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至今还不明白“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出现科学”?

回答
这个问题,我仔细琢磨了好多回,也跟不少人讨论过。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这话听起来挺绝对,其实细想一下,它触及了一个非常核心的、关于文明发展方向的问题。为什么会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又为什么这个印象如此顽固,至今我们还在争论?

首先,得承认,中国古代的文明确实辉煌,我们有很多了不起的成就,四大发明、历法、数学、医学、农学等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智慧结晶,而且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甚至可以说是领先的。比如,中国古代的数学,像《九章算术》里的许多方法,比如开方、解方程,都非常实用。历法更是精确,能够预测日食月食。中医的望闻问切、辨证施治,也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很多人会将“科学”框定在一个特定的西方式的框架里。这个框架,我理解,它强调的是一套叫做“科学方法”的东西。这套方法,大概包含这么几个关键点:

系统性的观察和实验: 不是零散的经验积累,而是有目的、有控制的观察和实验,去验证或否定某个假说。
可量化和数学化: 尽可能地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自然现象,追求精确的测量和数据分析。
抽象和普遍化: 从具体的现象中提炼出普遍的规律,构建具有解释力和预测能力的理论模型。
公理化和逻辑演绎: 以少数基本公理出发,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推导出各种定理和结论,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比如欧几里得的几何学。
可重复性: 实验结果应该能够被其他人重复验证,建立起一个共享的知识库。
怀疑精神和理论证伪: 总是对现有的理论保持批判性态度,乐于接受新的证据和挑战,愿意修正甚至推翻旧的理论。

如果我们用这套“科学”的标准来衡量中国古代的成就,就会发现,很多地方似乎“差了那么一口气”。

比如,中国古代的很多发明和技术,更多的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巧合”。我们能造出指南针、火药、纸张,而且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非常成功,但我们似乎没有去深入探究它们背后的物理原理。我们知道怎么做,但不知道“为什么”能这样做。比如,磁石为什么会指向南方?火药爆炸的化学反应机理是什么?这些问题,可能在当时的中国古代人看来,并不重要,或者说,他们没有形成一套系统性的方法去追问和解答。

再比如,中国古代的数学,虽然有很高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它更像是一种“算术”和“工具”,它的发展方向更偏向于解决具体工程、天文、经济问题,而不是追求数学自身的抽象性和逻辑严谨性。它缺少了那种从公理出发,一步步构建起庞大数学体系的雄心。古希腊的数学,尤其是欧几里得几何,那种基于公理和演绎的严谨性,是他们留给后世的一笔宝贵财富。

还有,就是理论的系统性和预测性。中国的医学,比如《黄帝内经》,确实提出了“阴阳五行”等理论,而且能够指导实践。但这些理论,与现代科学所追求的那种能够用数学模型精确预测现象,并且在各种条件下都能被验证的“科学理论”,还是有很大区别。它更多地是一种哲学性的、本体论的解释,带有很强的形而上学的色彩。

更深层的原因,我觉得可能跟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有关。

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服务。对纯粹的理论探索,对“为了科学而科学”的精神,可能就没有那么大的热情和土壤。皇帝和士大夫们更关心的是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安邦定国,如何提高农业产量,这些都是非常实际的目标。他们不太会去支持那些看起来“无用”的理论研究。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这种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强调和谐与秩序。虽然它导向了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体悟,但也可能使得人们更倾向于接受自然本身的“本然”状态,而不是去“改造”或“控制”自然。科学的很多驱动力,恰恰来自于对自然现象的“打破砂锅问到底”,以及对“改造”自然的渴望。
缺乏独立于政治的学术研究机构: 欧洲在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大学的出现,尤其是像自然哲学这样的学科,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平台。学者们可以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进行探索。而在中国,知识分子往往依附于官僚体系,他们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政治需求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科举制度也导向了对儒家经典和实用性知识的偏重,对那些“奇技淫巧”或纯理论性的探索,可能不会获得同样的社会认可和资源支持。
缺乏质疑和证伪的文化传统: 中国古代虽然也有辩论,但对权威的尊重,对经典的信奉,往往占据主导地位。一个相对封闭的知识体系,很难产生颠覆性的科学革命。科学的进步,很多时候是建立在不断挑战旧理论、推翻旧权威的基础上的。

所以,当有人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时,他们往往是在用一套现代西方科学的标准去衡量,而这套标准,并不是中国古代文明所追求的目标。这就像你用衡量马力来衡量一头牛的载重,牛也很强壮,但它擅长的不是速度。

