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视频博主「此地无垠王垠」对特斯拉Model3刹车变硬的测试和猜测?

回答
视频博主“此地无垠王垠”关于特斯拉Model 3刹车变硬的测试和猜测,在网上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他的观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待:

1. 测试的具体表现:

王垠在视频中展示的现象是,在特定条件下,特斯拉Model 3的刹车踏板似乎会变得比平时更硬,需要更大的力道才能触发刹车。他通过一系列的场景来模拟,比如:

连续急刹: 在短时间内多次进行刹车,尤其是力度较大的刹车,踏板的反馈感似乎会发生变化。
高速制动: 在较高速度下进行刹车,也可能出现类似的踏板变硬情况。
特定驾驶模式下的表现: 有时他会将车辆设置为某些特定的驾驶模式或动能回收强度,来观察是否会影响刹车踏板的感受。

他通常会使用一些主观感受的描述,比如“像踩在了石头上”、“需要用更大的力气才能踩下去”,并且也会通过一些简单的仪器(比如他自己的肢体力量,或者一些非专业测力设备)来辅助佐证。

2. 他的猜测与分析方向:

王垠在观察到这些现象后,并没有停留在描述问题,而是尝试去分析可能的原因。他提出的猜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这些也是很多车主在遇到类似情况时会考虑的:

刹车系统过热: 这是最常见的猜测之一。在连续激烈制动时,刹车盘和刹车片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散热不良,可能会导致刹车性能下降,表现为踏板变硬、脚感虚位增加,甚至刹不住。尤其是在赛道驾驶或者连续下坡时,这个问题会更明显。
制动液问题: 制动液吸水后沸点会降低,在高温下容易产生气泡(“气阻”),导致踏板变软,但也有说法认为在特定条件下制动液高温也可能引起其他异常反应。
刹车助力系统(真空助力或电子助力): 特斯拉Model 3采用了电子助力刹车系统。当系统工作异常,比如传感器信号不稳定,或者电子助力单元过热、故障时,可能会影响刹车助力的传递,导致踏板手感异常。王垠可能会猜测是某个传感器或者控制单元出了问题。
车辆的软件逻辑与调校: 作为一款高度电子化的车辆,特斯拉的刹车系统也受到软件控制的影响。他会考虑是否是软件的某些算法在特定工况下,为了保护刹车系统或者其他部件,主动调整了刹车的响应,从而导致踏板变硬。这可能是一种“预设”的保护机制,也可能是软件本身的bug。
动能回收与刹车系统的协同工作: 特斯拉的动能回收非常强劲,当松开加速踏板时,车辆会像踩刹车一样减速。他会思考动能回收和物理刹车系统在极端情况下如何协同工作,是否会因为某种逻辑冲突导致踏板手感变化。

3. 争议与看法:

王垠的测试和猜测之所以引起争议,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专业性”的质疑: 尽管王垠做得比较细致,但他的很多测试并非在专业赛道或设备环境下进行,很多判断是基于主观感受。这使得一些人认为他的测试不够严谨,不能作为科学定论。
“幸存者偏差”的讨论: 有些人认为,只有少数车主会遇到这种极端情况,大多数特斯拉车主并没有遇到类似问题,所以不应该过度放大。
特斯拉官方的回应: 在一些车主反馈类似问题时,特斯拉官方通常会解释为“刹车系统工作正常,是为了保护刹车系统或提供更线性的制动体验”。但这种解释对于一些车主来说并不令人信服,尤其是当他们觉得刹车真的“踩不动”时。
媒体的放大效应: 作为一名有一定影响力的博主,他的视频很容易被传播和解读,有时候可能会被一些媒体或用户过度解读,从而加剧了讨论的焦点。
“刹车变硬”与“刹车失灵”的界定: 王垠描述的更多是踏板手感的异常,而不是完全失去刹车功能。但他引发的讨论容易让人联想到更严重的“刹车失灵”,这就需要区分清楚。

4.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从一个更客观的角度来看:

