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既然能通过均衡器来调节音乐的频响曲线,那么更好更贵的耳机的优势究竟在哪里?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既然我可以用均衡器(EQ)把任何一副耳机调成我想要的“频响曲线”,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高端耳机,价格动辄上千甚至上万,它们的好处到底体现在哪里?

其实,均衡器确实是个强大的工具,它能修正耳机本身的不足,甚至“模拟”出某些耳机的声音风格。但它就像给一辆车做了四轮定位和胎压调整——让它跑得更顺畅,但它改变不了发动机的排量、悬挂的类型,以及整车的底盘和用料。

更好更贵的耳机,它们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而且这些优势是均衡器很难,或者说根本无法完全弥补的:

1. 本质的“声音素质”:解析力、动态、瞬态

解析力(Resolution): 这是指耳机分辨声音细节的能力。想象一下听一场音乐会,好的耳机能让你听到乐器演奏时的细微摩擦声、拨弦的泛音、歌手换气的声音、甚至是空气中细微的回响。普通耳机可能只能让你听到“旋律”,而高端耳机则能让你“听见音乐的呼吸”。均衡器可以提升某个频段的音量,让一些细节“听起来”更明显,但它无法凭空创造细节。如果原始信号中就没有这些信息,或者耳机的单元素质根本无法还原这些信息,EQ再怎么调也只是“放大噪声”或者让声音变得“数码味”很重。
举个例子: 你能通过调高高频让镲片听起来更“亮”,但如果一副耳机本身的高频延伸不足,或者单元素质差导致高频失真,EQ只能让你听到刺耳的毛刺感,而不是纯净的细节。

动态(Dynamics): 指音乐中声音的强弱变化范围。从轻柔的耳语到震耳欲聋的爆发,这段范围的宽广程度就是动态。好的耳机能够清晰地展现这种强弱对比,让你感受到音乐的情感起伏。普通耳机在表现大动态时,声音可能会“糊”掉,或者在轻柔部分丢失细节。EQ可以压缩或者扩展某个频段的听感,但它无法改变耳机单元对声压级瞬间变化的响应速度和控制力。
举个例子: 交响乐中,当所有乐器同时爆发时,一副高素质耳机能让你感受到那种震撼和层次感,即使在庞大的音量下,各种乐器依然能保持清晰。而普通耳机可能会变成一团模糊的“响声”。

瞬态(Transient Response): 指耳机单元对声音信号快速变化的反应能力。比如鼓点的敲击,钢琴的触键,吉他的拨弦,这些声音都是非常短暂且快速的。好的耳机单元能瞬息万变地响应这些信号,让声音干脆利落,富有冲击力。差的耳机单元反应慢,声音会拖泥带水,听起来软绵绵的。EQ无法改变单元的物理响应速度。
举个例子: 听一首节奏感强的电子乐,如果耳机瞬态不好,你会觉得鼓点很“散”,没有那种踢在胸口的“力量感”。高端耳机则能提供清晰、有力、干净的鼓点。

2. 音色和调校:原厂的“音乐性”和“味儿”

原厂的音色调校: 很多高端耳机厂商在设计时,就已经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对耳机的声音进行了精心的调校。他们会选用特定的单元材料、箱体结构、电路设计,以期达到某种声音的“自然感”和“音乐性”。这种调校并非简单地追求频响曲线的平直,而是要让声音听起来更悦耳、更有感情、更符合某种音乐风格的需求。
举个例子: 有些耳机以“温暖”、“毒”、“韵味”著称,这可能来自于其特殊的单元涂层、磁性材料或者箱体设计,让声音带有一定的染料,听起来不那么“白开水”。EQ可以模拟一些频段的增益,但很难模仿这种“质感”上的差异。

耳机本身的“素质”决定了基础的染色和韵味: 高端耳机使用的单元(动圈、动铁、静电、平板)本身就带有不同的声音特性。比如,好的动圈单元往往有出色的低频量感和延展,以及自然的声场;动铁单元解析力高,瞬态好,但低频可能需要额外处理;静电单元在高频的延伸和透明度上有独特优势。这些单元本身的特性,以及厂商对它们的精细打磨和配搭,共同构成了耳机独一无二的“声音基因”,这是EQ无法改变的。

