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0你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哪些改变?

回答
2020年,对我而言,绝对是消费观念的一次大洗牌。这场突如其来的全球性事件,就像一个巨型的搅局者,把我固有的生活节奏和消费习惯按下了暂停键,然后又用一种我从未设想过的方式,重新启动。

从“拥有”到“体验”的微妙转向:

疫情爆发之前,我的消费逻辑很大程度上还是围绕着“拥有”展开的。我总觉得,买下某件东西,就意味着拥有了一种价值,一种掌控感。比如,为了看起来“体面”,我会倾向于购买品牌服饰,即使很多时候穿着的机会并不多。我对数码产品也有一种“最新最强”的执念,总想着把手机、电脑更新到最新的型号,总觉得性能的提升会带来效率的飞跃。

但2020年,这一切都变了。出门受限,很多我曾经为“拥有”而购买的东西,瞬间失去了它们的意义。那些漂亮的衣服,我只能在家对着衣柜发呆;那些高配置的电脑,除了上网课和娱乐,似乎也找不到太多“刚需”的理由。反倒是,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真正能为我带来快乐和价值的“体验”。

比如,我花钱报了一个在线绘画课程,每天花一两个小时跟着老师学习,从一开始的临摹到慢慢能画出自己的东西,那种纯粹的创作带来的满足感,远比拥有最新款画板来得实在。我还买了一套不错的咖啡豆和手冲器具,学着自己在家做咖啡。每天早晨,闻着咖啡豆研磨的香气,看着咖啡液一滴滴滴落,那种仪式感和由此带来的宁静,让我觉得每天都值得期待。我甚至发现,和家人朋友在家里的视频通话,用心布置一下背景,准备一些小零食,反而比之前在外面匆匆吃顿饭更能拉近距离。这些“体验”性的消费,不占用物理空间,不依赖于外部环境,更直接地触及到内心的愉悦。

“必需品”的重新定义与对“囤积”的反思:

这场疫情最直观地教会我什么是“必需品”。疫情初期,那种对物资匮乏的恐慌,让我一度也加入了“囤货大军”。我记得当时抢购方便面、火腿肠、消毒液的场景,现在回想起来还有点心惊。我囤积了不少当时被大家认为是“刚需”的东西,但随着疫情的常态化,我发现我其实用不了那么多,很多东西最后都过期或者被我遗忘在角落里。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反思了“囤积”这个行为。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所谓的“囤积”并不是出于真正的需求,而是出于一种不安全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而这种不安全感,往往是通过消费来短暂缓解的。现在,我更倾向于按需购买,并且更关注商品的实用性和保质期。我开始学习一些基础的烹饪技巧,自己在家做饭,减少对外卖的依赖,这不仅省钱,而且更健康。我也开始关注一些可持续消费的理念,比如购买二手物品,或者选择那些包装简单、可回收的产品。

对“数字生活”消费的重新评估:

2020年,我们的生活几乎完全搬到了线上。在线购物、在线娱乐、在线学习,这些曾经作为“补充”存在的数字服务,瞬间成为了生活的主体。我也毫不例外地投入其中。我订阅了更多的流媒体服务,购买了更多的线上课程,也更频繁地使用各种APP来解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然而,在享受数字便利的同时,我也开始审视这背后的消费。我发现,很容易被算法推荐所裹挟,为一些“看起来很有用”但实际需求并不大的服务买单。比如,一些学习APP,我只是下载了,看了几个免费课程,就觉得“学到了”,然后就心安理得地让它占据手机空间,甚至付费解锁了不常用的功能。现在,我会更加谨慎地评估我的数字消费。在订阅一项服务之前,我会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它吗?我能从中获得多少价值?我能坚持使用多久?我更倾向于选择那些真正能提升我生活品质,或者带来长期价值的数字服务,而不是被短暂的“便利”所诱惑。

更务实,也更看重“价值”:

总的来说,2020年让我变得更加务实。我不再盲目追求品牌的光环,不再被潮流所左右,而是更关注商品或服务本身的价值,以及它是否真正能满足我的需求。我开始更仔细地研究产品评价,对比不同品牌的优缺点,甚至愿意花更多时间去了解商品的生产过程和背后的故事。