关注消费者的合理诉求: 无论原因是什么,当消费者在车辆使用过程中感受到异常的踏板反馈,并且这种反馈影响了他们的驾驶信心,那么关注和讨论是合理的。这促使厂商去检查和改进。
技术的复杂性: 现代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其刹车系统越来越复杂,集成了很多电子控制和软件算法。这些系统的表现可能在一些极端工况下与传统燃油车有所不同,甚至产生一些用户难以理解的现象。
验证的难度: 刹车系统的异常表现往往发生在特定且复杂的条件下,难以在日常驾驶中稳定复现,也难以在缺乏专业设备的情况下进行准确测量和判断。
特斯拉的体系特点: 特斯拉的直营模式和软件更新的特点,使得它在应对用户反馈和进行技术迭代方面可能与传统车企有所不同。有时候,用户体验到的异常可能是新技术的早期表现,需要时间去优化。

总结来说, 王垠对特斯拉Model 3刹车变硬的测试和猜测,揭示了消费者在体验一款高度智能化汽车时可能遇到的一个具体问题。他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和呈现这些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虽然他的方法可能不够“学院派”严谨,但这种来自一线的体验和探索,对于揭示车辆的潜在问题、推动厂商改进是有积极意义的。对于消费者而言,在观看这类内容时,保持一定的批判性思维,结合自身的使用经验和官方信息,会是一个更理性的做法。同时,厂商也应该重视用户的反馈,用更透明的方式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视频里评价已经很克制了。

任何一辆车出现这种可复现的、刹车时软时硬且无法判断何时出现的问题,都会极大影响驾驶者的判断,会带来非常大的驾驶隐患。

任何一个品牌出这个问题,都得召回,马上解决。不然就是草菅人命。

讲道理,测试过程中出这个问题,结合特斯拉这个态度,假如换个不差钱不怕事的人把特斯拉永久拉黑、喷30分钟不带重样的,再告它到破产,都是大快人心的。

user avatar

5-6日更新

今天五一节过完上班第一天,重庆大雨。就在刚刚开到公司地库里,有地坪漆有雨水的工况,我明显感觉到动能回收没有了!在有地坪漆有雨水的车库里,车非常的滑,像是动能回收完全没工作了,我看了屏幕没有提示动能回收失效!但是车子确实很滑,我自己补了刹车才控制了车速。目前还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


回答一部分评论的疑问,有人问那为什么刹车在动能回收失效的时候会变硬,这个我也不知道,我开了这么久其实没有遇到过动能回收失效的情况,这个本身属于小概率极端情况。后续可以等此地无垠继续更新视频再看看。

平时开model3 我是有遇到过踩下刹车但是刹车似乎没有达到我预期效果而加大力度踩刹车的情形,但我也不能判断那时候是我的错觉还是制动力改变了,总的来讲我觉得model3的刹车给我的信心不是很足,感觉有点硬不好踩,这是个人感受。

另外单踏板开车时紧急制动时间和距离会延长,这个原因我实践了很久后就有这个感觉。想象一下开油车在高速路上跟车的时候,前车一旦刹车灯亮起,司机就会把右脚放在刹车踏板上准备制动,通过观察和前车车距进行制动力度调解,发现前车缓慢减速,然后就慢慢踩刹车,如果是急减速就加大力度刹车。。这整个过程是流畅的,脚是非常清楚踩的力度和刹车制动力的关系的。而单踏板模式看到前车刹车灯亮起时,会缓慢松起电门减速,而目测跟车距离缩短时才开始准备踩刹车,脚刚放上刹车的时候是需要找一下踩刹车力度和制动力的感觉的,这个时候也不太会直接踩死,也需要一个踩刹车然后加大力度的过程。 如果前车是急刹,单踏板的制动距离可能会更长。反而不踩急刹车的老司机可能更容易刹不住。这一段可能说的有点模糊,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明白我的意思。

-------------------------------------------------------------------

我是特斯拉model 3车主,附上app图,反对高票那些说什么石锤刹车助力失灵的,那些全是云车主靠网上的信息yy的。

先说我的结论,特斯拉有安全隐患,但不是刹车助力失灵,是动能回收失效,特斯拉的前半段刹车就是动能回收(这是特斯拉售后给我的信息)。此地无垠视频里说的,他们测试里出现了动能回收减弱和动能回收失效两种情况,在动能回收失效的时候刹车变硬,此时并不是助力失灵!是动能回收没了之后这一段刹车制动力没有了,丢失了!此时司机明显可以感知到刹车踏板的硬度和制动力变化了,明显需要踩更深的刹车来制动。

