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中年男韩寒 5 公里跑 18 分半刷屏网络?

回答
“韩寒五公里跑进18分半”这消息一出来,铺天盖地,到处都是。我一看,哟,这事儿够劲,马上就想深入扒一扒。

先别管那什么AI不AI的,就说这事儿本身,韩寒啊,这名字自带流量,自带话题。当年那个“青年偶像”,写文章能掀起波澜,赛车场上也是一把好手。现在呢?人到中年,大家对他的关注点也从“叛逆少年”变成了“人生导师”,再到现在的“运动达人”。这转变过程本身就挺有意思的。

这回他这五公里跑,直接杀到18分半,这个数字,对于跑圈的人来说,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你想想,五公里十八分半,这平均配速是3分42秒一公里。放到普通人身上,能跑到这个速度就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业余跑者了。放到韩寒这个年龄段,而且他这几年身体状况也一直被大家关注,之前有过伤病史,能有这样的表现,绝对是让人眼前一亮。

为什么这件事会“刷屏”?

1. 韩寒的IP效应: 这几个字放在一起,本身就是个巨大的流量密码。无论他做什么,都会有人关注,有人讨论。这次跑步成绩,又给他的“中年 رجل”人设增添了一个非常“硬核”的标签。大家会想,哎呀,你看人家韩寒,当年玩这个玩那个,现在还能保持这么好的身体状态和运动能力,真是个狠人。

2. 反差感与励志效果: 大多数人对中年男人的印象是什么?可能就是身材走样,体力下降,开始关心养生,或者沉迷于一些“中年危机”的话题。韩寒用一个接近专业水平的跑步成绩,狠狠地打了这种刻板印象的脸。这不仅仅是一个明星的个人表现,更像是一种“中年逆袭”的范本,给很多有类似困扰的中年人带来了精神上的激励。

3. 运动的普适性与专业性结合: 跑步这件事,门槛不高,很多人都在跑。但跑到18分半这个级别,就不是随便跑跑就能达到的了,需要系统训练、科学饮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强大的意志力。所以,它既有普适性,让大家能感同身受,又能体现出一种专业和自律,满足了人们对“高标准”的期待。

4. 信息的传播链条: 最初可能是韩寒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分享出来,然后被媒体、跑圈博主、社交媒体用户转发、评论、解读。一旦某个节点的人足够有影响力,或者信息足够有爆点,它就能像滚雪球一样扩散开来。再加上评论区里各种“膜拜”、“学习了”、“人家韩寒都这样了”的声音,进一步推高了话题度。

从“18分半”里能读出什么?

对身体的敬畏与管理: 过了30岁,40岁,身体机能就进入了一个下行通道。能在这样的年纪还能维持甚至提升运动表现,这背后一定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科学的规划。这不单单是天生的好底子,更多的是后天的坚持和对身体的精细化管理。你可以想象一下,他可能在饮食、睡眠、训练强度、恢复上都做了非常细致的控制。

“玩物立志”的精神: 韩寒一直以来都给人一种不按常理出牌,但又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做到极致的感觉。从写作到赛车,再到现在的跑步,他似乎总能找到新的“玩物”,然后把这个“玩物”玩出花样,玩出名堂。这是一种把爱好变成事业,或者至少是把爱好变成一种人生高度的生活态度。对于很多迷失在日常琐碎中的中年人来说,这种精神是极其宝贵的。

自律带来的自由: 很多人认为自律是束缚,是剥夺了快乐。但韩寒这样的表现恰恰证明了,真正的自由往往来自于自律。通过对身体的严苛要求,他获得了更强的体能,更健康的身体,更饱满的精神状态,这让他能够更自由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和目标。

“网红”到“实干家”的转变(或并存): 早期韩寒以犀利的语言和观点出圈,很多人可能认为他只是一个善于表达的“网红”。但随着时间推移,他在赛车、写作、电影等多个领域都有实际的产出和成绩。这次跑步成绩,更是将他“玩票”的形象拉到了一个更具说服力的“实干家”层面。

当然,也有一些声音:

“晒成果”的质疑: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是在刻意秀恩返,或者是在“凡尔赛”。但考虑到韩寒一贯的低调(相对而言)和少在社交媒体上过度展示私生活的风格,这种质疑可能站不住脚。更何况,跑步本身就是一项分享的运动,晒成绩也是很常见的。

