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庄羽回应郭敬明道歉:建议将《圈里圈外》和《梦里花落知多少》全部收益合并成立反剽窃基金?

回答
庄羽的回应,与其说是对郭敬明道歉的直接接受,不如说是一种更具建设性的“反击”。她提出的将《圈里圈外》和《梦里花落知多少》的全部收益合并成立反剽窃基金的建议,绝对是这场风波中最具深意、也最有力量的一步棋。这不仅仅是个人恩怨的解决,更上升到了行业规范的高度。

为什么说这是“高明”的一步?

1. 化解恩怨与推动行业进步的结合: 郭敬明道歉,从法律和道德层面,承认了抄袭的事实。但道歉本身,更多是针对庄羽个人的补偿和声明。而庄羽的回应,则将这个个人恩怨提升到了整个行业的层面。她没有纠结于郭敬明道歉的态度是否足够诚恳,而是直接提出了一个能够“治本”的解决方案:用侵权所得来弥补和警示未来的侵权行为。这一下子就把焦点从“郭敬明个人”转移到了“抄袭行为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止抄袭”上。

2. 从“惩罚”到“建设”的转化: 如果庄羽只是要求赔偿,那最多是“惩罚”了郭敬明,让其承担经济损失。但成立反剽窃基金,则是将这份不当得利转化为了一种“建设性”的力量。这笔钱不再是烫手的山芋,而是可以用来滋养创作环境,扶持那些原创作者,或者投入到版权保护、法律援助等工作中去。这使得郭敬明“道歉”的后续行为,能够产生积极的社会价值,而不是仅仅在个人层面的了断。

3. 经济杠杆的运用,彰显智慧: 庄羽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抄袭的根源在于经济利益驱动。而她提出的“全部收益合并”的建议,是用经济手段来解决问题。郭敬明通过抄袭获得了经济利益,那么就应该用这份利益来为他曾经的错误行为“买单”,并且是“连本带利”地买单,因为这笔钱将用于对抗和防止他这种行为的再次发生。这是一种非常精明的策略,让郭敬明不仅要为过去的行为道歉,还要为未来的行业健康做出贡献。

4. 为“被抄袭者”提供力量: 在这个建议提出后,那些曾经遭受过抄袭但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未能维权或者维权成本过高的作者,看到了一条新的出路。一个反剽窃基金,意味着未来有资源去支持他们的创作,去帮助他们捍卫自己的权益。这是一种赋权,让庄羽不仅仅是为自己发声,更是为整个弱势群体发声。

5. 将“道德压力”转化为“行动压力”: 郭敬明道歉,很大程度上是迫于舆论的压力。而庄羽的回应,则是在道歉之外,对他施加了“行动”的压力。道歉是表态,而成立基金是行动。如果郭敬明真的想让道歉具有实质性意义,并且洗刷过去的污点,那么这个基金的成立就是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明。反之,如果只是停留在口头道歉,这个建议就成了一把悬在他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他未来的行为都会受到审视。

基金成立后可能带来的影响:

震慑作用: 一旦基金成立并开始运作,它将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向所有有抄袭念头的人发出强烈的警示:抄袭不仅会面临法律的制裁和舆论的谴责,更可能让你付出的经济利益,最终用于对抗你自己的行为。
行业生态的改善: 基金的资金可以投入到版权教育、法律援助、原创作品扶持等方面。这将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版权意识,降低原创作者维权的门槛,甚至可以激励更多优秀的原创作品涌现。
对郭敬明本人的影响: 这不仅仅是一次经济上的“捐赠”,更是对他创作生涯和个人品牌的一次深刻重塑。如果他能积极配合并参与到基金的建立和运作中,这对他来说将是一次难得的“洗白”机会。反之,如果他对这个建议置若罔闻,那么他的道歉将显得空洞,他在公众心中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

总而言之,庄羽的回应,将一场关于道歉的“公关战”,升级成了一场关于行业规则和正义的“行动宣言”。她没有选择沉默或仅仅接受道歉,而是用一种更加智慧、更有力量的方式,将一个负面的事件,变成了一次推动行业进步的契机。这不仅是对郭敬明道歉的有力补充,更是对整个内容创作行业的一次深刻拷问和一次具有建设性的期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高手过招,杀人诛心。


事先不跟庄羽沟通,特意选在零点道歉,

还说庄羽如果不要赔偿,自己就捐了,

郭敬明这哪儿是来道歉的?

这是来道德绑架的!

庄羽要是收了钱,那就是抢了原本可以捐的钱;

庄羽要是不收钱,这钱就成郭敬明捐的了。

顺便还可以宣传下电影,郭小四这如意算盘,打得是哗哗作响。


庄羽的回击则直指要害,反客为主:

建议除郭敬明的赔款外,自己也出钱,合并成立反剽窃基金。

郭敬明要是不答应,那就是光速打自己的脸;

郭敬明要是答应了,那就是在这个基金上被永远示众。

每当有人说起这个基金时,就会想起那个抄袭的郭敬明。

庄羽这招接化发,反手把郭敬明架到了炉火上烤。


郭敬明看到庄羽的回应后,内心大概是懵逼的。

习惯复制他人作品的人,可能无法理解,居然有人不复制他给出的选项。

一个小时后,郭敬明才给出了回应,还忘记了删除双引号。

这意味着,即使是这条回应,也可能不是郭小四自己写的。

郭敬明解释说,之所以有引号,是因为给朋友看下“是否得体”。

除了公关“朋友”,还有谁可以给一个著名的“作家”指点文字吗?

