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涉毒明星能复出,缉毒英雄能复活吗?” 这句话的逻辑奇怪吗?

回答
这句话的逻辑确实相当奇怪,而且充满了转移话题、情感绑架和逻辑谬误。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

1. 偷换概念,风马牛不相及的对比:

“涉毒明星复出” 指的是一个社会现象,即曾经因涉毒被曝光、可能受到法律制裁或舆论谴责的公众人物,在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新回到公众视野,继续从事演艺事业。这涉及法律、道德、社会公众接受度等多个层面。
“缉毒英雄复活” 指的是一个与生命令理、科学规律完全相悖的事件。一个人一旦死亡,无论他生前多么伟大,都不可能复活。

将这两者并列比较,本身就是一种逻辑上的“apples and oranges”(风马牛不相及)。一个是在现实社会中发生的、可讨论的现象,另一个是违背自然规律、不可能发生的幻想。

2. 情感绑架,利用同情心攻击特定群体:

这句话的目的性非常强,它试图利用公众对“缉毒英雄”的崇敬和对“涉毒明星”的鄙夷,来制造一种“不公平”的观感。它暗示:

“涉毒明星”这种“不道德”的行为都能被容忍(复出),而“缉毒英雄”这种“伟大”的贡献却得不到最极致的回报(复活)。
“复出”是明星的特权,而“复活”是英雄应得的,但后者不可得,所以前者也不该得。

这种逻辑是在利用人们朴素的情感,试图将对涉毒明星复出的不满,转化为对整个社会公平公正的质疑,并最终指向对涉毒明星复出的反对。它通过“你看看,英雄都复活不了,他们凭什么能复出!”这样的情感输出,来煽动情绪。

3. 忽视因果关系和责任主体:

涉毒明星复出 是一个由明星本人、经纪公司、平台、观众等多个主体共同作用下的社会现象。明星复出是否被允许,取决于法律规定、平台政策、市场需求以及公众的接受度。这其中涉及“个人选择”、“承担责任”、“改过自新”等复杂议题。
缉毒英雄复活 是一个完全不相关的议题,与明星复出的原因和逻辑没有任何关联。

这句话将两个毫不相干的事件,强行联系起来,试图制造一种因果关系或责任关联,这是错误的。

4. 潜在的逻辑谬误和诡辩:

滑坡谬误 (Slippery Slope): 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如果……那么……”的句式,但其潜台词是:如果允许涉毒明星复出,那么社会就对英雄不公了,这是一种道德滑坡的暗示。
诉诸情感 (Appeal to Emotion): 如前所述,这句话主要依靠激起对英雄的同情和对明星的厌恶来达到目的,而非理性论证。
稻草人谬误 (Straw Man Fallacy): 这句话可能在曲解“涉毒明星复出”的意义。支持明星复出的人,并不认为这就能“复活”任何东西,而是基于个人权利、改过自新等理由。而这句话则把“复出”等同于某种“超越生死”的特权,从而方便攻击。

总结来说,这句话的逻辑奇怪之处在于:

将不可能与可能混为一谈。
利用情感来转移焦点和进行攻击。
忽视了讨论对象(明星复出)的实际复杂性。
试图制造不公平的叙事,以达到反对特定现象的目的。

这句话更像是一种带有强烈情绪的口号式表达,而不是一种严谨的逻辑论证。它的目的是为了表达一种强烈的反对意见,但其表达方式存在严重的逻辑缺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曾经在知乎 @好奇博士 上看过这么一篇令人心碎的小漫画,原链接如下:

原谅吸毒明星之前,请认真看下这篇文章。 - 好奇博士的文章 - 知乎

这个漫画我刚看到开头时,心想世上竟然还有这种人渣父亲?后面看到真相后我不禁鼻头发酸,你们呢?


