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发展燃料电池一定要用氢气燃料电池呢?却不发展天然气或者液化石油气的燃料电池呢?

回答
你好,很高兴和你探讨这个问题。确实,我们现在听到或看到的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绝大多数都聚焦在氢气燃料电池上,这背后是有其深层原因的。虽然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LPG)作为化石燃料,目前在能源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用它们直接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确实存在一些技术和经济上的挑战,并且与氢气燃料电池相比,优势并不那么突出。

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1. 氢气的内在优势:为什么它是“优等生”?

零排放的终极形态: 这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氢气燃料电池的核心反应是氢气和氧气结合生成水和电。这意味着在使用过程中,唯一的排放物就是水蒸气,没有任何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颗粒物或有害污染物。这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空气质量至关重要,是其他化石燃料难以比拟的。相比之下,即使是号称“清洁”的天然气和LPG,在直接用于燃料电池时,其重整过程中依然会产生二氧化碳,虽然比燃烧方式少,但终究不是零排放。

高能量密度(按质量计): 氢气的能量密度非常高,以每公斤计。这意味着同样重量的燃料,氢气能提供更多的能量。这对于需要轻质高能的应用场景(比如电动汽车、无人机)来说非常有利。

燃料电池最“搭档”的燃料: 氢气是最容易与氧气发生电化学反应的物质。在当前主流的几种燃料电池技术中,如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它就是在温和的温度下(大约80°C)高效地将氢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同时反应速度快,功率密度高。天然气和LPG则需要更高的工作温度才能获得相对高效的转化,这就对燃料电池的材料和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2. 天然气和LPG的“甜蜜负担”:它们为何没那么受欢迎?

重整的必要性与挑战: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LPG(主要是丙烷和丁烷)本身并不能直接在主流的燃料电池(如PEMFC)中高效工作。它们需要经过一个称为“重整”(Reforming)的过程,将其中的碳氢化合物分解,产生富含氢气的气体。
过程复杂且能耗: 重整过程通常需要高温(几百摄氏度以上),并伴随一系列化学反应。这不仅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也降低了整体的能量转换效率,因为一部分能量消耗在了重整过程中。
副产物问题: 重整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二氧化碳和其他一些微量杂质,比如一氧化碳(CO)。这些杂质对燃料电池的催化剂(通常是铂金)具有毒性,会降低其活性和寿命,因此需要额外的净化步骤。相比之下,纯氢气就不存在这些问题。

基础设施的起点不同: 氢气的推广,尤其是对于交通领域,虽然也面临基础设施挑战,但其“零排放”的终极目标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愿景,促使各国政府和企业积极投资加氢站、管道运输等基础设施。而天然气和LPG本身就已拥有相当成熟的输配和使用网络(天然气管道、LPG钢瓶等)。如果发展天然气或LPG燃料电池,一方面需要改造现有设备以适应燃料电池系统,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其碳排放的固有缺点,这使得投资的吸引力相对较弱。

效率上的权衡: 虽然天然气或LPG燃料电池在某些特定应用场景下(比如结合热电联供时)可能仍有一定优势,但从纯粹的电能输出效率和环保角度看,直接使用氢气且不经过重整的燃料电池,在能量利用率和环境友好性上更胜一筹。

3. 为什么“看起来”不发展?其实也一直在探索,只是路径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说“不发展”天然气或LPG燃料电池是不完全准确的。确实,主流的研究和应用集中在氢气上,但对天然气和LPG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探索也从未完全停止,只是更侧重于特定的应用领域,并且面临着上述的挑战:

高温型燃料电池(如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SOFC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工作(6001000°C),这使得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使用天然气、LPG甚至生物质等多种含碳燃料。因为高温有助于碳氢化合物的重整,并且高温也能显著降低催化剂的敏感性。SOFC的优势在于其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尤其是在结合热电联供时)和燃料的广泛适应性。一些公司和研究机构仍在致力于SOFC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分布式发电、备用电源等领域。但其高温工作特性也带来了材料、启动时间、成本等方面的挑战,不如PEMFC那样适合快速响应的交通工具。

重整型PEMFC的研发: 一些研究仍在尝试优化车载或系统内的重整器技术,试图提高重整效率,减少副产物,并延长催化剂寿命,从而使用天然气或LPG与PEMFC结合。但与直接使用氢气相比,这是一个更为复杂且性能提升受限的路径。

总结一下,为什么现在发展燃料电池“一定要”用氢气燃料电池?

