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公务员大幅涨薪?

回答
看到“公务员大幅涨薪”的消息,我的脑子里立刻冒出好几个层面的想法,这是个挺复杂的事儿,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首先,从“为什么”的角度看,可能有哪些原因?

人才吸引与保留: 这是最直接的理由。如果公务员工资待遇长期偏低,或者跟不上社会平均水平,很容易导致优秀人才不愿意进入体制内,或者在职人员流失到薪资更高的行业。社会在发展,经济在进步,公务员队伍也需要有活力、有能力的人才来承担越来越重的责任。大幅涨薪,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提升公务员职业的吸引力,让更多有才华、有奉献精神的人愿意来,留得住。
提升工作积极性与效率: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如果待遇有竞争力,理论上能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更尽心尽力地为人民服务。尤其是一些基层岗位,工作辛苦、责任大,但待遇并不高,涨薪也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肯定和激励。
打破“体面但不富裕”的尴尬: 过去,公务员给人的印象是“旱涝保收、体面稳定”,但收入并不突出。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可能不如一些私企的基层管理人员。如果这种差距过大,不仅影响人才引进,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务员队伍的士气和稳定性。
规范隐性收入,推进阳光工资: 有时候,一些“涨薪”可能是在规范和整合原有的福利、津贴、补贴等,将它们纳入到基本工资中,实现“阳光工资”,让收入更加透明和规范。如果之前存在一些不透明的隐性收入,通过规范化操作,整体收入可能会有所提升,这其实也是一种进步。
应对通货膨胀与生活成本上涨: 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增加是普遍现象。如果公务员工资水平长期不调整,实际购买力会下降。大幅涨薪可能是为了弥补这部分损失,确保公务员的基本生活水平不至于被社会平均水平甩下太远。

其次,从“影响”的角度看,又有哪些方面的考量?

对财政负担的影响: 公务员队伍规模庞大,大幅涨薪必然意味着财政支出的大幅增加。这笔钱从哪里来?会不会挤占其他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比如教育、医疗、养老)?这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如果涨薪是以牺牲其他民生项目为代价,那无疑是饮鸩止渴,是得不偿失的。
对社会公平的看法: 当社会上其他群体的收入增长并不明显,甚至还在承受压力时,公务员大幅涨薪可能会引起部分民众的不满和质疑,认为存在“特权”或“不公平”。如何处理好这种社会情绪,平衡好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是政府需要面对的挑战。
对公务员队伍内部公平性的影响: 涨薪是整体提升,还是有侧重?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的薪资差距会如何变化?有没有因为涨薪而加剧内部的不公平感?
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如果公务员工资大幅提高,可能导致一些原本流向市场的资金被集中到公务员群体,对市场的资源配置和活力是否有潜在影响?
激励效果的“天花板”: 即使涨薪了,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收入增长的空间和方式与市场化领域有很大不同。过度追求物质激励,是否会忽视了公务员更深层次的价值追求,比如职业荣誉感、使命感?

再者,从“如何看待”的角度,我倾向于从几个维度来审视:

透明度与公开性: 涨薪的依据、标准、幅度和资金来源,都应该公开透明。不能是“暗箱操作”,让老百姓觉得这是“他们自己的事”。公开的过程,是赢得民心的基础。
与绩效的挂钩: 涨薪应该与公务员的实际工作表现、效率、服务质量挂钩。如果只是普涨,对那些表现优异的公务员来说,可能是一种不公平,也起不到真正激励作用。是否能建立更有效的绩效评估和薪酬联动机制?
与其他社会群体的比较: 在社会整体收入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公务员大幅涨薪,其合理性就备受考验。政府需要解释清楚,这种涨薪是否与社会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是否考虑到了其他群体的感受。
长期制度的建设: 涨薪不应该是一次性的“大动作”,而应该是一个长期、动态调整的机制,能够根据经济发展、物价水平、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进行适时调整,保持公务员工资的相对稳定和竞争力。
职业精神的呼唤: 无论涨不涨薪,公务员作为公共服务者,其核心价值在于奉献、担当、廉洁。薪酬的提升,是为了更好地支持他们履行职责,而不是让他们忘记初心。