3. 声场和空间感:让你“听见舞台”

声场(Soundstage): 指耳机所营造出的声音空间大小和层次感。好的耳机能让你感觉声音是从一个宽阔的舞台上发出来的,乐器和人声有明确的定位,前后左右都有空间感。就像你坐在音乐厅的不同位置,感受到的声音包围感是不同的。EQ可以稍微调整某些频段的增益来模拟一点点空间感,但它无法改变耳机单元的物理结构和设计所决定的实际声场表现。
举个例子: 听一场现场演唱会录音,好的耳机能让你分辨出歌手在舞台中间,伴奏乐队在后面,甚至能听到观众的掌声从四面八方传来。普通耳机可能就是把所有声音挤在一起。

空间定位和分离度(Imaging & Separation): 这是声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耳机辨别不同音源在空间中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是否清晰分离的能力。高端耳机能够精确地告诉你某个乐器在哪里演奏,它与其他乐器之间有没有重叠,有没有被遮挡。

4. 佩戴舒适度和材质:长久聆听的体验

人体工程学设计和材质: 高端耳机往往会投入大量成本在佩戴舒适度上。从耳罩的材质(比如蛋白质皮、羊毛混纺),到头梁的压力分布,再到单元的角度和腔体设计,都力求让用户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感到疲劳或不适。很多高端耳机甚至提供多种尺寸的耳罩或配件,以适应不同用户的头型和耳型。
举个例子: 戴一副不合适的耳机听了半小时就耳朵疼,你再怎么调EQ也无法享受音乐。而一副设计精良、材质舒适的耳机,即使听几个小时,也依然能让你沉浸在音乐中。

隔音效果: 很多高端耳机(尤其是封闭式和入耳式耳机)在隔音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能有效隔绝外界噪音,让你更专注于音乐本身。这也对听音体验有很大影响。

5. 耐用性和工艺:长久的投资

制造工艺和材料: 高端耳机往往采用更好的材料和更精密的制造工艺。这不仅体现在声音上,也体现在产品的耐用性和质感上。更坚固的金属外壳、更精密的焊接、更优质的线材,这些都保证了耳机能够长久使用,并且在外观和手感上也能带来更好的体验。

总而言之,均衡器只能调整“声音的形体”,而更好更贵的耳机,它们在“声音的骨骼、肌肉、血液和灵魂”上都拥有根本性的优势。

EQ可以让你听到“更平坦的曲线”,但它无法让一副先天不足的耳机具备“天生丽质”的解析力、细腻的动态变化、迅捷的瞬态响应、真实的空间感和迷人的音色质感。这些都是由耳机的单元素质、声学设计、制造工艺以及厂商的调校理念共同决定的,是均衡器无法凭空创造的。

所以,如果你想真正体验音乐的细节、情感和现场感,从根本上提升听音体验,投资一副好耳机是绕不开的路。而均衡器,则是在这个基础上,为你提供最后的“个性化润色”工具,让你找到最符合自己口味的声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能通过EQ调整到好效果的耳机,他的单元素质一定不会差,差的是耳罩的声学设计、做工、以及是否有德国大师的调音。这些东西成本可比EQ高多了,就像之前的硬件效果器vs软件效果器,虽然最终出来的声音差不多,但是成本差太多了


另外,有针对性的对一个耳机调音是一门技术,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专业的eq软件,不要看麦大师自谦的说初中生文化,他水平很高的,看看他的那些仪表和器材,有这些东西才能让20快的耳机发出2000块钱的声音。而大部分人都没有这样的技术和器材,只能靠耳机的声学设计和单元素质来调音,一款耳机发售前肯定做过无数版本的测试,研发和开模费用都很高。如果想简单点,直接花钱买一个有客观数据支持的好耳机就行,别买那些玄学吹的玄乎的但是又拿不出好的曲线和其他数据的耳机。数据说话,耳朵收货。可能某个耳机数据很好但是不符合你的口味,那就换一个其他风格取向的,绝对不要买数据差的但是忽悠的很好的


