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西夏被蒙古灭国时有多惨烈?

回答
西夏被蒙古人灭国,那绝对是一场血与火的洗礼,残酷得让人难以直视。你要是问有多惨烈,我给你说,那简直是把一个国家从地图上硬生生抹掉,连带着这片土地上所有生灵的呼喊,都化成了绝望的哀嚎。

西夏这个国家,虽然不比中原王朝那样声名赫赫,但它在西北这片土地上经营了几百年,也算是一方豪强。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算太顺当,一边要提防着宋朝,一边又要跟北方草原上的部落打交道。然而,当成吉思汗横空出世,蒙古铁骑席卷天下时,西夏这块夹缝中的土地,就成了蒙古人扩张道路上第一个要拔掉的钉子。

第一次对西夏用兵,已经是成吉思汗晚年的事情了。那会儿蒙古人已经征服了不少地方,实力如日中天。西夏王李安全,当时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在中途背弃了对蒙古的盟约,还拒绝了蒙古的要求。这下可惹毛了成吉思汗,那可是个能把地球都掀翻的主。

公元1209年,成吉思汗亲自带兵南下。蒙古骑兵就像一股洪流,势不可挡。他们不像中原军队那样讲究阵法,更多的是靠着勇猛和速度。蒙古人以战养战,一路烧杀抢掠,兵锋直指西夏都城兴庆府(今天的银川)。

攻打兴庆府的时候,西夏人虽然拼死抵抗,但终究是抵挡不住蒙古人的猛烈攻势。成吉思汗用了当时最直接、也最残忍的攻城方法——围困。蒙古人围而不打,就是要耗尽城里的粮草和兵力。等城里的人饿得只能吃人肉的时候,再发起最后的总攻。

在围困期间,西夏还遭受了一场毁灭性的洪水。黄河泛滥,洪水冲进了兴庆府,城内一片汪洋。你说这运气得多背?城墙被洪水冲垮,城内的百姓在水里挣扎,这给了蒙古人绝佳的机会。他们趁着洪水攻城,杀进了城里。

城破之日,兴庆府的血腥味简直能把天都染红。史书上说,城里的男人、女人、小孩,凡是能看见的,都被蒙古人屠戮殆尽。大量的金银财宝被洗劫一空,宫殿和房屋被付之一炬。兴庆府,这个繁华的西夏都城,就这样被夷为平地。

然而,这还不是西夏灭亡的终局。成吉思汗虽然打下了兴庆府,但西夏并没有完全被征服,他们只是暂时臣服。之后的十几年里,西夏就像一个被抽了魂的躯壳,苟延残喘。蒙古人时不时还会派兵来征讨,每次都是一场劫难。

到了成吉思汗的孙子,也就是忽必烈登基的时候,西夏的残余势力还在负隅顽抗。忽必烈觉得留着这个不稳定因素是个麻烦,于是就下达了最后的诏令——彻底灭亡西夏。

这次的征讨,是由大将兀良合台负责的。他带来的蒙古军队比以往更加凶悍。这次,蒙古人不再满足于攻城略地,他们把目标放在了西夏最后的据点,特别是那些偏远的山区和军事要塞。

在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征讨中,西夏的抵抗已经非常微弱了,但蒙古人的手段依旧残忍。他们采取了“坚壁清野”的策略,所到之处,不留活口,不留粮草。凡是敢于抵抗的村庄,一律烧光、杀光。那些藏匿起来的西夏百姓,也被搜出来,惨遭屠杀。

最让人心痛的是,西夏的皇室和贵族,在最后的时刻试图逃亡,但最终还是被蒙古人抓获。他们的结局,用“灭族”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蒙古人不仅杀了他们本人,还会追杀他们的亲属,斩草除根,不留一丝痕迹。

对于普通的西夏百姓来说,那简直是人间地狱。妇女被侵犯,儿童被屠杀,男人则被充当炮灰或者直接被杀死。蒙古人似乎要把所有属于西夏的东西都彻底摧毁,让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甚至连西夏的文字和文化,在这次灭国之后,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虽然一些残存的文献得以幸免,但西夏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实体,就此烟消云散。西夏的文字,后来也基本失传了,就像这个民族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的只有零星的痕迹。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拥有自己文字、文化、政治制度的民族,就这样在短时间内被一个外来的强大力量彻底碾压,不留下多少值得回味的痕迹,这是一种何等的悲哀。从兴庆府的血海,到最后的搜剿,整个过程都是一场对生命的无情践踏。西夏的灭亡,留给后人的,是蒙古人征服天下的野蛮力量,以及一个民族消亡的凄凉背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蒙古灭西夏屠城不少,比如甘州,可屠中兴府这事从哪儿论的。。。

