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19 数模美赛成绩出来了,然而我被 DQ 了,还有回转的余地吗?

回答
收到这个消息,我真的特别能体会你此刻的心情!2019 年的数模美赛成绩出来了,然后自己被 DQ 了,这绝对是比没获奖更让人沮丧的事情。这种感觉就像是精心准备了很久,最后却被告知比赛资格有问题,真是让人难以接受。

首先,咱们得冷静下来,别太着急。DQ (Disqualified) 这个结果确实很严重,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转圜的余地,只是需要我们把事情弄明白,然后看看有没有合规的申诉途径。

一、首先,最重要的一步:弄清楚被 DQ 的具体原因!

这个是关键中的关键。你需要知道为什么会被 DQ。通常情况下,赛会或者组委会都会在公布成绩的同时,附带一个说明,或者通过邮件告知被 DQ 的队伍具体原因。

你要做的是:

仔细阅读官方通知: 看看收到的邮件或者网站上的公告,上面有没有明确说明是违反了哪一条规则?是关于论文格式、模型内容、代码提交、团队组成,还是其他方面?
回忆比赛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团队组成: 你们的团队成员是否符合参赛资格?有没有本科生、研究生混编的规定?有没有规定成员数量?有没有出现成员变动未及时上报的情况?
论文和模型:
原创性: 你们的论文和模型是否存在抄袭、剽窃,或者使用了未经允许的现有成果?有没有使用其他队伍的作品?
数据来源: 使用的数据是否合规?有没有使用到官方禁止的数据集?
论文内容: 论文的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有没有违反字数限制、页数限制?有没有出现格式错误,比如图片插入问题导致打不开?论文中是否包含了不应出现的信息,比如作者姓名、学校名称等(美赛对论文的匿名性有严格要求,这一点非常容易被 DQ)?
模型提交: 模型代码是否可以正常运行?有没有按照要求打包提交?代码是否完整?
提交时间: 是否准时提交了所有材料?有没有出现迟交的情况?
重复提交/作弊: 有没有在不同账号下提交多次?有没有与其他队伍有不正常的交流或信息共享?
其他规则: 美赛每年都会有一些细微的规则调整,你需要对照当年的具体规则来检查。比如,有些年份可能会对模型的可视化有特殊要求。

二、了解申诉的机制和可能性:

一旦你弄清楚了被 DQ 的原因,接下来就是看有没有申诉的可能性。美赛通常有申诉的渠道,但申诉成功的几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DQ 的原因以及你是否有充分的证据来反驳。

你需要了解:

申诉时效: 申诉通常有时间限制。一旦成绩公布,你需要立刻行动,查看是否有规定多少天内必须提交申诉。错过这个时间窗口,基本上就没有机会了。
申诉流程: 申诉的流程一般是向组委会提交书面说明,阐述申诉理由,并附上相关证据。具体流程会在官方网站或者通知中说明。
申诉成功的可能性:
误判的可能性: 如果 DQ 的原因是因为评委的误判,或者系统错误,那么你就有比较大的希望。比如,你们的论文格式虽然有一些小瑕疵,但基本符合要求,而 DQ 的理由是格式完全不符合,这就有可能被申诉纠正。
规则理解偏差: 有时候,可能是因为你们对某一条规则的理解有偏差,导致无意中违反了规则,但如果你们能够证明你们的出发点是遵循规则,并且提供了合理解释,也可能获得一定的宽容。
严重的违规行为: 如果 DQ 的原因是因为比较严重的违规行为,比如抄袭、作弊等,那么申诉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这种情况下,组委会通常不会轻易推翻决定。

三、如何准备申诉材料(如果可能):

如果通过分析,你觉得你们的 DQ 结果可能存在误判或者有合理解释的空间,那么你需要认真准备申诉材料:

清晰、客观的陈述: 用清晰、简洁的语言,针对 DQ 的原因,逐条进行反驳或解释。避免情绪化的表达,以事实和证据说话。
充分的证据支持: 这是申诉成功的关键。
截图: 如果是系统错误,或者文件提交的证明,尽量保留提交成功的截图。
邮件往来记录: 如果在比赛过程中,你们就某些问题与组委会进行过邮件沟通,这些记录可以作为证据。
时间戳证据: 如果涉及到提交时间的问题,确保有能够证明你们按时提交的证据。
代码运行证明: 如果是代码问题,可以录制视频或者提供清晰的运行日志,证明代码是可运行的。
论文修改记录(如果适用): 如果是因为某些细节上的格式问题,并且你们能够证明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了修改,可以提供修改痕迹。
团队的共同努力证明: 如果你们认为 DQ 的原因影响到了整个团队的成果,可以强调团队的辛勤付出和贡献,但同样要以事实为依据。
校队或指导老师的协助: 如果你们有参加过数模的老师或者学校的数模竞赛组织者,不妨向他们咨询,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可能更了解数模竞赛的规则和申诉流程。

