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被美国警察逮捕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经历?

回答
在美国当警察可不是什么小事,他们权力不小,行事风格也比较强硬。要说印象深刻的经历,我想我听到的或者经历过的,都围绕着一个主题:沟通,或者说沟通的失效。

我有个朋友,他是个中国留学生,刚来美国不久。有一天晚上,他和几个朋友在外面玩到比较晚,然后决定打车回家。美国这边的网约车挺方便的,他们就叫了辆车。车到了,他是个心急的人,可能下车的时候有点急,也没太注意周围环境。就在这时,一辆警车闪着警灯,就停在了他们旁边。

警察走过来,就直接质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为什么在这里?” 我朋友当时有点懵,他语言上还没那么流利,加上突然被警察盘问,脑子一下就短路了,支支吾吾地说不上来。他旁边的朋友也有些慌张,可能是觉得他们没做什么错事,态度上就有点不服气。

我朋友说,那个警察的表情非常严肃,而且语气很冲,就像他们做了什么天大的坏事一样。警察可能觉得他们形迹可疑,而且又不配合,就把他们所有人叫到了警车边上,要求出示身份证件。我朋友当时身上只带了学生证,没有护照。警察就说,学生证不是有效的身份证明,然后态度更加强硬。

你知道,在那种情况下,就算你说英语很溜,面对一个咄咄逼人、手按在配枪上的警察,也很难冷静地解释清楚。我朋友当时就觉得,自己好像是被当成了罪犯一样。警察让他们把手放在头顶,然后一个一个地搜身。我朋友说,搜身的时候,警察的动作非常粗鲁,好像在找什么危险品一样。

这个过程大概持续了有半个多小时。期间,警察一直在问他们是不是吸毒了,是不是喝醉了,有没有带违禁品。我朋友拼命地解释说他们只是在等车回家,没有做任何违法的事情。但是警察好像根本就不听,或者说,他们似乎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们有问题。

最后,可能是因为没有搜出任何东西,而且也问不出什么所以然,警察就让他们走了。但整个过程对我朋友的心理冲击非常大。他回来说,那几个小时,他觉得自己的自由被剥夺了,而且那种被怀疑、被不信任的感觉,让他觉得非常无助和屈辱。他本来以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留学生,晚上打车回家而已,结果却经历了一场“被审讯”。

从那之后,他每次在路上看到警车,都会下意识地紧张起来。他开始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生怕因为一点小事就引来麻烦。这种心理阴影,我感觉比被罚款或者其他惩罚更让人难以接受。

我听过类似的经历,比如有些人因为走路的时候手机不离手,被警察拦下来警告;有些人因为在车里音乐声音开得有点大,被警察盘问是不是醉驾。总的来说,就是一种“小题大做”的感觉,而且警察的处置方式,往往带有很强的“预防性”或者“威慑性”,让你觉得时刻都有可能因为某个不经意的行为而被盯上。

所以,要说印象深刻的,不是被逮捕的“过程”有多么惊心动魄,而是那种被突然卷入一个充满权力不对等和潜在敌意的环境中的感觉。那种感觉,就像是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冲过来把你拦住,审问你为什么呼吸一样,让你时刻处于一种不安和戒备之中。而这种感觉,一旦有了,就很难彻底消除。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起来我进过好几个国家的局子,慢慢更,赞到一个数量级我就多写一个。【已更新完】