当缉毒警察压力有多大,又有多危险?据统计,2019年,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8.3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3万名,缴获各类毒品65.1吨;查处吸毒人员61.7万人次,处置强制隔离戒毒22万人次,责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30万人次,缉毒警察的伤亡人数每年都在增加,伤亡率接近其他警种的5倍,几乎每天都会有一名缉毒警察牺牲。

当警察这么拼命,那他们的待遇如何呢?电影《给爸爸的信》里,李连杰就扮演一位卧底警察,于荣光饰演的反派老大说了这么一句话:

如今的警察当然不至于一个月才几百块,网上有这样一张表格,应该是2017年的数据:

从图上看,一线和发达省会城市的警察工资水平还算凑合,更危险的缉毒警察也许补贴能多一些,但始终也是脑袋栓裤腰带上的搏命工作,如果不幸成为烈士,抚恤金的发放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40个月的工资,而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359元。

也就是说,就算把缉毒警察的月工资按照最高标准翻一倍,按月薪2万来算,因公殉职能获得的抚恤金为:42359*20+20000*40=1647180,再多也多不到哪儿去这要在一二线城市估计想买个房子有点够呛吧?相比之下,演艺圈这个大名利场来钱可容易太多了,几年前我曾经跟随某剧组去福州,导演跟我吐槽演员片酬高,哪怕是请些空有颜值身材,没有任何演技和名气的小模特,进组半个月演配角就敢要3万,有点名气的腕儿,上镜亮个相就快6位数了,至于一线大牌,你就算出得起钱人家还未必愿来,明星安安心心就能拿到这么丰厚的报酬,那些在一线玩命的警察们比得了吗?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缉毒警察不是什么英雄职业,而是真正的职业英雄。


经常有人拿“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来作为例证,认为应该给那些吸毒明星改过自新的机会,可问题是,吸毒者真正能浪子回头的又有几人?而且唐尼在中国出名之前,观众对他以前的经历知之甚少,对他在国外的劣迹也感受不深,自然难以深究,如果今天他仍然恶习难改,像国内涉毒明星一样在春风得意时马失前蹄,你看他会不会因此口碑一落千丈?

中美的历史国情以及对毒品的态度也完全不同,美国是世界头号毒品消费国,每年消耗全球毒品产量的60%,年消费额在2016年就达到了1500亿美元,已经与酒精饮料相当,大麻这样的软毒品已经在10个州实现合法化,至少10%的美国人吸过毒,民众早已对吸毒见怪不怪,远没有国内抵触得那么强烈。

人家已经是世界头号超级大国,资本雄厚败不光,还在苦苦追赶的中国如果也陷入这种堕落的社会风气里,民族复兴无异于痴人说梦,哥伦比亚、墨西哥这些深受毒害难以自拔的国家就是前车之鉴。

中国也决不会忘记历史上曾经被毒品坑得有多么惨,纵观世界,也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因为输掉了一场以毒品命名的战争而陷入了长达百年的屈辱和混乱之中。

还记得林则徐在奏请道光帝禁烟的奏折中是如何描述鸦片之害的吗?

“吸鸦片者,每日除衣食外,至少亦需另费银一钱,是每人每年即另费银36两,以户部历年所奏各直省民数计之,总不止于4万万人,若一百分之中仅有一分之人吸食鸦片,则一年之漏卮即不止于万万两,此可核数而见者。况目下吸食之人,又何止百分中之一分乎!”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徙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如果连这么深刻的历史教训都要遗忘,不是记吃不记打吗?如果连上层精英都不拿吸毒当回事儿,那底层民众又有什么可在乎的?占有资源更多、影响力更大的公众人物,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他们的言行举止,对社会风气有很强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要求他们觉悟高一点,三观正一点,谨言慎行一点,给普通人当好榜样,很难吗?

吸毒明星和缉毒警察,一个名利双收,一个默默无闻,一个豪宅香车坐拥如云女伴,一个出生入死愧对父母妻儿,就这样前者还不自爱,还要践踏后者用生命守护的东西,吸毒明星的存在就是对缉毒警察最大的羞辱,至少我这样的普通人自认没有资格替烈士们去宽恕。

知乎的小伙伴们在无关痛痒的狗肉话题上个个同仇敌忾、义愤填膺,为什么在更严肃的毒品问题上反倒没有如此坚决的态度呢?对毒品零容忍,就应该是中国的政治正确!