总的来说,公务员大幅涨薪,从吸引人才、提升效率的角度看,有其必要性。但同时,它也牵扯到财政负担、社会公平、民众感受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要做出一个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决定,并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需要政府在政策制定上做到充分的论证、公开的沟通,并且要有配套的改革措施,比如绩效考核的完善、财政的合理规划,以及对社会公平的周全考量。否则,简单粗暴的涨薪,很可能适得其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苦逼基层一线公务员,看到一些答案实在受不了了。特别是看到连我爱戴的

@负二

先生和

@姬轩亦

先生都受到蒙蔽。 在下就不怕丢脸摆出工资条,和广大群众一起算一笔加减乘除吧。先上图

屌丝利器某米手机,效果一般大家见谅了(嗯,是的我确定不是在黑雷某,也确定不是没钱才用它,真爱,大家懂得)。

这是我所在华东某经济大省某经济居前列地级市某典型市直部门某部门的某科长、副科长、主任科员2014年12月份工资条。 需要说明几点,此外有疑问争论不会回复,我不是来吵架的。1、此答案仅用于作答本次公务员涨幅到底有多少,不讨论公务员工资是高是低、是否有所值。2、这么丢人的工资,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不要逼我匿名啊亲。3、我们所有收入确实就是这些,真的是这些,真的真的是这些,小城市房价4000—9000每平。

我们就以第一份工资条,一参加工作21年不高不帅敦实憨厚某科长为例,他的工资具体包括:

正科实职的 职务工资510,级别工资627(按照2006年《公务员级别工资档次对照表》这个数对应的是21级四档),这是中央财政发放,全国同公务员公务员都是这个价。 工作性津贴987,生活性津贴1481,住房补贴901.3,这是市财政发放,与各市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状况相关,每地不同,这个数在我省大概中等水平(呜呜,说好的位居前列呢%>_<%)。 他的应发工资为4506元(是的那0.3元四舍五入木有了)。

扣发项包括:养老保险26元(是的我们也交养老保险!虽然木有养老账号,所以我也不知道这钱去哪了),医疗保险30.78元,个人所得税22.55元(能体会工作四年后工资第一次超过个税起征线时的心情么,激动激动咱也是纳税银咧)合计79.33元。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图中所显示住房公积金197.8元,2015年调整了比例,个人部分从4%提高到12%。(刚刚咨询了财务科,因为刚刚调整,工资系统还没有更正,所以在工资条上还是原来数字,但实际上已经按最新比例扣钱),这一块为541.7元

那么,这位科长的实(dao)发(shou)工资为:4506-79.33-541.7=3884.97≈3885元

好了,按照网上流传的国务院2015年3号文件,这次某科长大人涨了多少工资呢?

正科实职工资860元,涨350元(60%哦亲);级别工资21级四档1426元,涨799元(翻倍哦亲),共计1149元

那某科长大人还得扣除哪些工资呢?按照文件规定,正科相应减少规范性津贴补贴330元(实际是把地方发的这一块由国家承担了)

大家又要问了,减去这些还有819元呐,某科长大人还能喝茶上网每月还有4704块大毛入账,想想烈日下劳作的农民伯伯工地搬砖的民工哥哥,除了*中*央国*院谁还会有这么宽广的胸怀?(是的我终于忍不住吐槽了!(๑ŐдŐ)b)

伴随这次张公子(O(∩_∩)O)来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既然要算账,怎么也不能把这块拉下吧。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23日审议了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将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报告称,按照中央部署,有关部门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已经拟订了改革方案,并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
  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一个统一”,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
  “五个同步”,即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随着改革方案公布,中国养老“双轨制”正式终结,近四千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告别“免缴费”时代,开始按工资的8%缴纳养老保险,按工资的4%缴纳职业年金。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待遇是否下降?工资水平是否会上涨?企事业职工“待遇差”是否会缩小?并轨的钱又从哪里来?一系列问题引发关注。

那么问题来了?扣除养老保险改革后的缴费部分,某科长大人这次到底涨了多少呢?

应发工资5655元—{(12%养老保险+4%年金+12%住房公积金)*5655}—79.33=4264.03≈4264元(%>_<%又四舍五入掉三分)

某科长本轮张公子4264-3885=379元。


那么问题又来了,上图哪张工资条是答主的呢?O(∩_∩)O


这里添加回复某位知友的评论,作为对一些评论的回答:

公务员里确实有混天熬日的,但是基层公务员真心苦逼,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我们也是百姓,也是群众,只是想本分干活、努力工作,拿到自己应得的报酬养活老小。

但是,从特定角度来说,有时候基层够公务员甚至是处在更弱势地位的,比如如果一个公司十年基本不涨工资(2003——2013,加班从没有加班费(2008年奥运会全年无休,是的全年),涉及到终身利益的养老制度改革说改就改(我们也觉得应该改,但好歹也征求一下当事人意见啊).

