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问题是,换成了别人,可能列强忙了半天还得重来。就像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大部分时间都是打了个寂寞。
我知道我在打仗,可是打仗不应该是两个人的事么?
1840年7月,英国政府的策略是派遣远征军占领舟山,封锁东部沿海地区,然后直压京师,向清政府提出英国的要求。
但是,英军很快就发现一个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英国的宣战和照会,完全找不到人接收。
英军对舟山守军宣战,舟山守军表示:关我卵事啊。
“你们应该去打广东人,而不是打我们,我们没有伤害过你们。”
各级政府拿到英军的照会,第一时间就是退回去。一直到英军打到了天津,道光还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以为英军是在林则徐那里受了委屈,来京“上访的”。
“大皇帝统驭寰瀛,薄海内外,无不一视同仁,凡外番之来中国贸易者,稍有冤抑,立即查明惩办……该统率懿律等,著即返棹南还,听候办理可也。”
第一代外交大臣琦善出场,皇帝已经表态一毛不拔,但自己军队又打不过,英国的真是意图他也知道了。
于是第一代外交大臣开始了忽悠,告诉皇帝处罚林则徐就行了,告诉英军。你们的条件没太大问题,回去吧。
英军第一次被忽悠回了广州,但是左等右等也不见清政府搭理他。然后英军在一次进攻广州,但是又被忽悠。
然后就是杨光二代目,没到广州之前信誓旦旦,到了之后迅速加入忽悠大军。对皇帝忽悠,又对英军忽悠。
没多久,三代目奕山到广州。继续加入忽悠大军,广州被攻下了,还给皇帝报捷报,然后忽悠英军撤军。
最后英国已经被忽悠的出奇的愤怒了。
“(清朝)最轻微的违约行为都将会导致英国立即进入与之敌对的状态……从很易理解的中国地方官员们的背信弃义和不守信用来看,这种事……非常有可能。”
英军决定,一路打到南京。然后和皇帝直接谈判。皇帝在这两年半,完全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直到1842年7月,英军大炮对准南京城下。
四代目外交大臣伊里布登场,然后他们把如此重大的事情交给了他的家奴张喜去谈。
“三宪(指耆英、伊里布、牛鉴三位官员。——译者)并不观看,就命送与幕宾……置之高阁”
但是,他们压根就没看。直到要和英军签署条约,才草草看了几眼。英军为了担心这些大臣欺骗他们的皇上,特意用丝带捆住每页
“那些狡猾的先生为了蒙蔽他们的皇上”
这便是历史书上大名鼎鼎的《南京条约》,而该条约很多涉及到国家主权问题的条约,也并不是英方提出来的,而是四代目主动送的,他们觉得太麻烦。不过,最终道光还是被忽悠了。因为四代目们,在奏折里有意无意的隐去了关键部分。
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回放。大臣欺骗皇帝,忽悠英军合约签了,皇帝看了合约直接否了,然后英军说你毁约,大臣继续忽悠,英军决定直接打到北京找皇帝,最后英法联军一把火烧了圆明园,皇帝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估计当时咸丰的内心一直在想早说嘛,为啥不早说?
列强在战争上赢了,但是在心眼上被忽悠的心伤。以至于,后面列强谈判首先要的不是钱,而是,我要的是全权代表,全权代表,懂?
列强根本没有一直指名李鸿章参加。
中法战争先是清廷任命李鸿章统筹在先并且签署了李宝协定,法国反悔之后发生甲申易枢恭亲王被罢黜,之后是清廷指派李鸿章协商出来李福协定,再次开战之后冯子材打到谅山是由赫德派人先行和法方拟定停战协定,李鸿章最后作为全权代表签中法条约完全是因为他一开始就统筹全局,自然只能他当全权代表。
甲午战争伊藤博文是指定恭亲王和李鸿章两个人,原因也很简单——1894年9月底恭亲王被请出来组阁,除了光绪和慈禧中央的实权人物也就恭亲王和李鸿章了,考虑到日本谈判代表是伊藤博文而不是之前列强的那些大使,日本要求谈判代表对等也并不是什么无理要求。之前清廷派户部侍郎和湖南巡抚去跟别人谈判,才是迷惑行为。
唯一符合“盯着指名李鸿章”这一点的大概只有李鸿章访俄并签订《中俄密约》一事了,但当时俄国上下(甚至包括欧洲诸国)其实依然认为李鸿章权倾朝野,维特甚至在回忆录里说治理中国的其实是李鸿章,说明俄方依然将李鸿章作为实权人物看待,追捧的也是他清廷特使的身份而不是他本人。
至于辛丑条约就更简单了,不要说指名了,八国联军中的英德两国都拒绝承认李鸿章为谈判代表,德国甚至扬言要逮捕李鸿章,李鸿章是在俄国军队护送下才抵达北京的。李鸿章之所以能当谈判代表,是因为在清廷中央完全失去信用的情况下,慈禧也只能任命李鸿章了,总不能派声称“拳乱不存在”的张之洞去谈判吧
总结:如果非要探讨为什么总是李鸿章签约,不如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李鸿章可以位居中枢30年而且每次都被清廷拽出来统筹全局?为什么一个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要干本应该是直属上级总理衙门该干的事?为什么清廷会沦落到让俄国人误认为一个已经被免职赋闲在家无兵无权的普通大臣是“实际在治理中国”?
————————————————————————
题外话:这个问题下的很多回答不管是吹还是黑,居然都没有人搞清楚李鸿章没有避战保船这个事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