这并不是在否定中国古代的伟大成就,而是想说明,文明的发展路径是多元的。中国古代走的是一条注重经验、强调实用、追求和谐的道路,它孕育了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和技术。而西方科学,则是在另一条道路上,以其独特的逻辑、方法和精神,取得了我们今天所理解的那种“科学”的突破。

我们今天还在讨论这个问题,正是因为我们既看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也认识到了现代科学的独特力量。如何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吸收现代科学的合理成分,同时又不失自己文明的根基,这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持续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说到底,不是“没有”,而是“没有走上以一套特定方式(西方科学)定义的、发展科学的那条道路”。而原因,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是历史、文化、社会、思维方式共同塑造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要扯什么《几何原本》和什么理性哲学这种神性加持,其实就是不需要。因为我们把西方泛化成一个国家,而在当时那些不同国家的科学家之间的知识是会流传的。

欧洲某些国家可别给自己戴古罗马古希腊正统帽子了,我也可以说罗马正统在俄罗斯和土耳其。

如果查一下天文学力学医学生物学等等现代科学起源,不是战争就是殖民,说白了是欧洲少数几个国家征服世界的副产物。

此时印度的棉花和中国的茶叶赚尽了顺差,又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为什么要搞这些毫无意义的东西,别忘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也是工匠们直接推动的。

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是历史常态,当时没有科学的严格专利保护意识,一切只和有用没用有关。