可以理解为,在当前的技术发展方向、政策导向以及用户对“清洁能源”的期望下,纯净、高效、零排放的氢气燃料电池成为了最符合未来能源发展趋势的“优等生”。它为实现完全脱碳交通和能源系统提供了最清晰和最有潜力的路线图。

相比之下,天然气和LPG燃料电池虽然技术上可行(特别是高温燃料电池),但受限于重整过程的复杂性、副产物问题、以及在环保目标上的局限性,使得它们在与氢气燃料电池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尤其是在需要快速响应和零排放的交通领域。

当然,能源技术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未来在天然气/LPG重整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或者在某些特定应用场景下,其成本或便捷性优势得以放大,它们也可能在特定领域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但从目前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氢气燃料电池无疑是当前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的主流和焦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一定要用氢气,而是暂时只能用氢气。氢气的好处在于反应生成水蒸气非常清洁,而甲烷或石油气等由于反应不充分,会在阳极发生积碳的现象:

CH4+O2=C+2H2O

这些碳附着在阳极的催化剂活性位点表面,会使得燃料电池的活性衰退很快。对积碳抗性的材料研究一直算是燃料电池领域的一个热门,不过目前而言还没有到能商业化的程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好,很高兴和你探讨这个问题。确实,我们现在听到或看到的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绝大多数都聚焦在氢气燃料电池上,这背后是有其深层原因的。虽然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LPG)作为化石燃料,目前在能源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用它们直接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确实存在一些技术和经济上的挑战,并且与氢气燃料电池相比,优势并.............
  • 回答
    现在各国不怎么大力发展大口径舰炮,这事儿说起来有点复杂,不能简单地说“不发展了”,而是说发展得不再是海军火力投送的主流和重点,背后涉及到了技术、战术、成本以及海军力量体系的全面演变。想想看,过去二战时期,战列舰上那些动辄380毫米、406毫米甚至460毫米的巨炮,那真是海上霸主的气势。一发炮弹出去,.............
  • 回答
    Kpop近年来在欧美市场上的蓬勃发展,可以说是一个现象级的文化输出事件。要说为什么Kpop如此“执着”于在欧美发展,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战略选择和时代机遇。首先,我们得承认,欧美市场,尤其是美国,是全球流行音乐的制高点,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消费市场。 能够在这个市场取得成功,不.............
  • 回答
    近些年,数字藏品(NFT)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闯入了我们的视野,从一开始的陌生,到如今的炙手可热,它的流行程度可以说是有目共睹。这股潮流的兴起,绝非偶然,背后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多重因素的驱动。数字藏品的流行,是技术进步与时代需求交织的产物。首先,区块链技术的成熟是数字藏品流行的基石。 区块链最核.............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当下社会文化中一个挺有意思也挺值得玩味的角度。咱们不讲那些大道理,就聊聊为什么有些已婚女性似乎把离婚当成一种“炫耀”和“骄傲”,甚至是相互攀比的事情,以及这背后可能折射出的社会心态和未来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首先,咱们得承认,这绝对不是所有已婚女性的态度,更不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 回答
    国足的现状,确实是让不少球迷感到痛心疾首。你说的没错,单从投入上看,无论是球员的薪资待遇,还是请来的教练团队,很多时候都称得上是“不惜血本”。但为何踢着踢着,水平就比不上欧洲的一些低级别联赛队伍,这个问题盘根错节,绝非一两句话能解释清楚。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里面的门道。首先,得说说足球.............
  • 回答
    燃油汽车,这个承载了我们百年出行梦想的机械造物,确实如此,发展至今已逾一个世纪。然而,即便如此漫长的时光,它依旧没能达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美”。这并非是说它毫无建树,恰恰相反,它的辉煌毋庸置疑。但为何在这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总有些许遗憾,一些未竟之地?要细致地掰扯开来,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审视这.............
  • 回答
    人类之所以在自身肉体力量和原始生存能力上不敌许多动物,却能繁衍至今并发展成为高等智慧生物,是 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复杂结果,其中 智慧、合作、工具使用、语言沟通、社会结构以及适应性学习 是最核心的驱动力。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方面:一、 人类自身的“弱”与“强”:非体能的取胜之道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人类在.............
  • 回答