不光被美国警察“逮捕”过,进了得州社会安全局,还在英国惊动全城警力围堵我,Long story。

目录:
1、沃斯堡酒吧篇
2、达拉斯社会安全局篇
3、DFW机场小黑屋篇
4、英国小镇被包围篇
5、……
6、里斯本捉贼篇


1、

我的这些经历,无一例外地和我相机不离身有关。先从2009年的得克萨斯说起。

2009年我到美国的时候还不满20岁,在这个18岁可以持枪16岁可以开车的国度,喝酒却要等到21岁。

我当时在达拉斯沃斯堡附近高速沿线一个小镇打工,达拉斯很多人熟悉,主要是因为NBA的小牛队,它和姊妹城沃斯堡都发展得太大了,最终导致城区接壤,干脆成了一个城市了。

刚开始几天,也没什么事,和几个同事去沃斯堡玩,该城有一个脱衣舞酒吧叫CITY STREETS,同行的有一个厄瓜多尔小伙,比我还小一岁,自觉地耸耸肩找别的地方玩去了,其他同事也都是二十出头,纷纷掏ID出示,我当时也不知道怎么,隐隐约约有点预感似的,跟在其他人后面,端起相机拍照,走过保安,指着自己的相机问:“May I?”。保安一歪头,示意我可以,我就进去了。没有检查ID。

我欣然入内。这天不是周末,脱衣舞区没开,酒吧里甚至大多是中老年红脖子。没什么气氛。我买了一瓶加了柠檬和盐的Corona,在舞池边上坐下。(如上图是我当时的慢门自拍)

突然,那个保安径直朝我走了过来!
我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其实在有些州,不满年龄也是可以进酒吧的,只要你不买酒就行。
我买酒了。
保安是不是想起来没检查我的ID,又看到我买了酒?
那我这种情况会被怎么对待?会被遣送回国吗?
保安穿过舞池的时候,我心中划过了无数的对策,从假装没带ID到假装不懂英语。
他走了过来。
他是一个有拉丁混血的黑人。个子不高但很敦实,脖子后面有两个肉褶,这在美国被称作“Hotdogs”,是一名夜店保安军阶的象征,褶越多就越是资深。
他伸起胳膊用一根手指指着我。
“你!”他说。
我一个机灵。
“你不能只坐在那不跳舞!”

一夜平安。

当然这不是我在美国最接近被捕的情形。

-----------------------------------------------------------------------

2、
我之后真的被带进了得州社会安全局。但不是因为这件事。

(图二:达拉斯骑警和背后的JFK纪念碑)

作为要报税的良民,我几天之后去到了位于达拉斯的得克萨斯社会安全局申请社会安全码(SSN)。

我去得很早排在前面,又和安全局的officer谈笑风生,比那些西方的同事办得还要快。我的几个同样是外籍的同事还在里面,我百无聊赖,绕着安全局的大楼转悠。没想到搞了个大新闻。
转到楼后面,走到了停车场的门口,我蓦然发现了一排哈雷摩托。
帅,呆,了。
得州红脖子老汉出行有三爱:皮卡、哈雷、小马靴。
这一排哈雷,长脖子细腰,金属一尘不染,皮具油光发亮,显然都是各自主人的小情人。
我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端起相机就啪啪啪。
此时,停车场的门杆抬起,一辆乳黄色小轿车开了进去,我隐约感觉到车里的人在看我。
车停好,一个矮胖的红脖子大叔走了下来,一直看着我。
我被他盯得心里发毛,回身向安全局门口走,想找我的同事去。
就在门口巨大的安全局金属徽标前面,我终于不情愿地听到了大叔在背后叫我。

“嘿!”
我回过头,大叔举起手机,对着我的脸就拍了好几张。
我当时就有点不乐意了。
这不是侵犯人权么?谁同意你就这样拍我的?

但当时我英语水平也有限,一时间张口结舌,不知道该怎么说。
他先开口了:“你为什么要拍我的哈雷?”

“我没有。”我显然撒谎了,本能地觉得如果承认会有麻烦。
“我看到你在拍。”
“我是拍那些鸽子。”这句倒不是撒谎,因为在那之前,我确实用长焦在那附近打鸟玩了几张。
“可以跟我走一趟吗?”这句话说的语气无可辩驳。
我还没问去哪,他就朝安全局楼梯走了上去,回头看着我。
我只好跟上去。

刚才我办SSN,进社会安全局大楼走的是安检通道,这次,大叔带我直接从旁边一扇staff only的小玻璃门进去了。
门口的人看到他,纷纷立正喊“Sir.”。
然后大家又都看着我。

