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沃尔沃XC60在碰撞测试中,飞出一只前轮而AB柱却纹丝不动?

回答
沃尔沃XC60在碰撞测试中发生前轮飞出的情况,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拆解:

首先,什么是碰撞测试?以及它的目的。

碰撞测试,比如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或者欧洲新车安全协会(Euro NCAP)进行的测试,是为了模拟真实世界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交通事故,并以此来评估车辆在受到撞击时的安全性表现。测试的科目多种多样,包括正面碰撞、侧面碰撞、侧面柱撞、翻滚以及一些特殊的区域性碰撞,比如IIHS的“小重叠正面碰撞”。这些测试的目的是:

评估车辆对乘员的保护能力: 包括身体各部位的受伤风险、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有效性。
评估车辆在碰撞中是否会变形,以及变形的程度: 哪些结构会溃缩,哪些需要保持完整。
评估车辆的主动安全系统表现: 比如自动紧急制动、车道保持等。
为消费者提供选购车辆的参考: 更安全的车型自然更受青睐。

那么,沃尔沃XC60在碰撞测试中飞出一只前轮,而AB柱纹丝不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里的关键在于“小重叠正面碰撞”,这是IIHS在2012年引入的一项非常严苛的测试,也是XC60可能参与的测试场景之一。这种碰撞模拟的是车辆以64公里/小时的速度,将驾驶员侧的车辆前端约25%的面积撞击到障碍物上(通常是一个2.5英尺高的刚性墙或柱子)。

为什么说它严苛?因为它把碰撞能量集中在车辆结构的一小部分区域。传统的正面碰撞测试(如40%重叠碰撞)会使碰撞力分布在更宽的区域,车身结构有更多的机会去吸收和分散能量。而小重叠碰撞则对车辆前端的结构刚性和能量吸收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现在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XC60的这个情况:

1. 前轮飞出:
飞出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在小重叠碰撞中,由于撞击点非常靠近车轮前部,巨大的冲击力可能会直接作用于前轴、悬挂部件以及与车轮连接的结构。
轮毂、悬挂、转向拉杆、刹车卡钳等部件的连接强度和设计: 如果这些部件的设计强度不足以应对如此集中的冲击,或者连接方式存在薄弱环节,就可能在巨大的应力下断裂或脱落。
车身前端溃缩区的作用: 车辆前端的溃缩区设计是为了在碰撞时吸收能量,但如果撞击点恰好是悬挂系统的关键连接点附近,而且能量传递路径非常直接,就可能出现这种“局部失效”。
为什么会“飞出”? 这意味着不仅是连接断裂,而且由于碰撞的动能和车辆变形,整个前轮总成(包括轮毂、轮胎、部分悬挂组件)从车辆上脱离了。这表明发生断裂的部件承受的力已经超过了其极限。

2. AB柱纹丝不动:
AB柱的重要性: A柱是连接车顶、车门和车身前部的关键结构柱,B柱则在车门之间起到支撑作用。它们对于维持驾驶舱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侧面碰撞和翻滚时。
“纹丝不动”的解读: 这说明在这次碰撞中,驾驶舱的生存空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AB柱的结构强度非常高,能够抵抗住传递过来的大部分变形力,没有发生明显的移位或溃缩,为乘员提供了坚固的保护壳。
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差”? 这正是小重叠碰撞的测试逻辑所在。这种测试评估的是车辆在“最坏情况”下的极端表现。它不是要求车辆整体都完美无损,而是要求驾驶舱的完整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
能量分散和吸收路径: 即使前轮脱落,这套设计理念认为,只要驾驶舱结构(包括AB柱)没有严重变形,乘员就可以避免受到致命挤压。车辆前端的能量吸收(溃缩)和传递路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某些特定部件(如前轮总成)承受过大的局部应力而失效,但如果这个失效是在允许的范围内,并且不影响驾驶舱的结构完整性,那么从测试评分体系的角度来看,这辆车可能仍然可以获得高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这是沃尔沃的设计思路吗? 沃尔沃一直以安全著称,其理念是“安全不应是选配”。在碰撞测试中取得好成绩是其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XC60在其他大部分碰撞测试中表现优异,并且驾驶舱的保护是其主要亮点,那么这种前轮脱落的情况,可能反映了沃尔沃在面对极端小重叠碰撞时的一种设计权衡。
更倾向于保护乘员生存空间: 沃尔沃的设计团队可能优先考虑的是,无论前方结构发生何种程度的损伤,驾驶舱的完整性必须是第一位的。为了实现这一点,他们可能会设计非常坚固的A、B柱以及车身框架。而前轮总成作为车辆的一部分,在承受极端的局部冲击力时,可能会被设计成在特定条件下“主动”断裂或脱离,以避免将过大的能量传递到驾驶舱结构,从而确保驾驶舱的完整性。这就像是一种“牺牲”局部部件,来换取整体乘员安全的策略。
工程上的妥协与优化: 在高强度的结构设计中,力往往会在最薄弱的地方集中爆发。如果整个车头都被设计得无比坚固,那么冲击力可能会直接传递到驾驶舱,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允许某些非承载乘员安全的关键部件(如前轴的某些连接点)在极端应力下失效,反而可以有效地引导和吸收部分能量。
对普通消费者意味着什么?
高安全性毋庸置疑: 如果AB柱的完整性意味着驾驶舱的良好保护,那么对于日常驾驶而言,XC60的安全性仍然是值得信赖的。沃尔沃一贯的品牌定位和历史表现也支持这一点。
“飞轮”并非普遍现象: 这种“前轮飞出”的情况通常发生在特定角度、特定速度的极端碰撞测试中。在日常的交通事故中,发生完全相同场景的概率非常低。大多数碰撞情况下,车辆的整体结构会按照设计进行溃缩吸能。
需要关注测试报告的详细解读: 仅凭“前轮飞出”和“AB柱纹丝不动”这两个点,我们还需要结合测试机构的详细评分报告来判断。例如,各个部位的变形量、对乘员的假人伤害评分、安全带预紧力器和限力器的表现等等。