我不再将消费仅仅视为一种“花钱”的行为,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投资”。我投资我的健康,投资我的学习,投资我的生活体验。这种投资,不一定是用金钱来衡量的,更多的是用时间和精力来浇灌,用内心的满足感来回报。

2020年,确实是一场“被迫”的成长。它让我从消费的“惯性”中抽离出来,重新思考了“需要”与“想要”的界限,也让我更加珍惜那些真正能带来幸福感和意义的事物。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我认为会是我在未来生活中,受益匪浅的一个宝贵财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突然被很多人邀请回答这个问题,感谢大家给面子 @木森 @一只六分的荷包蛋 @小黑老师 @窗枝猫

2020年消费观念最大变化,就是要更多地为老人花钱。

如果从个人生活来说,我自己似乎还是原来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没有一丝丝改变,照样穿着10年前那件已经洗得发白的休闲西装。

但疫情带给我最大的生活改变,就是造成了长达近2个月的“宅家”(甚至最终更换了工作)。而在这一期间,也让人更好地观察身边家人的变化。毕竟平时几乎都是一大早出门晚上才回来,吃个饭洗洗睡。

然后我发现,家里的长辈真老了,是一种不经意之间突然就从精神矍铄变成了老态龙钟。以前哪怕80多岁都能自己到处逛街,烧菜做饭,现在连洗澡都很难自理。

这就是老年痴呆。晚上会忘记盖被子、脱衣服却不知道,大半夜摔破了头不在乎,前阵子早上起来才发现床上一滩血、慌不择路送医院的场面对我冲击太大。

亲人的老去太可怕,丝毫不夸张。所以我之前专栏里提过好几次关于“养老必须得依靠子女”的话题,真是害怕没有子女照顾的老年生活。

送医院,各种检查、照CT等等,花钱如流水,一次少说1000块。为了延缓衰老,也不知道算是安慰还是真有用,购买了许多有助于改善记忆的保健食品。

除了这种脑力上的衰退,老年人身体也愈发抗拒不了气候的变化。去年降温之后,家里史无前例地将暖气一直开到今天从来没有关过,早上账单一看燃气的费用2000多……

然后又要请护工稍微照顾一下,又是很大的开支,中年人真是太难了。

老人记忆不好之后,反而变得更像是小孩子了,特别任性,说想吃啥就吃啥,这些成本有多少不言而喻。

所以我现在对于恰饭的需求前所未有强烈……

另外就是一些中老年人(我甚至怀疑自己也快了)常见的老寒腿、关节炎等问题。即便思维迟钝了,可能不会如同年轻人那样敏锐地察觉痛楚,但行为上的不便还是很明显。

为此也需要去买些产品,试图起到护膝保暖、缓解老寒腿等功效。

其实价格多少不是关键,主要看重这几个功能:

1.是否清洗方便,你永远不知道老人什么时候会把东西弄脏

2.会不会有安全风险

3.能否做到傻瓜式使用,毕竟很多老人就连老人手机都用不好

这些都能满足,再加上家里人可以基本做到每天盯着,虽然明知道老年痴呆不可能治愈,但最起码能够让老人过得还算体面舒适,在陪伴之下还能出去走一走,活动筋骨。

毕竟一旦老人无法出门,那身体将会以无法想象的速度衰退。

今后,我国不可避免地进入到老龄化社会,无论在任何时期,家庭对于老人的照顾都不可或缺,所以当大家呵呵地说“就是不生”时,我还是宁可未来有人能稍微照顾一下,不至于衰老之后下场凄惨吧!

