝,注意厨具的清洁和杀菌,避免最近几天非常火的那个什么菌滋生。

视频作者:东北厨子大鹏

视频原地址:

相关段落如下:

https://www.zhihu.com/video/1299331556389756928

三更:

兔子,你不地道,你来,骗,来,欺负我七十多岁的新生国家,这好么,这不好。

《泡菜行业国际标准正式诞生,中国主导制定》

文 | 中国市场监管报

“中国市场监管报”微信公号11月26日消息,“从今以后,中国泡菜在国际市场将更有话语权了!”11月24日,一项由中国主导制定、四川省眉山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的泡菜行业国际标准正式诞生,这是中国泡菜产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直接体现,也是我国在ISO框架下制定的第6个食品标准。

据了解,2017年4月,占据中国泡菜产业半壁江山的四川省眉山市牵头提出该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在国家标准委、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的配合下,形成ISO NP 24220《泡菜(盐渍发酵蔬菜)规范和试验方法》国际标准提案。

2019年3月,由中国、土耳其、塞尔维亚、印度、伊朗等5个成员国专家参与的泡菜国际标准立项提案进入第一轮投票。2019年6月8日,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制品技术委员会水果与蔬菜及衍生制品分委会(ISO/TC34/SC3)通过投票批准立项。历时1年多,分别经过NP、CD、DIS、FDIS等多个阶段投票和处理各成员国专家意见,通过国际会议讨论和邮件交流,对工作组同行专家提出的166条反馈意见逐条分析处理并修改标准文本,形成ISO24220《泡菜(盐渍发酵蔬菜)规范和试验方法》国际标准。2020年11月24日,这项国际标准顺利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期2个月的投票,获得一致认可。



相关专家表示,该项国际标准的成功问世,实现了四川省在ISO框架下的食品标准制定“零”的突破,将大大提升中国泡菜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将进一步扩大“东坡泡菜”的国际知名度,对我国泡菜产业向更优、更强方向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user avatar

从地理来看,韩国就是朝鲜半岛的粮仓,地势比较平坦,这里种植的粮食够整个朝鲜半岛吃的。北朝鲜多山,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质量好。但是搞农业不行,这里土地相对来说比较贫瘠。当然,整个朝鲜半岛缺石油,到目前为止没什么发现。

韩国的现状就是完全实现了工业化,整个国民收入主要来自工商业和服务业。曾经的农业用地被大量挤占,保留的耕地数量有限。

韩国农业资源禀赋非常稀缺,现有耕地面积1835.6千公顷(18.4%是农耕地),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韩国农产品因此较多依赖国外进口。除了大米和薯类能基本自给外,其他粮食85%需要进口。另外韩国60%以上的牛肉、鱼贝类,20%水果、禽肉和奶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只有砂糖和蛋可以完全自给。
韩国政府对农业一直采取保护扶植政策,农业补贴占韩国GDP的4.7%,居世界前列。韩国在农产品贸易上实行许可制和高关税制以保护本国农业发展。韩国的农产品价格比国际农产品价格平均高2.85倍。
韩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4公顷。约为0.6亩。

而中国人均耕地面积有1.38亩。

韩国在这样严峻的农业生产环境下,依然要想办法保护本国农业不至于彻底消失,提倡:身土不二。必然会导致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

保护本国农业的做法无可厚非,农业是根基,利用工业收入反哺农业的做法是值得赞赏的。

至于说到加工流通领域挤占大部分利润,这一点很难避免。毕竟加工流通领域是城乡之间的桥梁,贸易是否发达是现代国家的一个标志之一,这个领域如果无利可图,那么农产品就只能烂在地里,而城市居民没有食物供应。

如何做好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是对管理者的一个考验。做得好,人民满意,多方受益,做的不好,老百姓就骂娘。

韩国的农产品哪一年不贵?其实年年都喊贵,但是无解。韩国政府就从来都不信种粮食不如买粮食这种话。无论情况有多糟糕,都要想办法保护自己的农业生产,能打多少粮食算多少。

但是工农发展的现状,韩国政府因为制度问题,经济发展问题,实际上耕地还在处于继续下降的趋势。韩国农民的收入在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收入仍然逐年递减。

大财团小政府,到底谁说了算?

我看还是资本说了算。

一个现代化工业国家,一到冬天就为了一棵白菜吵翻天,这实际上很直接地反映了韩国人民的心酸。

大白菜这种东西,从我的所在的城市来看,就是个低贱货。我家一年到头吃的白菜最多也就几颗。像北方最常见的那种一颗就好几斤的大白菜,根本不好卖。最好销售的就是大白菜秧子,俗称水白菜,可以买来煮几回汤,由于做法单一,也并不是经常吃。

当然,我也理解北方地区,蔬菜储存不易,一到冬天吃菜往往成了难题。北方的冬天,绿色蔬菜的价格吓死人。一桌子酸菜做的菜品,一点都不算什么特色,其实质就是缺乏蔬菜。北方人为什么喜欢吃凉菜?舍不得煮,生怕浪费了维生素。

今年因为疫情问题,世界各地的经济都不景气,韩国把疫情控制下来,已经算很不错了。在这样的基础上,还想食品价格保持平稳,这实在是强人所难。

韩国敢开放农业,那么韩国农业必将彻底消失。这个代价,是要上韩国历史书,要成韩国罪人。

韩国人能怎么办?