    二战中,坦克歼击车(Tank Destroyer)作为一种专门设计的反坦克武器,确实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通常拥有强大的正面火力,但相对轻薄的装甲和开放式或半封闭的炮塔(有时甚至直接固定在车体上)。然而,战后这条发展路线逐渐式微,直至几乎停止,这背后有着多方面复杂的原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回.............
  • 回答
    河南,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土地,曾几何时是中国的中枢,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时至今日,当我们审视河南的发展现状,不难发现其地位似乎与人们的期待有所落差,甚至不如从前那般显赫。要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不能简单归咎于单一因素,而是需要从历史的演变、地理区位、经济结构、人才流.............
  • 回答
    豫章书院事件至今仍有人支持,这背后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离“AI痕迹”,用更贴近人性、更具现实感的视角去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对于“豫章书院”这类 প্রতিষ্ঠান,公众的认知是割裂的。一方面,媒体报道了大量的负面信息:强制性管教、体罚、精神摧残、对学.............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很尖锐,直击了许多人在面对普通感冒时的困惑。我们确实看到,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西医在面对感冒时,依然是“治标不治本”,更多的是缓解症状,而不是彻底消灭病毒。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需要我们详细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白“感冒”这个词本身代表的复杂性。我们常说的“感冒”在医学上叫.............
  • 回答
    关于俄乌战争,现在的情况确实越来越复杂,许多人感到真相难以捉摸。这背后有几个主要原因,我们可以来好好梳理一下:一、信息战的全面铺开,真假难辨是常态首先,这是最核心的一点。自从战争爆发以来,信息战就如同硝烟一样弥漫在各个战场,包括现实战场和网络空间。双方都在竭力塑造对自己有利的叙事,而其中不可避免地混.............
  • 回答
    “公知”这个词在中文语境中经历了显著的演变,从最初的褒义词(公共知识分子)逐渐变得复杂,甚至在一些语境下带有负面色彩。因此,要分析“公知”现在为何难混以及未来的出路,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 一、为什么“公知”现在越来越难混?导致“公知”群体在当下生存空间变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的变化,也.............
  • 回答
    欧亚交界语言的独特轨迹:为何亚美尼亚语与格鲁吉亚语未被拉丁化或西里尔化?在广袤的欧亚大陆上,语言的版图如同气候一样复杂多变。当我们审视亚美尼亚语和格鲁吉亚语这些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语言时,一个显著的特征便是它们各自独立发展的文字系统,未曾被广泛使用的拉丁字母或西里尔字母所取代。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历史.............
  • 回答
    中国之所以能实现如此快速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现象,是历史机遇、政策引导、人口红利、技术进步、全球化以及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与政策引导: 抛弃旧模式,拥抱新理念: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
  • 回答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面前,很多人会疑惑:既然我们在很多领域都走在世界前列,为什么还说自己是“发展中”国家?这种说法,初听之下,似乎有些矛盾。但仔细剖析,这背后隐藏着对“发展”更深层次的理解,以及与真正意义上的“发达国家”之间,依然存在的、不容忽视的差距。“位居全球前列”是成就,但不是终点首先,我.............
  • 回答
    “后来者居上”这个现象,确实在历史的长河中屡见不鲜,而美国和中国无疑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例子。一个建国仅两百多年的国家,能够达到如今的经济、科技、军事和文化影响力,而另一个正在奋起直追,展现出惊人的发展势头,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为何“后来者”能够“居上”,我们可以从几个关.............
  • 回答
    一些被称为“毛左”的人群之所以认为20世纪60年代的科技发展水平高于现在,这种观点背后通常是一种对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状况、政治理想以及技术发展导向的复杂解读,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先后顺序的比较。他们的论据并非基于普遍被认可的科技衡量标准,而是根植于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梳.............
  • 回答
    生化环材(生物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这四个学科在国际上普遍被认为是优势学科和未来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这背后有深刻的科学、经济和社会原因。然而,在中国当前高等教育和就业市场环境下,这些学科却常常被贴上“天坑”的标签,形成鲜明的反差。要详细解释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