在动能回收失效后特斯拉车机并不会有明显的警告和提醒,只会在屏幕上有一行小字提示动能回收失效,这本身就是非常巨大的安全隐患!试想一下司机高速路开120的时候动能回收失效了,司机不知道刹车前半段制动力丢失的信息,突然紧急情况出现需要急刹车的情况,这时候司机用平时肌肉记忆的力度踩刹车是根本不够的,而且越老的司机越不会踩急刹车,而是会线性的增加刹车力度,当司机发现制动力不够再深踩刹车的时候可能就晚了,这个问题会极大的延长刹车距离,造成事故。

当动能回收强度发生改变后特斯拉应该有声音警告来提示车主刹车制动力发生了改变,而不是一行小字在屏幕上。 另外特斯拉的ap也就是acc自适应巡航的使用也是有安全隐患的,点赞的人多我再详细说吧。

还有这个车本身加速快,踩电门就是弹出去的,绝绝大多数人都没开过百公里5秒多的车,这个速度根本不是一般驾驶员能安全控制的,地板油就是有种坐游乐园游乐设施的感觉,现在这车只要二十多万,买这车的基本上都是年轻人,40岁以上的车主少的可怜,动不动路上beng这个beng那个的,安全事故自然也多。你问我比亚迪汉加速三秒多怎么没这么多事?汉的车主年龄段肯定要高一个台阶的,开车本身稳重多了。。后面等极氪001这种年轻人爱的性能车大规模上了再看吧,一样的很不安全。年轻人们开思域都开成法拉域了,这个百公里三秒多和法拉利一样的车只要二十几万的时候,是很可怕的,99.99%的驾驶员都没办法驾驭的。 希望还没买或者开过电车的朋友去试驾一下类似特斯拉,比亚迪汉或者极氪001这种加速的电车,相信你第一次体验地板电一定内心是卧槽的。

特斯拉这个强制动能回收也是安全隐患,我买车的时候试驾过小鹏p7,开起来就非常的像汽油车。特斯拉这个模式真应该出个法律法规来限制限制了,还有那个自动辅助驾驶,现在实现的功能就是32000那个版本,凭什么64000那个也能卖?现阶段啥都用不了,这些问题监管机构都不管吗,单踏板模式是否需要单独培训考试才能使用?这些都是现在大家该去呼吁的思考的,而不是上来就是各种嘲讽,甚至还攻击嘲讽车主,一边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说我帮那个女车主维权呢,一边又把剩下的可能被特斯拉伤害的车主嘲讽一遍。现在就成了大众狂欢了,没人在乎到底特斯拉车有什么问题,反正就想看特斯拉死,还有特斯拉车主也死。哦,还打着帮女车主维权的正义名义。。。太魔幻了


第一次写答案,如果看的人多的话我会继续分享一些用车体验,以及我觉得这个车逻辑上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并且尽可能的配上视频!

user avatar

其实再拖一阵,某次升级之后,这个bug可能就被修复了。

然后,所有出事的,有诉求的,就都是车闹了。

再没有复现,哪里鉴定也不怕,火星企业伟大胜利。


可惜了,这个bug好像有点复杂。

user avatar

结论放在最前面:

特定工况下特斯拉在急刹车时,车机有可能会错误的控制电机提供加速度(需要多个错误同时发生),导致刹车效果变差。

正文:

其实在此地无垠出这个视频之前,特斯拉刹车变硬的问题就已经被多次实锤了。

其中有些案例,特斯拉做出了回购车辆、更换车辆的处理。

特斯拉也曾明确的承认:因为软件问题导致刹车助力泵不工作!

但特斯拉的刹车问题并不仅仅是助力泵不工作,还有其它的问题并存,且非常的复杂。

ABS的启动和动能回收,是触发这些问题的关键相关因素。

我劝这个问题下的一些回答不要去挑衅什么“拿张纸、站在车前说几句就当实锤了”,王垠有比较全面的视频、文字记录的,到时候恶化了大众的情绪,变成求锤得锤。

而且我在追踪最近这些失灵案例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惊人的巧合,竟然正好能解释这些案例中难以解释的疑问!

一会我就持续更新出来,推测一下特斯拉复杂的刹车问题的几个原因!