这世上最拉仇恨的行为莫过于骄奢淫逸、挥霍无度,最损阴德的事情是身在福中不惜福,有些底线就像高压线,一下都不能碰,明星是靠个人形象和名声吃饭的,撑不住人设就是自己砸自己的饭碗,你端不住这碗饭怎能埋怨他人?与其死乞白赖,还不如潇洒体面一点,转身另谋高就。

不要说人们不给吸毒明星机会,公务员吸毒也是要被开除公职、永不录用的,谁见有人为他们喊冤了?公众人物是特殊的,其形象容不得有太大的污点和瑕疵,德不配位就应该让位,没有什么情面可讲。

另外,法律也并没有给予吸毒明星过分的惩戒,他们既没有因为吸毒被剥夺生命财产,也没有被逐出社会,他们已经享受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东西,也仍然拥有普通人望尘莫及的资本,即使不当明星,不再万众瞩目,只要痛改前非,活得堂堂正正,仍然可能在其他领域大放异彩,这就是社会留给他们的机会。


在网上曾有人整理过一份名单,上面是从1992到2018年实锤涉毒的知名艺人,共有46名之多。

而本人作为影视行业从业人员,接触过一些名人,其中也包括部分名单上的人,比普通人离行业内幕更近一点,所接触的信息也稍多一些,据我所知,上述人员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涉毒的绝不止名单上这区区几十人。

娱乐圈的涉毒人员,不仅仅是歌手和演员,很多编剧、作曲、导演、监制、制片人、出品人,从无名小卒到知名大腕,同道中人并不在少数。大浪淘沙的娱乐圈竞争何其激烈,争夺资源拼命上位的人太多了,单凭个人能力出头难比登天,傍上能人大佬当靠山才是成功的捷径,而想要跻身他们的核心圈子,你首先就得投其所好,跟他们能玩到一块去。

如果你想加入的圈子恰好就有这种爱好,你吸不吸,就相当于交不交入群的投名状,不打成一片,谁能放心带你玩?就好像在酒局上,一个坚持不喝酒的人会受欢迎么?

这可能还算好的,毕竟你还能选择,我曾参与某项目庆功宴,酒酣耳热之际,某传媒公司大佬说了一句醉话,说这几年娱乐圈一半多的小鲜肉,都被“开过后盖”(啥意思你们懂的),为了玩得更high,还经常会吸毒助兴,有些人因此被迫染上毒瘾。

我们普通人不知道,那些人前风光的明星为了上位,在背后付出了什么,受过怎样的屈辱,娱乐圈的下限之低,可能会跌破大多数人的想象,偶尔爆出的一些丑闻,不过是粪窖飘出的几缕恶臭而已。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一些艺人来说,能脱离这个圈子未尝不是一种解脱,开启新生换种活法,也不一定就那么糟。

user avatar

不奇怪,这句话的逻辑基础是双方付出的代价不对等。

如果有明星说:可以。挥手几个复活术拉起来几个缉毒警,那想复出的事情也不是不能商量。

user avatar

这次中印边境冲突,我方牺牲了4名烈士。这事基本上每个中国人都知道。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国每年牺牲在缉毒战线上的警察人数是

400余人!

是这次边境冲突我方牺牲人数的 100倍,而且是 每年

也就是说,平均

每天牺牲1人!

所以说边防战士和缉毒警察,和平时期最可爱的人。你能享受着岁月静好,是因为有这些人替你负重前行。

而那些吸毒后又复出的戏子,就是对这些负重前行者莫大的侮辱。

user avatar

现在某些人,话术玩得很溜


明明在干侮辱缉毒警的事情,还要声明“也绝没有不尊重缉毒英雄的牺牲的意思!!!


明明再为吸毒明星洗白,还要声明:”绝没有为吸毒者洗白的意思!!”

这就好比,他打你一个耳光,然后立马说,我绝对没有打你的意思,我是抬了下手,抬手都不可以吗?

然后又踢你一脚,然后又说我绝对没有踢的意思,我是动了下脚,动脚都不可以吗?


