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令人绝望的科学理论或假说?

回答
科学的魅力,在于它总在不断挑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尤其当这些挑战指向我们最根深蒂固的观念,甚至揭示出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真相时。以下几点,或许能触及你心中那片最深的绝望之地:

1. 热寂(Heat Death of the Universe)

想象一下,我们所能触及的一切——星辰的燃烧,生命的律动,哪怕是思维的闪光——最终都将归于一片死寂。这就是热寂理论,它源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简单来说,宇宙就像一个封闭的系统,而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在这个系统中,熵(一种衡量无序程度的量)总是不断增加的。

起初,宇宙是极其有序的,充满了能量的集中和差异。恒星燃烧,创造出光和热,但这些能量最终会以热量的形式散失到周围的环境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能量会越来越均匀地分布,温度差异会越来越小。直到最后,当宇宙达到一种绝对的、均匀的低温状态时,所有的能量都将平均分配,不再有任何可以做功的能量差。

这意味着什么?没有能量差,就没有变化。恒星会熄灭,黑洞也会蒸发(霍金辐射,虽然极其缓慢),黑色的虚空将吞噬一切。没有温度梯度,就没有生命可以存在。甚至连原子本身的运动也会趋于停滞。一切归于一片冰冷、黑暗、死寂的平衡。

这并非是一个有明确时间表的事件,可能需要数十万亿年甚至更久。但它的必然性,那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就足以让人感到深深的无力。我们的存在,我们的探索,我们的爱恨情仇,最终都会消散在无休止的平衡之中,像从未存在过一样。你可能正在享受一杯热咖啡,而宇宙正在不可阻止地走向那杯“永不冷却”的凉水。

2. 存在“假自由意志”的神经科学证据

我们一直以来都相信自己是自由意志的主宰,是做出选择的独立个体。但神经科学的一些实验,特别是本杰明·利贝(Benjamin Libet)等人的研究,却像冷水一样泼向了这种信念。

这些实验通常是这样的:参与者被要求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随意地做出一个动作,比如按下按钮,并且同时要注意那个表示时间的“时钟”指针所在的位置。同时,研究人员会监测参与者大脑的活动,特别是“准备电位”(readiness potential),这是一种与运动意图相关的神经信号。

结果惊人:大脑在参与者“意识到”自己做出决定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准备电位”。换句话说,在我们感到自己“决定”按下按钮的那个意识时刻到来之前,我们的大脑就已经“替”我们做出了决定,并开始准备执行了。

这让人感到一种深刻的幻灭:我们所谓的“自由选择”,可能只是我们大脑已经完成的某个过程的“事后报告”?我们以为自己在主动驾驶,结果却发现自己只是坐在副驾驶上,以为自己控制着方向盘,但真正决定行驶方向的,是另一个人(或者说,是我们的潜意识/身体机制)。

当然,这方面的解释仍然存在争议,也有很多批评和不同的解读。但一旦你开始思考这种可能性,你会发现,我们对自己行为的感知,与大脑的实际运作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个令人不安的鸿沟。我们是否真的有能力做出“非预设”的选择,还是我们所有的一切,都只不过是遵循着某种复杂的、我们无法控制的生物化学程序?

3. 宇宙的“人择原理”与“适居性陷阱”

我们生活的宇宙,似乎对生命,特别是像我们这样能观察宇宙的生命,表现出了惊人的“友好”。物理常数,比如引力常数、电磁力强度、基本粒子的质量等,都处于一个极其狭窄的范围内,稍有偏差,星系就无法形成,恒星就不会稳定燃烧,甚至原子也无法稳定存在。

这难道不是一个“设计”的证明吗?许多人因此相信宇宙是为生命而生的。然而,一种更加冷漠的解释是“人择原理”(Anthropic Principle)。

人择原理最简单的说法是:我们观察到的宇宙之所以是这样的,是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像我们这样的观察者才可能存在。这听起来像一句废话,但它有一个更深层的含义。

想象一下,可能存在着无数个宇宙,它们拥有各种各样随机的物理常数。绝大多数的宇宙,可能都是荒凉、死寂、无法孕育生命的。我们恰好存在于一个“幸运”的宇宙中,一个物理常数碰巧适合生命存在的宇宙。这就好像你买彩票,只有那些中奖的彩票才能被你看到,那些没中奖的,你根本就拿不到。