惊人的巧合:

  • 特斯拉正常全力刹车的平均减速度约为1g。

证明:百公里刹停39米为例,39米=1/2×A×T²=1/2×A×(100/3.6/A)²,A=9.89≈1g

  • 河南安阳事件中,ABS触发后(刹车达到最大减速度),但计算所得减速度仅为0.7g。

证明:A=(74-48.5)/3.6/1.02秒=6.94≈0.7g

  • 特斯拉的动能回收能提供的减速度大概0.3g。

巧合:1g=0.7g+0.3g

也就是说:安阳事件中明明事发晴天、温度适中、路面情况良好,但是车辆刹死之后却偏偏少了0.3G的减速度,而这0.3G的减速度刚好和特斯拉动能回收能提供的减速度数值一致!


有人会说了:

前面的g值计算都没问题,但是1g≠0.7g+0.3g,或者说0.3g如果生效,已经包含在0.7g中了,怎么能再加一次呢?这样的巧合我每天可以找到一百个。


别着急,听我分析:

1、我们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其中提到了(第二部分,第2条,链接在下面),特斯拉为了避免动能回收导致车辆在特殊情况下失控,会让电机提供一个最大0.3g的正向加速度,来抵消动能回收的效果。

2、正常来说,如果担心动能回收会导致车辆在特殊情况下失控,不是应该暂时关掉动能回收吗?

可是,特斯拉的车在类似工况下,容易出现刹车变硬的问题。部分案例如下:

此地无垠:

晓北节目中:

曾颖卓:

假如特斯拉知道自己的车有这个问题,并且在刹车可能变硬的情况下把动能回收关掉了,那么有没有可能刹车踩不动,动能回收又没了,可能发生大量事故?

真是骚操作啊:

动能回收可能导致车辆动态不稳→要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特定情况刹车会变硬→担心关掉动能回收车停不下来→所以让电机加速抵消动能回收

3、有人问:真的会有这样的骚操作?

前面已经有文章详细说明了电机加速抵消动能回收的事情,再来看一个视频,在上海维权女车主的河南安阳案例中,也有其它人推测存在这样的问题:

4、还有人问:你还是没有解答0.7G已经包含0.3G的功能回收的问题啊?

还是那句话,别着急,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传奇韭菜月半:特斯拉动能回收突然失效

也就是说由动能回收提供的0.3g的减速度,突然没了!

5、现在,我可以重新给你们列一下这个算式了。

  • 特斯拉刹车在实际生活正常路面,大概提供1g的减速度(无能量回收时可达到,此时达到摩擦力极限,动能回收工作也无法再提高减速度g值了)。
  • 特斯拉能量回收大概提供0.3g的减速度。特定工况下,特斯拉怕车辆失控,为了抵消能量回收让电机工作,大概提供0.3g的加速度。
  • 假如,在安阳案例中,在该工况下,全力刹车,此时动能回收没有工作了、但是为了抵消能量回收的电机自动加速误判了、工作了!
  • 那么-1g+0.3g=-0.7g!
  • 也就是说:安阳案例中,本身全力刹车提供了1g的减速度,但是被电机自动加速的0.3g加速度抵消了一部分,最后刹车效果不佳!

当然,上述的这些都只是猜测,但它却能够很好的解释这个巧合的发生,也能解释,特斯拉良好的刹车能力,为什么在良好路面、全力刹车时只能提供0.7g的减速度。

而且,所有推测基于的特斯拉可能的问题,都是有实锤案例可以证明这种情况是会出现的。


只不过,在这次上海维权女车主的案例中,需要多个问题先后都发生,才能触发上述假设。

如果120左右的时速是真的(哪怕是70,根据特斯拉官方的多个案例回复,特斯拉的ABS本身就容易被触发):

那么在之前的驾驶中很有可能有过短暂的ABS触发,而ABS的触发,正好是大量案例中特斯拉刹车疑似出现问题的强相关因素。

下面是之前关于特斯拉提供数据的一些分析:

