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基金大体上可以分为主动基金和被动基金,两种基金都有基金经理,但是作用大不相同。主动基金的基金经理个人选择投资标的的眼光非常重要,因为主动基金的目的就是通过主动配置投资组合,来超过市场中的其他人,获得超额收益;而被动基金虽然也有基金经理,但是被动基金的目的不是为了超越市场,而是和市场同在,赚取的是市场趋势带来的beta收益。这个时候基金经理的作用主要是复制指数,减少误差。
一般来说指数基金更看重指数的编制方案,所以机制更加的透明。
但是当说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往往有一个点是被忽略的,那就是作为被动基金跟踪对象的指数,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不同的指数又有什么区别?
都说指数代表趋势,代表一个领域的「大盘」,但是指数也不是天然生成的,其实也是人编出来的。什么才是「大盘」的代表,本身就需要研究。在一个指数中,每个板块的权重占多少,每个板块都选哪些企业,这些都需要背后大量的分析和设计。可以说,每一个广为人知的指数背后,都有一整个团队的分析师们殚精竭虑的工作,来挑选出足够有代表性的投资标的。
像题目中说到的MSCI指数,就是由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编制的。MSCI指数发展了五十多年,机构客户可以说遍布全世界。基于MSCI指数所开发的ETF基金也有1200多只,总资产上百万亿,可以说过去几十年中,是被全球机构投资人广泛使用的指数工具之一。
MSCI对中国市场也一直都有关注,在MSCI新兴国家指数里,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中国权重已经从2009年12月的18%增加至2021年6月的38%。
过去这些年,一个特点就是大量的外资进入中国,通过内地和中国香港之间「互联互通」的机制来投资中国的股市,这也就是近年来在股市中呼风唤雨的「北向资金」的来源。因为外资从中国香港交易所进入,通过互联互通机制进入内地的投资市场,从中国香港往内地来是向北,所以被称为北向资金。
尤其是疫情以来,北向资金的进入更是有了加速的趋势:
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以下简称MSCI A50)的构建方法是基于MSCI中国A股指数,先从各个板块中选择行业的两只龙头股,然后从剩余的大盘股中选出28只市值居前的股票,然后根据母指数中各个行业的比例调整成分股权重。
就历史表现而言,通过这种类似于掐尖的方法从母指数中生成的A50指数,收益率和收益风险比,是好过于母指数的:
新的指数有四个特点:
首先,掐尖加优质大盘的方式,保证了行业均衡和市场表现并重。同时降低了金融、房地产和日常消费行业的权重,提高了新能源、医药这些新赛道的比例。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前三大行业权重分别为电气设备(16%)、食品饮料(15%)和银行(13%)。
其次,MSCI A50指数的成分股和北向资金的偏好更加契合。而北向资金一般来来自于成熟的机构投资,往往被称为『聪明钱』。截止到2022年1月25日,北向资金持股2318只,其中近50%的持仓,都在MSCI A50的范围之内。
第三,MSCI A50从2016年以来增长能力更强,回撤更低。更加能把握新时代中国经济的脉络。
第四,MSCI公司有一个分析框架叫做FaCS,是一种标准化投资标的风格因子的方法。它预先从历史的数据中得出一些能够证明对投资标的风险和收益有很大影响的因子,这些因子的重要性和相关性已经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得到了证明,例如动能、流动性、增长能力等等;然后,MSCI公司会在这个框架下考察该投资标的对这些因子暴露的敞口。根据这个框架衡量的MSCI A50指数,发现其更侧重于高动量、高增长和低波动。
从估值的角度来说,A50互联互通指数比较适合2022年的行情。2022年的行业逻辑有两条主线:调结构和稳增长。
就经济结构方面,新能源、芯片、电动汽车、光电这些新经济依然还会得到一定的倾斜和扶持。虽然会有波动,但是这些高景气赛道的长期大方向是不会变化的。
比如说光伏风电这个行业。基本面需求强劲,有望量价齐升。而政策面利好不改,尤其是中国已经制定了一个相当激进的碳中和目标,对于能源转型的需求更大。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的提出了大规模推进绿色能源,到2025年,央企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要达到半数以上的要求。
需求如此的明确,可以说今后的几年,光伏风电这个赛道还是能够保持成长性的。
而芯片和电动车这个行业也是如此。中国过去几十年积累的,包括现在也在源源不断产出的大量的理工科人才,为这两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尤其是现在中国对芯片『自主可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芯片行业恰恰是全球化产业链的代表之一。要把一个本来全球化的东西,尽量收入一国的国境之内,这个内在的张力就注定了,中国在芯片这个赛道上会是一个长期的大规模的投入,前路漫漫,政策面长期利好。
稳增长,主要集中在医疗、消费等方面。
医疗上,七普数据出炉之后,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人口结构变化而带来的红利和医疗刚需,可以说是一个值得长期乐观的赛道。2021年,医疗股并没有出现放量上涨的情况,在2022年,中药、新冠和北交所的小市值优质股,都是潜在的爆发点。
在政策面上,2021年末医保药品目录更新,突出创新价值,也对国产创新药物的商业化进程,和纳入医保腾出了空间,留出了政策余地。
而在消费板块上,短期内消费品的价格和库存在2022年有望进入双重向上的周期,目前消费股的估值相对比较合理,对全球的投资人来说都比较有吸引力。
长期来看,投资驱动出来的往往是外向经济,如果对扩大内需和内循环更加看重,那就一定要消费驱动。2021年的各种政策组合,无论是三次分配还是共同富裕,都是指向提高社会保障,释放消费能力,尤其是释放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的。尤其是从历史数据看,人在年轻的时候消费比例往往较低,而年长之后消费逐渐增加。所以我国的人口结构也是利好消费这个赛道的。
调结构和稳增长两条主线分别对应数个行业的增长逻辑。 这些行业大部分都在MSCI指数中包括,并且权重较高:
具体到企业,MSCI A50指数中所包括的企业都是这些行业的佼佼者。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为:
到哪里可以买到MSCI A50互联互通指数呢?天弘基金公司——就是余额宝的管理人,已经拿到了A50互联互通指数基金场外销售的批准,会在2月7日至2月18日期间首发募集。
作为被动基金,其指数的投资价值本身,如同上面所说的,自然是配置天弘MSCI中国A50的核心优势。但是除此之外,天弘基金卓越的指数管理能力,也为天弘MSCI中国A50增色不少。
天弘基金规模比较大,截止到2021年底,天弘基金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11271.38亿元,处于行业前列。其中,非货币公募规模2857.30亿元,连续2年实现翻倍式增长。
天弘基金从2015年就开始布局指数基金业务,帮助进阶的余额宝用户更好的理财。现在天弘基金在指数方面已经积累了七年的经验,指数产品线全,无论是宽基、行业指数、QDII还是商品指数,天弘都有对应的产品,这对于天弘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基金来说,也增色不少。
尽管2022年依然是震荡的一年,但是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两条主线的驱动下,市场的结构性行情还是会继续的。从长期布局的角度来看,布局打包中国新经济龙头的天弘MSCI中国A50,可以帮助大家跟上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红利。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购买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