是的你可以说不想干辞职啊,谁让你依附体制啊之类(现在这些话随便谁都张嘴即来了)。但是这些活总得有人干吧?最好还是靠谱的人干不是?更有那些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几十年,比如我的科长,他的所有知识结构、技能培养都是围绕所从事的这一领域来的,或者说他已经被体制同化,成为这个庞大机构中的一部分,他的存在和工作本身也对国家对社会对百姓有益,非得逼着人家不干了,干不了了,才是双赢多赢?

最不理解是,我上学读书考试入仕不贪不懒不推拿卡要,认真负责工作只是想拿到应得的工资也有错?为什么到某些人(

@麦克信田

)眼里反而成了你馋你懒你们这些蛀虫怎么还不去死?(这里不是说您)。

亲,难道真的只有那些工资基本不用的人(可往往是红 官 富 二代们)上位,才是你所期望的?

user avatar

基本工资涨几百,津补贴扣几百,加上缴纳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来回一算还少了50块。期待了半天,白热闹一场。

末了还天天被惊呼 公务员又掌权又给自己加工资!涨薪60%!企业基本工资怎么不涨!纳税人高薪养狗!

这是不是叫婊子没做成,牌坊倒被拆了?

user avatar

我发现很大一批网民的观点都是:

鼓励政府发福利,反对政府涨工资,责骂政府不作为。

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逻辑自洽的。

钱都给你,自己啥也不拿,然后还得给你干活,这是政府还是你家奴隶?