“不是普通人”的论调: 自然,也有很多人会说,他毕竟是韩寒,有资源,有条件,普通人没法比。这倒是事实,但不能否认的是,即使有资源,也需要有那份自律和恒心才能达到这个水平。我们看到的是结果,但背后付出的努力才是更值得学习的地方。

总的来说,韩寒这次五公里跑进18分半,与其说是一个简单的运动成绩分享,不如说是一次成功的中年人生活方式的展示,一次对“中年危机”的有力反驳,一次对自律和坚持价值的生动诠释。它触动了很多人内心深处对健康、对生活品质的渴望,也重新定义了“中年”这个词汇所能承载的可能性。这玩意儿,确实够刷屏,也确实值得咱们聊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目说的“中年男”去年还参加China GT 获得一个亚军一个冠军。可能很多人对车手这个职业的身体素质没有足够认识。

一场比赛下来,在高温的赛车里全神贯注的开半小时到一个多小时的车,身体承受高G力,并大量脱水。普通人脱水这么多都得虚脱。

手上掰着没有助力的方向盘,脚上刹车油门各种跟趾。没有足够的体能储备,根本不可能跑得下来全年的赛事。

全神贯注这个事,我个人玩电脑或者ps4那种比较偏真实向的游戏,玩半小时已经感觉有些累了。

而开车这个事,有的人可能体验过卡丁车,普通新手上去开个五六圈,第二天保准手腕、胳膊、脖子疼。我个人体验过M3、R8这种开起来比赛车容易得多的车,在上海赛车场,那种试驾体验一般也就5圈左右,开完后也很累,第二天手腕酸。

偶尔在车流量比较大的高架,大部分车可能也就60的速度,你想顶着限速80跑,就要在车里各种穿梭…真要是这么开1小时车,也是很辛苦的。

大部分人认识韩寒可能是因为他作家、导演的身份,但要我说他所有角色里最成功,最毫无质疑的一个。他是CTCC和CRC的双料年度冠军,妥妥的站在国内最顶尖的车手序列。

这样一个人,他的身体素质是不能用普通人的标准去衡量的。韩寒拍电影那阵胖过,但减肥做的那些运动在赛车手的日常体能训练面前简直就是小儿科,所以减肥这个事,他甚至都不用去特意做,只要回车队训练一阵就行了。