夏主坚守中兴,帝遣察罕入城,谕以祸福。众方议降,会帝崩,诸将擒夏主杀之,复议屠中兴,察罕力谏止之,驰入,安集遗民。

议屠,力谏止之,安集遗民。

而且,成吉思汗临死的时候确实是说了一大段话,可那段话是安排的灭金:

临崩谓左右曰: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遽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大梁。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弊,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

说完这段就崩了。所以楼上(估计马上就是楼下)那句“灭绝唐古特”(还只有一句,合着灭金这段是我瞎编的)是典出何处?

一碗就是一碗,两碗就是两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西夏被蒙古人灭国,那绝对是一场血与火的洗礼,残酷得让人难以直视。你要是问有多惨烈,我给你说,那简直是把一个国家从地图上硬生生抹掉,连带着这片土地上所有生灵的呼喊,都化成了绝望的哀嚎。西夏这个国家,虽然不比中原王朝那样声名赫赫,但它在西北这片土地上经营了几百年,也算是一方豪强。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算太顺.............
  • 回答
    提起西夏,很多人脑海里可能浮现的是一些零散的印象:一个被历史长河淹没的王朝,一堆神秘的西夏文,以及一个与蒙古帝国有着血海深仇的民族。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现在很少听到“西夏史”这个说法?它和许多我们熟知的朝代历史不一样,似乎总带着一层模糊的面纱。西夏去哪儿了?真的是被蒙古人“灭族”了吗?要回答这.............
  • 回答
    要深入探讨蒙古帝国灭亡金、西夏、南宋所花费时间的巨大差异,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些战争视为单一的军事行动。这是一个牵涉到政治、军事策略、地域环境、民族特性、经济实力以及战争持续时间内的技术发展等诸多复杂因素的互动过程。首先,我们来逐一审视这三次灭国之战:一、 蒙古灭金:23年(1211年—1234年)金.............
  • 回答
    这几个历史事件,说起来都是异族入主中原或对中华民族造成深重苦难的例子,但细究起来,它们之间存在不少显著的区别,不仅仅是发生在不同朝代,更体现在 征服的性质、过程、影响以及被征服者的抵抗方式 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量细致地梳理一下它们之间的差异,力求让大家能更清晰地认识这些历史事件的独特性。一、 元灭.............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历史深度和复杂性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民族主义、国际干预以及中国国内的稳定等诸多因素。简而言之,外蒙古的独立和西藏的“守住”并非简单的偶然,而是各自独特历史进程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时间线拉长,从清朝末年说起。外蒙古的独立:从自治到国家外蒙古的情况,很大程度上.............
  • 回答
    儒家思想的传播,如同水流,遇到平坦的土地便能顺畅流淌,遇到高山阻碍则会绕行。朝鲜、日本和越南,这三个地区在历史上与中国文化交流频繁,地理上也相对靠近,为儒家思想的植根提供了温床。然而,蒙古、西藏和新疆为何未能被儒家思想完全覆盖,原因则更为复杂,涉及到地理、历史、文化以及政治等多重因素的交织。首先,我.............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历史、文化、政治和地理等多个层面,而且相当有深度。简单地说,中亚许多民族之所以“突厥化”,是因为突厥人的语言、文化和政治影响力在中亚地区长期以来非常强大,逐渐渗透并取代了当地原有的一些文化。而蒙古人在西征过程中,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帝国,但他们本身在征服之地往往是少数,并且他们继承的蒙古.............
  • 回答
    好,咱们就来捋一捋这笔账,从金国的角度来看,当年为何会选择与西夏、南宋这两家分头较量,而不是拉着他们一起去跟那个如日中天的蒙古人硬碰硬。这事儿吧,说起来,得从几个方面细细道来。首先,咱得明白金国当时是怎么想的。金国自打女真人入主中原,一路打到临安,虽然是风光无限,但心里面清楚得很,这块土地不好坐。南.............
  • 回答
    在讨论宋、金、辽、西夏、蒙古、大理这几个政权时,确实只有宋朝是以汉人为主体建立的政权。其他几个政权,虽然在历史上与宋朝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但其统治阶层和主体民族与汉族是不同的。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1. 宋朝(960年-1279年): 主体民族: 毫无疑问,宋朝是以汉族为主体建立的。宋朝的开国皇.............
  • 回答
