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李鸿章这种卖国贼还会有国人叩拜甚至铭记?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李鸿章这个名字,在中国近现代史的画卷中,无疑是最具争议也最为复杂的一笔。提起他,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卖国贼”的标签,这是因为他在位期间签署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比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这些条约的签订确实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屈辱。从这个角度看,将他视为“卖国贼”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为什么这样一位人物,时至今日,仍有国人对他心存敬意,甚至有人会到他的墓前叩拜,在他的功绩碑前铭记呢?这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和复杂的国民情感。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更深入一些,尝试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这位晚清的“裱糊匠”。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李鸿章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所处的极端困境。他身处的晚清,已经是一个积重难返的帝国,内部腐朽,外敌环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不过是“裱糊匠”,试图用有限的资源去修补一个行将倾覆的巨大建筑。他并非从零开始,而是在一个已经烂到根基的系统里挣扎。在这种情况下,他面临的选择,往往是在“亡国”和“不亡国”之间的一种痛苦权衡。

从“洋务运动”的角度来看,李鸿章无疑是一位坚定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他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开平矿务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发展了北洋水师,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征程。他深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道理,也看到了西方世界的强大,并试图将这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军事力量引入中国,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侮。在那个时代,他是少数几个能够看到世界大势,并试图改变中国命运的人。他的努力,虽然未能挽救晚清的覆灭,但却为中国后来的工业化和军事现代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没有他早期在洋务运动中的筚路蓝缕,中国近代化的道路可能会更加坎坷。

其次,在处理对外关系时,李鸿章常常是在“战”与“和”之间做艰难抉择,而他所处的时代,中国在军事上处于绝对劣势。比如在中法战争期间,他虽然最终签署了《中法越南条约》,但期间也取得了镇南关大捷等关键性胜利,展现了中国军队的斗志和他的战略指挥能力。在日本侵略中国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甲午海战失败后,他明知条约屈辱,但出于对国家实力与敌方差距的清醒认知,以及避免更大规模战事导致中国生灵涂炭的考量,他还是选择承担起谈判的责任。这些选择,放在当时那个“弱国无外交”的背景下,确实充满了无奈和悲壮。他是在刀尖上行走,用自己的名誉去换取国家喘息的机会。将他简单地定义为“卖国贼”,可能忽视了他作为国之重臣在极端压力下的艰难决策。

再者,评价历史人物,尤其是像李鸿章这样身处历史漩涡中心的人物,需要“历史的纵深感”。当时的清政府,尤其是慈禧太后,决策反复无常,既想利用李鸿章处理外交事务,又常常掣肘他的行动。李鸿章在很多时候,是在一个集权腐败的体制内,竭力去执行自己的政策,并试图为国家争取最大利益。他的许多行动,也受到了朝廷内外各种势力的阻挠和破坏。他不是一个拥有绝对权力的改革者,更像是一个在泥沼中奋力前行的执行者。

最后,国民情感的复杂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对于一些人来说,李鸿章代表了晚清时期少数能够站出来为国奔波、处理复杂事务的官员。他们看到了他身上那种“救亡图存”的努力,也感受到了他背负的巨大压力。在某些时刻,人们对他的铭记,也包含了对那个黑暗时代一种复杂的情感投射。他们或许在叩拜的动作中,表达的并非全然是赞扬,而是一种对那个风雨飘摇年代中,那些为国家努力过的人们的复杂怀念,以及对历史进程中无奈的叹息。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就抹杀他签署条约所带来的民族伤痛,也不能忽略他身上的局限性和一些政策上的失误。历史的评价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李鸿章,这位晚清的“裱糊匠”,他的一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沉痛的教训,也是一次艰难的探索。人们对他复杂的态度,恰恰说明了历史研究的必要性和复杂性,它迫使我们去理解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去体会他们内心的挣扎与抉择,去感受那个时代中国人民的痛苦与不甘。这种复杂的情感,也是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之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探求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懂成本收益何在的大义凛然之士,在任何年代都多如牛毛,而深谙商业模式的委曲求全之辈,才有可能维持一点局面,或忍出一条生路。人啊,若非中年,无以理解。