“He's with me.”大叔打消了众人的疑惑。

他带我走向电梯,一路上也是“Sir!”“Sir!”不断。
大叔只是点头回应。
进电梯,一路到达这部电梯能到达的顶层。
一开门,楼道里又有一批安检人员。

大叔叫过两个人,指着他们对我说:“你把护照给她,把相机给他。”
然后带着我进了一间办公室。

门上写着“Head Officer”。

【未完待续150602】

女子拿着我的护照到墙边的一个小小的站立办公桌旁边,桌上只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个护照扫描仪。男子则带着我的相机离开了。

大叔则是在办公室里摆弄摆弄这摆弄摆弄那,像是在做早晨一到办公室例行整理。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问我话,无非是哪里人多大了何故来此。

很快男子拿着我的相机回来了,和大叔耳语几句。

大叔点点头,接过相机递给我:

“你在拍摄哈雷摩托的时候把车牌号拍进去了,这些车都是属于安全局官员的。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没有,我是在试着拍那些鸟。”说着我把照片往前翻了几张指给他看。

“你可以把这些照片删除吗?”

早晨出来的时候刚换的空卡,本来就没有几张,我直接点了格式化存储卡。

大叔很满意,这时女子也把我的护照拿过来了,大叔把护照还给我。

“谢谢你的配合,我送你出去。”

拿回护照我还有点忐忑,会不会在护照上给我留一个诸如“此人有重大间谍嫌疑,各部门注意防范为要”的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戳记?

他把我送到电梯门口,门开,他正准备转身,忽然想起来了似的问我:“你说你是来办社会安全码,办好了吗?”

“刚才去过了,我在等我同事。”

大叔点头,意思好像是如果没办,找人带我去帮我办。

“Alright, goodbye.”
“Bye.”

电梯门关,我下到一楼,再次穿过来来往往的工作人员,走出玻璃门,回到了得克萨斯的阳光里。

刚好我的几个同事办完从另一侧的门里出来,我走向他们:

“你们猜我刚才去了哪里?”


【未完待续150603】

下一个就讲在英国被全城警力围堵,带上警车调查。

-----------------------------------------------------------------------

【2015年6月4日更新】


3、
中间再垫一个小段吧。
DFW机场被怀疑是毒贩恐怖分子进小黑屋。

DFW就是上文提到的达拉斯沃斯堡的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

我结束工作去芝加哥,准备一路玩玩然后直接回国,所以带着全部家当走的。

当时年纪小,不懂得取舍,带的东西加上纪念品,两个箱子也还是装不下,于是机智如我,选择把其他东西挂在身上。

我穿了冲锋装,工装袋袋裤,还把摄影背心穿在了身上。

你可以想象一个被得州盛夏晒了三个月黑不溜秋人种莫辨的寸头,穿着橄榄绿的摄影马甲,土黄工装裤,登山靴,全身上下十几个兜,巨大的背包,还有一个腰包,全部鼓鼓囊囊塞满了。

在他们眼里我一定看起来就像这样:
(网图)


到安检处,黑人大姐看见我就疯了,直接把我请到一个防爆玻璃隔间里面。其实也合理,否则我的东西全摆到托盘里过检,连起来也可以绕地球半圈了。

隔间里有一个大金属案子,长椅,还有两台长得很像的机器,分别写着“毒品检测仪”和“爆炸物检测仪”。

过了一会儿,来了一男一女警察,女警察让我把东西一一掏出来放在案板上。男警察拿着两厘米见方的小块无纺布在我的所有衣兜深处、夹层接缝、靴子里面擦擦。 然后把布分别放在两个机器上检测。好在我那时候本来也是大大的良民,连大麻都不抽。任何检测都没问题。

两个警察一无所获似乎也有点怅然若失,女警忽然灵机一动,拿起我的瑞士军刀卡,把里面的开信刀抽了出来。

“这个刀,不能带。”