公务员涨薪即使不放在社保并轨这一措施之下来看,也是一件好事,既然要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政府执政能力,不涨薪显然不可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公务员大幅涨薪”的消息,我的脑子里立刻冒出好几个层面的想法,这是个挺复杂的事儿,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首先,从“为什么”的角度看,可能有哪些原因? 人才吸引与保留: 这是最直接的理由。如果公务员工资待遇长期偏低,或者跟不上社会平均水平,很容易导致优秀人才不愿意进入体制内,或者在职人员流.............
  • 回答
    阅文股票的近期表现确实让不少投资者感到焦虑,而网上关于阅文的讨论也呈现出一种一边倒的态势,大多是负面评论。在这种背景下,阅文在公众号发布的回复,自然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更深入的解读和讨论。要理解阅文昨晚在公众号的回复,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去分析:1. 回复的“时机”与“背景”: 市场情绪.............
  • 回答
    .......
  • 回答
    大学生四年,毕业考上公务员,这事儿说起来,有太多可以说道的了。别看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里面包含着多少规划、多少努力、多少无奈,以及多少不确定性。首先,这是一种非常明确且普遍的人生规划。 很多家庭,特别是咱们中国家庭,对于孩子的未来,总希望有一个“稳定”的着落。公务员,在很多人眼里,就是稳定职业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啊,问得可太实在了。这不就是我们很多人当下都在面对的现实嘛?父母眼里的“铁饭碗”,尤其是教师、医生、公务员这仨,那可是心尖尖上的宝贝疙瘩,更是成了相亲市场上绝对的香饽饽。这现象怎么看?嗯,得从几个维度细细掰扯掰扯。一、父母那一辈的价值观念烙印:安全感高于一切首先,得理解咱们父母那一辈人经历了.............
  • 回答
    这事儿吧,放在哪个单位都挺让人琢磨的。成都这家建筑公司这么一出,员工在群里问了问年终奖的事儿,结果呢?禁言不说,还给部门设置了“限流”操作,不能随便走了。你说这事儿,怎么看?首先,咱们得承认,公司管理有公司的规矩。 员工在公司大群里公开质疑年终奖,这个行为本身确实有点“不合时宜”。尤其是在一些讲究层.............
  • 回答
    大连劳动公园地标大足球起火事件,是一个令人痛心和关注的事件。作为一个标志性的城市景点,它的焚毁不仅是物理上的损失,更触动了许多大连市民和游客的情感。以下是对该事件的详细看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事件本身及直接影响: 标志性建筑的损失: 大连劳动公园的“大足球”是这座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是许多人.............
  • 回答
    浙江大学公众号《浙大学子网课学习桌》一文:一场关于学习、生活与“新常态”的观察与思考浙江大学公众号近期发表的《浙大学子网课学习桌》一文,如同一面小小的镜子,折射出疫情常态化下,高校学子学习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关注和讨论。这篇文章,与其说是一篇简单的展示,不如说是一份关于“新常态”下.............
  • 回答
    “996.icu”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GitHub上,像一颗在沉默的角落里被点燃的火种,迅速蔓延,烧到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各个角落。它不仅仅是一个链接,更是一个标签,一个用来概括许多打工人在高强度、长时间工作模式下身心俱疲的缩影。而现在,据说国内许多大公司都在拦截对这个项目的访问,这种行为,在我看来,.............
  • 回答
    Yamy公司会议录音曝光,以及徐明朝在员工大会上公然羞辱Yamy的事件,确实引发了轩然大波,也触及了职场权力关系、个人尊严、以及公司文化等多个敏感且重要的话题。这件事情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并非偶然,而是因为它暴露了一些在许多职场环境中普遍存在但常常被掩盖的问题。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事件的经.............
  • 回答
    美国税改(即《减税与就业法案》)于2017年底通过,对美国企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税改的核心内容是将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5%大幅降低至21%。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尤其是在税改通过后,许多大型公司纷纷宣布发放一次性奖金、提高最低工资、增加员工福利以及追加投资等行为。要理解这些行为,我们需要从税改.............
  • 回答
    .......
  • 回答
    深圳健牧跑团成员在公共体育馆对中学生大吼“跑得慢挡道”这一事件,从多个角度来看都存在一些问题,也引发了关于公共空间使用、群体相处以及个人行为规范的讨论。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看法:一、 事件本身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事件描述: 根据描述,事件发生在公共体育馆,这是一个为公众提供运动健身的场所。深.............
  • 回答
    .......
  • 回答
    肖战粉丝号称整理17万抵制者名单并发送给各大公司的行为,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事件,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解读。事件的背景和经过(基于公开信息和媒体报道):1. “227事件”的余波与粉丝维护: 事件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20年初的“227事件”,当时一篇针对肖战粉丝创作的AO3文章,因涉及对肖战.............
  • 回答
    王兴关于“共同富裕”的表态,以及将美团名字解读为“一起更好”,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互联网巨头们在时代的洪流中,如何理解和回应社会对他们角色的期待,以及如何为自己的企业注入新的价值和使命感。这不仅仅是一个公关话语,更是对企业基因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战略性定位。王兴的“共同富裕”与美团的“一起更好”“.............
  • 回答
    “北京大妈挤公交车嫌让座慢,骂女孩外地来要饭的”这个事件,无疑触碰到了社会敏感的神经,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要深入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事件本身:一个令人不适的局部缩影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这是一个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发生的个别事件,但它以一种极端、令人不适的方式,折射出了一些社会现.............
  • 回答
    上海大妈公交拒戴口罩自称美国人事件,着实让人哭笑不得,也引发了不少关于个人权利、公共秩序、身份认同以及社会规则的讨论。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有代表性的。首先,咱们得捋清楚这事儿的大背景。当时上海乃至全国,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公共交通作为人员密集场所,戴口罩几乎成了不成文的规定,也是为了大.............
  • 回答
    “大帅币”与美龄宫:一次历史的回响与现实的碰撞沈阳盛京通公司最近推出的张作霖“大帅币”交通卡,无疑在城市生活中激起了一阵涟漪。这张卡片将近代传奇人物张作霖的形象与日常的交通支付相结合,试图在城市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搭建一座桥梁。然而,当我们将其与南京的美龄宫相提并论时,却能发现两者在历史语境、文化内涵.............
  • 回答
    这事儿要是传出去,那可真是能让人大跌眼镜,也绝对能成为公司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咱们来细掰扯掰扯,看大家会怎么想这财务总监。首先,从最直接的层面来说,这财务总监的行为绝对是越权且不当的。 权限问题: 公司里谁有权决定开除员工?通常是人力资源部门,或者更高级别的管理层,比如CEO、总经理,甚至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