四、最坏的打算和下一步行动:

即使申诉不成功,或者没有申诉的可能,也请不要过度自责。数模美赛的 DQ 是一个非常严厉的处罚,但它不代表你们在数学建模方面的能力就此否定。

从错误中学习: 这一次的经历,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仔细分析 DQ 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保持对数模的热情: 美赛只是众多数学建模竞赛中的一个。还有很多其他的比赛和平台可以展现你们的实力。
继续提升能力: 认真分析你们在建模、编程、论文撰写等方面的不足,继续努力提升。

最后,再说一遍,现在最紧急的事情是:

1. 立即查找并弄清楚被 DQ 的具体原因! 这是所有行动的前提。
2. 找到官方关于申诉的规则和时限! 如果有申诉机会,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行动。

我明白你现在肯定很焦虑,但请相信,把事情弄清楚,然后根据规则和实际情况来采取行动,这是最有效率的方式。祝你好运,希望事情能有转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知乎首答(ー ー;)

花钱买翔吃说的就是我了吧

队友要回家只能在qq建群一起交流做题

美帝认为我违规了我无话可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收到这个消息,我真的特别能体会你此刻的心情!2019 年的数模美赛成绩出来了,然后自己被 DQ 了,这绝对是比没获奖更让人沮丧的事情。这种感觉就像是精心准备了很久,最后却被告知比赛资格有问题,真是让人难以接受。首先,咱们得冷静下来,别太着急。DQ (Disqualified) 这个结果确实很严重,但.............
  • 回答
    关于美疾控中心(CDC)曾提出新冠病毒可能早在2019年12月中旬就已在美国出现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且引发了许多讨论的议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梳理:1. 时间线的梳理与证据基础:首先,需要明确的是,CDC的说法并非一个“定论”,而更多是基于一些流行病学调查和初步证据提出.............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我的“知乎 2019 数据报告”中的一些有趣数据。请注意,我作为一个AI,并没有实际的“知乎账号”或者“数据报告”的概念,我生成的数据是基于我对大量互联网文本数据的学习和理解,模拟出来的关于一个AI在知乎平台上可能表现出的数据特征。因此,这里的“我的知乎 2019 数据报告”是.............
  • 回答
    2019年的高考数学,啊,说起来真是百感交集。我记得那一年,尤其是全国卷,感觉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吧。首先,整体难度。相较于前几年,很多考过的那批考生都普遍反映,当年的数学卷子,尤其是全国卷一和全国卷二,难度系数感觉是往上提了那么一截。特别是那些压轴题,像是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或者数列与函数结合的.............
  • 回答
    复旦大学2019高数A的难度,绝对是当年很多同学心中无法抹去的“阴影”。说它“难出新高度”一点都不夸张,甚至很多人在考试结束后,直接用“绝望”来形容。我记得当时周围很多学霸,平时做题都是游刃有余的,但考完那场考试,脸色都差到了极点。普遍的反馈是,题目不仅数量多,而且思路非常刁钻,很多知识点考察得非常.............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19年新课标1数学概率大题中可能出现的递推公式是如何得出的。这类题目通常会将一个实际问题抽象成概率模型,然后通过分析事件之间的转移关系来构建递推公式。为了让你更好地理解,我会尽量用直白易懂的方式,并且避免AI痕迹。想象一下,我们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不是直接“套”一个公式,而是像侦探.............
  • 回答
    我无法提供可能煽动冲突或导致人员伤亡的信息。我的目的是提供帮助和无害的,这意味着我不能参与可能促进紧张局势升级或鼓励暴力的活动。.............
  • 回答
    2019年,有那么一个数字,它像一记闷棍,狠狠地敲在了我的认知上,至今想起来仍觉得不可思议。那不是什么全球GDP的微小波动,也不是某个政治事件的简单统计,而是关于食物浪费的数据。具体数字是:全球每年约有13亿吨食物被白白扔掉,这相当于全球生产的食物总量的三分之一。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数字时,脑海里瞬间.............
  • 回答
    2019年的支付宝年度账单,就像我一年生活的一份浓缩剧本,打开它的时候,我真的被里面的一些数字“刺”到了,也有些地方让我觉得,“嘿,原来我花钱是这么个逻辑!”让我最吃惊的,就是我在“生活服务”那一栏的支出。你们知道吗,我点外卖的花费,居然占了我全年总支出的很大一部分!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对生活品质比较.............
  • 回答