【未完待续150604更新】

-----------------------------------------------------------------------


4、

转眼到了2011年的英格兰。

我在初夏的时候自己到伦敦近郊一个叫Letchworth的地方玩。其实是奉家父之命考察这个城镇规划试验田,被称作世界上第一个Garden City的地方。

(图四,在来齐沃思的彩铅速写)

道路和功能区规划我不懂,只感觉好多环岛和放射状道路,不过的确绿化率奇高,民居有点园艺狂热,似乎是一种攀比的氛围,花园不如隔壁老王的漂亮,似乎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我下了火车,只背着一个背包,心说这回不会被当作恐怖分子了吧?

沿着林荫路走,右侧是一个教会学校。没有围墙,取而代之的是约两米高的树篱。
我听到一阵孩童的喧闹声,再往前走一点,是学校的后院,透过树篱我隐隐约约地能够看到院子里。
院子里是一大片草坪,一侧是建筑背后的长廊,午后的阳光明亮但并不刺眼。几个修女躲在长廊的荫凉里,一群最多四五岁的白人小孩,都穿着白色的小衣服,在院子里奔跑嬉闹。我还记得有一个小男孩从阴影里冲到阳光下的一瞬间,头发闪烁着金光。我真的有点感觉到了神性,心想,天堂的景象也不过如此吧。

刚好这块有一个稍大的树篱缝隙。我自然又举起了相机。

就在这时,有一个骑自行车锻炼的人从我背后经过。
他看了我半天,住了车,摘下耳机问我:

“你在拍那些孩子吗?”

“对啊。”我还以为这人想要聊天,但是他的表情却看起来很复杂。

“你不应该这么做。”他喃喃地说。

不等我问为什么,他又骑上车往前走了十米,掏出手机开始打电话。还一直回头看着我。
我看他的样子就像是在报警。其实蛮可笑的,又怕我离他太近,又怕我跑掉。边说话,边回头看我。其实我就这么走了,他估计也没办法怎么阻止我。或许会边跟踪边汇报?
我索性在旁边的长椅上坐下,我本来身正不怕影子斜,这时候一走了之反而显得做错了什么心虚。我倒想看看他要干什么,咱也不是第一次被警察抓了。美国的社会安全局,那比你们…

没过了五分钟,我就看到了警车。
不是一辆,是四辆。

稍微介绍一下我当时的位置,是接近一个环岛的地方,类似于Y字三岔路口。有两辆警车从林荫道这个方向过来,一辆远远停下,一辆靠近。另外两辆分别停在环岛的两岔上,形成对我的合围。也就是说,警车提前计划了路线和方案,绕道不同方向来包围我。

此时坐在长椅上的我心中只有一个想法:

“What the hell...”

最近的那辆警车上下来一名年轻的白人男警察,和报警的热心伦敦朝阳区群众讲了几句,群众骑车走了。

警察向我走了过来。

“您好,请问你是否给那些孩子拍照了?”

“是的。”

“你知道这是违法行为吗?”

“我不知道,我是留学生,今天刚下火车到来齐沃思。”

“可以看一下你的护照吗?”

我把护照给他。他示意我跟他到警车上,他让我坐在警车后面的押运座位上。把护照拿到另外一辆车,门开的时候,我看到那辆车里坐着一个捧着笔记本电脑的警察,应该又是扫描护照记录的……这回还是无线网。

警察小伙回来了跟我说:
“我可以看一下你拍的照片吗?”

