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中国铁路2019年末的列车运行图调整?

回答
2019年末的中国铁路列车运行图调整是中国铁路系统近年来一系列优化和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升运输效率、服务水平,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这次调整规模较大,影响深远,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

一、 调整的背景与目标:

在评价这次调整之前,理解其背景和目标至关重要。主要包括:

京雄城际铁路开通: 雄安新区是国家重大战略,京雄城际的开通是连接北京与雄安的重要交通动脉,其运行图的整合是此次调整的重中之重。
“八纵八横”高铁网骨架基本建成: 随着多条高铁线路的开通运营(如京张高铁、张呼高铁、成贵高铁、商合高铁等),中国高铁网络日益完善,需要新的运行图来充分发挥这些线路的运力。
优化运输能力配置: 提高整体运输效率,缩短旅客出行时间,增加货运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货运输需求。
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提供更多出行选择,更便捷的换乘,更优质的服务。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通过优化交通枢纽布局和线路连接,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二、 调整的主要内容与亮点:

这次运行图调整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新增多条高铁线路的贯通运营:
京雄城际铁路全线贯通: 这是本次调整最突出的亮点之一。北京西站至雄安站之间,以及北京大兴机场至雄安站之间,开通了高速动车组列车。这意味着雄安新区迈入了高铁时代,北京、天津、雄安之间的交通更加便捷,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京张高铁、张呼高铁投入运营: 这两条线路的开通,使得北京到张家口、呼和浩特的旅行时间大幅缩短,极大地促进了京津冀地区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联系,对旅游、商务出行都带来了便利。
成贵高铁全线贯通: 连接成都和贵阳,进一步完善了西南地区的高铁网络,也为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强大支撑。
商合高铁、郑阜高铁、京港高铁商丘至合肥段等线路的开通: 这些线路的开通进一步加密了中部地区的高铁网络,提升了区域间的通达性。

2. 优化动车组列车开行结构:
增加动车组开行数量: 在多条新线开通和既有线路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大幅增加了动车组列车的开行对数。这意味着更多的城市之间有了高铁连接,旅客选择更多,出行更加灵活。
提升部分线路的动车组运行品质: 在一些繁忙干线上,部分车次升级为“标杆车”或“标杆动车”,进一步压缩了旅行时间,提升了准点率。
实施“一日两图”模式: 在一些客流高峰期,铁路部门能够快速调整运行图,增加运力供应,满足突发性客流需求,提高了铁路运输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3. 部分既有旅客列车优化调整:
重新编排部分普速列车: 随着高铁网络的普及,部分普速列车进行了优化调整,可能涉及停运、改为动车组、调整停靠站点等,目的是让资源配置更合理。
普速与动车组的联动: 优化了动车组列车与普速列车的接续换乘,提升了整体运输的衔接效率。

4. 货运能力的提升与优化:
增加煤炭等大宗物资运输能力: 配合一些新线的开通,也对货运线路进行了优化,增加了煤炭、粮食等国家重要物资的运输能力,保障了能源和经济的稳定运行。
推动“公转铁”: 鼓励更多货物从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以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运输成本。新的运行图也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运力保障。

三、 评价与分析:

综合来看,2019年末的列车运行图调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正面评价:

显著提升了区域交通通达性: 新线路的开通,尤其是京雄城际和京张高铁,极大地拉近了北京与周边地区乃至全国重要城市的时空距离,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坚实的交通支撑。
大幅提高了运输效率和旅客出行体验: 更多的高铁线路意味着更快的车速、更短的旅程。动车组开行数量的增加,为旅客提供了更多选择,减少了候车和出行时间。
体现了中国铁路强大的建设和运营能力: 在短时间内开通多条世界级高铁线路并完成运行图的优化调整,展示了中国铁路工程建设和现代化运营管理水平的飞跃。
响应了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 紧密围绕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将交通先行理念落到实处。
促进了旅游业和经济发展: 高铁的普及,使得更多人能够方便快捷地前往各地旅游,促进了文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为沿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提升了货运的灵活性和效率: 货运能力的优化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流保障。