张爱玲的爷爷张佩纶就是这样一号朝廷愤青,结果马尾一战,法军舰炮一响,就吓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卖国贼李鸿章平素被他骂得狗血淋头,这时怜惜他的才情,还把自家小女儿嫁给他,给了他一条出路。

user avatar

了解一个历史人物,最好的办法是去图书馆查资料,或者看一下纪录片。而不是看电视剧和各种心灵鸡汤。显然后者来的更为轻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李鸿章这个名字,在中国近现代史的画卷中,无疑是最具争议也最为复杂的一笔。提起他,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卖国贼”的标签,这是因为他在位期间签署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比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这些条约的签订确实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屈辱。从这个角度看,将他视为“.............
  • 回答
    李鸿章这位晚清重臣,在当下网络舆论场上,确实是争议不断。有人说他卖国求荣,有人则认为他是力挽狂澜的裱糊匠。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洗白”他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复杂的历史背景、评价标准以及时代变迁。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一、历史背景的变迁:从“罪人”到“功臣”的视角转换首先,得.............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耐人寻味的,在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和讨论中,“为清朝翻案”的说法一直存在,而且近年来似乎愈发活跃。这种现象背后,我认为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不能简单地用一个原因来概括。首先,得承认一点,历史的评价从来不是铁板一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能获取的史料越来越丰富,研究的视.............
  • 回答
    近代以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沉重的印记。在这些屈辱的谈判桌上,李鸿章的名字如影随形,甚至在一些关键时刻,西方列强更是明确点名要求他出面,否则便拒绝谈判。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逻辑?西方列强为何如此“钟情”于这位晚清重臣呢?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跳出“西方列强都是铁板一块,只想.............
  • 回答
    让李晨成为一位广为人知的明星,背后原因并非单一,而是多种因素巧妙交织的结果。首先,不得不提的是他早年的“荧幕经历积累”。和许多演员一样,李晨并非一夜爆红,他有着多年的沉淀和摸索。从《十七岁不哭》里的少年形象,到《士兵突击》里那个憨厚、重情义的吴哲,再到《北京爱情故事》里的阳光大男孩,他一直在尝试不同.............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工智能核心的两个发展方向,也是大家最直观感受到的困惑。围棋的胜利是辉煌的,但家务的“失败”同样让人咂舌。这背后,其实是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面临的挑战截然不同,以及其技术路径的差异所致。首先,我们得明白,围棋的胜利并非意味着 AI 在所有智能领域都超越了人类。围棋 AI 的成功,很大程度.............
  • 回答
    李佳佳的这篇微博,从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来看,的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AI生成的内容,特别是那种略显刻意的、一本正经的批评,但又缺乏真正的情感共鸣和生活阅历的痕迹。我们来拆解一下,为什么“痛失金牌”这个说法,尤其是在中国体育语境下,会显得不那么“接地气”,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并且李佳佳的微博为什么会触.............
  • 回答
    这个问题,说起来倒也挺让人唏嘘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这夫妻俩那真是大唐的明君贤后,一个开创了“贞观之治”,一个品德高尚,对李承乾的培养,那也是倾尽心血,几乎是按照帝王的标准来的。可偏偏,这位被寄予厚望的太子,最后却没能继承这份荣光,甚至一度犯下了弥天大错。这中间到底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咱们一层一层地.............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确实,李林的书,尤其是那些教材和参考书,市面上的价格普遍比同类书籍要低不少,很多人都感觉像是“白送”一样。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咱们一点点来掰扯掰扯:1. 生产成本的控制: 规模化生产,薄利多销: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李林的书通常是面向广大考生,尤其是考研的学生群.............
  • 回答