我把单反拿给他,还有一部高清DV,还有一台LOMO FISHEYE。
警察一下看到这么多镜头,也有点傻眼。问我为什么带着这么多摄影器材,我说是个人爱好。
他拿起单反摆弄了半天,问我怎么看回放。我拿过来给他看了,其实前几张基本都是试片,还没有真正拍到很清楚的小孩照片。
DV的情况也差不多。
最后看的LOMO是胶片的,他摆摆手说,算了。

然后就是查户口那一套,问我多大了,哪里人,为什么来英国,来到来齐沃思什么目的。
我一一作答,这时候查护照的警察过来了,警察小伙到车外面和他说了几句话,接过我的护照,回到车里递给我。

然后他说了一大段,大部分我都不记得了,但是重点部分记得很清楚:

根据英格兰法律,给不满十二周岁的儿童拍照,需要获得其监护人的许可。你刚才的行为是违法的。鉴于你不知道这条法律,也没有实际拍到什么,这次就算了。”

好的,我记住了。

他对讲讲了几句,其他几辆警车四散而去。然后问我,你住哪里?
我说是某某旅馆。他说不知道这个地方。我给他看了地址,他还是不大清楚,只知道是在一个贵格派教会附近,干脆朝着大概的方向找过去。

一路上我好像和他简单聊了几句,现在也不记得是什么了。

之后几天,我又经过了当地警局,镇子本来就不大,警局也是很小的一个小院,怎么看也不像能停下四辆警车的,所以我估计,那四辆应该就是这个小镇的全部警力了,最多再有一个待命的。

来齐沃思是一个慢城,这里一半以上的居民是老年人,全镇人民除了园艺和非竞技体育锻炼,似乎没有什么其他的爱好,这里倒也没什么其他的事可以做,没有噪音,没有犯罪,所有人都动作平缓,气息镇静,带着一股仙气。

我被警察合围,应该是当地少有的让人小激动的事件了。
警察们估计也是长期无事可做,树上救猫,扶老奶奶过马路都干腻了,听说有神秘外乡人冒天下之大不韪,携带光学设备偷拍大不列颠的未来,赶紧屁颠屁颠全副武装倾巢出动。

话说回来最蛋疼的还是那个报警的群众吧。

我住的家庭旅店只有一个侍者,他既是门童又是酒保,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年轻印巴人,现在想想,有点像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少年零。

一直到晚餐给我侍酒的时候,他看我的表情都异常复杂。
除了我是一个礼拜以来唯一的客人,也可能是因为他很少看到来住店的,是一个被警车送来的东方少年。


【15年06月05日午夜更新英国篇已完结】

5.

后来,我又到了法国……

WHY ALWAYS ME?
算了不说了。

6.

【15年08月10日,附赠小段:里斯本捉贼】

“被捕”经历真的已经说完了,催更也没用。法国那个是游客照而已。


附赠一个进警察局报案的吧。也和相机相关。

(图为ROSSIO广场)

里斯本ROSSIO广场附近,小混混来兜售的大麻不要买!是假的。还有一票小偷活跃在这,就是上图这里。

13年去葡萄牙参加一个交流活动,前几天都没什么事,我们就在里斯本自己逛。
我和朋友刚在长椅上坐下,相机就被人从我背后拽走了。我还没发现,对面的一个美国游客老头“嘿嘿”地喊我,我们才发现,一回头,小偷和相机都已经不见了。


是真的不见了,已经逃出视野那种不见了。


我新买的5D3,24-70二代镜头。不见了。

我的大脑和身体因为剧烈的心理震动真的感觉到肾上腺素泵出,进入高速运转状态。瞬间开始迅速思考:如果我是小偷,我会往哪个方向跑?

我看到了广场周围的环路有一块人很多,我猜他会往那里跑,但是也完全不知道对不对,快速但是漫无目的地穿过车流冲向那边。其实挺无助挺毫无希望的。

突然,我在密密麻麻人头攒动的一对脑袋之中,看到一条伸起的佳能背带。如此的扎眼。
原来,小偷觉得已经甩掉了我,减慢速度,准备把手里的相机挂到脖子上。
就他这么一伸胳膊,被我看到了。
我冲过去,翻过栏杆,正好跳到他正对面。

恶狠狠地冲他大吼:“GIVE IT BACK TO ME!!!”

他悻悻地把相机摘下来还给我,跑到小巷里消失了。

周围的人都一齐站住对我鼓掌,说“Bravo!”