可能存在或需要关注的方面:

部分地区“高铁孤岛”问题: 虽然整体网络在完善,但仍可能存在部分地区尚未完全融入高铁网络的情况,需要在未来的规划中进一步解决。
票价和可负担性: 高铁的便利性往往伴随着相对较高的票价,需要平衡好不同层次旅客的需求,并考虑票价的合理性。
换乘便利性: 随着线路的增加和枢纽的复杂化,不同线路、不同车次之间的换乘便利性仍是影响旅客体验的关键,需要持续优化。
普速列车的生存空间: 在高铁大力发展的背景下,普速列车的部分功能被取代,如何为那些无法承受高铁票价或目的地没有高铁的旅客提供可靠服务,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时刻表的精细化管理: 如此庞大的运行图调整,对时刻表的精细化管理、准点率的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精益求精。
新线初期运营磨合: 新线路在初期运行阶段,可能仍存在一些小摩擦或需要进一步调试的地方,例如停靠站点、速度等。

总结:

总体而言,2019年末的中国铁路列车运行图调整是一次 成功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调整。它不仅是技术和工程能力的体现,更是中国铁路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区域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通过此次调整,中国铁路网络进一步织密织强,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撑。

这次调整是中国铁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又一次集中展示,也为未来铁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铁路部门也需要持续关注旅客需求的多样性,不断优化服务细节,解决可能出现的新问题,让铁路出行更加便捷、舒适、经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此次年末调图有何亮点,有何槽点?”

最大的槽点即是,在铁总内部三令五申保密规定,严防调图文件流出,甚至不惜给大量内网计算机安装防护系统,并强制要求职工进行保密培训签署保密协定的,威胁泄密即待岗的大背景之下,

京、上、广、南四局的调图文件正文和重要附件全部完整流出,并在互联网上公开流传。

user avatar

12.17更新:今天看到了北京局的春运文件,北京铁路局还是没有忘记承德,京津冀环行快车将以K52xx临客的形式暂时复活。

—————————分割线—————————

北京局彻底把承德变成了闭塞之地。

自12.30起,京津冀环行快车:石家庄-承德K7756/7 K7758/5次、邯郸-承德K7762/3 K7764/1次、经由唐呼线运行的石家庄北-承德K7766/7 K7768/5次,由淡季停运改为永久停运。

这样一来,承德夕发朝至前往保定/石家庄/邯郸就成为了奢望,然而这些区间的客流相当大。在距京沈高铁京承段通车仍有一年之时,撤销掉京承线大量的普速车,这种事也只有北京局能干出来。

然而在被会让的车被撤销之后,原先排在运行图中的会让/待避,并没有被取消。例如白山-北京(原丹东-北京)的2258次,现在仍然需要在上板城站待避空气。

仍然是2258,这趟车于承德-顺义区间,在各个县/区级车站全部停车的前提下,只运行了4小时11分,然而在顺义-北京区间,跑了1小时17分。这么看的话……我可能下车坐915快会更快一点。

承德-兴隆票车6434次,在距终点兴隆县站仅有一站/14公里的北马圈子站,待避K7712次长达31分钟。这段路程只要在傍晚早发车10分钟左右,就完全可以无需待避跑到兴隆县,也可以让鹰手营子的旅客通过6434-K7712接续前往北京。

神仙排图,得有多**才能把运行图排成这样。

曾经京承最速——游11/12次,只需3小时56分钟。然而今天的K7711/2次,却跑了4小时23分钟。但当时的牵引动力是北京型甚至前进型,今天是DF4DH啊...

在高铁不通省内通省外的地方,普速车甚至不如30年前快——这也是整个京承线的情况,旅行速度越来越慢,客流越来越大而车越调越少。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在高铁开通之前,Y511/4 Y512/3的S25K/S25B双层车也面临着报废,会不可避免地换成25G型,这样下去运力只会越来越小吧。

可能现在需要的是将京承线的运行图彻底推倒重来,可是,谁愿意这么干呢?

—————————分割线—————————

以下夹带一点私货,京承线还是相当美丽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