明明他都打你,踢你了,然后这个声明一扯,然后把打人偷换概念成其他,打人就好像不存在了

是不是侮辱缉毒警,不是看他嘴巴怎么声明,而是看他想做什么

是不是为吸毒明星洗白,不是他嘴巴如何声明,而是看他想做什么


题主就是在明目张胆的侮辱缉毒警,明目张胆的为吸毒明星洗白



下面扯那通,不过是为了为这种话术,偷换一个概念。把吸毒明星替换成普通吸毒者,然后顺利跳倒能否原谅

前面那个声明的话术,不过是为了堵住某些过于鲜明的反驳观点而已。


这种话术地方再很多地方见到过,明明在干XX这件事,然后立马声明我不是再XX。等你反驳他,他立马声明,我都说了我不是在XX。而在OO,你看不懂吗,然后又继续扯XX。



对付这种人,用同样的话术扔回去就可以了。话术一旦被识别出来,照着扔回去,用这个话术的人也没啥办法。

你也喷回去,然后立马声明我不是在喷你!



我不是再披露题主给吸毒明星洗地,也不是披露题主侮辱牺牲缉毒警的话术,我只是在展示题主话术的一个范例而已!

user avatar

感觉这句话的逻辑奇怪,很正常。

因为现实世界还有更奇怪的。


比如灯塔国——美利坚合众国,这个国家的影响力是全球性的。它霸道到无法忽视它的存在,以及他的价值观的输出。

灯塔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生产国,其生产规模远超墨西哥以及阿富汗。

至于美利坚合众国是最大的毒品生产国部分,请看我之前的文章。


美利坚合众国是最大的毒品消费国。其毒品泛滥,而全世界都已经被美利坚合众国的毒鬼所荼毒与祸害。

从克林顿起开始的美国总统都吸毒。

克林顿吸毒,他是承认了的,这个是铁案。

小布什吸毒,吸的是可卡因,小布什打死都不承认的。但是记者一直揪着这个事情不放。

奥巴马吸毒,他发明了两种吸毒的方式,叫奥巴马截击吸毒法,因此奥巴马法又叫是勤俭节约吸大麻。

川普吸毒,所以成就了美利坚大嫖客的外号,川普嗑药是春药类型。当然川普不以为然,他经常洋洋自得的说他很懂毒品。

拜登吸毒,是川普说过很多次,川普自称很懂毒品。然后拜登估计有把柄被川普抓住了,一直不敢反驳吸毒这件事。拜登外号睡王,又经常被称为老年痴呆。睡王的有个儿子死得早,他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吸毒的。这些都是懂王及其团队时常说的。


长期吸毒的人,屎尿横流,举止怪异,疯疯癫癫,满嘴谎言。在这些总统身上都有体现。

其中、小布什,川普,拜登身上体现最为明显。

小布什时常会不由自主的摇摇脑袋,手抖一抖等等。

川普就不用说了,激情澎湃的说着吃消毒水。

拜登最近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拉稀,这个事就得好好讲讲。

拜登当众瞌睡,当众拉屎,比较大的可能是K粉类的药嗑多了。这玩意最容易导致的是小便失禁。

当然氯胺酮(K粉)是有药用的,它治疗郁抑症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拜登估计是儿子死后,开始嗑药了。再加上现在都80了。

所以他时常有非常怪异的吸毒老人的表现。

看来美国的禁毒之路是任重而道远呀!


吸毒者获得了最高权力,拥有最强大的武力以及宣传工具是可怕的。

比如美国,就往往出现很多反智的逻辑,充满谎言与不稳定。他们可以大庭广众之下拉稀摆带,但是有舔狗会舔干净这些。

……

美国有学者就表示,这些反智,就是来自于毒品的滥用,而一旦吸毒者获得权力,乃至类似美国总统这种“无上”的权力时候。

会进一步加强反智的力量。

user avatar

很多无脑粉丝说“xx已经坐过牢了,服满刑期了,放出来了,为什么不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呢?”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叫“重新改过的机会”

在有些粉丝心中

“要给他改过的机会=要让他重新大红大紫一年赚几亿rmb”

而我觉得放出来就是给了改过的机会啊,可以去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啊!毕竟涉毒明星也不是什么娱乐圈的不可替代品吧!