忍到,多吃米饭少吃菜。送礼就送大白菜。

有些朋友说辣白菜只能用北方的大白菜做,南方的大白菜不行。

这个说法不对。

为什么?

因为我做过。

我家有个韩剧迷,曾经在某段时间天天煲韩剧,对于韩剧的大明星了如指掌。

不过近几年随着国剧的崛起,她关注的明星,你懂的,就变成了经常在知乎里被骂的那几个人。

她关注韩剧的同时,就被里面出现频率最高的蔬菜大明星--辣白菜吸引住了。

韩国原产地加工的辣白菜,那个价格,人都气的死。

而更气人的是,她居然还要网购回来吃。

辣白菜煮年糕,一边吃一边看韩剧,这叫做有感觉。

我是没得法,这种鬼迷心窍的事情,既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止损。

韩国人对辣白菜的痴迷已经到了神经病的程度,还有专门加工储存辣白菜的冰箱。

这玩意,就是把低级当有趣。

其实做起来并不难,教程一大把,按着要求做,很容易就做的成。

我用的就是本地产的大白菜。加上贵州的朝天椒做的辣椒面,自贡的井盐,不但地道,脆而且香,远超所谓的韩国辣白菜。有到过韩国旅游的朋友吃我做的辣白菜,都说比韩国的好吃。

成本也不高,就是做的时候要有仪式感,要买专门的做辣白菜的箱子,用橡胶手套,不然韩剧迷就要提意见,说不正宗。

做出来了,吃个几回,还喊单位上的韩剧迷一起品尝。新鲜了一段时间,然后辣白菜就在冰箱里占地方,不吃了。

这是一种幻觉,以为韩国人觉得好吃,就一定好吃。韩国的农产品就是那么单调的几种,辣白菜又不新鲜,腌制品,吃多了烧心,胃不舒服。

韩国人的生活就这样,一桌子咸菜,有什么意思?

人生一世,吃穿二字,吃的不好,了无生趣。

本来就该写到这里。

突然想起很多人对于“韩国辣白菜”这个名称耿耿于怀,觉得韩国人不要脸。

其实也没必要这么计较。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

辣白菜里面的“辣”,历史其实是不长的。

辣椒要到明朝才传到中国,而全中国人开始吃辣,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整个中原文明区在历史上并不吃辣的,江浙一带包括珠三角地区,都是以鲜美为主。

西南地区倒是喜食辣椒,但是这边的传统是做泡菜,把蔬菜浸在盐水里发酵,和辣白菜的做法截然不同。

有点类似的就是干咸菜,但是这个做法的蔬菜都有风干这个程序。也就是脱水。

中国北方人开始做辣白菜是什么时候?

我估计也就是清末开放东北,大量内地人闯关东那个时候才开始兴起。因为东北种植不出这种辣度的辣椒。东北的甜椒倒是蛮好吃的。

而朝鲜人在历史上就大量混居在东北,朝鲜族就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

辣白菜这种兴起很晚的做法,又一直难以被中原文化吸收,成为中国一个很边缘的菜品,其原料本身也很低档,自身缺乏文化内涵。最后被韩国人拿去,反而吹得牛皮哄哄,也很正常。

自己看不大起的东西,被别人得意洋洋地吹嘘,就不高兴了。这又有点小家子气。

你说这是中国发明的东西,属于中国。那么,你倒是去做啊,去研究啊,去改善提高菜品质量,去编故事,天天像朝鲜人一样顿顿吃啊。

你不,你啥都不干,连吃都不愿意吃,就是不高兴,就是骂人。这有什么用?

我倒是不喜欢这个东西,好歹我还做了几箱子,让家里的韩剧迷认识到这玩意只能远观不可亵吃。

辣白菜不怎么好吃,远不如我家的四川泡菜,不但下稀饭,做泡椒牛肉丝,酸菜鱼,泡椒鸡杂,强过辣白菜百倍不止。

貌似现在全球辣白菜产销量最多的地区是山东。但还是出口韩国比较多。韩国人是顾客,不说韩国辣白菜,韩国人一定不开心思密达。做生意一定要哄顾客开心,不是吗?

