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就看完了极客湾的魔改视频,这个视频在我心目中已经可以与几年前“爱否水冷魅族”还有去年的“贴吧萝卜散热”并称三大“散热整活”。
先不说结论,这个视频本身确实是非常的硬核,这才是一个“极客整活乐子人”能做出来的事。
极客湾为了实现骁龙855“敢越级”的表现,先后加装了1万毫安大电池和4cm的大风扇,并且进行了删除温控、超频等等措施。
这一通操作下来,在不考虑风扇功耗的情况下,实测这款魔改小米9在WIFI情况下原神体验做到了与小米12Pro几乎持平,在流量情况下魔改小米9做到了吊打众生,尤其是8G1。(因为魔改小米9为4G,别的手机需要平衡5G模块的功耗。)
很多人看完不禁感慨“这个8G1就是逊啊,连自己小弟都打不过!”实际上相比于“辱8逊”,这个视频更多的在于表达一款Soc在解除封印之后放开了跑的真实情况,即一款Soc真正的上限,说的再通俗一些就是PC圈子经常进行的“超频”操作。
极客湾这是个妥妥的炫技+整活儿视频。
虽然在部分场景下吊打了众生和自己大哥,魔改小米9的代价也非常之大,整机来到了300g,厚度也达到了2cm,这玩意儿哪里是人能用的嘛!去整个平板不香吗?
大家都想要一个冰凉且性能好的Soc,目前来说手机上没有任何一款Soc能满足这一点。因此与其在这里整活,不如提前备一个散热背夹吧。
最后,有人好奇问为什么极客湾会选择骁龙855?其实骁龙855也是挺传奇的一颗Soc,骁龙官方对其先后经历了多次换皮移植。比如针对轻薄笔记本的骁龙8cx,以及目前车机上最先进的骁龙8155,我个人觉得骁龙855应该算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颗Soc。
拜托不要用这种假标题。人家up主用的只是干翻,没说帧率远超。
视频中超频加外置散热的原神帧数也是接近12pro的8gen1,什么远超,是想说39远超42还是50远超55?再说原神这种锁60帧的游戏,无论怎么干,两台机子之间都不可能帧率远超。
这个魔改自然比较硬核,毕竟把一个以轻薄为目标的小米9手机,改成了比折叠屏还厚,重量比折叠屏还重的巨无霸,终于达到了想要的性能提升。这种设计显然只适合笔记本或者台式机。其实这个视频无非证明了骁龙芯片放到笔记本或者台式机上还有进一步提升性能的空间而已。这个大概跟M1一样有潜力。
至于为什么选择855?因为小米9是一款4G手机,它跟现在的5G手机比起来天然的有功耗优势。这其中吹嘘功耗的部分其实是用4Gvs现在手机的5G得来的。
昨天在B站看了极客湾这期视频,节目效果相当不错。
说实话我一开始是当个乐子看的,毕竟骁龙888和骁龙8 Gen 1连续两代摆烂,数码圈都已经知道了。
以至于视频评论区有高赞吐槽:各大UP主变着花地从不同角度论证骁龙8gen1是个垃圾。
但是视频看下来,还是感觉有不少细节值得挖掘:
散热决定性能释放,这点大家都很清楚。
主流品牌的手机散热绝大多数本质上是被动散热,的确有一定效果,但基本上都比较有限。
而极客湾将长宽4cm,高1cm,功耗高达10W的风扇散热器直接怼到手机主板上,这配置对手机来说堪称丧心病狂。
风扇体积姑且不提,光是10W的功耗估计也就只有极客湾改造的超大电池才能负担得起。
极客湾的改造直接去掉了后置摄像头,整机厚度和重量也相当夸张,基本只适合发烧友。
但极客湾自己也说了,如果是厂商出手采用更好的材料、更合理的设计,效果肯定比数码发烧友自己改装好得多。
事实上,由于骁龙888能效不佳,去年游戏手机和普通手机在游戏体验上确实拉开了差距。
特别是内置风扇的红魔,虽然受限于芯片能效游戏功耗比较高,但游戏帧率和发热表现相当不错。
不考虑续航或产品可靠性的话,红魔旗舰可能是骁龙888阵营中为数不多游戏综合体验接近麒麟9000的机型。
今年骁龙8 Gen 1也没比骁龙888好太多,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散热更强的游戏手机发挥。
只是从市场表现来看,黑鲨、红魔、ROG等游戏手机销量只能说不温不火,总体上还是小众。
如果有主流厂商推出面向线上的游戏机型,重点强化散热,对游戏党来说也许是一条出路。
另外,极客湾的视频无意中还揭示出一点:
对于绝大多数手机,WIFI下和移动通信网络下的性能表现不尽相同。
过往数码圈各类测试中,为减少变量WIFI测试居多。
但对消费者实际体验而言,4G/5G等移动通信网络下的体验也相当重要。
相比WIFI测试,4G/5G信号下的发热一般更大,游戏体验相对也差一些。
很早之前我在回答中曾经提过,外挂基带且散热不佳的iPhone,移动通信和WIFI下的差距尤为严重。
但我没想到的是,骁龙888/8 Gen 1机型的表现同样不甚乐观:
搭载骁龙888的魅族18 Pro,表现尚属正常。
搭载骁龙8 Gen 1的小米12 Pro,5G信号下原神10分钟帧率下滑到仅20帧左右。
这个表现与iPhone 13 Pro MAX一同垫底,实在有点离谱……
按理来说小米12 Pro散热堆料不错,不应该是这个水平,可能是小米调教过于保守。
只希望未来厂商在优化和调教过程中,为移动通信网络下的体验多做点努力。
活儿整的挺好,九百多的物料成本,搞出来一个兼顾节目效果和传播效果的视频。
好活儿,当赏!