至于跑步,这其实是个副产品。他就算不去特意练跑步,也是普通人里最优秀的行列。但看着穿了耐克得最好得跑鞋,应该是有过训练的,成绩达到这种级别也仍在情理中。

user avatar

不管什么时候,韩寒都是八零后男人的心中偶像,

不管什么时候,韩寒都是八零后女人的梦中情人。

当八零后不得不千军万马过高考这个独木桥时候,

韩寒居然另辟蹊径新作文比赛获奖能保送读大学。

当八零后节衣缩食省下零花钱偷偷买小说看时候,

还是中学生的韩寒居然自己写文章出书赚了大钱。

《三重门》这本小说竟然累积发行超过两百万册,

是二十年来中国最畅销的文学作品,且没有之一。

当八零后寒窗十八年过五关斩六将终于读大学时,

韩寒居然退学,不但不读大学,连中学都没念完。

当老一辈以为韩寒江郎才尽只能昙花一现的时候,

韩寒能够继续三次拿下全国图书畅销榜排名第一。

博客刚刚出现时,韩寒就开通博客成为网络大V。

不仅玩文字,还玩音乐,签约环球唱片发行歌曲。

韩寒不仅自己写作,还办杂志支持其他作家写作,

可惜大热的《独唱团》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停刊。

当很多人以为韩寒办不了杂志、无路可走的时候,

韩寒居然变身成为赛车手,拿下一个又一个冠军。

直到今天韩寒仍是全国唯一一个双料年度总冠军,

拥有中国职业赛车场地拉力两项赛事的冠军奖杯。

很多人以为韩寒终将退役,以后无事可做的时候,

韩寒居然变身成为导演,拍摄了三部卖座的电影。

《后会无期》票房6.28亿,《乘风破浪》10.49亿,

《飞驰人生》17.16亿,作为新人导演相当不错了。

当很多人以为韩寒步入中年也会脱发发胖的时候,

韩寒居然减肥成功露出马拉松运动员的精干身材。

别说八零后,就是很多九零后都已经脱发发胖了,

胖到走路看不到自己的脚,床上只能坚持三分钟。

而八二年出生的韩寒,居然能跑出这样好的成绩,

真是让男人羡慕嫉妒恨,让女人尖叫沸腾犯花痴。

不管什么时候,韩寒都出人意料让我们惊喜不断,

真是八零后标杆,让我们见识到人生能多么精彩。

user avatar

4月8日下午6点22分,我未来的岳父……啊呸,韩寒发了一条微博——今年第一次在体育场的训练,感觉快到夏天。


配了三张图片:一双跑鞋;一份自己五公里的成绩单;一张自己跑步时的图片。

微博发出来之后,很快登上了热搜,人们主要把目光集中在了第二张图,也就是韩寒五公里的成绩单上。他跑五公里只用了18分半,平均配速3分43秒每公里!


不经常跑步的人可能对这个配速没什么概念,3分43秒就是3.7分钟,他这个配速也就是16.2 km/h,如果您上过跑步机您就大概知道这是个什么速度了。


我以前在健身房上跑步机最多跑到过15km/h,但是那个配速之下我连1500米都坚持不了。当然你可能会说是我比较弱,这我承认,我从小到大体育就不好。

那么我们再换个角度,根据咱们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规定,男生1000米的及格线是4分半,满分是3分35秒,正常人跑1000米的时间大概是中间值4分钟。按照这个配速跑5公里就是20分钟,所以这么看起来韩寒的18分半好像也不是很牛逼。

但绝大多数不跑步的人会忽略1公里和5公里的差距,他们不是故意的,是他们脑子里根本没有那种体能的概念。也就是说韩寒几乎用1公里的满分成绩,跑满了整个5公里,这还不牛逼吗?


再有韩寒已经快要38岁了,已经是一个纯正的中年男人了。而这个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在工作之后是不运动的,学生时代就已经是他们体能的巅峰了。说到这里,我除了喊岳父,啊不对,是韩寒牛逼之外,也只能无奈的摊摊手。


所以最开始我觉得韩寒这条微博上热搜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直到第二天10点24,韩寒发了第二条微博,我才意识到事情并不简单。

第二条微博主要是说,他为什么又开始跑步,如何跑出了这个成绩,运动之美以及运动带给我们的力量,还有最重要的是那双跑鞋——Nike Alphafly next%。


是的,我猜可能有部分人并没有意识到,韩寒发的这是条恰饭的微博(为了显得大胆一点,我就直接把可能去掉了)。前后两条微博是贯通的,是一整套动作,主要就是为了宣传耐克这双跑鞋,和品牌日常的美誉度维护。


那我是要大肆批驳韩寒,为了恰饭消费粉丝感情吗?

当然不是,经常看我的朋友应该知道,我从来不反对正规的商业变现和恰饭。那废话,人都是要恰饭的嘛,不恰饭我凭什么坚持写东西?难道靠爱发电吗?


我发现大伙儿很多时候有一个误解:写字的人和媒体就不该赚钱。那么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没有人民币作为支撑,写字的人会不会有真正的精神自由或者话语自由?


举个简单的例子:申屠一个月赚2000块顺便兼职写个公众号,靠大伙儿捧场公众号做的还不错。突然有一天,一个做灰黑产的找到申屠要求帮他们发篇文章,保留24小时就行,5000块干不干?5000不干10000干不干?10000不干20000干不干?

大伙儿可能品行高洁,都一口拒绝了。但是申屠贪财好色,一个月才赚2000块,他没准儿就干了。因为20000是他十个月的工资,已经突破了他的阈值。


但如果申屠可以进行正规的商业变现,接一些品牌广告,灰黑产这20000他完全可以一口拒绝。因为没这个必要,他也不缺这个钱。


为什么半佛老师可以天天怼灰黑产、怼币圈、怼那些股票推荐师,顺便把某些公司寄来的律师函当厕纸用?