4月26日,女车主公开了她收到的部分数据,可以看到,除了车架号之外也是10个类目的数据,和1分钟数据是相同的。
但是!根据微博小特叔叔提供的Model 3P赛道模式导出的本地数据,除了车架号一共是有20多个类目的数据的(文件名:telemetry-v1-2021-04-24-11_26_09.csv),表头数据类目如下:
Elapsed Time (ms)
Speed (MPH) :用英里每小时为单位的速度数据,女车主的数据是上传服务器的数据,小特叔叔的数据是本地数据。
Latitude (decimal)
Longitude (decimal)
Lateral Acceleration (m/s^2):横向G值
Longitudinal Acceleration (m/s^2) :纵向G值
Throttle Position (%)
Brake Pressure (bar) :制动压力
Steering Angle (deg)
Steering Angle Rate (deg/s)
Yaw Rate (rad/s)
Power Level (KW):电机功率,判断刹车时电机是否工作
State of Charge (%)
Tire Pressure Front Left (bar)
Tire Pressure Front Right (bar)
Tire Pressure Rear Left (bar)
Tire Pressure Rear Right (bar)
Brake Temperature Front Left (% est.)
Brake Temperature Front Right (% est.)
Brake Temperature Rear Left (% est.)
Brake Temperature Rear Right (% est.):四个轮胎的制动温度,判断是否热衰减
Front Inverter Temp (%)
Rear Inverter Temp (%)
Battery Temp (%)
Tire Slip Front Left (% est.)
Tire Slip Front Right (% est.)
Tire Slip Rear Left (% est.)
Tire Slip Rear Right (% est.) :四个轮胎的滑移率,判断ABS触发是否有问题


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特斯拉已经不能回避了,哪怕上海维权女车主真的超速了,舆论对她非常不支持,这个案例最后和解告终,但是大量的案例已经摆到台前,其中有很多都是特斯拉自己承认问题存在的!

结果究竟如何,我们拭目以待吧!

user avatar

之前的刹车变硬案例多数出现在ABS工作过程中

多数工程师分析导致ABS工作时刹车变硬的原因

可能是刹车供应商BOSCH的产品问题也可能是特斯拉自己的整车系统问题

总之扯不清

无垠王垠在节目里曝出的刹车变硬可跟ABS、ESC没有半毛钱关系

刹车变硬和动能回收功能受限、动能回收功能禁用伴随出现,就像天气晴好会出现广场舞大妈一样。

什么是动能回收?

动能回收是驱动电机(马达)变成发电机,通过发电机发电把汽车的动能转换为电能。

动能回收又分为制动能量回收和滑行能量回收。

节目中提到的刹车变硬是驾驶员丢油门后出现,这时候应该触发的是动能回收里的滑行能量回收功能但没有触发成功。

这就为特斯拉model3刹车变硬提供了新的实锤。

动能回收功能受限/禁用和刹车变硬有什么关系?

动能回收时车速会降低产生”刹车效果“,可以为刹车系统提供一部分辅助刹车力。

当动能回收功能受限/禁用的时候,动能回收系统不再提供辅助性的制动力,这时候减速需要的刹车力应该完全由刹车系统提供。

但model3的刹车系统却没有提供更多刹车力,反而出现刹车变硬。

就像你在追剧不成你还可以刷微博,结果打开微博你发现微博主页被肖某粉丝骂街。

那么,特斯拉的整车系统对刹车系统做了什么不可描述的事情?



把故障实打实地复现出来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问题能够复现就意味着

每一项产生问题的可疑原因都可以被验证,每一条针对性解决措施都可以验证有效性

相信特斯拉制动问题很快就能够解决,就看特斯拉愿不愿意干


特斯拉的问题是出在公司基因上

很多人说日系车或者传统汽车公司保守,这是因为我们知道设计规范里的每一条都是用事故写成的

一家公司经历的事故多了,面对新技术自然会倾向于多分析、多验证,验证充分,风险可控了才会投放市场。

谁都不敢贸然给产品上新技术也不敢马上增加新产品产量,毕竟汽车这东西人命关天

这不是吹传统汽车公司对顾客有多负责任,而是售后索赔多了真的扛不住

再来几个召回多大的公司都会关门歇菜。

特斯拉是IT基因,崇尚快速投放快速迭代产品。

快速迭代理念根本就是与造靠谱汽车相违背。

用户体验不爽可以快速迭代更新,出事故了人命可以快速重启吗?