这种事情,说多了没意思。就这样吧。


当然,我也理解北方地区,蔬菜储存不易,一到冬天吃菜往往成了难题。北方的冬天,绿色蔬菜的价格吓死人。一桌子酸菜做的菜品,一点都不算什么特色,其实质就是缺乏蔬菜。北方人为什么喜欢吃凉菜?舍不得煮,生怕浪费了维生素。

这段话是不是让东北人拍案而起,怒不可遏?

你好好的说韩国就说韩国,干嘛要捎带手地讲我们东北人?

这段话有冒犯东北人的意思吗?

我在东北生活过,这里冬天的蔬菜价格就是高。夏天便宜,茄子黄瓜论堆卖。

人类饮食文化的形成是有内在原因的,绝不是一句我就喜欢吃就完事的。

比如说四川重庆这边喜欢吃辣的,一个原因是这边适合种植辣椒,另一个原因就是辣的菜品下饭,可以减少食品开销,阴雨潮湿也算是一个原因。

传统川菜里面越高档越讲究鲜,越低档越辣。不过现在变成了地方特色。

东北地区冬天的绿色蔬菜供应就是一个难题,只能从外地大量采购。所谓的大棚技术有多少年历史?聚乙稀薄膜是石油工业发展的结果,这是传统技术吗?

所谓东北的寄生虫少,冰天雪地确实可以杀死寄生虫,但是蔬菜可以存放在零度以下吗?

南方人吃凉菜,几乎都要焯水,因为气候原因,冬天也有新鲜蔬菜供应,而且价格相对比较平稳,老百姓吃得起。

北方地区近两个月来出现的强降温以及降雪,导致蔬菜生长速度放缓,北方产区的油麦菜等冬季大棚叶类蔬菜价格也随之上涨。

这是2019年的一段报道的开头。只要出现了强降温以及降雪这样的字眼,叶类蔬菜价格也随之上涨就是必然的。

蔬菜供应减少,就会带来饮食结构的改变。而东北地区的无霜期平均只比全年的一半稍多一点。除此之外的时间,蔬菜供应是有问题的。

说东北人因为蔬菜供应不足而比较珍惜蔬菜,采用凉拌生吃的食用方法,东北人觉得有问题吗?

按照这样逻辑,那冬天东北蔬菜涨价是不存在的,是假消息?