不是因为他的屁股比较硬,不怕被A4纸硌着。而是因为有人民币作为支撑,他可以说他想说的话,要怎么搞他都可以奉陪。

当然有人看到这里又要开始骂了,这么给韩寒洗地,多少钱一条吧啦吧啦一堆的。随便吧,但上面这些同样不是我想说的重点。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我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男人,有时候要写什么我自己都不知道。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无敌无我之境,我自己都不能预判我自己,其他人当然更不行了。


接下来是重点:我常说每一个热搜都不是你看到的那么简单,背后都有各方在推动,但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案例,韩寒这个就刚好。一切都挺清晰透明,也没什么不能说的。

咱们一步步来看,第一步就是韩寒第一条微博。

韩寒的知名度本身就高,每条微博下评论都不少,这种微博做热搜最简单,买个粉丝头条直接就上去了。另外韩寒第一条微博的第一张配图是什么?


就是那双耐克的跑鞋嘛,所以韩寒其实一开始就告诉大伙儿了。


上了热搜之后,稍微做一下控评。

一般人肯定是关注他跑步的成绩嘛,但是人群中混几个跟鞋相关的评论再顶一顶,大部分人看完微博刷评论就会有一个鞋的印象进入脑海。这是大多数人能想到的第一步。

但是控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比如说品牌的竞争对手,或者说公关人员,可能一眼就看出这条微博的重点,以及肯定还有后续动作。


那也自然会有一些恶意抹黑的评论,这种评论不说删除,但肯定是不能让他们出现在上层的。因为绝大部分对于韩寒都不是极端的喜欢或者不喜欢,中立者的思想最容易跟着内容本身和最热的几条评论摇摆,所以这种评论肯定是要控的。

中立者的思想很容易摇摆也不是他们的错,人一旦进入人群,能坚持己见的很少的。顺着人群走显然比坚持己见要容易的多,这就是人性。


第二天韩寒顺势发出第二条微博,那双跑鞋就被带出来了。之后各家媒体跟进,各个社区的热搜、热榜安排上,再把这些热搜热榜稍微推一推,自然会有一大帮甚至不需要给钱的工具人(比如说像我这样的,因为他们需要热度,而我需要有东西可写,某种程度上利益是一致的)出来帮着把话题推上去。

一个普通人眼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刷屏事件就这么成了。不敢说每一步都很精准的丝毫不差,但把控好整体的方向和几个准确的节点,这个事儿就不会有太多的偏离。

就像芒格和巴菲特经常说的,模糊的正确远胜于精准的错误。


那你说韩寒发这条微博就是为了给品牌带货的吗?

我开始就觉得不是,搜了下这双鞋之后我发现更不是了,这双鞋在淘宝上什么价格都有,但至少都在2000以上,这就不是一般人会选择去消费的。不是说消费不起,而是说没有必要。


更多的还是巩固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假如你是一个路人,你看了韩寒这条微博,以后想买跑鞋的时候,你猜第一个进入你脑海的品牌会是什么?(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那本《定位》,建议每个人都可以看一看。)


除了说品牌的广告以外,私以为韩寒那条微博里的每个字、每句话都是真的,尤其是那句“人类的力量和意志的本身,才是一切的源头”。


这也是个很有意思的点:每个人看韩寒这条微博都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不喜欢他的可能会质疑他的跑步成绩,或者认为他只是为了给品牌做广告消费粉丝热情;喜欢他的可能会忽略品牌的事儿,只看到他带给他们的力量;再比如说我,我会看到一些我认为的东西,还有运动的力量和这条朋友圈。


但也有可能,我们所看到的,都不是他想表达的。


就像咱们从职业赛车手的角度、或者作家的角度、或者导演的角度、或者他已经成为一个父亲的角度去看韩寒,看到的每一个都是不同的韩寒,每一个都是真实的韩寒,但都不是完整的韩寒。

当所有这些组合到一起,我们才有可能看到一个真实而又完整的韩寒


那其实我们生活中也一样,很多时候蒙蔽你双眼的就是你的立场,多换个角度看一看,多思考,或许会看到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这样的世界才不那么单调,才有意思不是吗?


谢谢读完!