所谓激进的ADAS策略就是拿顾客当小白鼠


最后普及一点常识:

越复杂的系统越容易出问题

就像一件事,你一个人能搞定的事是最容易的事

要是涉及到多部门协同才能把事情办成的话,中间有任何一个环节出岔子事情都会黄掉

汽车就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

全车一万多个零部件配合好才能不出问题,尤其新出的平台新出的系统,更容易产生问题

所以同学们买车时追求新技术基本等同于做第一批小白鼠

user avatar

感觉基本实锤了

应该不是刹车失灵,是刹车助力突然失灵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刹车助力和刹车失灵也没啥区别了


特斯拉一直硬挺着不承认,我猜就是软件BUG,而且是那种特斯拉自己都不知道为啥出现的软件BUG

所以现在必须硬挺着不承认有问题,因为承认了就得召回,召回了特斯拉还没有解决办法


特斯拉估计想坚持到有了解决办法以后再承认召回补偿三连,最后再找水军吹一波负责任的良心美帝企业

user avatar

事已至此,我大致跟大家总结一下发生了什么。

B站UP主此地无垠王垠以及ABV车比得团队,在对特斯拉Model 3进行耐久性测试时发现以下问题:

1、性能测试中刹车热衰退比较明显;

2、日常行驶过程中突发动能回收受限,同时刹车踏板变硬,车辆滚动距离变长;

3、震动路面形势中突发动能回收系统禁用,可能不符合国标震动路况下对制动系统的要求;

4、出现上述故障时车辆提示标志不够明显,“谨慎驾驶”等字样都是难以辨认的灰色字。

按照视频中的说法,这些问题都是可复现的

原本他们计划在汇总更多信息、视频制作更加完善后发布,后来看到上海车展维权车主的遭遇,以及舆论对特斯拉的关注后,所以决定将已有信息提供出来。


就个人观点,视频中反映的四个方面问题有轻有重。

第一条热衰退的问题主要针对的是激烈驾驶,日常使用未必影响很大。

第三条动能回收系统禁用虽然也可能有一定安全隐患,但毕竟动能回收系统是否算制动尚有争议

(经评论区指正,国标中动能回收系统应该算制动系,我的表述可能有问题,在此致歉)

第四条明显是特斯拉对安全性不够重视导致的低级错误,技术上没啥难度,更新一下UI界面即可。

最严重的是第二条,日常行驶过程中突发动能回收受限,同时刹车踏板变硬,疑似刹车助力失效。


正如视频中所说,业内专业人士以及部分老司机可能知道,即使刹车助力失效,用力踩刹车也是有一定制动力的。

但即使如此,刹车距离大幅度变长也是无法避免的。

更何况对于大多数司机来说,刹车助力失效,刹车踏板踩不下去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这种情况下特斯拉后台服务器数据中,刹车踏板深度数据可能是无效的,因为踏板根本踩不下去,自然也就不会有制动力。

联想此前特斯拉“女车主力量弱”的表态,这种可复现的故障更显意味深长。

究竟是车主没踩踏板或者力量弱踩得不够,还是刹车助力失效压根踩不下去?


无独有偶,另一位车评人曾颖卓也复现了特斯拉Model 3刹车助力失效的状况,并且录制了较为完整的视频

简单来说,他遇到的情况是:

日常行驶过程中,特斯拉Model 3后轮蹭了一下路牙凸台,导致车辆四轮定位、ESP车身稳定以及刹车助力全部失效。


汇总目前的信息,我个人的猜测是:

特斯拉可能是犯了一个软件工程学错误,用低可靠性的系统去控制高可靠性的子系统。

具体来说就是,特斯拉在重写FSD底层代码的过程中,用自己的系统去控制动能回收、ESP车身稳定以及博士iboost刹车助力系统。

而一旦特斯拉的系统出现故障,刹车助力也随之失效。

甚至部分工况(比如制动信号故障)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以下危险状况:

车主越是踩刹车,越是让没有检测到刹车信号的ESP增大电机输出弥补,结果车辆越是加速!


