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劝各位不要搞的太厉害了,臭老九敲打敲打就行了,你还指望整风呀!真把这阵风吹起来,还真怕你们受不了。
我的意见就是,只要不是极端反动。尽可能不要因言获罪。不论是zf主导,还是民间主导的批判行动,一旦真弄起来,最终都没有好下场。因为这样会使各方气氛趋严,最终导致人人顾及从而发言谨慎。而一小波兴风作浪的人又会利用这种风气搞文字迫害。你们确定想那样吗?反正我是不想。
还有很多大v觉得这事可以用来蹭热度表达爱国情感的。我可以很负责的说,这事真弄大了,今天你们可以消费方方,明天你们的有些言论被有心人炒作起来,也别想好。网络从来不是什么圣地,他是照妖镜,能照出一切牛鬼蛇神。虽然已经2020年了,可在网络上现在却越来越像那十年中的中国。这是好事吗?也许吧!
4.21。不谈方老太太的这些胡搅蛮缠的鬼事了,发个让大家看了会心情好的小视频!
武汉解封后,我一位89年的弟弟在4月15号晚上航拍的武汉江边夜景。
这里是武汉,拥有最美夜色的武汉。 https://www.zhihu.com/video/1235989886898786304骄傲不,这就是你们大家万众一心解救出来的武汉!
这里是武汉,4.8解封后苏醒的武汉 https://www.zhihu.com/video/1235990113697820672大灾大难后开始复苏的武汉依旧这么美,而且要相信,即使我们地方还存在固化思维、陈规陋习,官僚形式,盲目推崇,一刀切等等等…问题,但这次天灾人祸后,民间集体行动和反思的力量一直都在向好的方向推动着!
毕竟西方社会已经进入衰老期,但我们中国的new generation已经走上了时代的舞台,少年强则国强,整体综合素质放在这里在,有文化,有技术,有实力,有感性,有理性,有逻辑,有判断,有态度,三观不乱,心里装着星辰大海,眼里看的见小民的尊严!当然,情商和逆商也都非常在线啦~心里有数的狠,哈哈
武汉话怎么说,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一代的年轻人绝大部分的综合实力确实不差,真的不好忽悠呀!哈哈!
愿我们所有人,都能更加坚定的坚持和支持防疫、控制,戴好口罩,听奋战在一线的医生们的话,不让病毒再侥幸复发,大家都能早日回归到正常的小生活里!
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世界加油!
.........................................................................
最近几天,因为方方,很多友谊的小船都翻了,我跟我朋友们说,如果她首先出的是中文预定版,那是写给咱们看的,可惜她出的是外文版…不是给咱们看的…反正书不是给咱们看的!英文版,德文版,日文版,咱们看不懂…
所以,为她吵架不值得…
@知乎管理员。不好意思,研究了半天,不知道整改,那句话政治正确,那句不正确,到底该如何删减,所以就干脆将全文删除,保留最后这句话,相信应该没有问题了吧。
武汉的疫情目前已经阶段性解除,我们也都需要复工复产恢复生活,确实不应该在这个敏感话题上继续浪费时间。感谢这段时间的禁言和今日通知整改,提醒了现实生活的重要性。
就这样吧…望大家都安好,都能平安渡过2020!(修改于4.20号)
那些觉得《方方日记》在美国出版就是卖国的人,简直搞不懂你们的逻辑是什么。
方方日记在国内没有被封禁,还能全文看到。自己去看,到底有没有那么黑暗。
就算你觉得黑暗,和美国抹黑我们的那些文字比,方方日记算是亮点很鲜明的了。
你们这群人的价值就是通过骂方方日记,让一些西方人觉得方方日记是“真实”的记录了武汉疫情的。
这样反而会让一些相信中国抗疫一团黑的外国人,相信武汉抗疫没那么黑和差。
原来的书籍介绍文字不合适,方方说未经她审阅,现在已经改了。
你们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中国能有方方这种作家的良心仗义执言、针砭时弊,美国却没有人敢站出来为百姓说话、为政府执鞭。美国的教育和体制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风声鹤唳,言论自由是什么时候开始抛弃美国的。
等着出中文版,一定买一本留作纪念。
所以那个城市的人,为所有人,牺牲了这么多,就不能叫苦吗?叫苦就是狗汉奸?