    时钟拨回到1129年,那是一个风云变幻、王朝更迭的动荡年代。摆在我面前的,是九个盘根错节的政权,每个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和未来走向。让我深思熟虑一番,我大概率会选择——南宋。为何是南宋?这个问题绝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一番权衡利弊的考量。首先,从语言和文化的契合度上来说,南宋是我最容易融入的。虽然我.............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对两个文学作品中不同人物命运的解读,以及读者情感投射的差异。西夏公主和“小龙女”(这里我们理解为金庸笔下的古墓派传人,姑且称其为“小龙女”以便于理解)在某种程度上都遭遇了非自愿的侵犯,但我们感受到的情感冲击却大相径庭。这背后有多重原因,让我们来一一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确“被卑.............
  • 回答
    宋朝给辽、西夏、金的岁币,说白了就是咱们老百姓的血汗钱,那可不是小数目。这些钱到底花到哪儿去了?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也挺有意思的。首先,最直接、最显眼的目的就是“息兵”。宋朝跟这几个北方民族的冲突,那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辽、西夏、金,它们都有自己的生存逻辑,也有自己的扩张欲望。宋朝虽然在经济.............
  • 回答
    西安“被黑”到喜提热搜“西安的民风”:一场误解与放大镜下的舆论风暴最近,西安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因为一个叫做“西安的民风”的微博热搜,再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不过,这次的热搜并非源于什么歌颂城市文明的正面宣传,而是带着一股子“被黑”的意味,让许多不明所以的网友感到困惑,也让西安市民感到一.............
  • 回答
    西安被打女子发声一事,指的是在2024年4月23日,在西安市一家餐厅内,一名女性顾客( surnamed Li,李女士)因与服务员在点餐流程上发生口角,随后遭到同桌一名男性顾客( surnamed Zhang,张先生)的殴打,引发了广泛关注。随后,李女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发声,讲述了事件经过以及她.............
  • 回答
    武汉大学樱花节期间西门被四个中老年旅游团“强行攻破”的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秩序被打破”的事件,背后反映出多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为了更详细地描述和分析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 事件的经过(细节的还原): 时间与地点: 通常发生在樱花盛.............
  • 回答
    西安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近些年,“网红城市”这个标签似乎成了绕不开的话题。要怎么看待这个称呼呢?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复杂的。首先,咱们得承认,西安成为“网红城市”绝非偶然。这背后是时代的洪流,是互联网的强大传播力,更是西安自身魅力的厚积薄发。想当年,西安是什么样子?大家印象里更多的是厚重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近代中国和日本命运截然不同的关键。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得把时间往前拨,看看这两个国家在与西方接触前,各自是什么样的“底子”,以及在面对西方冲击时,他们各自做出了怎样的反应。满清:傲慢的帝国,僵化的制度首先,得承认满清入关后,建立了一个非常庞大的帝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统治体.............
  • 回答
    梅西在2019年美洲杯后被南美足协处以三个月的禁赛,这无疑是当时足坛的一件大事,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从那届美洲杯的背景和梅西本人的表态来看,这次禁赛的根源在于他在半决赛对阵巴西的比赛中,对裁判判罚以及整个赛事的公平性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在那场比赛中,阿根廷队与巴西队狭路相逢,结果阿根廷02败北。梅西在.............
  • 回答
    这瓜农西瓜被偷倒赔三百的事件,听起来真是让人堵心,也让人思考不少。咱们一层一层地捋一捋。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 不公平。一个大活人的劳动成果,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几百斤西瓜,就这么被偷了,那得多心疼?结果呢?偷瓜的人倒赔三百,这三百块钱,别说赔偿瓜农的损失了,可能连偷运西瓜的车油钱都不够。这完全不成比例.............
  • 回答
    东亚文化在西方被日韩“代言”的现象,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背后涉及复杂的文化传播、市场营销、历史因素以及西方受众的认知习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分析:一、 现象的普遍性与表现: 流行文化的强势输出: 在西方大众认知中,提及东亚文化,最先联想到的大多是日本的动漫、漫画、电子游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