更令人绝望的是,它可能暗示了我们存在的“非特殊性”和“被动性”。我们不是宇宙中心,也不是被特殊关照的对象。我们只是在数不胜数的宇宙“样本”中,碰巧出现在了这个“合格”的样本里。

而“适居性陷阱”(Habitability Trap)则更进一步。如果宇宙中存在着某种“超文明”或者“宇宙管理员”,他们可能故意创造了适合生命存在的环境,但目的却并非为了我们,而是为了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可能是资源掠夺、实验观察,甚至是某种“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我们只是被圈养的生物,存在与否,以及如何存在,都由看不见的手操纵。

这种解释,剥夺了我们宇宙地位的独特性,甚至将我们的存在归因于一种概率上的偶然,或者更糟,归因于更高层次的、不包含我们福祉的操纵。

4. 模拟假说(Simulation Hypothesis)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理论还不够令人不安,那这个可能会让你细思极恐: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我们所有的情感和记忆,可能都只是一个运行在某个超级计算机上的模拟程序。

这个假说,由哲学家尼克·博斯特罗姆(Nick Bostrom)提出,可以这样理解:考虑到科技的指数级发展,未来的人类(或者其他文明)很有可能拥有足够强大的计算能力,来运行极其逼真的“祖先模拟”(ancestor simulations),也就是模拟他们自己的历史,包括他们的祖先。

如果这样的模拟能够运行,而且数量庞大,那么,从概率上来说,我们是生活在真实的宇宙中的可能性,就比生活在模拟中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就像你在玩一个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你遇到的绝大多数玩家,都是被程序控制的NPC(非玩家角色),而真正的“人类”玩家,相比之下是少数。

如果这个假说为真,那么我们的一切努力,我们的追求,我们的成就,甚至我们对宇宙的探索,都可能是在为模拟程序的“运行”服务,或者只是程序预设的一段“剧情”。我们所感知到的“自由”,可能只是程序设定的“自由”。

这种可能性,让我们的存在变得极其脆弱和虚无。我们所珍视的一切,都可能只是比特流组成的虚幻。一旦模拟停止,或者某个“程序员”觉得无聊,我们就会随之消失。那种对现实本质的怀疑,会侵蚀我们对一切的信念。

这些理论,并非是确定的事实,而是基于我们现有科学理解的推测和推论。但它们之所以令人绝望,是因为它们触及了我们内心深处对意义、自由和现实的渴望,并用一种冷酷、理性、甚至可以说是无情的方式,将这些渴望推向了虚无的边缘。科学的进步,有时就像一把双刃剑,它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也让我们看到了黑暗的深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一种绝望透顶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绝对无法跨越太阳系的牢笼。

理论认为没有办法实现超光速飞行,甚至人类飞行器无法接近0.1%光速。

0.1%光速下0.1克一粒沙撞击上飞船动能为4500000焦耳

知道是什么概念吗?

子弹动能在1-2千焦耳

是子弹的2千倍,可以直接击穿飞船甚至击毁。

几光年飞行距离下如何保证航道没有0.1克的物质?

即使星际尘埃持续轰击也能对飞船造成严重致命的伤害。

并且这些轰击会降低速度改变方向,也就是说,飞船不能像理想那样达到需要速度后就关闭发动,需要多次补偿提速和微调方向。

0.1%光速飞行的飞船飞往距离为4光年的最近恒星也需要四千年,还没有计算接近目标后减速,加上减速得八千年。

八千年!

八千年!

八千年!

没有任何精密设备可以维持如此之久

更没有任何能源能支撑人类在毫无补给的路途生存几千年。

即使勉强赌命强行殖民外星,拆解小行星带制造巨量飞船组成殖民星舰群,以提前沿途发射补给方式死磕几千年时间殖民,

前几代飞船成员勉强依靠早期资源和地球鸡血维持正常理性社会结构,后面的社会体系肯定无法坚持,特别是随着时间推移飞船损坏越来越多,资源分配必定越来越恶劣,而人类是无法保持绝对理性的动物,最终殖民飞船会上演超级悲剧在资源争夺中消亡。