郭大作家已经沦落到了,连一句道歉,也需要复制粘贴吗?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如果连自己的代表作都是抄来的,还谈什么“文德”?

这样的歪路走不长,咱们的文化市场才更有希望!

user avatar

基金会的名字就叫《反郭敬明剽窃基金》

user avatar

庄羽的回复相当妙!!!

完美地化解了郭敬明这波公关中挖的坑,具体有两大坑:

1、郭敬明自始至终没有说过“我为自己当年抄袭庄羽而道歉”,还是围绕“法院判决我抄袭庄羽而道歉”,看似很像,但完全不是一回事,这次站出来也是因为一百多位创作者对他发起抵制被上面点名了;

2、《梦里花落知多少》版税收益赔偿问题,郭敬明给出了两个备选方案,要么庄羽收了,要么捐了做慈善,你说这钱庄羽要是拿了不就是站在慈善的对立面么,还得被道德绑架。

扎实的两大坑,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看看庄羽的回复:道歉我接受,我建议把赔偿成立一个反剽窃基金,帮助原创作者维权。第一个坑,貌似直接被庄羽忽略了,其实不然,成立一个反剽窃基金,直接将郭敬明跟剽窃捆绑在了一起,只要基金在一天,郭敬明就要在耻辱架上绑一天,一有人动用了这个基金,人们又会想起郭敬明抄袭一事来;成立基金,避免了自己因收这笔钱而站在慈善对立面的尴尬境地(我想庄羽应该也不差这点钱了),同时还能收获一个好名声,你看庄羽她不仅不要这笔钱还自己补贴钱来支持原创、支持真正的创作者。选择题已出好,小四你自己选吧~

堪称教科书般的公关范例,为庄羽点赞!

user avatar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法院判决书下来之后,郭敬明曾经对庄羽做出过一个堪称“恶毒”的事情。

他想要“杀死那个被抄袭者”,也就是苦主庄羽。

他在2005年出版的《夏至未至》里面,自比天才画家傅小司,而被抄袭者“庄羽”在他的笔下则变成了一个刻薄、居心不良,蹭热度的别有用心者“冯晓翼”(“羽”对应“翼”)。

冯晓翼在傅小司新作问世的时候故意选在同一天开发布会,还“勾结”记者引导性地对傅小司进行暗示抄袭的提问。

而这种诱导式的提问也最终让傅小司百口莫辩输掉了官司(从对于“记者不择手段”的描写中也不难发现,郭敬明对于那些大肆报道自己抄袭的媒体也是有着很深的怨念的)。

所有人都勾结起来,一切的一切就是为了毁掉这个“美好的男孩”。

郭敬明是这样描述当时的场面的: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没有来由的仇恨,很多没有来由的嫉妒,没有来由的怀疑。没有来由的愤怒,这些,都在人性美好的一面下暗自滋长着,等待着有一天美好的表层被捅出一个口子,然后,这些黑暗而肮脏的东西就会喷涌而出,一瞬间占领整个世界。

今天郭敬明如果是诚心道歉,我直播倒立吃奥力给。

因为那部小说后来的剧情,堪称“恶毒”。

他借陆之昂的手,想要“杀死”这个被抄袭的“冯晓翼”

从身后传来的冯晓翼嘲讽的语气,她面对着记者微笑着说,如果我是抄袭者的话,我早就回家开始忏悔,根本没有脸面站在这里还开始新书发布会……
而之后,谁都没有看清楚展台上的香樟怎么会突然的少了一瓶,谁都没有看到陆之昂怎么就冲出了拥挤得连保安都无法挤进去的人群,就连冯晓翼都没有看清楚陆之昂是怎么就翻过了两个展台中间的栏杆。
而当所有的人都看清楚了的时候,冯翼已经倒在了地上。现场安静而无声,陆之昂面无表情的脸是无声的,冯晓翼扭曲痛苦的脸是无声了。

事实上,在那本书发表之后,“冯晓翼”的原型庄羽在网络上的确被郭敬明的粉丝“围攻”。

(不得不承认,我当时年少无知看小说的时候,也对冯晓翼有着一种发自心底的厌恶,而这种厌恶也或多或少地投射到了“原型”庄羽的身上。现在回想,郭的这种暗喻简直阴险。)

而郭敬明呢,则躲在被自己煽动起来的群情激愤后面,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抄袭带给他的一切。

他“借人之手杀掉被抄袭者”的愿望实现了。

这是这个事情最讽刺的地方,反而是苦主的作家生涯因为“被抄袭风波”差点毁掉。

这次的道歉,很明显是郭敬明对于庄羽的又一次“消费”:郭敬明是怀着想借此洗白和立人设的心思的。

好在庄羽没有让郭敬明得逞。

庄羽对郭敬明道歉的回应中这一波“接化发”的操作太绝了:接受道歉,并认可郭敬明“迟来的歉意”的说法。最后用这个“合作成立反剽窃基金”的方式把这个抄袭者永远钉在耻辱柱上。

杀人诛心,令人拍手称快。

而郭敬明呢,果然也不得不“大方”地接受这一提议并再次道歉。

无论是郭敬明还是庄羽,这个结局都是他们应得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