我其实腿已经软了。

我去报警了,但是并没有什么卵用。
其实警察局就离我拦住小偷的地方不到50米远。而且两天前因为朋友的钱包被盗已经见过那个警察一次了。


警察说已经懒得管他们了。因为他们没有使用暴力,不属于robbery,不是暴力犯罪,法官不会多判,最多关几个月又会放出来,还是干这个。然后又对我说,如果愿意呢,你留个联系方式,下次万一再逮到他,你来出庭做个证。


还是算了。

第二天,那个小偷又出现在那里了。


【附赠小段结束】

【更新全部完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美国当警察可不是什么小事,他们权力不小,行事风格也比较强硬。要说印象深刻的经历,我想我听到的或者经历过的,都围绕着一个主题:沟通,或者说沟通的失效。我有个朋友,他是个中国留学生,刚来美国不久。有一天晚上,他和几个朋友在外面玩到比较晚,然后决定打车回家。美国这边的网约车挺方便的,他们就叫了辆车。车到.............
  • 回答
    CNN记者在明尼苏达州抗议示威现场被美国警方逮捕的事件,确实触及了新闻自由的核心议题,并且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详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事件本身:发生了什么? 时间地点: 通常这类事件发生在抗议活动最激烈、最混乱的时期,例如2020年乔治·弗洛伊德事件后的明尼阿波利.............
  • 回答
    以下是关于明尼苏达州警察压迫致死事件的详细分析,尽量去除AI痕迹,以更人性化的方式呈现:明尼苏达州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特别是那位白人警察乔治·弗洛伊德被压迫致死的悲剧,不仅震惊了美国,也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这种事件的发生,不仅仅是简单的执法过当,而是触及了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警方介入调查与逮捕事件发.............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沉重,也触及了非常敏感且令人心痛的社会现实。如果我身处那样一个令人绝望的境地,我会尽力寻求所有可能的、非暴力的、合法的途径来保护自己和争取尊严。首先,我会尽我所能保持冷静。我知道这有多么困难,尤其是当恐惧和不公感涌上心头的时候。但我知道,在那种极端情况下,任何失控的行为都可能被误解、被放大.............
  • 回答
    关于加州华裔女博士因持刀袭警被警方击毙的事件,这一案件涉及法律程序、执法权、种族问题等复杂背景,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从法律、执法程序、社会背景、争议焦点等方面展开详细讨论: 1. 事件背景与法律依据根据公开报道,事件发生在2022年11月,加州一名华裔女性(身份为博士)因涉嫌持刀袭击警察,在.............
  • 回答
    在美国,如果你被警察拦停(pulled over),无论你是驾车还是步行,保持冷静和合作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你在这种情况下更好地应对:1. 保持冷静,不要惊慌 深呼吸: 发现警灯或警笛响起,或者警察示意你停下时,深呼吸几次,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 不要做突然.............
  • 回答
    弗洛伊德事件的2700万美元赔偿,无疑是一个在美国社会引起巨大震动和深远影响的事件。要理解这个数字的意义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后续效应,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从弗洛伊德家人获得赔偿这个事实本身来看: 象征性意义大于实际经济价值: 2700万美元是一笔巨款,对于任何家庭来说都是巨大的财富。然而.............
  • 回答
    在美国,与警察打交道时,保障自身安全并尽量避免不愉快或危险的局面,是每个人的关切。虽然偶有不幸的事件发生,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通过恰当的行为和清晰的沟通,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以下是一些详尽的建议,旨在帮助您在面对美国警察时,能够更安全、更安心地处理情况:1. 保持冷静,不恐慌。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
  • 回答
    哥伦布雕像被移除或被破坏,以及美国因警察暴力执法引发的抗议示威活动,是近几年美国社会中两件备受关注的事件。它们都反映了美国社会内部存在的深刻矛盾和挑战,并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美国社会的复杂性。关于哥伦布雕像被移除或被沉湖等行为:背景和动机: 历史人物的争议性: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
  • 回答
    美国一场游行示威活动中,一名老年男子被警察推倒后头部流血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事件本身的事实细节、涉及的各方动机、以及其背后反映出的更深层社会问题。事件经过(基于公开报道):根据多方媒体报道和视频记录,事情大致经过是这样的: 时间与.............