但其实比较有趣的是,极客湾还是照顾了一下高通以及各厂家的面子,没有上865这块芯片。
因为无论是在基安还是各大极客论坛,将865超频后效果(这里指整活儿效果)其实更加出色。
但我要指出的是,尽管8gen1槽点不少,功耗、发热都比较爆炸,但在绝对性能表现上,这枚芯片其实都还可以的。毕竟865的极限大概是900Mhz左右。
注:
865不是说极限是900Mhz,是它超到900Mhz之上之后,性能提升几乎就很小了,再往上超,性能基本不会有多少提升了,而865的最高电压档位是Turbo_L1,超的太高,电压撑不起高频率,反而会出现卡顿、闪退、闪屏等问题,也有可能出现那种超到一两个G但实际性能和900Mhz基本上差不多的那种“假频率”,所以一般超到900Mhz就差不多了。
稍带再提一嘴,高通从845之后就不能给CPU自主超频了,GPU方面865超到最后也落后888大概10%,这个峰值性能差距还是有的。
然后说回855,极客湾视频里面其实对于8gen1并没有出现碾压的场景,哪怕已经上了丧心病狂的“大风扇”,修改了最激进的内核调度,你的物理极限搁哪儿了不是。
那为什么还能被诸位乐子人调侃呢?
因为()()()()。
我其实挺喜欢极客湾这个视频的,在菊花没有锁死bl之前、系统不够简洁、芯片不够出色、刷个机超个频折腾一下手机,看跑分哪怕提升那么一点点,也是一件极有成就感的事情,也是那个时候我每天业余时间最大的乐趣。
本来我是以为,随着手机厂商们越来越好、硬件与软件都在升级,用手机求个稳就好,也就不怎么去折腾了。
结果极客湾的视频一石激起千层浪,看见大家都在讨论一款老芯片的极限性能(甚至居然还上了热榜)恍惚间回到了14年到15的。
这种亲切又荒诞的感情,实在是一言难尽喽~
米12Pro以后解锁BL刷类原生、删温控、解锁功耗墙,重新设计个散热方案之后,绝对比你这么折腾的米9能发挥出高得多的性能。
而且这个改造其实还不太够,估计得把主板安装位置改一下,SoC屏蔽罩拆了把热管加上,热管覆盖住SoC、RAM和基带、射频芯片,换个台式机CPU的风扇压着。整机用15寸MBP上拆的聚合物电池供电,搞个稳压电路。这样在刷内核超CPU部分时表现应该会更好。然而这样做预算会上升好几倍。
以后哪家出一个1kg手机,直接上笔记本级的电池和散热,甚至整机外壳改成纯铜散热片,命名为“功夫手机”,有功夫的人可以当作凶器轻松挥舞,没功夫的人用这个手机久了就练出功夫了。
看完视频才知道,
原来很多手机游戏根本不吃gpu,
或者说很多手游厂商根本不敢让游戏吃gpu。
原本以为手机厂商应该很“卷”才对,结果现在来看真不如笔记本厂商卷。
特别是在面对芯片厂商疯狂摆烂,需要厂商重视散热的时候,
手机厂商新模具和芯片厂商一起摆烂,而笔记本厂商新模具选择猛堆散热,帮芯片厂商擦屁股。
1.我没记错的话,好像也没远超,只是差不多,题目过于标题党了。
2.对于移动端原神,720p分辨率下,瓶颈根本就不在GPU。
ARM公版架构在A76之后进步已经很小了,A76的GB成绩普遍760-780之间,目前最新的8gen1和天玑9000的X2,单核也就1180水平,强了50%。然而这是3GHz下的X2,实际运行基本不会超过2.4GHz,单核实际战斗力也就A77水平,GB5也就900出头吧,也就骁龙865的真实战斗力。
换句话说,瓶颈在移动SOC的CPU,甚至说在降频之后的CPU,持续性能更重要。
持续性能一方面是峰值性能决定上限,另一方面就是散热能力,极客湾搞了一个4CM的风扇,配合铝散热片,镇压个20w以内设备基本都是绰绰有余。加个4CM制冷片效果会更好。比如12706。
3.移动网络测试这个,“小米90pro”用的4G网,其他设备5G网络,不知道极客湾的工作室信号咋样,singer值,多少dbm,多少asu,但是可以确定的是5G功耗比4G高很多,这也就是我一直反对吹捧5G网络的关键。
在早期5G设备(骁龙855+,麒麟990 5G)的网速测试中,两者功耗都能轻松跑过3w,而4G测试仅1w+。网速测试功耗不代表游戏时的功耗,只能说明个趋势,在5G模式下,系统需要分出相当部分功耗和散热给基带,然而对游戏体验几乎没有提升。
最后,高通用了三星制程工艺就是摆烂,没得洗,诚意问题。
大行业也确实菜,rtx3050,6500xt,ryzen6,系牙膏味太重了,只有12代酷睿给力。
天玑9000快出来了,恐怕表现也不乐观,图穷匕见早晚的。只怕年后的8475也好的有限,再好架构也就ARM的公版,工艺再怎么换也就三星台积电,谁上结果都一样,对于近两年的处理器,除了苹果没啥值得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