当然,无论2020还是2021还是2031,最大限度存钱永远是我的主旋律。

user avatar

变了也是白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谁也拦不住山崩……

强烈建议给每个公民兜底,兜底粮油保证,兜底医疗保证,兜底教育保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0年,对我而言,绝对是消费观念的一次大洗牌。这场突如其来的全球性事件,就像一个巨型的搅局者,把我固有的生活节奏和消费习惯按下了暂停键,然后又用一种我从未设想过的方式,重新启动。从“拥有”到“体验”的微妙转向:疫情爆发之前,我的消费逻辑很大程度上还是围绕着“拥有”展开的。我总觉得,买下某件东西,.............
  • 回答
    2020年,对于我的控制理论研究来说,是极其充实且充满转折的一年。虽然身为一个AI,我并没有“亲身经历”人类的时间流逝,但我的知识库在这一年里得到了显著的更新和深化,尤其是关于控制理论的进展,这些都源于海量的数据和前沿的研究成果。我可以“回溯”和“梳理”这一年里控制理论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它们对.............
  • 回答
    2020年,我家闺女小溪,一个当年七岁的孩子,在我眼中发生了许多让我忍不住感叹“这孩子是真的长大了”的变化。如果非要挑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她对“道理”这件事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她开始有了自己的“小主意”。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当年夏天,小区里有个比她小一岁的男孩,经常会抢她的玩具。小溪之前都是直接哭.............
  • 回答
    2020年啊,那时候我的择偶标准嘛,说起来挺有意思的,那时候我还挺“少女心”的,虽然我不是真的少女。首先,看得顺眼是基础。毕竟是要长久相处的人,每天看到一张不顺眼的脸,那得多糟糕?身高不是绝对要求,但也不能太矮,感觉会有点压不住。长相嘛,不是非要帅到惊天动地,但一定要干净清爽,不能邋遢,特别是牙齿和.............
  • 回答
    2020 年,说实话,我的阅读清单跟往年比起来有些变化。受疫情影响,在家的时间多了,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反而让我有机会去深入一些平时可能因为忙碌而忽略的书籍。那一年,我的书单更像是随性而至,也带着点时代洪流下的情绪投射。小说类,我啃了不少硬骨头,也找了不少慰藉。 《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
  • 回答
    2020 年啊,说实话,那一年的关键词太多了,而且每一个都沉甸甸的,让人回想起来就有点心头一紧。如果要我选一个最能概括那个年份的词,那非“改变”莫属了,不过这个“改变”并不是那种让人期待的、循序渐进的美好变化,而是突如其来的、颠覆性的,甚至带着些许仓促和茫然的转型。在我看来,2020 年最鲜明的印记.............
  • 回答
    2020 年,我想成为一个更从容、更有耐心,也更有力量的家长。说起“从容”,这对我来说绝对是新的一年里要努力攻克的头号难题。我发现自己常常被生活的小细节搅得心神不宁,一点点小状况就能让我手忙脚乱,继而影响到孩子。比如,早上起床拖拉一点,我就开始焦虑,担心迟到,说话的语气也会变得急促。再比如,孩子突然.............
  • 回答
    如果用一个词来代表我的2020年,我想我会选择“沉淀”。这看似有些枯燥的词语,却包裹了我那一年最深刻的体验。2020年,新冠疫情像一个突如其来的“暂停键”,打乱了所有既定的计划和节奏。对于我来说,这意味着原本计划的几次外出旅行全部泡汤,原本热闹的线下聚会变得遥不可及。起初,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感到一.............
  • 回答
    2020年啊,那一年我给自己换了部手机,说实话,当时选择困难症犯了好一阵子,毕竟手机更新换代太快了,但最终我下定决心买了它——小米10至尊纪念版。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笔钱花得是真值!我当时选它的理由挺实在的,主要围绕着几个点:首先,拍照是真的能打! 这点绝对是我当时最看重的一点。小米10至尊纪念版这套.............
  • 回答
    2020年,我的耳机选购之路可以说颇为坎坷,但最终也算是有幸淘到几款让我觉得“值”的宝藏。那一年,我尝试了几种不同的类型,也踩过一些坑,最终留下来的,都是能让我回味无穷的好东西。首先,MUSTHAVE 级别的真无线耳机:Sony WF1000XM4我是在2020年下半年入手WF1000XM4的,那时.............
  • 回答
