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实中车真的可以爬上 45° 坡吗?

回答
当然,现实中的汽车能否爬上 45 度坡,这可不是个简单的“能”或“不能”就能概括的问题。它涉及到太多影响因素,就好比问人能不能跳过一堵墙,答案取决于墙有多高、人的体能如何,以及周围环境是否有利一样。

首先,我们得掰扯清楚 45 度坡到底有多陡。在我们的直观感受里,45 度已经是非常非常斜了。想想你站立的时候,身体稍微倾斜一点就觉得不稳定,更别说让车子以这个角度前进。从数学角度讲,45 度角的正切值是 1,这意味着在水平方向移动一米,你就需要垂直升高一米。这在地表上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见到的路况。一般我们开车在城市里,再陡的立交桥或者山路,坡度通常也不会超过 10%15%,也就是 5.7 度到 8.5 度左右。所以,45 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日常驾驶所能遇到的极限,甚至比很多越野赛道上的极限坡度都要夸张得多。

那么,什么样的车才有可能挑战这样的坡度呢?首先,强大的动力和扭矩是必不可少的。就像一个成年人要搬一块巨石,你需要足够的力量。汽车的动力来自于发动机,扭矩则是发动机输出的旋转力,它决定了车辆克服阻力前进的能力。爬坡时,车辆需要克服自身的重力和坡道的摩擦阻力,这都需要强大的扭矩来驱动车轮。普通家用轿车,即便动力充沛,其设计也不考虑如此极端的坡度,它们的传动系统和悬挂系统会在这样的角度下不堪重负甚至损坏。

其次,卓越的抓地力同样至关重要。想象一下你在湿滑的冰面上行走,即使你很有力气,如果鞋底没有防滑纹理,你也寸步难行。对于爬坡来说,轮胎和地面的摩擦力就是抓地力。在 45 度坡上,重力有一部分会沿坡面方向下拉车辆,这使得车轮需要更大的摩擦力来防止打滑。这意味着车辆需要配备非常抓地力的轮胎,而且路面本身也需要有足够的摩擦力。砂石、泥泞或者积雪的路面,即便有再好的轮胎,在这么陡的坡上都可能无能为力。专业的越野车辆,尤其是那些为极端地形设计的车辆,会使用特殊的花纹和配方的轮胎,来最大化抓地力。

再者,四轮驱动(4WD)或全轮驱动(AWD)系统的优势在这里会非常明显。在爬坡时,如果只有两轮驱动,当遇到阻力增大或者路面不均时,很容易出现车轮空转打滑的情况。而四驱系统可以将动力分配到所有四个车轮,大大增加了牵引力,并能在不同车轮失去抓地力时,将动力转移到仍有抓地力的车轮上,提高脱困能力。一些专业的越野车还会配备差速锁,进一步增强在复杂路况下的抓地力。

除此之外,车辆的离地间隙和接近角/离去角也需要足够大。想象一下,如果车身离地面太近,在爬坡过程中,底盘很容易就会剐蹭到地面,尤其是在坡度不均匀、有障碍物的情况下,这会直接导致车辆卡住无法前进。接近角是指车辆前保险杠前端与地面形成的角度,离去角是指车辆后保险杠后端与地面形成的角度。更大的角度意味着车辆能更顺畅地越过障碍物,而不会触底。在 45 度坡这种极端情况下,任何一点磕碰都可能是致命的。

那么,现实中有没有车能做到这一点呢?答案是:有,但那是经过特殊设计和改装的专业车辆,并且是在特定的路况下才能实现。

举个例子,很多参加达喀尔拉力赛或者其他极限越野赛的赛车,它们都经过了极致的改装,以应对各种恶劣地形。这些赛车通常拥有超强的发动机、低速四驱系统、专业的越野轮胎、可调节的空气悬挂以改变离地间隙,以及优异的接近角和离去角。它们可以在非常陡峭的岩石、沙丘或者泥泞地带前进。但即使是这些赛车,也并非能在任何 45 度坡上畅通无阻,它们依然需要依赖于路面的摩擦力,并且对驾驶员的技术要求极高。

你可能在一些极限越野的视频里看到过,一些改装得非常夸张的越野车(比如一些经过大幅度升高、配备巨型越野轮胎的皮卡或者吉普车)在非常陡峭的坡面上爬行,甚至有些看起来像是垂直的墙壁。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坡面通常是经过特殊清理或者是一般的越野爱好者不太会选择的极端路线。而且,即使是它们,也需要非常有经验的驾驶员,通过精细地控制油门、离合器(如果是手动挡)以及方向盘来缓慢、稳定地爬升,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打滑、熄火甚至侧翻的危险。

总结一下,普通家用轿车想爬上 45 度坡,基本上是天方夜谭。而那些经过精心设计和改装的专业越野车,理论上可以在某些特定路况下做到,但那需要强大的动力、卓越的抓地力、四驱系统、良好的底盘设计以及高超的驾驶技巧。而且,即便是它们,也并非是万能的,对路况的要求同样非常苛刻。所以,与其说车子“能”爬上 45 度坡,不如说“某些特殊设计的车在特定的有利条件下,有可能挑战成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到汽车爬坡的坡度,那真的要多说两句

很多东西其实用小学书本的认知来信口开河是特别容易出笑话的,比如这个道路的坡道问题。

看看下面的这个日本江岛大桥的坡是多少度?