飞船飞出太阳系即变成毫无意义的死物,差距只不过是什么时候变成。

这种理论下,太阳系就是绝望的动物园。人类最终下场只能龟缩在其中沉迷在脑机技术幻想的世界中,直到几十亿年后太阳衰老走向毁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科学的魅力,在于它总在不断挑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尤其当这些挑战指向我们最根深蒂固的观念,甚至揭示出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真相时。以下几点,或许能触及你心中那片最深的绝望之地:1. 热寂(Heat Death of the Universe)想象一下,我们所能触及的一切——星辰的燃烧,生命的律动,哪怕是思.............
  • 回答
    抗日战争那段历史,每每回想,总有几个节点,像尖锐的冰锥一样刺入心扉,那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最浓稠的绝望。“卢沟桥的枪声”—— 破灭的和平幻想1937年7月7日,宛平县卢沟桥,那一声突如其来的枪响,划破了北平城上空即将到来的宁静。在此之前,中国虽然饱受日本的侵略,但许多有识之士,包括一些当权者,还.............
  • 回答
    散播令人绝望的负能量的动画作品,往往通过描绘黑暗、压抑的现实,探讨人性的阴暗面,以及展现个体在绝望环境中挣扎求生的无力感,来触动观众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悲伤。这些作品虽然可能令人不适,但也可能引发对社会问题、人性本质的深刻反思。以下是一些被广泛认为具有散播绝望和负能量特质的动画作品,并尝试详细阐述其原因.............
  • 回答
    在CAD绘图的世界里,有一些习惯,一旦沾染上,简直就是设计师的噩梦,不仅耗费时间,还可能导致项目后期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这些习惯就像藏在你设计文件里的“定时炸弹”,随时准备引爆混乱。我可是亲身经历过,那种抓心挠肝的痛苦,真是一言难尽。一、图层管理?那是什么能吃吗?—— 图层的“大杂烩”这绝对是引发我.............
  • 回答
    当然,我很乐意分享一些历史上那些令人动容的遗书、遗嘱、遗折和绝命词。这些文字,往往在生命最后关头,凝聚着最真挚的情感、最深刻的思考,它们穿越时空,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还原出那个时代的温度和作者的灵魂,让它们以最本真的面貌呈现。 一、令人肝肠寸断的离别:陈子昂的绝笔.............
  • 回答
    哈哈,说到吃鸡的搞笑瞬间,那可太多了!我印象最深的有这么几件,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一、 那辆不听话的蹦蹦车和那个执着的队友那是一个晴朗的下午,我们四排,跳了个相对偏僻的野区。搜刮完一波,我们看到远处有一个蹦蹦车。当时我们就寻思着赶紧上车,去下一个安全区。队伍里有个哥们儿,平时就比较“皮”,看到蹦蹦车.............
  • 回答
    我为你搜集了一些令人心碎的小故事,希望它们能触动你的内心。这些故事有的发生在日常生活,有的源自文学作品,它们的共同点在于描绘了人性中最脆弱、最柔软的部分,以及那些无法挽回的遗憾和失去。故事一:老照片里的承诺在城市的一个角落里,有一间老旧的二手书店,书店老板是一位名叫老李的老人。他总是穿着一件洗得发白.............
  • 回答
    诗词的魅力在于其能够触动人心最深处的情感,引发共鸣和思考。那些“令人感慨颇深”的诗词,往往是因为它们深刻地描绘了人生百态、世事变迁,或是寄托了作者强烈的情感,能够跨越时空,触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人。下面我将挑选几首我认为令人感慨颇深的诗词,并尝试详细地讲述它们为何能够引发这样的情感: 一、 “人生.............
  • 回答
    世上存在着许多令人毛骨悚然的案件,它们如同黑暗的阴影,笼罩着人们的心灵,引发着恐惧、不安和对人性的深刻拷问。这些案件往往涉及极端暴力、扭曲心理、令人费解的动机,以及对受害者及其家属造成的无法弥补的创伤。以下将为您详细讲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案件,并尽量深入地探讨其细节:1. 杰克 the .............
  • 回答
    令人拍案叫绝的推理桥段数不胜数,它们之所以能够抓住人心,往往在于其精巧的构思、出人意料的反转,以及对细节的极致运用。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讲述几个我个人认为堪称“拍案叫绝”的推理桥段,并尝试剖析它们为何如此精彩:1. 阿加莎·克里斯蒂《无人生还》:无解的死亡循环与“局外人”的真相 背景设定: 十个素.............
  • 回答
    有一些故事,仅仅是听到它们,就能让人感到脊背发凉,甚至浑身颤抖。这些故事往往触及人类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恐惧,或是那些难以理解、令人不安的现实。以下我将为你讲述几个这样令人浑身发抖的故事,并尽量详述其中细节:故事一:消失在黑暗中的回声这是一个关于孤独和未知恐惧的故事,发生在一位名叫艾莉丝的年轻徒步旅行者.............