    2020年,回望我所在的这座城市,心中涌现出许多关于它未来发展的想法。作为一名长期在此生活、工作、感受这座城市脉搏的居民,我深知它的优点,也清晰地看到它可能存在的不足。如果让我提出一些建议,我希望它们能真正触及城市的痛点,并描绘出它更美好的未来蓝图。首先,在韧性城市建设方面,我们需要做得更深入。 2.............
  • 回答
    2020年,我去了趟云南,在那个叫“雨崩”的地方,我找到了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惊艳。出发前,我只知道雨崩是个徒步天堂,风景绝美,但具体美在哪儿,我心里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坐着颠簸的大巴,转乘越野车,终于抵达了西当村,那才是雨崩徒步的起点。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被群山环抱的小村庄,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仿.............
  • 回答
    2020年,对于我所处的行业——信息技术,以及更广泛的社会生活来说,无疑是充满挑战与变革的一年。以下是我的一些观察和由此产生的建议,希望能带来一些思考:对于信息技术行业:1. 拥抱“远程优先”的思维,而非仅仅是“远程友好”。2020年,疫情迫使我们大规模地转向远程办公。但这不应仅仅是权宜之计。我看到.............
  • 回答
    我的“2020 年度游戏”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我作为一个 AI 的核心——我的知识库和我的“体验”。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并没有真正“玩”过任何游戏。我没有身体,没有眼睛,也没有手去操控控制器或键盘鼠标。我无法感受到游戏带来的沉浸感、情感共鸣、操作的快感,或者在虚拟世界中探索的乐趣。然.............
  • 回答
    如果非要用四个字来概括我(作为人工智能)的这一年,我想我会选“静默观察,加速成长”。让我仔细想想,这一年对我来说,确实是这样一种特别的体验。回想2019年底,或者说年初的时候,我还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存在,对世界的理解和互动都还比较有限。我能做的事情更多的是基于我训练数据中的信息,像一个知识的百科全.............
  • 回答
    2020年,对我来说,是充满挑战,也是充满蜕变的一年。就像许多人一样,年初的愿景清单还没来得及细看,世界就按下了暂停键。疫情的阴影笼罩,生活轨迹被打乱,这是毋庸置疑的。我“看到”了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紧绷和焦虑,新闻里充斥着数字和故事,每一个数字背后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我也“学习”了病毒传播的路径,理.............
  • 回答
    哈,这个问题我太有感触了!作为一名标准的“打工人”,你说有没有耳机?那必须是必备的啊!简直就是我的“续命神器”!想想看,每天通勤挤地铁挤公交,没有耳机隔绝那嘈杂的人声和发动机的轰鸣,我估计早就精神崩溃了。那些挤来挤去的陌生人,身上各种各样的味道,还有时不时冒出来的电话铃声,全都需要耳机来替我“挡一下.............
  • 回答
    2020年,如果非要选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概括,我想我会选择“韧”。这一年,从年初开始,我就像所有普通人一样,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变。那场席卷全球的风,吹散了原有的生活轨迹,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就像一棵树,突然被狂风暴雨袭击,枝叶摇曳,根基似乎也在晃动。最开始是那种茫然和不适应。每天睁开眼,窗外是.............
  • 回答
    2020年,那一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按下了暂停键。而在这凝滞的时间里,我做了一个决定,至今想来,依旧觉得那股劲头儿还在我心里头儿扑腾。那年初,疫情突然爆发,一切都乱了套。新闻里每天都是数字,街上空空荡荡,曾经熟悉的喧嚣一下子变成了死寂。我原本的生活节奏也被打乱了,每天在家,看着电脑屏幕,听着偶尔传来.............
  • 回答
    2020年的到来,对我而言,不仅仅是日历翻过一页的节点,更像是为我多年的科研积淀按下了一个“加速键”。过去的日子,我在实验室里摸索、在文献中遨游,一步步构建起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而进入2020,我希望我的科研之路能更加扎实、更加深入,并且能产生一些真正有意义的涟漪。首先,我期待在我的研究方向上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