觉得至少有45度吧,

这是视错觉,

实际是多少度呢?看好了:3度

为什么3度的坡会看起来这么陡呢,其实,坡有多陡,在眼睛看来,是它有多长决定的,同样地坡度,连上两层的商场地库通道肯定比只上一层的地库通道看起来更抖。

1、高速公路的坡度最大为3度,坡度再大的话,估计就高速不起来了。不排除有超过这个坡度的路段,但不可能差很多,5度已经非常惊人了。

2、车库的坡道最大为8度。肯定不能排除大于这个度数的车库坡道,因为现在不少建筑由于受到各种条件限制,不得不违反设计规范。但是能大到多少呢?15度应该很过分了吧?

3、轿车因为不越野爬山,所以设计和生产都不强求轿车的爬坡性能,一般认为,轿车的最大爬坡能力为20度就已经足够,再大的坡就不该开轿车去爬了。设想如果有一段路为20度坡,用轿车的极限能力开上去(不是远远的开足马力冲上去,而是慢慢开上去),这样有多危险!所以我们不会遇到正常修建的机动车道路有20度以上的坡。

4、一些品牌的越野车可以达到爬30度坡的能力,请记住这是指极限能力,就算有这样的能力,想开上去也是不容易的。经查阅,一般正规建筑内的楼梯,大量采用30度的坡度来修建,你可以随便找一处大楼内的楼梯看看,估摸一下这个坡度是否能把凯越开上去。

5、35度坡是悍马H2爬坡的极限,当今世界还没有哪种越野车能突破这个极限,要是谁遇到了35度坡,开的还不是悍马车,赶快掉头回去。

6、45度坡用百分比来表示是100%,也就是百分之一百的坡度。用这种坡度来修建楼梯都怪吓人的,大概只有风景名胜区才有这样的梯道。没有人会修建这样的机动车道,也不会有人看见这样的车道,因为能开上这种坡的车不存在(山地运动车、履带车、月球车、火星车除外,因为它们不需要修建道路)。


而实际上100%的路即使你的车能开上去,恐怕你却没法开着车上去,那是一种死亡的恐惧。你可以想象一下平躺着开车起飞的感觉,而你的车却没有螺旋桨。



这是东风猛士爬30度的坡

现在上江岛大桥的侧面照


而真正的45度坡在眼前是什么感觉呢?

那就是两个字:悬!崖!