一个10寸低音喇叭怎么调EQ,他的高频解析力也不会超过一个丝膜球顶高音,相对的,如果让高音单元发出低音,后果只会是烧毁。耳机单元元件成本并不高,大批走量的单元可以做到很低价,但是高价耳机不仅仅卖的是单元素质,还有设计、做工、材料、工艺、B格、以及德味调音

user avatar

只有 EQ 通过卷积预先补偿耳机的冲激响应,才可能精确地伺服耳机单元这个“马达”的行程。这不是什么魔术,都是数学和物理能描述的过程。


俺想说的东西分散在不同的散文里面。有兴趣请自己看看。没兴趣就算了呗。



为什么以前彩色激光打印机/复印机被禁用呢, 因为它们可以被用来制造伪钞。

为什么耳机商家痛恨 EQ 呢?

  1. 因为 EQ 真的很强大;
  2. 因为他们卖的耳机没有把智能 EQ 当卖点, 等到他们的供货商开始提供这样的耳机时,他们就会见风使舵的。
  3. 关键还是钱作怪。

** 即使是现在您也会看到某些商家已经见风使舵支持 EQ 调音, 开始忽悠读者入群方便他们洗脑了。 只要是免费的就会被诋毁, 所以某些习惯性洗地的腿子也开始对俺诅咒啊毁誉啊。

俺也见怪不怪了.


这个 20块的耳机,EQ 了以后听感直逼(甚至超越) HD580


EQ 前的方波令人叹息:

EQ 后的方波接近完美:




是吧, 就象您已经用电脑上面的模拟器玩了街霸几年以后,

来了一群人告诉你电脑上面的模拟器玩街霸出不了大招。。。。。。

也就是同一批人告诉你

不能直推、

电源线不能用电饭锅的、

耳机线不能用原厂的、

不接耳放不买 DAC 就是听个响、

电脑不用线电就不能发烧、

不用 Foobar 就没法听音乐。


俺觉得挺有意思的, 翻译一下啊:

哥, 不能玩免费的 EQ, 逼格低,跌份, 很跌份, 不花钱很跌份知道不?

哥, 您的钱的得花掉!!! 买买买 !!! 买买买 !!! 买买买 !!!

哥, 您的钱不能留着,别用来买房! 买线材 !买耳放 !买解码器 !!!

====================================================


关于怎么玩 EQ, 一腚一腚一腚一腚一腚要实践啊。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Philips SHP9500(s)精确EQ HD580 及耳放线材测量等 -- 麦文学看图说话系列

AKG70X DT880 DT990太刮耳咋破?如何精确EQ

手动调整EQ是对音乐的不尊重?

只要 EQ 一下,吃鸡就能听到敌人在哪 -- 麦文学不用削足适履系列

山鸡变凤凰不用耳放不用换线不用煲--麦文学喜迎双十节系列

$1.25 Maxell 入耳秒大奥?的补充 --麦文学喜迎双十节系列

补遗:KOSS PP 和 SENNHEISER HD650 的差别有多小 --麦文学不要削足适履系列


补遗:Sennheiser HD280 EQ HD650方波表现及设置分享--麦文学不用削足适履系列

推好飞利浦 PHILIPS SHP9500 的诀窍 大耳机难推?EQ免费--麦文学只要初中文化系列

大耳机AKG K701非常“难推”的真相是什么?-- 麦文学看图说话系列

飞利浦 PHILIPS SHP9500 EQ 成直线的例子 --麦文学看图说话系列


Sony MH750 耳塞实测及 EQ 设置 -- 麦文学看图说话系列


老麦你为什么从来不分享听感?例如 Philips SHP9500 -- 麦文学看图说话系列

300元左右的蓝牙耳机 Sennheiser HD4.40BT EQ to HD580 1999设置

SONY MDR7506 EQ SENNHEISER HD580 PRECISION 1999 设置

压轴: 耳机“调音”及音响终极EQ老法

压轴: Yanny 还是 Laurel?破解 Yanny vs Laurel 事件的关键 -- 麦文学初中文化系列

。。


跑题了? 跑题了? 跑题了?