那么多守法的各行业劳动者都在辛勤工作,凭啥让你一个吸毒人员继续霸占屏幕资源呢?

user avatar

我不知道题主有没有看过那种“黑社会老大出狱,N辆奔驰接送,一排小弟恭迎”的新闻。

的确,他出狱了,爱坐奔驰还是宝马是他的自由。他的小弟,愿意怎么恭迎也是他们的自由。

好了,现在同时再对比下,被黑社会害得家破人亡的受害者,死者不能复生,伤者要继续带着身体的残疾和精神的痛苦生活。抓捕黑社会的警察,这时候看着搂着小妹儿在豪华娱乐场所痛快玩耍的“大哥”,看看自己为了抓捕他们付出的不眠不休,身上受的伤,甚至牺牲了的同伴,普通人会怎么想?

“当黑社会比当警察威风多了”

“傻子才去抓黑社会”

这样的想法,会不会顺理成章?


“涉毒明星”复出后,继续风风光光,出入前呼后拥,保镖开道,粉丝簇拥。大笔的钱赚着,漂亮的美女/帅哥搂着,各种电影、电视、晚会上风光露脸,各种网络媒体打开就是“我家哥哥最帅了”“xxx新剧火爆”“xxx复出后片酬暴增”“xxx成为高奢品牌宠儿”

然后,在某些不那么起眼的社会新闻,或者是一年一次的某些纪念活动上,那些缉毒英雄的名字,被一念而过,镜头扫过他们甚至没有照片和姓名的墓碑,扫过他们悲痛欲绝的父母,扫过他们年幼无助的子女,甚至会扫过他们普通甚至清贫的家。搞不好还会有什么“为英雄母亲募捐医药费”“为英雄遗孤募捐学费”这样的事情。


好了,请问,普通人会怎么想?

user avatar

当年,我读初中那会儿,街上的混混以坐牢为荣。

坐牢已经成为那群哈麻批的镀金方式了。

今天,我去了趟派出所,你看我牛逼吧

明天我都坐牢了,关了几个月才出来,我才是老大


你能想明白吗?

那会儿一打群架,人家报名头都是,xx他叫来的xx坐过牢。


就你永远不要低估这个世界傻子的数量,以及傻子的模仿能力。


再回到问题。

一个吸了毒的明星,他坐过牢,回头出来了。

资本要洗白,真的不要太简单。

第一步,哥哥犯错了,但是他改正了

第二步,哥哥有新作品了,就是牛逼,坐过牢都不影响他火

第三步,你家哥哥不如我家哥哥!因为我家哥哥坐过牢,都比你家哥哥牛逼。

别到时候判断一个gie gie 牛逼不牛逼,就看他坐不坐牢,就很好笑了。


当年柯震东吸毒,不还有脑残粉喊出,要和他一起吸毒咩?


只有中国,把吸毒叫“毒”,别的国家可都是有花名儿呢

自由民主,都让他们玩明白了。


我有一点想不明白,为什么“明星”们,那么有钱了,有些铁憨憨要去吸毒,犯法啊。

我说句没出息的话

你要我手里真有个5k万,我立马长沙两套房,一辆车。

剩下的存银行,每天卵事不干,别说违法乱纪了,你但凡要我喝酒开车,我都不干

我怕影响我享福

毕竟,我的每一天,没有压力,也不需要动力,做个混吃等死的废物,挺好的。我感觉我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

一想到卡里有几千万,我真的感觉我会失眠的。

不好意思,贫困山区的孩子,就是这么没见过世面。


而有些明星,他们就真把自己当人上人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

我感觉现在有太多明星德不配位,甚至隐隐约约有点传播那种:“笑贫不笑娼”的错觉


我们普通人,累死累活,比如我啊,几乎忙了个通宵,赚这那点卖命钱。


回头好不容易攒的钱,还要买房当韭菜。


我说实话,我是真的酸一些明星。

一天赚的钱,够我累死累活干好几年。

还得拖着发福的身体去拼命干,回头想吃一顿好的,还要思考这,离买房还差10几万,算了算了。

我尼玛,累成狗就算了,吃也没吃好,怎么他妈的就胖了30斤呢?