=======
看你们这些地洗得:“美国也”“美国也”“美国也”。“也”什么?也好,还是也不好?也好,你说美国好,你是狗汉奸。也不好,意思是和谁一样不好?你还是狗汉奸。
众所周知,郑渊洁是老阴阳师了,lbw是新时代孔乙己
战忽局已经决定提高副局级忽悠员方方同志的行政待遇为正局级。这也是我局首个正局级忽悠员。局座和政委号召大家积极向她学习,苦练忽悠技能,为伟大复兴保驾护航。
一个中国作家,还是有官职的,还不是莫言那样得过诺奖级别的,写了本文学性不怎么样的小说,然后马上就有国外出版社得知,迅速将其翻译成英文、德文出版
给我的感觉就是我们活在外国的监控中,我们在网上的发言可能被他们审查,一看到对他们有利的就赶紧传播到国外去,比如现在他们分分钟就能收集中国网络上的极端言论,来论证中国人对洋大人多么不友善,多么种族歧视
包括前几年警察当街打死一条咬人的狗,国外也很快知道了
发一个我在抖音上看的视频。
关于方方日记,我已经不想再说什么了。
不是不让发声,而是要有依据。喷方方并不是因为她说了不好听的话,而是她没有依据地抹黑当时疫情的防治过程。在大家齐心抗疫的时候用一些道听途说的东西去唱衰这疫情。
像极了三体里的ETO头目。更像极了低调俱乐部里的汪主席。
说说日记,里面不少内容都是道听途说,还有一些谣言之后也辟谣了。她自己倒是享有不少特权,但她没有写到日记里。
你要问日记里有没有真实的情况,我想说,是有的。这个不能去抹杀。她真是站在惨的基本盘去单点打透,你也没有办法。
可是她是用春秋笔法略过一切人民的努力,而单独拎出惨痛的事实去描写。就好比评价一个人有意略去他所有的努力和优点,不仅放大他的缺点,还在他努力纠错,改变自身缺陷的过程去诋毁,这是不可取的。
这活儿忒有技术了,不会点洋文写不出。
相反,再看看纽约的一些情况,医院里遍地的尸体,不够用的裹尸袋,因为看不惯医院被解雇的医生,痛苦不堪辞职在网上控诉的护士,得不到检测被隐瞒病情的病人,来不及火化直接挖巨坑埋了的尸体,万人坑,老人院,让老人用生命的代价来挽救经济,海军疫情隐瞒时间,游行抗议炒掉福奇。。。
太多了,数不胜数。哪一件不是实打实能搜到,能看到的?都是血淋淋的事实。
为什么西方不愿意挖掘他们自己丑陋的事实,整理成册,再装订贩卖呢?却为方方一本10句有8句“朋友和我说”的日记出书呢?
横向对比一下,大家摸着良心,上述哪一件事发生在国内,你别说西媒会怎么冷嘲热讽了,我们自己人会如何评价,如何批判心里没数吗?
现在上述那些事发生在国外,都要70万了,你看他们主流媒体在事态严重之前,在10万,20万,哪怕30万的时候,有自我反省哪怕一句?
社会上需要发声的人,健康的社会是需要不同的声音的,更需要敢于指出问题的人,但是不需要肆意抹黑、为了一己私利把名利建立在同胞的血泪之上的人。
可能她最开始的出发点是好的,真的,我愿意相信她最开始是好的,是想指出问题的。虽然悲观了点,但是我愿意相信……可是后来慢慢变味了。添油加醋地把“初心”炖了。
说白了,某些人太需要方方了。这份跨洋的热情说白了就是意识形态再作祟啊。
详见我这个答案,写得很清楚:
这个日记真的非常伤害我们的情感,更抹杀了之前做的援助与努力。
堂而皇之的,原本的责任与担当,情分与关怀,变成了为了掩盖自身错误的刻意为之,变成了为了弥补愧疚的不得已行为。
再次强调:
西方世界太需要方方这样的人了。
说实话,他们根本不在乎方方说得是真的还是假的。
再说一遍,真假,他们西方媒体根本不在乎。
他们只需要我们中有这么一个人,说这样一番话,写这样一本书。
以他们舆论战和媒体战的能力,我们有口难辩,再次陷入到塔西佗陷阱里。【参考我答案末的链接】
搞不好方方名利双收,不仅可以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和诺贝尔和平奖,还能抹杀一代人的记忆。
人的记忆太脆弱了。
当谎话说了一千遍以后,就可能变成真话了。
历史上多少事情真相已不为人所知,但是意识形态已经固定。就像西方黑苏联已经形成习惯,即便全苏联为切尔诺贝利的补救做出巨大努力,付出巨大牺牲。但依旧被编剧肆意改变细节和一些历史。
没有人追究,没有人去调查。
有的只是感慨美剧的制作精良和苏联当时的黑暗与无能。
但那时候的苏联真的如剧中写的那样无能、黑暗吗?