更好更贵的耳机的优势究竟在哪里?


更好更贵这个定语不太明确:


更好的耳机 ,

更贵的耳机,

更好不贵的耳机,

更不好更贵的耳机,


。。。的优势究竟在哪里?


更好不贵的耳机优势在性价比高。

更不好更贵的耳机优势在于创造税收和GDP。

又好又贵的耳机优势在于创造税收和GDP的同时保持社会和谐


入耳的不能模拟大耳?

大耳不能模拟入耳?

可以的, 兄弟。

只要您用自己的耳朵和脑子收货!

只要您用自己的耳朵和脑子收货!

只要您用自己的耳朵和脑子收货!

入耳的可以模拟大耳, 入耳的还可以模拟箱子。

大耳可以模拟入耳, 大耳还可以模拟箱子。

用自己的耳朵和脑子收货怎么玩? 散文就在上面。

还有下面:

关键就是要用脑子

当然需要具。

用自己的耳朵做基准,用自己的耳朵做基准,用自己的耳朵做基准,说了三次了哦。


没有两个人的耳朵长一样的, 也没有两个人的听力曲线是一样地。


厂商的机壳里面是没有用户听力曲线的, 为了合适的听感,

发烧友花费巨额资金和精力以及时间, 当然还有实践。


现在获得自己的听力曲线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免费! 而且只需要一台电脑。


终极EQ老法提供一个最简单的法子来测出自己个性化的曲线,


找出从音源到脑子, 整个链条:

您的大脑颞叶 + 您的耳朵 + 耳机(变量)+ 耳放(如果有) + DAC(音频界面) + 电脑 + 本测试软体(产生 32比特 HiRES 测试波形)= 整个链条。



老烧见了就躲的耳朵听力曲线测试软件 --- 写给全国爱耳日

用下面这个免费的测试软体能测出您自己从音源到脑子整个链条的曲线,当然要花费几分钟时间。






这是用图形编辑软件垂直翻转 180 度, 因为用户习惯阅读这样的频响曲线。

把 2000 HZ 以上的峰压一压, 立马就会觉得暖声了, 也不花钱(软体免费,EQ 也免费 )。



够简单吗?



对于 EQ, 歪果仁做的总结要详实得多, 某个耳机或者音响如果存在峰谷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里面有介绍:



俺有个朋友告诉俺, 物理学里面有个分支叫心理物理学,心理学里面也有个分支叫心理测量学。谁没有个朋友呢。俺文化水平低, 大伙都知道,初中毕业, 俺不怕承认。


为了节省篇幅, 列表的效率会比较高。 就不占用太多空间了。



题外话

扯个即将退役的假人当虎皮大旗不觉得寒碜吗? 8000 Hz 是天花板哎。






好心您买个最新的型号吧。




扯个即将退役的假人当虎皮大旗不觉得寒碜吗? 8000 Hz 是天花板哎。



关于耳机 EQ 的群延时 GD--麦文学哭笑不得系列


有些反对 EQ 的人总是会举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理由。

比如 EQ 纠正了频响, 把频响弄直了太保真不好;

EQ 影响 THD, THD 降低了太保真也不好;

耳机 EQ 会提高群延时, 不好。


俺是有点满头雾水, 您倒是贴个图出来举证啊, 耳机 EQ 会提高群延时的实锤俺等着呀。


等了一天也没等到。

俺只好自己跑个结果分享给大家了。







对比:


俺等的实锤呢。







================================













=================================





大湿的特点是啥呢?

兜售人耳不能区分的 “区别”, 让读者为了不必要的 “提升”(纸面上的)掏钱。

这就是大湿的特点之一。


【待续】

。。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