当年,我也是一个阳光大男孩啊

当年,我在球场上,不脱衣服浑身难受啊,人家姑娘不看我的腹肌,我难受啊。

谁又能想到,短短几年,学妹们口中的xx学长,丢大街上,那么普通又寒碜呢。

当年,我一老爷们儿的护肤品,可不比同校女生差啊。

哎,不写了,越写越难受。

手机也没电了。



我是狗子

希望你幸福

user avatar

这话的逻辑一点都不奇怪

明星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

永远要记住,明星的影响力是很大的,有些时候,一个优质的明星甚至可以引领一个时代的潮流

而明星涉毒如果处理不当,会给一些人留一个印象,吸毒嘛问题也不大

那完犊子了,虎门销烟开始一直到现在,我国为什么一直在控制毒品?因为吸食毒品的人多了,国将无可战之兵,也无可劳动之人

普通人吸毒,该戒毒治疗就去戒毒所,随时跟踪抽查尿检,贩毒就更不必多说了

而且对于普通人而言,没几个人愿意跟吸毒者相处,因为这些人为了吸一口,满嘴谎话,只为了从你的口袋里捞出最后一点钱,还有一些则是被人偷偷下药染上的我就不多赘述了

明星就不同了,他们的钱够他们抽死都抽不完,所以必须封杀以敲山震虎,杀鸡儆猴

缉毒警察用生命去捍卫这个国家不受毒品侵害,这些明星还堂而皇之的去吸毒,他们有什么资格付出?

要我说,哪怕缉毒警察复活了,这帮王八犊子也不能复出,而且要永远的钉在耻辱柱上

user avatar

误导和腐蚀社会价值取向、毒化社会风气的行业,

不应该成为赚大钱、受追捧的行业。

首先,别跟我说演戏辛苦,能有起早贪黑的环卫工师傅辛苦?

一位环卫工人,夜里0点上班,一天要干15个小时,月薪才2000元。演4天赚6000万元,等于30000位环卫工人干一个月。没了范冰冰之类的“明星大腕”,太阳照常升起,要是一个月没了环卫工人,街道将变成什么样子?

还有多少伤残的军人英雄,至今还在为生活而维权。

还有多少上班族,还在夜以继日的加班,为了一套房子奋斗,甚至全家几代人加起来上一辈子班也挣不到这么多钱。

这还有点公平可言?

在我快要走向社会,开始思考就业问题的时候,我终于理解到

钱是这么的重要。

我开始怀疑自己之前所接受的教育是不是真的没用,为什么娱乐圈人均数学达不到初中水平都可以赚那么多钱?

只是因为天生肤白貌美或整容挨刀成盘靓条顺,拿到了我可能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我开始怀疑学习的意义,感觉唱歌跳舞真的比数理化有钱途。

我感觉看不到未来,即使我有天大的运气像屠呦呦一样兢兢业业工作一生拿到了诺奖,也不过1000万而已。

而1000万在北京买房太困难了,娱乐圈十八线的小明星都买的起房吧。

我最讨厌听到明星的粉丝张嘴就是:你知道他多努力吗?

那你知道我有多努力吗?

我的恩师们和教授们有多努力吗?

你知道为中国前进做出巨大牺牲的科学家们有多努力吗?!

每次看无问西东我都会泪流满面,清华工程物理系的科学家陈鹏研究核弹,几年没有回过家,等到成功了可以回去了却已经被辐射的掉了头发。

我想到钱学森院士、邓稼先教授以及背后的团队,付出了整个人生,最多的只拿到了十块钱的津贴。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30年,父亲至死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事情。

不求名利,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真理的科学家难道不应该是国家精神铸造者吗?可笑的是,如果真的把这些奖颁给了这些科学家们,关注度会比今天的高吗?满满的可悲感...

更可恶的是,公众对于科学家们是苛刻的,对于明星是毫无底线的!

杨振宁教授,一个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现在在大家的眼中都是什么形象?一个为老不尊的师生恋者?有几个知道他因为什么研究而获得的诺奖?