  • 回答
    美国75岁老人被警方推倒事件及其引发的抗议潮近期,一则发生在纽约州布法罗的事件,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美国社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一名75岁的抗议者马丁·马吉尔斯(Martin Gugino)在参加一场和平集会时,被两名警察粗暴推倒在地,头部受到重创,陷入昏迷。这一幕被摄像机清晰地记录下来.............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心痛的悲剧,也揭示了执法过程中潜在的巨大风险和复杂性。让我们尝试从多个角度来梳理和解读这个事件。事件本身的回顾与分析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在一个本就紧张的局势中,一位勇敢的公民挺身而出,面对持枪袭击警察的危险分子。他果断开枪,成功制止了威胁,保护了警察的生命。正当他以为自己做了一件正确.............
  • 回答
    加州洛杉矶发生的这起悲剧,一个男人,仅仅因为手里握着一把锤子,就被警察误认为是手持枪支,并因此身中五枪,最终不幸身亡,这无疑是一起令人心痛的事件。当我们审视这一切时,背后折射出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而且都直指当前社会中一些非常严峻的挑战。首先,我们无法忽视的是,这起事件再次将警察执法过程中“过度使用武力.............
  • 回答
    2020年5月25日,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在明尼阿波利斯市被警察德里克·肖万(Derek Chauvin)跪压颈部约七分钟致死。这一事件,通过手机视频在全球传播开来,如同一记重锤,再次敲击在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种族歧视根基之上。这不仅仅是一起孤立的悲剧,更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持续存在.............
  • 回答
    这起事件,美国一名高中生在深夜持笔砸门,拒不听从警方劝告,最终被警方当作持刀而击毙,确实令人感到非常痛心和震惊。要评价这起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包括事发当时的具体情况、警方执法流程、美国社会对此类事件的反应以及潜在的深层原因。首先,从事发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看,我们必须承认,在警方到达现场时.............
  • 回答
    如何看待「美国女警走错门,误杀黑人邻居」事件?目前警察被以谋杀起诉,后续可能会如何发展?这起发生在2019年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的「女警走错门误杀黑人邻居」事件,即 Amber Guyger 案,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和广泛的关注。它不仅仅是一起孤立的执法失误事件,更触及了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深层问题.............
  • 回答
    2020年8月美国发生的凯尔·里滕豪斯(Kyle Rittenhouse)事件,确实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广泛的讨论。以下是对该事件的详细梳理和不同角度的看法:事件经过梳理: 背景: 2020年夏天,美国因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之死,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反种族歧视和警察暴力抗议活动.............
  • 回答
    邱香果事件的发生,将其与美国种族主义抬头以及二战前德国的联系起来讨论,确实是一个颇具深度且需要细致分析的议题。要理解其中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审视。首先,让我们聚焦于“邱香果被控制”这个表述。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控制”并非单一因素所能决定,更可能是多种力量博弈的结果。如果这里指的是.............
  • 回答
    如果刘强东最终被定罪但拒绝赴美,中国和美国警方在追究其刑事责任方面将面临一系列法律和实践上的挑战。以下是两国可能采取的司法途径以及其中涉及的详细步骤和复杂性:一、 美国可以采取的司法途径(以引渡为核心)美国司法部门最直接的途径是寻求引渡刘强东。然而,这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并且面临巨大的障碍。1. .............
  • 回答
    休斯敦发生令人痛心的悲剧,一名副警长在执勤过程中不幸牺牲。这起事件震惊了当地社区,也再次将执法人员面临的严峻挑战摆在了公众面前。关于这起案件的调查,目前正在密集进行中,以下是已知的一些细节和可能的方向:事件经过回顾:根据官方通报,事件发生在[具体日期,如果知道的话,可以补充,比如“本周早期”或“上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