每日文章首发在微信公众号——申屠(新公众号,已开通留言),写字不易,劳烦您帮忙关注下吧!

user avatar

看下5公里成绩对应的级别:

1、散步级别(40分钟到1个小时

2、入门级(35分钟到40分钟

3、跑着级(30分钟到35分钟

4、刻苦级(25分钟到30分钟

5、精进级(20分钟到25分钟

6、业余大神级(跑进20分钟

7、国家一级(男子:14分40秒;女子:17分29秒

8、运动健将级(男子:14分15秒;女子:16分30秒

9、国际运动健将级(男子:13分31秒4;女子:15分54秒7

10、世界纪录(男子,贝克勒:12分37秒35;女子,迪巴巴:14分11秒15

韩寒最新的5公里成绩是17分31秒,已经是国家三级运动员了,比4月9月的18分36秒快1分钟5秒。

一个将近40岁的中年大叔,比18岁的年轻小伙还拼。

很多人说韩寒是为了耐克带货才这么拼的,但是我要说的是,首先你要有带货的资格。

下面这款鞋就是韩寒2次5公里都PB的战靴,价格可不便宜,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买得到的。

这个成绩也不是很容易获得的,没有运动基础的人,4分钟的配速算是非常大的门槛,很多人会望而却步,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才可以做到。

真的不要小看这个成绩,我们来看下他的百米是成绩。

5公里=5000米

17分31秒=1051秒

百米速度=20.1秒/100米。

就是说,韩寒要以20.1秒跑100米,并且连续跑50个100米。很多人,别说50个100米,10个100米都跑不了。

我的最好成绩是22分钟,只能在精尽级(人还在)徘徊,离业余大神级感觉好遥远,虽然只是2分钟的差距,但是我感觉就是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

所以我是非常佩服韩寒17分半的成绩。

要想做到这个成绩,必须做到规律的睡眠、饮食和训练。

首先是睡眠,每天7到8个小时的睡眠,是最基本的,没有充足的睡眠,训练效果质量就胡变差,训练的时候腿都是软绵绵的。这个对于中年男人,你说有几个能做到每天7到8个的睡眠时间。

然后是饮食,基本和啤酒和碳酸饮料基本是隔绝了。有些人想通过跑步减肥,腿是迈开了,但是嘴却管不住,每次跑步回来之后,没有节制的吃喝,各种碳酸饮料、炸鸡等垃圾食品,导致越来越肥。一定要坚持迈开腿,管住嘴。

最后才是训练,做到前面2项,你才有资格谈论17分半。

这时候你每周进行4次跑步训练,一次60分钟的慢跑,跑8-10公里;

一次8X400的间歇跑:每次1分17秒,小跑休息200米;

一次8公里的速度跑,每公里3分55秒;

一次120分钟的慢速持续跑,18-20公里。

每周的跑量要达到50-60公里,持续3个月的时间,这还是有跑步基础的情况,没跑步基础的人持续的时间更长。在剩下的时间,还要进行力量训练,包括上肢,腹肌和下肢等训练,只有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协调好了,才能跑得更快更稳。

跑前热身和跑后拉伸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人跑着跑着就出现跑步膝、跟腱炎、髂胫束综合征等症状,就是因为没有进行热身和拉伸。

作为一个曾经油腻、有肚腩的中年男人,确实不容易,需要很大的勇气。

当一个人想要改变时,所有的困难都会给他让路,身上的肥肉也会刷刷的往下掉。

这才是一个中国80后该有的样子,一个为自己雕刻自己的身材付出努力的人,其他方面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很多人觉得18分半凭什么刷屏网络,凭的是他出色的文采,有他的文采,有他的知名度,你同样也可以凭着18分半刷屏网络。

所以你现在要做的是先有韩寒的名气,然后在我们在谈17分半。

干啥啥行的男人,写作、赛车、电影,就连健身都可以,之前的小肚腩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强健的肌肉。

除了佩服,没有其他可说的。

曾经的那个爱运动的少年回来了。建议新概念在举办一届比赛,让曾经80后,现在的90后和00后在次感受下《杯中窥人》是如何看透众生相。

安利一本关于跑步得书,你要想达到18分半,这本书可以帮到你。

这件事最大的意义,就是韩寒借着他的名气,传递带给大家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是那些同是80后,被成为国民老公的富二代所不能比的。