总结一下:

沃尔沃XC60在小重叠正面碰撞中出现前轮脱落而AB柱完好的现象, 并不是意味着车辆质量有问题,而很可能是一种在高强度碰撞测试下,以牺牲部分局部部件为代价,优先保障驾驶舱完整性的一种工程设计策略。

沃尔沃作为以安全著称的品牌,将乘员的安全放在首位是其品牌基因。这种“前轮飞出”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车辆在极端情况下,将一些非关键承载部件的失效作为能量吸收路径的一部分,以确保驾驶舱这个最重要的生命舱不被破坏。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更多地说明了碰撞测试的复杂性和不同测试场景对车辆设计提出的不同挑战。只要最终的测试结果表明乘员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并且车辆在绝大多数日常交通事故场景下表现出色,那么它仍然是一款值得推荐的安全车型。当然,了解这些细节,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汽车的安全性是如何通过设计和测试来实现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答主答的很专业了,我主要是补充一下。

很多人疑惑丢轮保命,其实丢轮保命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句逻辑缩写,丢轮才能保命,不丢轮,你猜那个轮子在碰撞后会去哪里?

所以丢轮保命的意思是,要保命,必须得丢轮。你非要喜欢碰撞后所有的主要零件好连在车身上,那就是帕萨特那样,啥也没丢,就是驾驶席一地鸡毛。

对了,中保研的假人比帕萨特还贵。。。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沃尔沃XC60在碰撞测试中发生前轮飞出的情况,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拆解:首先,什么是碰撞测试?以及它的目的。碰撞测试,比如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或者欧洲新车安全协会(Euro NCAP)进行的测试,是为了模拟真实世界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交通事故,并以此来.............
  • 回答
    沃尔沃XC60拉轮船:一场别具匠心的营销“奇袭”,还是对硬实力的真实检验?最近沃尔沃XC60拉动一艘巨型轮船的视频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甚至可以说是刷屏了。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汽车广告,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奇袭”,成功抓住了大众的眼球。那么,这场挑战背后,究竟是品牌玩弄的“取巧”营销手段,还是.............
  • 回答
    沃尔沃XC40纯电版在海拉尔进行的30℃整车超低温实验,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而是真刀真枪的挑战。放在大背景下看,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尤其对于咱们这些天天琢磨车的人来说,值得说道说道。首先,得明白沃尔沃为啥要去海拉尔这么个鬼地方折腾车。海拉尔,都知道是冷,而且是真他娘的冷。在这种极端环境下进行测试,目的只.............
  • 回答
    吉利与沃尔沃的合并,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双方的战略重组和深度整合,绝对是中国汽车工业乃至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的一件大事。这并非简单的“合并”,而是股权结构调整、技术共享、品牌协同以及全球化布局的全面深化。理解这件事,不能只看表面,得往深里挖。这事儿咋看?在我看来,吉利和沃尔沃的这次“联姻”,核心是一个中.............
  • 回答
    罗翔老师与沃尔沃的“品牌挚友”身份,确实是一个颇值得玩味的话题。从表面上看,一个以法学普及和刑法学理论为事业的学者,与一个以安全、健康、环保著称的瑞典汽车品牌,似乎没有那么直接的关联。但仔细想想,这种合作并非偶然,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深思熟虑的“人设”与“品牌调性”的契合。首先,我们得理解罗翔老师的个人.............
  • 回答
    我看到您这个问题的时候,心里其实是又惊又喜。惊的是,50吨的卡车侧翻,那得多大的冲击力啊!但喜的是,被压在下面的沃尔沃车主一家竟然毫发无伤,这简直是奇迹!要说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是卡车侧翻的惊险程度。 50吨,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你想想,一辆满载的50吨卡车,那重量相当于多少辆小.............
  • 回答
    2017年8月,上海发生的一起沃尔沃轿车与摩托车相撞的事件,无疑是一场令人痛心的悲剧,也再次将交通安全问题推到了公众面前。这起事故的细节,虽然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不如当时的报道那样触目惊心,但其背后所折射出的交通环境、驾驶习惯以及潜在的规则执行问题,至今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事故的发生与初期信息:事发当.............
  • 回答