如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现实中的汽车能否爬上 45 度坡,这可不是个简单的“能”或“不能”就能概括的问题。它涉及到太多影响因素,就好比问人能不能跳过一堵墙,答案取决于墙有多高、人的体能如何,以及周围环境是否有利一样。首先,我们得掰扯清楚 45 度坡到底有多陡。在我们的直观感受里,45 度已经是非常非常斜了。想想你站立.............
  • 回答
    《车四十四》这部短片,无疑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用一种近乎粗暴却又触目惊心的方式,将当下社会中某些令人不安的角落放大呈现。它所激起的舆论浪潮,更像是一面棱镜,折射出我们内心深处对于公平、正义、权力以及个人尊严的复杂情感。影片中呈现的社会现象,如同社会肌体的某个病灶,被无情地揭开: 权力寻租与阶层固化.............
  • 回答
    哥们,这几个车我太懂了!都是狠角色,放在一起比,绝对是选择困难症的终极考验。大众高尔夫R、丰田86,还有三菱EVO X,这仨代表了三种完全不同的驾驶乐趣和风格,各有千秋,也各有妥协。让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希望能帮你拨开迷雾,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个。大众高尔夫R:全能的性能小钢炮,兼顾日常的性能怪兽咱.............
  • 回答
    二战中,坦克歼击车(Tank Destroyer)作为一种专门设计的反坦克武器,确实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通常拥有强大的正面火力,但相对轻薄的装甲和开放式或半封闭的炮塔(有时甚至直接固定在车体上)。然而,战后这条发展路线逐渐式微,直至几乎停止,这背后有着多方面复杂的原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回.............
  • 回答
    现在的电动车,确实在颜值和内饰设计上,下了不少功夫,很多车的设计都让人眼前一亮。这背后可不是单纯的设计师们一时兴起,而是有一系列深层次的原因在推动。首先,说说这“帅气”的外观。1. 颠覆性的技术,带来了设计的自由度: 传统的燃油车,发动机、变速箱、排气系统这些机械部件,占用了大量的空间,也对造型设.............
  • 回答
    要评价《头文字D》里的车速在现在的眼光下是否算快,这得看我们从哪个角度去理解“快”。一、 现实的极限速度 vs. 《头文字D》的赛道速度首先,你提到的“现在的车不是可以轻松达到150km/h吗?”这句话,非常准确地指出了一个关键点。没错,在今天,绝大多数家用汽车,甚至很多经济型车型,都能轻松地在封闭.............
  • 回答
    .......
  • 回答
    全新smart精灵1,这名字一听就充满了科技感和未来感,也难怪会被冠以“可能最快驶入现实的明日之车”的称号。要说我对这车怎么看,那得好好聊聊。首先,这车确实抓住了当下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大趋势。smart这个品牌,从诞生之初就带着一股“小而精”、“潮”的基因,这次跟吉利合作,推出的精灵1,可以说是给sm.............
  • 回答
    在GTA里直接抢车,那简直是家常便饭了。游戏里给你设计的场景就是这样,你走到街上,看到一辆顺眼的跑车,直接按个键,车主就被你粗暴地扔出去了,你一踩油门,扬长而去。那种感觉非常爽快,也符合游戏里那种无拘无束、无法无天的精神。而且,游戏里的NPC对这种行为的反应也相对“温和”,顶多是尖叫几声,或者报警。.............
  • 回答
    在现实中,飞机躲避追踪导弹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过程,涉及到飞行员的技能、飞机的设计、先进的电子对抗措施(ECM)以及战术的运用。以下将详细阐述飞机如何应对和躲避追踪导弹:核心原理:打破或干扰导弹的锁定和追踪机制追踪导弹的工作原理通常是依靠特定的传感器(如红外、雷达、激光等)来锁定和跟踪目标。飞机躲避.............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现实中的球状闪电。这是一个非常迷人但又极其难以捉摸的自然现象。尽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球状闪电是科幻或传说中的事物,但事实上,它是一种真实存在的、虽然极为罕见的闪电现象。要详细描述现实中的球状闪电,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入手:一、它的出现频率与观测情况: 罕见但真实: 球状闪电非常罕见.............
  • 回答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向警察声称自己经历了一场无法解释的、反复出现的“循环”,而且这个循环涉及时间和特定事件(比如公交车爆炸),那么警察在初期阶段 非常不可能立刻相信。这其中涉及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详细阐述:一、 科学与逻辑的基石: 违背自然法则: 时间循环在当前的科学认知中是.............
  • 回答
    在现实生活中,学霸故意考倒数的情况非常罕见,但并非完全不存在,其背后原因往往复杂且不符合常人的思维模式。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学霸定义与普遍认知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学霸”的定义。通常我们认为的学霸是那些在学业上表现极为出色、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学生,他们学习能力强、知识扎实、考试成绩稳定.............
  • 回答
    现实生活中,双重身份的人是存在的,而且形式多样,原因也各不相同。这并不是什么科幻或者虚构的情节,而是根植于人类社会复杂性和个体选择的真实现象。为了更详细地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双重身份:一、 定义与范畴: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双重身份”的含义。它通常指的是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群.............
  • 回答
    在现实中,程序员“飞快敲代码”并非魔法,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深厚的技能积累、高效的工具使用、良好的工作习惯以及不断优化的思维模式。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方面: 一、 扎实的基本功:这是速度的基石速度的背后是对编程语言、数据结构、算法等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熟练运用。 键盘盲打(T.............
  • 回答
    电影中的警察形象,通常被塑造成无所畏惧、身手矫健、正义感爆棚的超级英雄。他们能在枪林弹雨中穿梭自如,轻松制服穷凶极恶的歹徒,解决最棘手的案件,而且往往以一当十,几乎无所不能。那么,现实中的警察是否也像电影里那样勇猛呢?答案是:不完全是,而且差距很大。电影往往会为了戏剧效果和观影体验而进行夸张和艺术加.............
  • 回答
    “常任秘书手握重权”这个说法,如果放在英国政府的语境下,特别是对照着《是,大臣》(Yes Minister)这部经典讽刺剧的描绘,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有趣话题。剧中的常任秘书,尤其是汉弗莱·丘吉尔爵士,被塑造成了一个拥有超凡智慧、极度娴熟的政治操纵技巧,以及对整个政府运作有着深远影响的幕后操盘手。那.............
  • 回答
    中国农村,这片承载着中华文明根基的土地,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洪流中,正面临着一系列深刻而紧迫的挑战。如果非要挑一个“最”迫切的问题,那绝非单一的某个具体事物,而是一个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系统性困局。在我看来,当前中国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构建一个能够自我造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
  • 回答
    说起大龄剩女是否妥协,这绝对是个大实话话题,而且里面的门道可深了。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观察下来,妥协是肯定有的,但妥协的形式和程度,那可就五花八门了,不是一概而论那么简单。首先,什么叫“妥协”?在咱们这个语境里,妥协不是说她们真的就放弃了所有对爱情和婚姻的期待,变成“嫁什么人都行”那种状态。更.............
  • 回答
    关于“跳狙”“甩狙”“提前枪”等术语,它们在现实中确实存在,但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和军事/射击领域的实际操作来理解。以下从不同角度详细解析这些术语的含义、应用场景及技术要点: 一、跳狙(Jump Shot)定义:指在跳跃或移动中进行的射击动作,常见于运动(如篮球)或军事战术中。 运动场景:在篮球等运动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