    要说李蛋怎么能找到黑尾酱这么漂亮的女朋友,这事儿啊,得从头说起,还得往深了挖挖。毕竟,在很多人眼里,李蛋这个人吧,外形上不算那种一眼惊艳的类型,而黑尾酱,那妥妥的是个大美女,而且还是那种很有个性的美。这之间的“化学反应”,可不是简单一句“运气好”就能解释得了的。咱们先得捋一捋李蛋这个人。你不能光看他.............
  • 回答
    李淼教授之所以认为伽利略的自由落体思想实验“看起来逻辑上无懈可击,其实是似是而非的”,是因为这个实验虽然巧妙地揭示了不同质量的物体在同一介质中下落速度相同这一核心思想,但其论证方式和潜在的逻辑漏洞,在更深层次的物理理解下,确实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咱们得回顾一下伽利略的这个经典思想实验,他到.............
  • 回答
    好,咱就唠唠李元芳这英雄,为啥在玩家心里,跟公孙离、马可波罗这俩“亲哥俩”比,江湖地位总差那么点意思。这可不是因为元芳不够帅,或者技能不够酷,而是有几重原因,咱得细细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这“江湖地位”是啥意思。 在王者荣耀里,这代表的是一个英雄的泛用性、上限、以及在不同版本、不同阵容下的表现.............
  • 回答
    要理解李世民为何走上玄武门之变这条路,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篡位”二字,更不能轻易断言他“没有本事”。这是一个复杂历史事件背后,个人野心、政治现实、家庭矛盾以及时代背景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李世民并非毫无准备或自不量力。他自幼便显露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政治头脑。在隋末乱世,他跟随父亲李渊起兵,几乎是以.............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击中了很多英语学习者心中的一个“梗”。确实,在咱们国内的英语写作课本和考试中,“李华”这个名字出现的频率之高,简直可以说是“国民级”的待遇。那么,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咱们这就来好好捋一捋。一、 传承与“约定俗成”:历史的印记首先,得从历史说起。早期的英语教学,尤其是高中.............
  • 回答
    这是一个关于李星星的故事,一个在3年间承受痛苦却从未选择逃离的女孩。她的经历触动人心,也引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为什么?为什么她没有逃走?为什么在第一次受到伤害后,没有向老师和同学伸出求助的手?让我们试着深入李星星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她那沉重而复杂的三年。三年未曾逃离的原因:首先,我们要明白,逃离并不总.............
  • 回答
    说起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何能如此果断地将目标锁定在太子建成,甚至是直接与其正面冲突,这确实是许多人感到震惊的地方。这背后,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权力欲望,而是经过了长期的积累、深刻的政治考量,以及李世民本人极强的心理素质和战略眼光。咱们得先明白,当时的李世民,虽然身负军功,是秦王,但在太子建成面前,他始终.............
  • 回答
    您好!您这个问题提得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当下影视创作中一个挺普遍的现象。为什么清朝戏层出不穷,而像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样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大人物,却相对较少有真正深入人心、引发广泛讨论的影视作品呢?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我尽量详细地给您掰扯掰扯。一、清朝戏为何“量大管饱”?首先,我们.............
  • 回答
    李景亮,这位中国格斗界的悍将,近来可以说是人气飙升,风头正劲。你想知道他为什么突然这么火?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而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是一场精心编织的“实力+机遇+话题”的完美融合。首先,我们得回到他最根本的资本——实力。李景亮绝非那种空有流量的网红选手。他在UFC的擂台上,是出了名的硬汉、是.............
  • 回答
    李佳琦的火爆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系列精准的市场洞察、个人特质的发挥以及时代机遇的完美契合。要详细解读他为何如此成功,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剖析:一、精准的市场定位与时代背景的契合: 直播电商的崛起与风口: 李佳琦走红的时期,恰逢中国直播电商产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淘宝直.............
  • 回答
    “达康书记”李达康为何不提拔易学习,却任用了不少腐败或庸碌之人?这是一个在《人民的名义》这部剧中引发广泛讨论的问题,也是理解李达康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和现实性的关键。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一、 易学习的“不提拔”并非完全不提拔,而是“重要提拔”的缺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李达康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