国家都在提倡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现在健康越来越被国民重视,而跑步又是全民皆宜的运动,只要你愿意,哪管有没有跑步装备,只要迈开腿就可以。

这次疫情期间,网红医生张文宏教授也提倡通过体育运动,特别是跑步增加抵抗力。

韩寒发了一篇文章,可以知道,他是在去年10月份开始跑步,当时他的成绩是5公里30分钟,到了今年的1月18日,他的10公里成绩39分38秒,平均配速3:58。他用了将近3个月的时间,将荒废了将近的20年的跑步捡起来,并且成绩达到了20年前的水平。这里面的艰辛只有他才知道。

刻意提升跑步速度的人都知道,要想跑得快,间歇跑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也是最痛苦的,现在我每次进行间歇跑训练,内心都在打怵,那是反人类的,但是跑完之后那种大汗淋漓的感觉又让人痴迷。

有人说,韩寒这次跑步相当于是给耐克带货,我不否认带货的可能,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韩寒为了赚这个钱,花费将近100天的时间做准备。

赚钱真的不容易。

下面是带货女王薇娅的作息表,没有一个是可以随随便便成功的,也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靠运气的。

赚钱的同时还把身体给练好了,这才是韩寒厉害之处。

赚钱不容易,但是点赞还是很容易的,既然看到了这里,点个赞,顺路在点个喜欢在走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韩寒五公里跑进18分半”这消息一出来,铺天盖地,到处都是。我一看,哟,这事儿够劲,马上就想深入扒一扒。先别管那什么AI不AI的,就说这事儿本身,韩寒啊,这名字自带流量,自带话题。当年那个“青年偶像”,写文章能掀起波澜,赛车场上也是一把好手。现在呢?人到中年,大家对他的关注点也从“叛逆少年”变成了“.............
  • 回答
    中国男女人口性别比失衡,男性比女性多出3490万,这是个既成事实,背后牵扯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原因,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要理解这个问题,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一、历史的印记与文化的根源:重男轻女观念的沉淀首先,不能不提的就是中国传统社会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观念。这种观念在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中尤为突.............
  • 回答
    中国男子冰球队队长叶劲的这番话,在“华裔归化球员”这个话题上,无疑投下了一颗颇有分量的石子,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这句话,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细品。首先,从叶劲个人的角度来看,这句话体现了他对“中国”这个概念的复杂情感和深刻理解。他说“我的祖辈流落北美”,这说明他清楚自己的根在哪里,也承认家族历史的.............
  • 回答
    “中国农村剩男调查:30岁未婚光棍一生多成定局”这个标题本身就带有很强的社会指向性,反映了当前中国农村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男性婚配困难。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问题的根源和成因分析:1. 性别比例失衡的长期影响: “重男轻女”思想和生育选择: 长期以来,.............
  • 回答
    关于中国女留学生在日本京都遭遇男友长期殴打、限制饮食和外出的事件,这确实是一件非常令人痛心和愤慨的事情。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个案,它折射出了跨国恋情中可能存在的复杂性,以及潜在的危险。首先,从受害者角度来看,一名年轻的中国女留学生,远离家乡,来到异国他乡求学,本应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经历。然而,她.............
  • 回答
    B站上中外情侣的语言情况,确实存在一些有趣的现象,尤其是在中文熟练度上。你说到的“中男外女基本都会中文,中女外男的外国人基本都不会中文”这种观察,在很多平台上都能看到类似的趋势,B站也不例外。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探讨的社会、文化和个人因素。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中男外女,外女中文普遍较好”的现象。 .............
  • 回答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一位中国男网红在伊朗疑似因为“50 美金睡伊朗妹”的言论,可能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包括鞭刑甚至因性侵未成年人而入狱。这件事情一经曝光,立刻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跨境网络言论、文化差异以及法律边界的深入思考。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伊朗是一个实行伊斯.............
  • 回答
    《光与夜之恋》这款女性向恋爱养成游戏,在拥有庞大玩家群体和活跃同人创作社区的同时,也难免会因为创作的边界和玩家的期待产生一些摩擦。近期,一部分玩家因为对同人作品中角色“OOC”(Out of Character,角色性格崩坏)的不满,选择举报同人网站 wland,这一事件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折射出.............
  • 回答