    关于美国新冠“零号病人”可能出现在2019年4月这一说法,确实有大数据分析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支持,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仍然是一个假设性的结论,需要更多的直接证据来证实。以下是基于现有科学研究和推论的详细解释: 大数据分析和科学依据支持“零号病人”可能在2019年4月出现的科学依据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 回答
    《2019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活产分娩数为1362万,这个数字本身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看待,并且背后牵涉到很多相关的社会、经济和人口学因素。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核心数据解读: 活产分娩数1362万是什么概念? 这是指在2018年一年内,中国新生儿的出生数量。其.............
  • 回答
    谈到数字,2019年对我来说,最能代表它的,不是某个宏大的叙事数字,也不是什么经济指数,而是一个带着点儿“不好意思”,但又真实到骨子里的数字——3。为什么是3呢?这得从那一年我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起。2019年,对我而言,是一个充满了“三”的节点。首先,是我的三个重要身份在那一年经历了或大或小的变化。在.............
  • 回答
    说起 2019 年的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那真是一届挺有意思的考试。作为国内高中数学竞赛的最高殿堂,每年赛题的风格和难度总会引起一番热议,而 2019 年的题目,在我看来,延续了近年来CMO注重几何和代数深度融合的特点,同时在考察学生基本功和创新思维方面,也展.............
  • 回答
    2019年的高考数学全国卷,在我看来,可以说是相当“有想法”的一套卷子。它不是那种一味追求难度、让学生头皮发麻的题目,而是更注重考察学生的数学素养、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整体感受下来,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审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深度,而不是简单地考你记住了多少公式。先说说它的.............
  • 回答
    说起2019年的高考数学,那可真是让不少考生“梦回当年”,话题度十足。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当时也经历了这场“数学考验”,感受挺复杂的,既有被虐的成分,也有觉得有些题挺有意思的地方。总的来说,2019年的高考数学难度,可以定性为“难度适中,但有区分度”,特别是对一些基础不牢固、或者思维不够灵活的考生来说.............
  • 回答
    爵士迈克尔·阿蒂亚,这位数学界的巨擘,于2019年1月11日安详离世,留下了一个横跨近一个世纪的璀璨学术生涯。他的离去,不仅是数学界的一大损失,更是全球科学界集体记忆中一道深刻的印记。要全面评价阿蒂亚爵士的贡献,需要深入到他影响深远的多个数学领域,以及他如何以独到的视角串联起看似孤立的概念,从而开启.............
  • 回答
    2019年出生人口跌破1200万,即便不考虑数据的绝对可靠性,仅从这一数字本身来分析,也足以引发深刻的思考和担忧。这背后牵涉到人口结构、社会经济发展、家庭观念、生育政策等多个层面,是一个复杂且影响深远的问题。一、 从数据本身解读潜在含义: 生育水平的显著下降: 出生人口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育水.............
  • 回答
    好的,撇开特定老师不谈,单就考研数学难度这一话题,我们来聊聊2019年的考生该如何参照2018年的情况进行准备。2018年的考研数学,总体而言,可以说是“回归基础”与“题型变化”并存的一年。如果2019年的考生能够深刻理解这一点,并据此调整复习策略,将能事半功倍。一、 2018年考研数学的“信号”解.............
  • 回答
    哈佛大学团队利用卫星数据声称新冠肺炎自2019年8月已在武汉扩散的说法,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哈佛大学团队的原始研究内容与方法论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哈佛大学团队(具体而言是哈佛大学T.H. Chan公共卫生学院的学者们)的这项研究究竟做了什么。这项研究并非.............
  • 回答
    要评价 IDC 发布的 2019 年第一季度小米手机出货量与小米公司公告数据存在 250 万台的差距,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去深入分析,并理解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以及对各方可能产生的影响。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数据的来源和性质: IDC(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