而娱乐圈中数不胜数的出轨、吸毒、性交易丑闻,那些明星经历过短暂的臭骂之后,仍然恬不知耻的活动,拿着高额的报酬。

科学家的道德基线太高。

居里夫人无偿公布提炼方法。但感情生活也会成为人们的更关注点。

屠呦呦,中国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却因为无博士学历,无出国经历,无院士头衔饱受争议。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一位朴实的不能再朴实的伟人,也被黑的体无完肤。

这些学术大牛都在告诉我们,搞科研不要想着荣华富贵。穿着最朴素的衣服做着最伟大的事。

可很多明星却用满身的名牌,奢靡的生活散发着腐臭的光芒,引导着没有理想的普通青年,趋之若鹜的奔向娱乐圈。

当然,我不认为这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科学追求与物质的满足并不冲突,谁规定只有穿着朴素坐着公交才能出科研成果?

很多人都说崔永元老师太焦虑,坦白说,看到社会的分级这么明显,我也感到焦虑。

越来越多的孩子说梦想都是当明星,不想学奥数就想学跳舞。2015年李克强总理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怎么实现?

靠这些键盘侠还是纸醉金迷的娱乐圈?

综上所述,明星不红不会死,足球不赢不会死,

科研搞不出来才会死,才会落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句话的逻辑确实相当奇怪,而且充满了转移话题、情感绑架和逻辑谬误。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1. 偷换概念,风马牛不相及的对比: “涉毒明星复出” 指的是一个社会现象,即曾经因涉毒被曝光、可能受到法律制裁或舆论谴责的公众人物,在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新回到公众视野,继续从事演艺事业。这涉及法律.............
  • 回答
    濮存昕老师那番“要给涉毒明星一口饭吃”的话,确实是句挺让人深思的话,也引发了不少争论。这事儿吧,得从几个层面去理解,才能看得更清楚。首先,濮存昕老师这话的出发点是什么?我认为,濮存昕老师作为一个有着深厚艺术造诣和社会责任感的公众人物,他提出这话,绝不是在为涉毒行为开脱,更不是鼓励大家去尝试毒品。他是.............
  • 回答
    官方要求“取消所有涉明星艺人榜单”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举措,透露出多方面的信息,并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 此举透露出哪些信息?1. 国家对饭圈乱象的零容忍态度升级: 从“治理”到“取消”的信号转变: 过去几年,官方一直在强调“治理”饭圈乱象,但效果似乎并未达到预期,.............
  • 回答
    这件事确实挺让人关注的,尤其牵扯到“特权”两个字。我把大家讨论中一些值得仔细琢磨的点,用更接地气的说法给掰扯掰扯:1. 到底是什么“特权”?首先得搞清楚,这次爆料说的“特权”可能不是那种大家想象的“走后门”、“塞钱”之类的。更可能是指易烊千玺作为全国知名的青少年偶像,他的艺考经历和升学过程,可能比普.............
  • 回答
    关于鲍毓明涉性侵案的多段通话录音,目前公开的资料主要来自2019年案件审理期间的庭审记录和相关报道,但需注意的是,这些录音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法律效力需以官方调查和司法程序为准。以下基于公开信息和法律程序的背景,梳理可能涉及的关键信息: 1. 案件背景与录音的法律地位 案件性质:鲍毓明(中国政法大.............
  • 回答
    鲍毓明涉性侵养女案调查结果出炉:多方表现及评价鲍毓明涉性侵养女案自爆发以来,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随着调查结果的出炉,各方的表现也呈现出复杂的图景,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和评价。一、 受害人(养女)的表现: 勇敢发声与抗争: 受害人的关键表现是其不畏强权、勇敢站出来指控鲍毓明的行为。她承受着巨.............
  • 回答
    人们支持海盗湾这类网站的原因错综复杂,并非简单的“支持盗版”可以概括。这背后牵涉到对现有信息传播模式、版权制度、数字时代权利以及社会公平等多个层面的思考和不满。我将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详细阐述这个问题,尽量避免生硬的论述,而是尝试还原支持者可能经历的思考过程。首先,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信息获取的自由与便捷。.............
  • 回答
    汇丰银行被曝出“明知客户涉嫌诈骗,仍允许其转移资产”的事件,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一旦坐实,其后续影响将是多维度、深远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一事件可能的发展轨迹:1. 监管机构的介入与严厉处罚: 全球监管风暴: 汇丰银行作为一家业务遍布全球的国际性银行,一旦被指控“明知故犯”,必然会引来多.............
  • 回答
    南明史之所以在公众讨论和学术关注度上不如其他朝代,原因非常复杂且多层面。这涉及到历史事件本身的特殊性、叙事视角、史学研究的侧重点、大众文化的影响力,以及一些难以回避的政治敏感性。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南明史事件本身的特殊性与局限性1. 短暂而零散的政权: 南明并非一个统一、稳定、长久.............
  • 回答
    关于渊下宫是否属于稻妻版图以及其设计是否涉及文化挪用,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挺值得探讨的问题。咱们不妨就从游戏内信息和现实文化角度来掰扯掰扯。首先,说渊下宫算不算稻妻的“版图”,这其实有点复杂,得看你怎么理解“版图”这个词了。从地理位置上看,渊下宫是位于稻妻主岛(影向山)下方的一处地下空间。它被稻妻的土.............