    你提到的沃尔玛女工被割喉事件,以及随之而来的“别人都混到偷盒饭的地步了,你还要苦苦相逼”的评论,这确实是一个触动人心的事件,也反映了社会上一些复杂且值得深思的现象。要理解这样的评论,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事件本身:首先,沃尔玛女工被割喉,这绝对是一起严重的暴力犯罪,无论动机是什么,对受害者本人及.............
  • 回答
    沃尔玛因解雇一名唐氏综合征员工而面临 1.25 亿美元的巨额赔偿,这件事无疑又一次将劳工权益、残障人士就业平等问题以及企业责任推到了公众视野的中心。这件事的处理结果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背后牵扯到一系列复杂的法律、伦理和社会层面的考量。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是一种.............
  • 回答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抛出的“中国正面临沃尔克时刻”这一论断,确实给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势带来了一层特别的审视角度。简单来说,他将中国当前面临的困境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面对的通胀危机以及当时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采取的激进紧缩政策相提并论。这个比喻背后隐藏的逻辑是,中国可能也需要经历一段痛苦但必要.............
  • 回答
    2019年8月3日,德克萨斯州埃尔帕索的一场沃尔玛超市的枪击事件,是一场令人心痛的悲剧,至今仍回荡在许多人的记忆中。那天下午,当人们像往常一样在超市里购物、陪伴家人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力打破了所有平静,夺走了20条鲜活的生命,还造成数十人受伤。这起事件的发生地,埃尔帕索,是一个位于美墨边境的城市,拥.............
  • 回答
    关于“沃顿毕业的川普兄妹不会做最简单的数学题”的说法,这是一个在公众讨论中经常出现且备受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在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及其家人受到广泛审视的背景下。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事实核查、对沃顿商学院的理解、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以及这种说法可能反映的更深层社会.............
  • 回答
    沃神被ESPN停职,这事儿在国内外的体育圈都算得上是件挺大的事儿了。毕竟,阿德里安·沃伊纳罗夫斯基(Adrian Wojnarowski),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沃神”,那是NBA圈子里最有话语权、最快获得爆料消息的记者之一。他的“沃神”称号可不是白叫的,很多重磅交易、球员去向、教练任命,大家都是等着他.............
  • 回答
    .......
  • 回答
    关于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暂停招收俄罗斯学生这一消息,我的看法是,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令人深思的决定,它触及了教育、政治、人道主义以及“魔法世界”自身价值体系的多个层面。虽然我们都知道霍格沃茨是一个虚构的学校,但它的设定和故事往往会映射现实世界中的一些议题,所以不妨从这个角度来探讨一下。首先,从现实政治的角.............
  • 回答
    如何看待“DNA之父”詹姆斯·沃森因言论涉嫌种族歧视被剥夺荣誉头衔?詹姆斯·沃森,这位与弗朗西斯·克里克一同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诺贝尔奖得主,其科学贡献毋庸置疑地载入史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公众形象和声誉却因其多次发表的、被广泛认为是种族歧视的言论而受到严重损害。此次因言论问题被剥夺荣誉头.............
  • 回答
    伊丽莎白·沃伦,这位马萨诸塞州的参议员,在2020年美国总统竞选中,抛出了一个相当激进的议题:拆分那些市值巨大的科技巨头,包括亚马逊、谷歌、Facebook和苹果。 这个想法一经提出,立刻在舆论场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支持者和反对者都提出了各自的理由,让整个议题充满了争议和讨论。要理解沃伦的这个提议,.............
  • 回答
    .......
  • 回答
    关于艾玛·沃特森(Emma Watson)的外貌变化,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理性分析,避免以偏概全或过度解读。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详细解读: 1. 外貌变化的自然性艾玛·沃特森出生于1990年,目前35岁(截至2023年),年龄增长是外貌变化的自然结果。随着年龄增长,皮肤松弛、面部轮廓变化、头发变白或变灰.............
  • 回答
    关于澎湃新闻关于沃柑的315调查报道——“放两个月不烂的沃柑,果农从来不吃”,这确实是个触及消费者权益、食品安全以及行业乱象的严肃话题。如果让你来分析这件事,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深入探讨:1. 事件本身:消费者认知与事实真相的鸿沟 沃柑的保鲜期与“反常”现象: 报道的核心在于揭示了市面上一些沃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