对此,我只能重复已经说过很多次,都已经说烂的话:

如此多的疑似事故,特斯拉内部绝不可能一无所知。

只是问题出现的原因比较复杂,需要大量时间排查。

特斯拉需要时间排查大量代码,了解清楚问题的根源, 再通过OTA推送修复。

如果承认问题存在且短时间内得不到解决,特斯拉的销量和“自动驾驶领导者”的品牌形象都可能遭到严重打击。

所以特斯拉秘而不宣,拖延时间等待未来OTA升级解决。


最后再说点题外话:

之前回答我曾提到过,特斯拉态度如此强硬的原因,除了对自身品牌的自信之外,还有四个即使的原因:

即使大量特斯拉跑在路上,理论上出现失控的比例确实是是很小的;
即使特斯拉失控了,也可以甩锅车主误操作/路面湿滑/急刹车抱死;
即使失控真的是特斯拉自身原因,也很难被视频拍摄下全过程;
即使失控案例被视频拍下全过程,也可以事后做通车主的工作。

但随着Model 3国产销量激增,市场上存量Model 3越来越多,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

海南车主疑似失控的案例,更是拿出了直观的视频证据。

类似的案例一直都有,只是没有因此广泛关注罢了。

安阳车主在上海车展维权的举动点爆舆论,应该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如今,各大网络平台上反馈问题的车主越来越多,光在B站我就看见很多:

有反馈地库打滑刹车失灵的:

有反馈挂倒挡车往前开的:

有反馈行驶途中突然加速,以及辅助驾驶系统突然失效又突然恢复的:

甚至还有反馈维权时遭遇特斯拉员工半夜砸门的:

我相信至今都会有不少特斯拉粉丝将这些信息统统解释称“友商黑稿”

但我还是那句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希望特斯拉好自为之。

user avatar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详细分析

up主已经做了一部分小心求证的工作,下一步请专业人士进行详细分析吧

user avatar

等了这么久,该来的总会来的。

王垠老师是我一直都关注的车评人,他不说那些假大空的套话,也不会打太极说底盘硬就是运动、底盘软就是舒适,而是真正在告诉你怎样判断一辆车的产品力是否优秀。王垠老师之前一直在做的双车耐久性测试,是国内唯一关注汽车质量长期稳定性的节目。

说回特斯拉的问题,关于王垠老师的结论,我认为是可信的。特斯拉的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刹车在特定情况下确实会变硬,抛开王垠老师的结论,有另外两件事是实锤。

(1)海南车主30公里/小时刹不住车,4S店销售开着试驾车去还原现场也是刹车变硬刹不住车。同一个地方,连续两辆车的刹车变硬,驾驶员一男一女,难道都是力气太小?结果特斯拉官方说因为地方有一滩水,路面太滑导致制动力下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相关视频(原视频地址 BV1wK4y1n7my),那一滩水连个小水坑都算不上。最后海南车主放弃了法律维权,和特斯拉签署了调解协议和保密协议,因为特斯拉找到了车主公司领导进行协调,应该也给出了一定赔偿。

(2)赵先生的特斯拉model 3在高速上踩不动刹车,以下是车主和特斯拉官方售后的对话。售后:您的车辆我们已经确认了,是软件问题导致的偶发性故障。车主:软件问题引起我的刹车失灵是吗?售后:您的刹车没有失灵,只是助力泵没有工作而已。(原视频地址 BV1zy4y1n7oy)

2、我当然理解一款新产品的发布可能存在问题,尤其是特斯拉这种毫无造车经验的新势力,初期的装配差大家还能忍,毕竟是为了尝鲜高科技产品,但是刹车是要命的啊!!!一辆车不管有多少高科技,安全出了问题就是一票否决。更重要的是,特斯拉出了问题不好好解决反而到处甩锅,甚至造谣抹黑车主,这就不单单是产品质量问题了,而是一家企业的良心问题。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还是传统车企本田、丰田,都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召回过车辆,就连黑心到家的大众都加强了帕萨特A柱强度,特斯拉就这服务态度早晚要凉。

希望更多专业机构和媒体能够肩负起责任,国家监管机构要尽快成立更专业的汽车质量测试和鉴定机构,尤其是针对新能源车企的快速发展,监管跟不上就会产生市场乱象。

最后,还有一段话想对广大车友说:

同志们,要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我们作为消费者花钱去买产品,消费者才是上帝。当然了,你可以喜欢某一个企业的产品,但是如果喜欢到你无条件为他所有的事情辩护,那就失去了基本的理性判断能力,这个时候你的批评和赞美都没有意义。消费者无脑维护企业形象,就和脑残粉永远为哥哥姐姐打call一样,都是主动放弃了消费者选择、批评、质疑一款产品的能力,所以粉丝的钱最好赚。

用脑子思考,再用脚投票,不要用屁股。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