  • 回答
    涉毒艺人李代沫的商演被紧急叫停,这一事件再次将“涉毒艺人回归演艺圈”这一敏感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如何看待涉毒艺人的回归,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需要从法律、道德、社会责任、行业规范以及个人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一、 涉毒行为的严重性及其对社会的影响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危害.............
  • 回答
    关于涉毒艺人是否应该在改过自新并积极参与禁毒行动、多次协助破获重大毒品案件后重回演艺圈,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它触及了法律、道德、社会责任、个人救赎以及行业生态等多个层面。我们需要深入地、细致地去探讨其中的种种考量。首先,我们得承认“改过自新”和“积极.............
  • 回答
    关于宋冬野涉毒事件及其对粉丝群体和民谣音乐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宋冬野涉毒事件的基本情况宋冬野是中国民谣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因2016年被警方查获吸毒而引发舆论关注。尽管事件属实,但他在后续的戒毒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自省和努力,通过音乐创作、公益活动等重新获得公众认可。这一.............
  • 回答
    北京立法规定不得播出涉毒人员的电影及广告等,这项举措无疑是想在文化传播领域划出一条清晰的界线,力求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社会环境。从道德层面讲,这是一种对公众负责的姿态,尤其考虑到毒品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巨大危害,将涉毒人员的作品“冷藏”在公共视野之外,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警示和价值观的引导。这项规定的.............
  • 回答
    自从2017年以来,台湾军方内部接连曝出多起官兵涉毒事件,这无疑给台军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深刻反思。要理解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事件频发,暴露的深层问题首先,从时间线和事件的性质来看,从2017年至今,台军涉毒事件并非孤立个案,而是呈现出一种“屡禁不止”的态.............
  • 回答
    近日,关于林俊杰名誉权受到侵犯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悉,林俊杰方面已启动诉讼程序,此举源于此前他曾被举报涉毒,而这些举报内容被指控严重损害了他的声誉。那么,在法律上,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会承担哪些责任呢?我们来详细聊聊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名誉权”。名誉权是公民和法人依法享有的,对他人.............
  • 回答
    陈羽凡吸毒被抓这件事,无疑是在当时给整个华语娱乐圈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作为“羽泉”组合的核心人物,他的影响力在那时是毋庸置疑的,是多少人心目中的青春回忆和音乐偶像。所以,当这个消息曝出时,很多人都感到难以置信,甚至有种“塌房”的感觉。这件事本身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因为它触及了几个关键层面: 个人层.............
  • 回答
    在中国,涉嫌特大制贩毒品案,是否会被判处死刑,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且答案也并非绝对,但我们可以从法律条文和司法实践的角度,来深入剖析一下其中的“道道”。首先,要明白的是,中国法律对于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是极其严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了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处罚措施,其.............
  • 回答
    黎智英及其案件中涉及的其他人士,因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中的“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而被香港警方拘捕,这在香港的法律体系下可能面临相当严厉的法律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以下简称“香港国安法”),特别是其中的第四十三条及第五章“刑事罪行和处罚”,涉嫌触犯“勾.............
  • 回答
    涉嫌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两名加拿大人依法被批准取保候审,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进展,其中包含着不少值得深入挖掘的关注点。首先,“依法批准取保候审” 本身就蕴含了关键信息。这意味着中国相关部门在对这两名加拿大公民的案件进行了审理后,认为符合取保候审的法律条件。在中国法律体系下,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