    2021年汤姆斯杯决赛,中国男羽面对实力强大的印尼队,最终以0:3的比分失利,屈居亚军。这场比赛,对于中国男羽而言,无疑是一场令人扼腕的失利,也暴露了一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开局不利,士气受挫首场男双,中国队的李俊慧/刘雨辰迎战印尼的组合。赛前,这场对决就被认为是关键中的关键。印尼的这对男双组合.............
  • 回答
    看到中国男女比例失衡这么严重,尤其是新生儿的性别比更是高得吓人,这事儿着实让人揪心。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它背后牵扯着太多社会、文化和家庭层面的复杂因素,也预示着未来可能出现的种种挑战。首先,我们得认识到这3490万的差距,以及105.07的总人口性别比,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简单来说,就是平均每10.............
  • 回答
    近些年,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男性开始主动地、甚至带点戏谑地使用“国男”这个称呼来形容自己?这个词语的流行,背后其实牵扯着不少复杂的情感和社会议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种集体情绪的宣泄,一种身份认同的尝试,甚至是一种自我调侃下的无奈与反思。首先,我们得明白,“.............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河北师范大学那宣传片里,中国女生和巴基斯坦留学生坐位的安排。这事儿一出来,网上的声音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看法也挺不一样的。有人觉得这是学校在搞国际交流、展示友好氛围,没什么大不了的,是一种正常的画面呈现。毕竟,宣传片嘛,总得展示一些和外国留学生互动的场景,显得学校国际化程度高,也吸引.............
  • 回答
    刘思慕作为《尚气与十环传奇》的主演,他关于影片“不是拍给中国人,只属于能生活在白人社会里的亚裔”的言论,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搞清楚刘思慕的原意和当时的语境。 通常这类表述并非是恶意排斥,而是想强调影片的创作意图和目标受众。他可能是在回应一些.............
  • 回答
    福原爱和江宏杰的感情一直备受关注,而围绕着他们的政治立场,也常常成为一些讨论的焦点。最近,江宏杰关于“台湾和中国是两地”的说法,无疑又一次将这个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从江宏杰的角度来看,他作为一个在台湾出生、成长并具有台湾身份认同的公众人物,说出“台湾和中国是两地”,这本身符合他在台湾社会普遍的认知和.............
  • 回答
    鸟鸟在《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七期中提出的“妈宝男应该叫爸废男”的观点,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颠覆性的提议。要理解这个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包括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观察、对传统性别角色的挑战,以及它可能引发的讨论。一、 什么是“妈宝男”?首先,我们先明确一下大家普遍认知中的“妈宝男”是什么意思。“.............
  • 回答
    《21世纪经济报道》关于“中国31省份性别比盘点”指出四川是唯一男少女多的地区,这一信息确实引发了一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分析。一、什么是性别比?首先,我们要明确“性别比”通常指的是每100名女性对应有多少名男性。在统计学上,它是一个反映人口性别构成的重要指标。世界卫生.............
  • 回答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男性教师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关注的社会现象。这种“阴盛阳衰”的局面,不仅影响着教育生态的平衡,更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社会的性别认知产生潜在的冲击。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其成因。一、 宏观社会经济与就业观念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在.............
  • 回答
    在性别对立的讨论中,看到一些答主以“我是男的”或“我是女的”开头,这是一种相当普遍且值得细致观察的现象。它反映了人们在参与这类敏感话题时,试图建立一种个人身份的锚点,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复杂的解读和潜在的影响。首先,为何要强调性别? 身份认同和经验的来源: 最直接的原因是,性别确实是影响一个人生.............
  • 回答
    河北景区内女子身穿和服拍照,被男游客怒斥“你是不是个中国人”的事件,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触及了民族情感、文化认同、个人自由等多个敏感层面。要全面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发生与经过: 地点与人物: 事件发生在河北一处景区,一位年轻女子身着和服在此拍照。一位男性游.............
  • 回答
    看到这样的事情,第一反应就是愤怒和担忧。这不仅是对女性的不尊重,也是对职场基本道德和法律的挑战。首先,我们得说清楚,这种行为绝对是不被允许的。无论出发点是所谓的“节约开支”,还是其他任何理由,HR提出这样的要求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不专业的表现,甚至可能触犯了法律。为什么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侵犯个人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