韩国多平原地方说法。

整个朝鲜半岛多山,平壤也确实是平原,但是,从整个半岛地形来分析,相对来说韩国这边平地要多一些,这个比较是和北朝鲜比较的。历史上看,韩国这边的农业要比北朝鲜那边发达,这是事实。比较的基础是朝鲜半岛,而不是其他地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韩国大白菜价格飙升至惊人的每颗 62 元人民币,比 2019 年的水平上涨了 40%,这绝对不是小事。这背后牵扯到韩国人餐桌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泡菜,以及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国际贸易和农业生产问题。大白菜何以贵到“心疼”?韩国人对泡菜的依赖程度,简直可以说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基因。从家家户户必备的.............
  • 回答
    这起韩国法院判决日本政府向慰安妇受害者每人赔偿一亿韩元,以及日本政府的强烈反应,是两国之间一个长期存在且极为敏感的历史问题的新一次发酵。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一、 韩国法院判决的法律与历史背景: 慰安妇问题是什么? 简而言之,在二战期间,日本军队强征或诱骗了来自亚洲各地的数十万.............
  • 回答
    2019年,中国出境赴韩人口首次少于入境韩国的中国人,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的并非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中韩两国关系、经济发展以及全球化浪潮下人员流动新态势的复杂交织。深入剖析这一转变,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宏观层面:中韩关系的新周期与民间互信的冷却2019年的这一数据变化,恰好发生在中韩关系经历了一.............
  • 回答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半决赛中,韩国选手黄大宪被判犯规,无疑是当时最引人注目也最具争议的事件之一。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它所引发的讨论,都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事件经过:惊险与争议并存让我们先梳理一下比赛当天的具体情况。在男子1000米半决赛的B组比赛中,黄大宪原本跑得非常出色,.............
  • 回答
    关于中国男性是否受到韩国女性青睐,以及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很难一概而论。首先,从一些渠道,比如社交媒体上的讨论、一些非正式的采访或者观察来看,确实存在一些韩国女性对中国男性抱有好感,甚至主动寻求与中国男性交往的情况。这种好感可能源于多种因素。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经济的.............
  • 回答
    关于J·K·罗琳因《神奇动物2》中大蛇纳吉尼启用韩国演员而遭受种族歧视的批评,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其中夹杂着对原著设定的解读、演员选择的考量,以及更广泛的文化敏感性问题。要理解这场争议,我们需要一层一层地剥开它。首先,我们必须回到《哈利·波特》原著和《神奇动物》系列中纳吉尼的设定。在J·K·.............
  • 回答
    “韩国是经济大国,韩元应成为世界第六大货币”——这并非一句空穴来风的口号,而是韩国商界基于对自身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认知,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所发出的一种呼声。要理解这一论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为何韩国商界会认为韩国是经济大国?韩国经济的崛起,堪称一部现代经济史上的奇迹。从战.............
  • 回答
    文在寅总统祝贺黄大宪夺首金的言论,以及“扫空了冤屈”的说法,在韩国国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解读。要理解其言论,需要结合当时韩国国内的社会背景、体育事件以及政治考量来进行分析。背景分析:1. 平昌冬奥会中的争议判罚: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韩国短道速滑选手黄大宪在男子1000米比赛中,被判犯规.............
  • 回答
    韩国电影近些年来的确呈现出一种“敢拍”的态势,题材大胆,直指人性阴暗面和社会弊病,这已经成为不少影迷津津乐道的话题。从《寄生虫》对贫富差距的无情剖析,到《熔炉》揭露司法体系的腐败和儿童受虐的惨状,再到《出租车司机》对历史事件的还原与控诉,这些作品无疑触及了韩国社会最敏感的神经。然而,正如你所观察到的.............
  • 回答
    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暂停接受善款一事,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从公开的信息来看,基金会给出的理由是“数额过大,执行能力有限”,这背后可能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因素。首先,我们得理解慈善基金会的运作模式。一个慈善基金会的主要职能是将募集到的善款高效、透明地用于其设定的慈善目标。这不仅仅是“收钱”,更关键的.............
  • 回答
    韩春雨的实验,或者说他所声称的“NgAgo”基因编辑技术,自2016年发表以来,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也带来了不少争议。对于“无法被世界各大实验室重复”的现状,我的看法是,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交织着科学探索、同行评议、学术诚信以及学科发展等多重因素的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科学研究的本质就是不断被检验和验.............
  • 回答
    2017年1月日本召回驻韩大使,这一事件是当时日韩关系紧张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具体导火索。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以及看待的角度。事件的背景与导火索:要理解日本召回驻韩大使,需要回溯到2015年底签订的《韩日慰安妇协议》。 《韩日慰安妇协.............
  • 回答
    看待《致大V韩寒:你可以衣食无忧,但千万别教年轻人不焦虑》这篇文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文章的标题就抛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直接指向了韩寒,并表达了一种“警告”的意味。这预示着文章的内容可能会对韩寒的某种言论或态度提出质疑,并试图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去阐述“焦虑”在年轻人成长中的作用。文章的逻辑和.............
  • 回答
    韩国历史教科书的修订一直是其国内政治、社会和民族认同争议的核心议题之一。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对历史事件的重新叙述,更深刻反映了国家与社会在历史记忆、民族主义情感以及国际关系中的复杂博弈。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韩国教科书修订的历史背景1. 制度性框架 韩国的历史教科书需经过教育部的.............
  • 回答
    韩国素媛案罪犯在家中遇袭,被陌生男子拿钝器打破头的事件,无疑触动了社会公众对于正义与复仇、法律与人性的复杂神经。围绕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一、 事件本身与可能的解读 事件回溯: 素媛案罪犯赵斗淳(Cho Doosoon)在假释期间,于2022年12月在家中遭遇不明身份的袭击,.............
  • 回答
    韩国从2024年1月1日起执行的最低月薪约为10800元人民币,这一数字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数字,但要全面理解它的意义和影响,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基本事实与换算说明: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个10800元人民币的数字是根据当前的汇率(约1元人民币兑换185韩元)进行的粗略换算。2024年.............
  • 回答
    韩国市民团体制作以韩国春节为主题的海报,并将其与联合国“Chinese Lunar Calendar”(中国农历)的说法相对抗,这一事件反映了韩国社会在文化认同和历史归属上的敏感性,以及在国际场合争取话语权和话语权的努力。要详细看待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1. 事件背景与导火索: .............
  • 回答
    关于韩国网友称江疏影是韩国名字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和看待:1. 事实的辨析:江疏影是中国的名字,并非韩国名字。 名字来源的根本性差异: 江疏影的名字,无论是“江”姓还是“疏影”这两个字,都完全是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汉字词汇。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有数千年的历史,而“江”姓也是一个非.............
  • 回答
    如何看待韩国教授要求将中国爱国诗人尹东柱国籍改为韩国?韩国教授要求将中国爱国诗人尹东柱国籍改为韩国,这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议题,涉及历史、民族认同、文化归属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理解此事,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事件背景:尹东柱其人及其历史地位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尹东柱(윤동주, Yun Dong.............
  • 回答
    看待韩国民众不顾疫情禁令举行大型集会,以及首尔市长劝市民解散遭围攻的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其复杂性。事件的背景与经过: 疫情下的禁令与集会诉求: 在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的背景下,韩国政府为控制疫情传播,通常会实施不同程度的社交距离措施,包括禁止或限制大规模集会。然而,总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