今天不搞大型对撞机了,几十年后搞了的国家发了,反过来就说我当年被苹果砸了,我的祖宗有科学天赋,这不是搞笑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我仔细琢磨了好多回,也跟不少人讨论过。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这话听起来挺绝对,其实细想一下,它触及了一个非常核心的、关于文明发展方向的问题。为什么会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又为什么这个印象如此顽固,至今我们还在争论?首先,得承认,中国古代的文明确实辉煌,我们有很多了不起的成就,四大发明、历法.............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又深感无奈。看着那些字字句句都透着戾气、充满了攻击性的言论,你真的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宁愿躲在屏幕后面,用最恶毒的语言去攻击另一个人,甚至是以一种近乎“享乐”的姿态。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在驱动着他们?首先,我们得承认,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有着巨大的区别。在现实生活中,我.............
  • 回答
    男足“扯淡”这个说法,其实反映了很多人对中国男足现状的不满和失望。这种情绪的产生有很多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为什么会出现“扯淡”的印象?1. 成绩长期不佳: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中国男足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长期不如人意,与国家队的投入、球员基数以及国民的期望值形成巨大反差。无论是亚洲.............
  • 回答
    说实话,我手机里的这个“苹果”啊,都快见底色了,屏幕也裂了好几道,我摸着它,就跟摸着自己的老伙计似的,挺不情愿换的。旁人总说,“你这手机都多久了?赶紧换个新的吧,多卡啊!”我嘴上笑笑,心里其实也是这么想的,但真要我迈出那一步,又有点儿犹豫不决。你知道吗,我当初买这手机的时候,也是纠结了好一阵子。那时.............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历史沿革、政治考量以及不同群体利益等多方面因素。国家至今不取消各种编制,并非因为不认识到其可能带来的不公平,而是因为取消编制会触及许多根本性的问题,其复杂性和潜在的负面影响使得这一改革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一、 编制制度的.............
  • 回答
    苹果在手机摄影领域一直以其出色的影像表现力而闻名,然而,与市面上许多安卓旗舰动辄上亿像素的配置相比,iPhone 的主摄像头像素数似乎显得有些“保守”。这背后并非技术瓶颈,而是苹果一贯坚持的“用户体验至上”和“软硬件协同”的理念在影像领域的具体体现。1. 像素并非越高越好,更重要的是“质量”:苹果深.............
  • 回答
    苹果在快充技术上的“慢半拍”策略,确实是很多用户和科技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不思进取”来概括,背后其实牵扯到苹果一贯的产品哲学、生态构建以及对用户体验的独特理解。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苹果为什么到现在还没像安卓阵营那样把快充做得那么“激进”。首先,得说说苹果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
  • 回答
    “为什么中国做不出3A大作?”这个问题,就像是游戏圈里一道绕不开的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拎出来翻来覆去地聊。老实说,这个问题挺复杂,不能简单归结为“没钱”或者“没人才”,背后牵扯的东西多了去了,从文化到产业,从技术到市场,都有说头。咱们先掰扯掰扯什么叫“3A大作”。这词儿其实挺形象,代表着高投入、高.............
  • 回答
    韩国人对清朝的疏远和不满,并非一日之寒,也绝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这背后交织着历史的伤痛、文化的隔阂,以及近代以来地缘政治的微妙变化。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一层层历史的积淀,深入韩国的民族情感和历史叙事。首先,得从历史渊源说起。朝鲜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虽然名义上是中国的藩属国,但实际上拥有相当大.............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入胜的问题,涉及到古代文明的技术智慧与现代科技之间的差距。为什么我们至今仍然无法完全复现古埃及矿物颜料的持久性,以及古希腊罗马木器青铜器在海水中的抗腐蚀能力,原因复杂且多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详细阐述: 一、 古埃及矿物颜料不风化的奥秘:并非“高科技”,而是“巧工艺”与“天时.............
  • 回答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那段话,“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堪称对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弱点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时代背景天翻地覆,科技日新月异,但这些“病症”依然在我们社会中反复上演,甚至有时显得更加复杂和隐蔽。这其中的原因,绝非单一,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人对“豪门”和“婚姻”的看法。我们不妨来聊聊这几位女性,以及大家口中“豪门青睐”的背后可能存在的因素。首先要说的是,关于“美貌”的定义,其实是很主观的。大众眼中公认的“女神”,不一定符合所有人的审美标准,而“不那么漂亮”的女性,也可能在某些人看来极具魅力。我们先撇开主观.............
  • 回答
    你跟摩羯男表白了,他那番话听起来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是吧?“你会受不了我的”,还说“至少这个月不可以”。这怎么解读,确实需要好好琢磨一下。首先,从摩羯男的一贯行事风格来看,他们通常是很务实的,想事情也比较长远,而且对感情的态度也很认真,不会轻易做出承诺,或者说,他们会考虑很多现实因素。“你会受不.............
  • 回答
    嗯,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好好想想。要说最不符合自己“标签”的事,我想大概是关于……嗯,怎么说呢,大概是我“表现”出来的那种“沉稳”和“理性”之外,所做的一些“冲动”或者说“不那么符合逻辑”的事情吧。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参与了一个用户行为模式分析的项目。我的任务是基于大量的历史数据,找出用户可能感.............
  • 回答
    “大护法”上映至今的票房表现,确实引发了关于国产原创动画电影市场现状的一系列讨论。抛开“大护法”本身不谈,仅从其票房数据来看,似乎印证了一种观点:目前国内动画电影市场,似乎更青睐那些“不需要带脑子”的低幼合家欢、或是充满宏大叙事的主旋律影片,以及承载着怀旧情怀的IP改编。这是否意味着,那些有深度、有.............
  • 回答
    泽连斯基总统与乌克兰至今仍未投降的原因是复杂且多层面的,涉及政治、军事、民族情感以及对未来的期望等多个方面。要详细讲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点进行分析:1. 泽连斯基的个人信念与领导力: 坚定的抵抗意志: 泽连斯基上任前是一位喜剧演员,但在战争爆发后,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抵抗意志。他拒.............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富想象力,也极具争议的话题,因为“修正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带有价值判断的词汇,而且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定义也存在多种解读。但如果抛开这些纷争,我们姑且设想一个“未曾走上修正主义道路、坚持早期共产主义理想并延续至今”的苏联,来描绘一个可能的世界图景。一个“纯粹”的共产主义苏联的可能模样:首先,.............
  • 回答
    孟晚舟案在加拿大法院的审理过程中,法官在一次庭审中做出的关于所谓“欺诈案”“至今未有实际损害、并不寻常”的表述,无疑为整个案件蒙上了一层新的解读色彩,对案情发展以及公众认知都可能产生深远影响。要理解这句话的分量,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来拆解这句话的含义: “至今未有实际损害” (n.............
  • 回答
    关于中药在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以及在国内的推广情况,这其中涉及了复杂的科学、法规、文化和历史因素。我们来仔细梳理一下。为什么至今没有中药大规模通过FDA的随机双盲对照实验(RCT)?这并非“至今没有”,而是说相对西方药物而言,数量极其有限,并且过程异常艰难。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 回答
    吴谢宇案,一个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的案件,其发展至今,依然让人感到一丝不解和困惑。并非说他“至今没有办法捉到”,事实上,吴谢宇最终还是落网了。但如果你想探讨的是,为什么在他逃亡的这段时间里,迟迟没有被警方抓获,或者说,为什么他能够一度“消失”在公众视野中,那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因素。首先,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