我们需要警惕,很多东西是会改变记忆的。
不仅仅是外部强加的记忆,还有内部臆想的揣测。
尤其是出口包装转内销的记忆。这不是危言耸听。
当一代人的记忆因为一些道听途说的“野史”所颠覆时,是会出现重大的认知危机的。
50年,100年以后,可能不会有人记住我们的牺牲和努力,也不会有人感恩我们对世界的援助,他们可能只记得《方方日记》和武汉爆发的新冠病毒。
我看了一下评论里的内容,其实大家的观点都是一样的,不用吵的。无论是支持方方的,还是讨厌方方的,本质都是希望我们越来越好,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我们自己的内部。支持方方的认为需要有不同的声音,需要接受批评。但是讨厌方方的并不是因为她提出了批评,而是因为她一些无中生有道听途说再添油加醋的行为伤害到了大家的感情。
尤其是虚实结合,有所侧重地刻意营造一些内容,其负面影响和作用可能比其积极影响更大。
若事实不能反映事实,甚至是由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堆砌时,那它批评存在的价值就变成了形式主义上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了。
所以我们讨论的点不应该是支持还是讨厌,而是面对批评我们应该抱有什么态度,什么样的批评是我们能接受的,面对无中生有夸大其词的言论和不实的“事实”,我们要如何看待,这是我们要思考的点。
参考我之前写的一个答案:
转朋友圈一位老师的评论:
烦方方,但更烦你们这群骂人都骂不到点儿上的(友善度)...
都tm想当戈培尔,都tm想扛着民族主义的旗,做着终南捷径的梦...
你们的底层认知全部就是中学课本儿上被阉割成了二十四孝的马克思主义,只认着阶级斗争是纲,帝国主义是鬼,挑唆着无知者拜霍元甲——马克思要是地下有知,得多腻味你们这群(友善度)!
---分割线---
管理员让我修改土鳖、货色两个词,说是不友善:)越来越不能理解知乎的尺度了。
啧啧,看看这简介:“In a nation where authorities use technology to closely monitor citizens and tightly control the media, writers often self-censor. Yet the stark reality of this devastating situation drives Fang Fang to courageously speak out against social injustice, corruption, abuse, and the systemic political problems which impeded the response to the epidemic. For treading close to the line of “dissident," she pays a price: the government temporarily shuts down her blog and deletes many of her published posts.”
不过中国被抹黑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甚至这种程度都还不够黑到符合很多人对我国的恶劣预期,所以大家也都放轻松点。至少没编出点什么抓人或者枪决什么的故事来。
偏见永恒存在,不仅仅是外国人对中国有偏见,中国也有很多人对中国有偏见,中国也有很多人对外国有偏见,这些都只是一些一己之见而已,完全没有反而不太正常。所以方方的《武汉日记》谈不上多错,我觉得先发英文版也没什么可多说的,有需求而已。既然有很多这样的人客观存在,我们也不需要假装他们不存在。
我比较可惜的是,为什么只有这种文字有生命力,而那些在灾难中真实,动人,有更多更复杂真情实感的情景没有多少人刻画,也没有传播。我更想看到写大家苦中作乐的,互相帮助,共同支持的人性光辉,更想看到在光辉后面的真实的混乱,无奈,痛苦。那些才是与全世界人民有共鸣的,真正的文学艺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