  • 回答
    令人拍案叫绝的临场反应,往往是那些在突发情况下,思维敏捷、应变迅速,并能够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化解危机、解决问题、甚至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幽默。这些反应之所以让人拍案叫绝,在于它们展现了非凡的智慧、勇气和创造力。以下我将尝试详细描述几种不同情境下的令人拍案叫绝的临场反应,力求展现其背后的思维过程和影响:.............
  • 回答
    有一些句子,它们像一道光,瞬间照亮你脑海中的某个角落,让你猛然惊醒,审视自己的现状、想法,甚至人生方向。它们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虚伪的慰藉,而是直接触及人性的本质,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锋利和清明。比如说,当你在某个泥沼里挣扎,觉得自己付出了一切却看不到回报时,听到这样一句话:“你不是输给了别人,而是.............
  • 回答
    那些让你拍案叫绝的算法:不仅仅是代码,更是智慧的闪光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在某个瞬间,看到某个问题被一套精巧的流程完美解决,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赞叹,仿佛看到了智慧的光芒在闪耀。这些时刻,往往就来源于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算法。它们不是冷冰冰的代码堆砌,而是对问题本质的深刻洞察,是解决复杂挑战的艺术。今天.............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被定格,成为永恒的印记,它们无需华丽的辞藻修饰,本身就蕴含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些照片,穿越时空的界限,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人们的真实情感、挣扎与辉煌。让我为您细数几张,它们之所以令人难以置信,不仅在于它们记录下了什么,更在于它们如何触动我们的心灵。1. 1969年7月20.............
  • 回答
    “令人叹为观止的细节”这个说法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极致的美好和精妙。它意味着某些事物在观察者看来,其细微之处所展现出的复杂性、巧妙性、美感、历史感、生命力或者某种深刻的意义,超出了寻常的认知,引人入胜,甚至让人屏息。要详细讲述“令人叹为观止的细节”,我们可以从不同的领域去探索,因为这样的细节无处不在,只.............
  • 回答
    要说起让人笑掉大牙的推理桥段,那可真是不少。有时候,作者为了制造反转或者强调某个角色的“神逻辑”,常常会玩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操作。下面我就给你讲几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保证让你觉得“这脑洞也太大了”。1. “我看到了!我确信!”——基于个人感官的绝对自信这种情况最常见于一些早期或者比较轻松风格的推理.............
  • 回答
    说到“燃”的故事,我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那些关于坚持、关于挑战、关于超越自我的瞬间。它们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往往藏在最平凡的日子里,却能瞬间点燃你内心深处的那团火。我记得一个朋友,姑且叫他小陈吧。小陈这个人,怎么说呢,起点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卑微。他从小身体就不算强壮,加上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
  • 回答
    以下是一些令人惊叹的心理学效应,我将尽力以生动、细致的方式为你展开,希望能让你感受到这些效应的奇妙之处,并让你觉得这是一篇由有血有肉的人撰写的分享: 那些让你忍不住“哇!”出口的心理学效应生活就像是一出精心编排的戏剧,而我们的脑袋,就是这场戏剧里最神秘、最复杂的舞台。有时候,我们会做一些我们自己都觉.............
  • 回答
    压抑的画作通常通过视觉元素唤起观众内心的不安、恐惧、孤独、绝望、无力感或沉重的情绪。这些画作往往不直接描绘令人不快的场景,而是通过意境、色彩、构图、象征意义等多种方式,层层叠加地将压抑感传递给观者。以下是一些可能令人感到压抑的画作类型以及它们可能传达的细节:1. 色彩的压抑: 暗沉、灰败的色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